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涉及農村

民事訴訟法涉及農村

發布時間: 2025-07-15 03:14:44

1. 拖欠工程款的管轄法院怎麼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規定,針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房屋租賃、建設工程施工及政策性房屋買賣等合同糾紛,其管轄應依據不動產糾紛來確定。依據民事訴訟法有關地域管轄的條款,因合同糾紛而提起的訴訟,可以選擇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管轄。若涉及不動產糾紛的訴訟,則必須向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拖欠工程款作為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的一種,屬於專屬管轄范疇,因此,此類糾紛應向工程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一規定確保了法律適用的一致性和明確性,使得當事人在遇到相關合同糾紛時能夠迅速確定管轄法院,有助於減少訴訟中的不確定性,提高司法效率。同時,將拖欠工程款等糾紛交由工程所在地法院管轄,也便於法院調查取證,更好地了解案件事實,從而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決。
對於當事人而言,了解並遵守這一規定至關重要。在簽訂合同時,雙方應明確約定合同履行地和爭議解決方式,以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管轄權爭議。在發生糾紛時,及時咨詢專業律師,確保自身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總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為處理涉及不動產的合同糾紛提供了明確的法律指引,有助於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司法公正與效率。

2.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2020修正)

第一條下列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民事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糾紛;
(二)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
(三)土地經營權侵權糾紛;
(四)承包經營權互換、轉讓糾紛;
(五)土地經營權流轉糾紛;
(六)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七)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
(八)土地經營權繼承糾紛。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於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額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二條當事人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一十五條、第二百一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當事人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並書面通知仲裁機構。但另一方當事人接受仲裁管轄後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並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第三條承包合同糾紛,以發包方和承包方為當事人。
前款所稱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的農戶,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組織或者個人。第四條農戶成員為多人的,由其代表人進行訴訟。
農戶代表人按照下列情形確定: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上記載的人;
(二)未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的,為在承包合同上簽名的人;
(三)前兩項規定的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無法進行訴訟的,為農戶成員推選的人。

二、家庭承包糾紛案件的處理第五條承包合同中有關收回、調整承包地的約定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應當認定該約定無效。第六條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
(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於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第七條承包合同約定或者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記載的承包期限短於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期限,承包方請求延長的,應予支持。第八條承包方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八條規定,未經依法批准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或者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發包方請求承包方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第九條發包方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收回承包地前,承包方已經以出租、入股或者其他形式將其土地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且流轉期限尚未屆滿,因流轉價款收取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承包方已經一次性收取了流轉價款,發包方請求承包方返還剩餘流轉期限的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
(二)流轉價款為分期支付,發包方請求第三人按照流轉合同的約定支付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第十條承包方交回承包地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條規定程序的,不得認定其為自願交回。第十一條土地經營權流轉中,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流轉價款、流轉期限等主要內容相同的條件下主張優先權的,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書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
(二)未經書面公示,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開始使用承包地兩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第十二條發包方脅迫承包方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承包方請求撤銷其與第三人簽訂的流轉合同的,應予支持。
發包方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土地經營權,承包方請求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第十三條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轉讓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

3.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一、受理與訴訟主體第一條下列涉及農村土地承包民事糾紛,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一)承包合同糾紛;
(二)承包經營權侵權糾紛;
(三)承包經營權流轉糾紛;
(四)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五)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因未實際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用於分配的土地補償費數額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二條當事人自願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的,受訴人民法院應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5條至第148條的規定處理。
當事人未達成書面仲裁協議,一方當事人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另一方當事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並書面通知仲裁機構。但另一方當事人接受仲裁管轄後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並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第三條承包合同糾紛,以發包方和承包方為當事人。
前款所稱承包方是指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土地的農戶,以及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第四條農戶成員為多人的,由其代表人進行訴訟。
農戶代表人按照下列情形確定:
(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上記載的人;
(二)未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的,為在承包合同上簽字的人;
(三)前兩項規定的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無法進行訴訟的,為農戶成員推選的人。二、家庭承包糾紛案件的處理第五條承包合同中有關收回、調整承包地的約定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五條規定的,應當認定該約定無效。第六條因發包方違法收回、調整承包地,或者因發包方收回承包方棄耕、撂荒的承包地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發包方未將承包地另行發包,承包方請求返還承包地的,應予支持;
(二)發包方已將承包地另行發包給第三人,承包方以發包方和第三人為共同被告,請求確認其所簽訂的承包合同無效、返還承包地並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屬於承包方棄耕、撂荒情形的,對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前款第(二)項所稱的第三人,請求受益方補償其在承包地上的合理投入的,應予支持。第七條承包合同約定或者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記載的承包期限短於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的期限,承包方請求延長的,應予支持。第八條承包方違反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規定,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或者對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發包方請求承包方停止侵害、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第九條發包方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收回承包地前,承包方已經以轉包、出租等形式將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且流轉期限尚未屆滿,因流轉價款收取產生的糾紛,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承包方已經一次性收取了流轉價款,發包方請求承包方返還剩餘流轉期限的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
(二)流轉價款為分期支付,發包方請求第三人按照流轉合同的約定支付流轉價款的,應予支持。第十條承包方交回承包地不符合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程序的,不得認定其為自願交回。第十一條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中,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在流轉價款、流轉期限等主要內容相同的條件下主張優先權的,應予支持。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在書面公示的合理期限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
(二)未經書面公示,在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開始使用承包地兩個月內未提出優先權主張的。第十二條發包方強迫承包方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給第三人,承包方請求確認其與第三人簽訂的流轉合同無效的,應予支持。
發包方阻礙承包方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方請求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第十三條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採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第十四條承包方依法採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方僅以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未報其備案為由,請求確認合同無效的,不予支持。

4. 土地租賃經營合同是否專屬管轄

土地租賃經營合同屬於專屬管轄。以下是詳細解釋:

  • 法律依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應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進一步明確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房屋租賃等合同糾紛,按照不動產糾紛的管轄原則執行。

  • 合同性質:土地租賃經營合同涉及到的是土地使用權的租賃,而土地使用權屬於不動產權利的一種。因此,土地租賃經營合同引發的糾紛,應被視為不動產糾紛。

  • 管轄法院:根據專屬管轄的規則,土地租賃經營合同引發的訴訟應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進行審理。對於不動產已登記的,不動產所在地的認定以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地點為准;若不動產未進行登記,則以實際的所在地作為不動產的定位。

綜上所述,土地租賃經營合同應遵循專屬管轄的規則,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熱點內容
最新現金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發布:2025-07-15 08:52:00 瀏覽:693
留在司法局 發布:2025-07-15 08:27:05 瀏覽:104
檢察人員應具備法律知識 發布:2025-07-15 08:16:40 瀏覽:183
初級經濟法章節分值比重 發布:2025-07-15 08:15:24 瀏覽:275
按摩療法治百病 發布:2025-07-15 08:14:36 瀏覽:909
2020年幾歲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5 08:00:42 瀏覽:550
法學系女友 發布:2025-07-15 07:56:54 瀏覽:183
勞動保險2017新條例 發布:2025-07-15 07:51:59 瀏覽:551
地方條例與法律沖突的情況 發布:2025-07-15 07:38:22 瀏覽:28
我國的司法主體 發布:2025-07-15 07:26:13 瀏覽: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