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律師
① 非律師怎麼能開律師事務所
開辦律師事務所,對於注冊資金的要求很低,因為律師事務所往往是合夥類型的企業,是負無限連帶責任的.但是最主要的是要有5名以上的執業律師一起才能辦.注意必須是執業律師,而不是僅僅通過了律師資格考試.
根據《律師法》第十五條 律師事務所是律師的執業機構。
律師事務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二)有十萬元以上人民幣的資產;
(三)有符合本法規定的律師。
第十六條 國家出資設立的律師事務所,依法自主開展律師業務,以該律師事務所的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第十七條 律師可以設立合作律師事務所,以該律師事務所的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
第十八條 律師可以設立合夥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對該律師事務所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和連帶責任。
第十九條 申請設立律師事務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審核,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不予頒發律師事務所執業證書,並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條 律師事務所可以設立分所。設立分所,須經擬設立分所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按照規定的條件審核。
律師事務所對其設立的分所的債務承擔責任。
第二十一條 律師事務所變更名稱、住所、章程、合夥人等重大事項或者解散的,應當報原審核部門。
第二十二條 律師事務所按照章程組織律師開展業務工作,學習法律和國家政策,總結、交流工作經驗。
第二十三條 律師承辦業務,由律師事務所統一接受委託,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按照國家規定向當事人統一收取費用並如實入帳。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應當依法納稅。
第二十四條 律師事務所和律師不得以詆毀其他律師或者支付介紹費等不正當手段爭攬業務。
② 非律師身份的人可以作為辯護人嗎
可以。法律未明確規定親兄弟應以何種身份參與辯護。辯護人的范圍有:
(一)
律師。版律師是權指依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執業人員。雖然取得律師資格,但沒有取得執業證書並經注冊登記的,仍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辯護人(二)
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其父母,其父母已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友可以依法作為監護人。對於精神病人,其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或者關系密切的親友可以作為監護人。至於親友,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親屬以及與之有比較密切關系的朋友。從法律規定來看,只要具有律師身份就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至於其與犯罪嫌疑人之間存在何種身份關系不是問題,因為法律沒有禁止的就是允許的。
③ 非律師專業畢業後想當律師,大學期間要做些什麼准備
開始確認人生目標的時候出現了猶豫,主要是在猶豫到底該不該考研。家裡人是想讓我以後當律師的,也沒有說逼著我考研,反而更想讓我通過司考後直接進入律所積累經驗。而我個人在備戰司考的同時注意到很多人說司考和考研是可以兼備的,就起了考研的心思。
現在就想問一下,律師這個行業里,考研究竟必不必要,是該花兩年研究一個課題,還是用這兩年的時間在律所跟著老師更好?另外就是想問一下律師這個職業在哪個地區發展較好?作為女生如果獨自去北上廣這些城市發展會不會有困難?如果不做律師,我還有什麼選擇?
萬分萬分感謝
事實上,題主需要首先想明白自己未來想在哪裡工作,想過怎樣的生活,才能就要不要考研做出理智的決定。
如果想去北上闖一闖,去北上讀個研究生勢必是必要的,更可以以此為跳板申請外國學位,獲得進入頂級律所的敲門磚。以我自己目前供職的一家一線紅圈所上海辦公室為例,我們組現在新來的實習生基本都是在讀碩士,而通過試用最終留下來的新同事不少都有海外名校的LLM學位。很多律師工作幾年申請出國也可以進入很好的法學院。而中倫上海辦公室已經有律師具有美國喬治城大學法學院的JD學位;據傳某家老牌紅圈所上海辦公室的一線組里也律師具有哈佛法學院JD和弗吉尼亞大學JD學位。
④ 請教下非律師能不能代理民事案件的被告辯護人,有法律依據嗎
非律師可以作為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案件的訴訟代理人,但要求是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或者是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4)非律師擴展閱讀: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與當事人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近姻親關系以及其他有撫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可以當事人近親屬的名義作為訴訟代理人。
訴訟代理人除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提交授權委託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向人民法院提交相關材料:
(一)律師應當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證明材料;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應當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以及當事人一方位於本轄區內的證明材料;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委託人有近親屬關系的證明材料;
(四)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與當事人有合法勞動人事關系的證明材料;
(五)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推薦材料和當事人屬於該社區、單位的證明材料;
(六)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應當提交身份證件和符合本解釋第八十七條規定條件的證明材料。
⑤ 特別授權可不可以委託非律師
訴訟法對於訴抄訟代理人有襲規定,只有律師和特定的公民才可以擔任委託代理人,包括特別授權。
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⑥ 非律師身份的人可以作為辯護人嗎
非律師身份的人可以作為辯護人,但是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規定:
第三十三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託為辯護人:
(一)律師;
(二)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
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6)非律師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中第35條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條,下列人員不得在刑事訴訟中擔任辯護人:
1. 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處於緩刑、假釋考驗期間的人;
2. 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 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4.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
5.人民陪審員;
6. 與本案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7. 外國人或者無國籍的人。
上述第4、5、6、7項規定的人員,如果是被告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由被告人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許。
⑦ 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是否可以委託他人(非律師)代理
你好:可以委託律師或本人近親屬代理,代理許可權雙方約定,以便須簽訂委託合同。如果被申請人卻無資產,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案件結束)。
⑧ 非律師和律師一起投資律所,那麼非律師有風險嗎
首先明確一點,律師事務所的性質是合夥型的
然後再來給你說,既然是合夥型的,那麼就意味著只要不是因為該律師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損失,你們都要一起承擔連帶責任。
其次,你可以選擇有限合夥的方式,這樣一來你承擔的就是有限責任,但是比起合夥來,你在律所的權利會少一些。比如,管理什麼的權利。
最後,這個非律師和律師的區別,在經營等活動時,沒有區別,那種時候,你們都是商主體。
總而言之,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要謹慎。
⑨ 律師執業行為規范 11條 律師在執業期間不得以非律師身份從事法律服務。
你好 不好意思 具體應該是律師正常執業期間,不能以其自身名義與當事人建立委託關系;而應當由當事人與該律師所在律師事務所建立委託關系,由事務所指派具體律師從事法律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