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區別
❶ 下列關於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證明標準的說法,正確的是()
答案C
這是由三大訴訟的不同功能所決定的。在刑事訴訟中,控方代表國家對被告人進行追訴,訴訟的目的就是認定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控告的罪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是不同的,它是最嚴厲的法律責任,在很多情況下要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是生命。一旦判決錯誤、刑罰執行以後,將無法挽回,即使給予國家賠償,也無法彌補人身自由所受的侵犯和生命被剝奪的後果,自由和生命是無價的。在這一階段,公正與效率相比較,公正更為重要。因此,在刑事訴訟的審判中證明標準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民事訴訟中,爭議的雙方是平等的民事主體,爭議多為財產性的權益,進行民事訴訟的目的就是通過中立的司法機關使產生爭議的民事權益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從而有利於民事法律活動的有序進行。在這種定紛止爭的過程中公正與效率比較起來,效率往往更受到世人的重視。時間就是金錢,這在商品經濟的社會中已經為人們所認同。因此,民事訴訟中對證明標準的要求相對較低。
行政訴訟的目的是運用司法手段解決行政機關因其具體行政行為所產生的與相對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爭議。行政訴訟證明標准實際上體現的是行政機關在對相對人作出不利的行為時其所根據的事實符合客觀事實的程度。從國家行政權力與公民、法人權利的關系來衡量,證明標准越高,行政權力的行使就越有保障;反之,證明標準的要求越低,行政權力的行使任意性就越大,公民、法人的利益就容易受到非法侵犯。因此,在西方國家一般都認可行政訴訟的證明標准高於民事訴訟,低於刑事訴訟。
❷ 股權的稀釋意味著什麼
當公司具有復雜的股權結構,即除了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以外,還有可版轉換權優先股、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時候,由於可轉換債券持有者可以通過轉換使自己成為普通股股東,認股權證持有者可以按預定的價格購買普通股。
其行為的選擇有可能造成公司普通股增加,使得每股收益變小。通常稱這種情況為股權稀釋,即由於普通股股份的增加,使得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的現象稱為股權的稀釋。
(2)三大訴訟法的證明區別擴展閱讀:
增資完成後,如果卡聯科技再次增加註冊資本,新股東增資前對公司的估值不應低於本次投資完成後的估值,以確保PE所持的公司權益價值不被稀釋。
廣義的每股收益,將發行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債券、認購股權證等能夠轉化為股票的因素都考慮在內所計算出的每股收益。
在西方一些國家,凡資本結構復雜的公司,其損益表通常列出兩種每股收益數額:一是以實際發行的股份總額為計算基礎的每股收益;二是完全稀釋每股收益。後者較之前者要小。
❸ 什麼是證明責任在三大訴訟法中,分別由哪一方承擔證明責任
證明責任,簡單地講,就是對主張的事實應提供證據並予以證明的責任。我國的三類訴訟的舉證責任,因案件性質不同,規定了不同的舉證責任原則。當然,三類訴訟的舉證責任,也分別有特殊情況下的不同舉證責任分擔。
一、民事案件舉證責任
1、當事人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一款;「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3]
2、人民法院舉證責任。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3、舉證責任倒置。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中,由侵權人負責舉證,證明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或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二、刑事案件舉證責任
1、公訴案件,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舉證責任。
2,自訴案件,由自訴人承擔舉證責任。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 ;「公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人民檢察院承擔,自訴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舉證責任由自訴人承擔」。
三、行政案件舉證責任
被告負舉證責任是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規定,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❹ 下列關於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證明標準的說法,正確的是()
我國三大訴訟法的證明標準是統一的,即都是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這是專我國證明標準的屬最大特點,即實行一元化的證明標准,這與國外實行的不同訴訟有不同證明標準的多元化標准有鮮明區別。
我國實行一元化的證明標准,說明對訴訟中案件事實的證明程度的要求不但是一致的,而且都是很高、很嚴格的。將所有案件的結論都建立在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基礎上,無疑是好的。但是,盡管設定這種統一化的證明標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設定的是否科學、合理則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實際上,一些從事民事訴訟法學和行政訴訟法學研究的學者,已經開始對這種一元化的標准提出了質疑。我們認為,否定一元化的證明標准,實行多元化的證明標准,是符合司法實踐的實際情況的,也是符合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