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股東與公司間的法律關系

股東與公司間的法律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1-12 06:26:07

㈠ 公司的法人與股東的法律責任區別,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的主要回負責人,或者換種說法答就是公司的一種職務,可以是股東也可以不是股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49條規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進行訴訟;其他組織由其主要負責人進行訴訟。法定代表人有權直接代表本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和應訴,其所進行的訴訟行為,就是本單位(或法人)的訴訟行為,直接對本單位(或法人)發生法律效力。法定代表人與法人的代表是有一定區別的,代表人的行為不是被代表人本身的行為,只是對被代理人發生直接的法律效力,而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企業、事業單位等本身的行為。
股東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權出席股東大會並有表決權,也指其他合資經營的工商企業的投資者。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股東作為出資者按其出資數額(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股東的有限責任是對於公司的而不是對於公司債務的。股東對公司的有限責任是指認繳出資,而對於公司債務,公司是以屬於自己的全部資產為總擔保的。

㈡ 如何正確處理企業與股東的關系

股東是企業的投資者,持有企業發行的不同份額的股票或債券,或者是直接參與企業的集資合夥人。它包括三個層次,董事會、董事局;廣大股東;金融輿論專家。企業與股東的關系,也就是經營者與所有者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所有者的行為決定經營者的行為,而經營者的行為(本文來自博銳鄧正紅專欄)反過來也對所有者產生影響。所有者的行為是由其所處地位決定的。企業的股權結構決定了所有者的地位。所有者地位的不同,對經營者約束方式也不同。

企業與股東的關系正如一個生態系統。企業只有不斷創造股東價值,才能吸引股東資本,實現穩步發展。在資本市場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最大限度地增加股東價值成為公司最重要的任務。有效地提升股東價值,能增強公司在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有(本文來自博銳鄧正紅專欄)利於公司的持續經營。 企業的決策者應主動協助股東增加對企業的了解,喚起股東對企業的興趣,刺激股東對企業的長期投資,在股東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並通過股東提高企業的信譽和聲望。

企業想要正常地運轉,順利地發展,就需要與股東之間維持良好的關系。良好的股東關系在企業中起到重要作用。美國丹尼電器公司是由多個股東共同投資而建的,他們十分注重處理好公司與各股東的關系,經常邀請一些大股東來公司參觀,並定期向股東們報告公(本文來自博銳鄧正紅專欄)司的經營與財務狀況,及時地滿足股東的各種要求,從而維持了與股東們的良好關系。營業幾年來,公司的原有股東不僅無一人撤股,反而有好幾位股東都增加了自己的人股量並介紹自己的朋友前來入股。公司的資金來源得到了豐富與擴大,財源得到了保證,從而也促進了公司的壯大與發展。

正確處理股東關系,可以促使股東為本企業的投資決策出謀劃策,提供投資信息,握高企業投資決策的科學性,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可口可樂公司准備投資開發新配方的可口可樂,但是,由於原配方的可口可樂己深人人們的心中,為人們了解和喜愛。而且,原配方的可口可樂佔有了廣大的市場。公司擔心新配方的可口可樂投資不僅不會贏利(本文來自博銳鄧正紅專欄),而且很可能會影響公司的聲譽,從而影響了公司原來產品的銷售,使公司受到損害。於是,公司決定召開股東人會,對此項目進行分析與討論,以便決定是否要開發新配方的可口可樂。在股東大會上,股東各抒己見,把自己對市場的了解及信息全擺了出來,並同協商。在全股東的相互支持下,公司決定投資該項目,並根據股東的意見對原投資計劃進行了修改。當新產品出現在市場上時,以其獨特的、不同於原配方的可口可樂的口味受到了人們的喜愛,銷售狀況良好。 在良好的股東關系推動下,可口可樂公司投資的新項目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使公司的發展更加迅速。

美國通用食品公司是美國最大的食品公司之一。公司每逢聖誕節時,就會向股東贈送一套本公司生產的罐頭樣品,或者是其它的食品樣品。股東們為此而感到(本文來自博銳鄧正紅專欄)十分驕傲。他們不僅僅極力地向外人誇耀和推薦本公司的產品,而且,每年聖誕節前,他們都要准備好一份詳細的名單寄給公司,讓公司按名單把這些食品作為禮物寄給他們的親戚和朋友。這種方法很有效。每到聖誕節之前,通用公司都會額外地收到大批的訂單,真正實現了股東的投資、消費、推銷一體化。不僅僅加強了企業與股東的聯系,而且使企業獲得了很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㈢ 公司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責任如何承擔

名義股東。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經與名義出資人協商達成一致,由實際版出資人出資並權享有投資權益,名義出資人僅以相應份額權益股東的身份出現。
1.股東的風險。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第三條【法人財產權及股東責任】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第四條【股東權利】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2.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的關系。一般而言,實際出資人會同名義股東事先簽訂書面協議,就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約定,主要應涵蓋股東權益、責任分擔等事宜,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產生相應效力,但該效力僅針對簽約雙方不對外(第三人)產生法律約束效力。

3.名義股東、實際股東同公司其他股東方的關系。如果公司成立有效,遵循實質主義規則,確認實際股東享有股東權益並履行股東義務,但如果隱名出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則
認定行為無效,則當事人間法律關系依照無效合同條款執行。
4.名義股東同第三人的關系。無論公司是否成立有效,依照形式主義規則,名義股東對公司外第三人承擔責任。

㈣ 公司與股東的關系 論述題 求答案

浙江鑫知律師事務所汪艷英律師《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
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具有多重屬性。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股東出資後與公司資產之間的法律關系。經常有人會把某個大股東(一般也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混在一起,說「這個公司是他的」,所以,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股東就是公司資產的所有者,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公司和股東一樣,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享有與自然人一樣的人格,所以,公司的資產就是公司的資產,公司具有獨立的財產權,公司的獨立財產權最初來源於股東的投資(出資),股東一旦出資以後,就喪失了對其所出資資產的所有權,而股東以出資資產交換到的是出資人(股東)所享有的股權。這也是為什麼公司法規定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依法辦理其財產權轉移手續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刑法中對抽逃出資和虛假出定罪的重要原因。換句話說,股東投資以後,在公司擔任「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總經理」等職位只是在管理一筆已經不屬於股東自己的資產,只是代公司這個獨立的主體在管理資產,管理好了,公司產生效益和利潤,作為投資者的股東可以就其股權享有分紅。
公司擁有獨立的財產權同時,也具有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而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當公司無力償還債務時,除非債權人有證據證明股東存在出資不位到、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等情形,否則不能要求股東來償還公司債務。
這就是股東與公司資產之間的法律關系: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東與公司的法律關系一般是以這些權利以及相對應的義務為基礎的綜合法律關系。作為投資者的股東,如果上述這些法律關系沒有搞清楚,不具備相應的法律思維,難以依照法律規則定位自己的投資者身份,亦難以正確處理投資者與公司之間的問題,甚至觸犯刑律
如前所述,股東可以自己當個「董事長」、「執行董事」或者「總經理」,自己來管理經營公司,也可以選擇管理者來管理經營公司。如果股東自己在公司任職,股東就跟公司又建立了另外一種法律關系:勞動合同法律關系。所以,股東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並非單純一種,具有多重屬性特徵。
盡管股東與公司的人格相互獨立,公司可以獨立承擔責任,使股東承擔有限責任,但這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這個前提就是股東嚴格履行了出資義務,沒有虛假出資或者抽逃出資行為,在經營過程中沒有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逃避債務的行為,否則,在涉及公司對外債務時,公司 的債權人可以向公司股東主張權利。
在司法實踐中,公司債權人可以向股東主張權利的情形:
1、公司債權人可以要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債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2、公司債權人可以要求抽逃出資的股東在抽逃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以及要求協助抽逃出資的其他股東對此承擔連帶責任。
3、公司債權人可以否定公司人格,要求股東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公司法》第20條規定,公司股東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㈤ 公司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公司股東通常情況下不用承擔債務責任,特殊情況下要承擔責任。《公司法》第20條第3款對該制度作出了規定:「公司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通常情況下,股東對公司的債務不承擔責任

公司是企業法人,企業法人是法人中的一種,法人是法律規定擬制的人,對於股東來說,公司這種企業法人就是別人,別人的債務當然不需要你來承擔。

原理是這樣的,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無論是用實物、貨幣、知識產權或是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出資,都是所有權的轉移,而不是簡單的給公司使用。

二、特殊情況下,股東需要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在股東有限責任的制度下,股東只對公司承擔責任,所以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股東幾乎唯一的義務就是出資,如果股東出資不實,就需要在不實的范圍內承擔責任,例如,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而全體股東實際出資200萬,有800萬的缺口,而公司欠債1000萬無法償還,那全體股東,應對公司1000萬債務中800萬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5)股東與公司間的法律關系擴展閱讀:

《公司法》第20條第3款對該制度作出了規定:「公司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按照該規定,股東對公司債務直接承擔法律責任應滿足以下條件:

(1)股東實施了不正當使用或濫用公司人格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的行為。濫用公司法人人格逃避債務是引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認法律關系的基本法律事實,是適用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必要條件。其在實踐中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一套班子、兩個牌子」,財產混同,利用同一資產設立多個公司,轉移資產、空殼運轉等。

(2)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這是衡量法人人格是否濫用的一個客觀標准。法人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是由債權人啟動的,而只有當債權人的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其才可以啟動這一制度。而何謂「嚴重損害」則是需要人民法院在審判實踐中自由裁量的不確定條款,要根據債權人所舉證據綜合認定。

(3)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與債權人利益損害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債權人必須舉證證明自己因為股東的濫用公司人格行為而遭受到了損害。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確定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原則,雖然公司人格被否定後,要追究的責任並非一般的世事賠償責任,但主觀過錯仍是承擔這種責任的必要條件。

㈥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間的法律關系

股東之間應該不是合同約束,而是國家制定的相關法律以及公司自定的一些制度。公司本身有管理人員,股東平時不能直接參與公司管理,重大事項需要開股東大會

㈦ 如何認定公司的法律地位與股東責任

名義股東。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經與名義出資人協商達成一致,由實際出資人出資並享回有投資答權益,名義出資人僅以相應份額權益股東的身份出現。
1.股東的風險。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第三條【法人財產權及股東責任】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第四條【股東權利】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2.名義股東與實際股東的關系。一般而言,實際出資人會同名義股東事先簽訂書面協議,就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約定,主要應涵蓋股東權益、責任分擔等事宜,依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產生相應效力,但該效力僅針對簽約雙方不對外(第三人)產生法律約束效力。

3.名義股東、實際股東同公司其他股東方的關系。如果公司成立有效,遵循實質主義規則,確認實際股東享有股東權益並履行股東義務,但如果隱名出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則
認定行為無效,則當事人間法律關系依照無效合同條款執行。
4.名義股東同第三人的關系。無論公司是否成立有效,依照形式主義規則,名義股東對公司外第三人承擔責任。

㈧ 股東與股東之間是什麼法律關系

股東之間存在的是一種合同關系,就是共同投資的合同,尤其是在有限責任公回司中更為明顯,一方如答果出資不實或者抽逃出資的,另一方可以以公司或者股東的名義提起訴訟;在股份公司也是,如果大股東作出的決議有損小股東的利益,那麼中小股東可以要求召開董事會、臨時股東大會或者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企業為何要制定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21:31:44 瀏覽:730
兒童攝影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9 21:08:47 瀏覽:292
朔州市城區法院 發布:2025-07-09 20:58:20 瀏覽:980
立法學體系 發布:2025-07-09 20:48:31 瀏覽:125
社會與法法律講堂文史版央視網 發布:2025-07-09 20:40:53 瀏覽:534
中美法官的地位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430
全國司法會議 發布:2025-07-09 19:50:43 瀏覽:540
道德的價值目標 發布:2025-07-09 19:48:31 瀏覽:526
招行司法凍結 發布:2025-07-09 19:48:30 瀏覽:18
司法所劃歸 發布:2025-07-09 19:43:36 瀏覽: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