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海關民法典

海關民法典

發布時間: 2021-02-26 22:18:56

㈠ 怎麼評價享譽全球的希臘民法典呢

中國最近剛剛頒布了《民法典》,那麼世界上還有哪些重要的法典呢?《拿破崙法典》《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1838年的《丹麥民法典》是依據該法典制定的,1940年的《希臘民法典》也是以該法典為範本的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希臘法典。希臘法典在世界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享譽全球的希臘法典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事實上,《希臘民法典》吸收了古希臘法、古羅馬法、拜占庭和現代歐洲各成熟民法典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原則、債權、物權、親屬和繼承這五大塊內容,是希臘規范平等權利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最重要的法律。其中還主要包括,規定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以及關於不正當競爭的處罰措施的《反對競爭法》;規定政府和私人合資經營公共事務事宜及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的《公私合營法》;規定希臘鼓勵投資的行業和地區,以及具體鼓勵措施的《投資促進法》。規定商品進人希臘關境以及運出希臘關境的原則和方式,進行外貿活動的人及海關機構的權利和責任的《海關法》;規定希臘僱主和雇員的權利義務關系,主要內容包括勞動合作、勞動者權益、工資和解除勞動合作等的《勞動法》。最後,我們一定要重視法典的重要性,它為我們的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的貢獻。

㈡ 羅馬法對近代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以後,在滿州貴族打破山海關進入中原以後迎來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清前期的統治者勵精圖治,創造出了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乾隆皇帝死去後,清王朝經過了白蓮教起義等一系列農民起義的打擊後,國力衰退,又逆歷史時代潮流而動,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終於,從一個主權國家淪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在反思中領導了救國圖存的運動,從洋務運動,太平天國,義和團(拳)運動,到戊戌變法均告失敗,清王朝更加搖搖欲墜,辛丑之亂後,慈禧太後終於明白了「世有萬古不易之常經,無一成罔法之治法。大抵法久則弊,法弊則更」,[9]清王朝統治集團中的精英分子,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救國圖強,得出欲救國必先變法,欲圖強必須變法,他們幻想著通過引進西方先進的法律制度來挽救清王朝的統治,於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法學家沈家本,伍庭芳等從1906年籌備到1911年在吸收了羅馬法的精神,參考了《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後完成了《大清民律草案》,簡稱《民律一草》,這部法律雖然最後沒有真正的實行,但是仍然對中國近代的法制建設,尤其是民法的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1 羅馬法打破了中國傳統的人治思維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傳統的封建農業大國,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而古代中國的法律幾乎沒有離開唐律的範本,沒有羅馬法一般完整的訴訟程序和民法制度,古代中國習慣於行政和司法不分家,一個地區最高的行政長官也掌握著最高的司法權力,而中國封建王朝的法律從本質上來說也就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統治人民所使用的一個工具,皇帝擁有赦免權,皇帝所說的話就是最高的法律,皇帝的意志的文字的表現形式被稱為聖旨,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國家機關實際上是皇帝意志的體現,中國古代的法律在事實上沒有作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些精神與現代法制精神是相違背的。反觀羅馬法,與中國不同,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最發達的國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羅馬法更加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而在工業革命之後被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廣泛應用,而從法制精神來說,羅馬法更注重私權,更強調權利觀念。這些精神在清末隨著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被帶入了中國,從思想上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清末的《大清民律草案》等重要的法律文書,從形式上看是引用了德國民法典的內容,在實際上,清末的變法雖然沒有得到頒布實行,但是卻吸取了西方法律的精髓,從本質上來看,是對羅馬法精髓的繼承。[9]第一次系統的從思想上解放了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中國打破數千年來封建意識形態枷鎖的有力武器。

㈢ 海關專業包括哪些

各關的所謂「海關專業」,是指上海海關學院的海關專業的,其他院校的相關專業都不算海關專業。

㈣ 今天起這些新規正式實施,其中包括哪些新規

2020年已經結束,迎來了新的一年,2021年1月1日 ,許多新規正式實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一:民法典時代

2021年1月1日開始,我國依法保護民事權利即將進入全新的“民法典時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包括7編,即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對社會關注的“性騷擾”“個人信息保護”“弱勢群體住房保障”“高空拋物如何追責”等問題逐一予以回應。民法典實施以後,我國現有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除。

㈤ 為什麼要把家庭教育寫入民法典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在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是並駕齊驅的「三駕馬車」。然而,家庭教育不同於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其特殊性:首先,它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核心在於立德樹人;其次,它是終身教育,無階段性;再者,它是私人教育,主要由父母等近親屬實施。家庭教育因此具有重要地位,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家庭教育本身是一個涵蓋面廣泛的概念,它是為提升家庭成員素養、實現家庭功能而開展的各種教育活動。其內容包括倫理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學習教育、資源與管理教育等;其外延包括親職教育、子職教育,以及性別和婚姻教育等。民法親屬編關於家庭教育的規范,側重在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對未成年人履行監護責任時如何開展此項教育。
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建設。家庭建設成為新時期治國理政理念、思想、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建設的核心是家風,樹立良好家風的基礎在於家教。並且,家庭教育的目標不只關乎兒童健康成長與家庭福祉,也關乎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提供合格的高素質人力資源。
不久前,一對中國夫妻帶著自己6歲的兒子前往美國洛杉磯度假。在飛機上,孩子對鄰座青年的騷擾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在忍耐了3個小時、禮貌地請求孩子父親管教一下孩子無果後,青年終於忍無可忍,大罵了孩子的家長。孩子父親惱羞成怒,與青年大打出手,最終導致一家三口被美國海關禁止入境。實際上,近段時間以來,「熊孩子」在公眾場合吵鬧,父母不予以阻止導致路人出手「教育」孩子的新聞,頻頻見諸報端,凸顯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目前,民法典的親屬編正在抓緊編纂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性別與法律中心主任薛寧蘭提出,將家庭教育寫入民法典,刻不容緩。

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大體如下:
憲法,刑法,民商法規訴訟法規,行政法

2:解釋如下:
A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大法,規定擁有最高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於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過四個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並歷經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四次修訂。
B: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九)。修訂後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開始施行。繼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後,中國先後通過一個決定和九個修正案,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
C民商法規--民商法是指民法與商法。關於民法和商法的關系,有兩種體例:一是民商合一,一是民商分立。所謂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是商法的母法,並指導和統帥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別法。如瑞士、義大利等國;所謂民商分立,是指民法與商法屬兩個並存的獨立的部門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還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國、德國等國。我國尚未就屬於何種體例作出明確說明,但根據我國現今要求和現代民法發展趨勢,我國應採取民商合一體例。
D訴訟法規--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2012年9月25日,全國刑法學術年會在鄭州舉辦,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將新增刑事和解程序。
E: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㈦ 海關專業包括哪些

海關專業指的抄就是招上海襲海關學院海關專業的畢業生,有行政管理(海關管理方向)、審計學(海關稽查方向)、物流學(國際物流與海關監控方向)、財政學(海關關稅方向)、法學(海關法律方向)、英語(海關特殊用途英語方向).
每年的專業名稱都會有點兒變化,但其實本質都是一樣的,學的東西區別也不大,總之都是海關專業就行了。

㈧ 香港有沒有成文法典比如民法典,合同法

香港的法律制度大致沿襲自殖民地時期的宗主國英國。1997年主權移交後,《基本法》開始實施,是香港作為特別行政區法律制度的憲制性文件。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香港的法律制度得以繼續以普通法為依歸,並由多條本地法例作補充。因此,香港的法律制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度截然不同。
香港特區目前實施的法律包括:
(1) 《基本法》;
(2) 《基本法》附件三載列的全國性法律;
(3) 1997年7月1日之前的原有法律,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會會通過採納為香港特區的法律;
(4) 香港特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
與防務、外交及其它在香港特區自治范圍以外的事務有關的全國性法律,可以由香港特區公布或自行立法,在香港施行。目前有11條全國性法律適用於香港特區。
司法機關:香港法律奉行司法獨立的原則,司法人員在執行司法職責時完全不受政府的行政和立法機關影響。
香港的法院現有終審法院、高等法院(分為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區域法院(包括家事法庭)、土地審裁處、裁判法院(包括少年法庭)、死因裁判法庭、勞資審裁處、小額錢債審裁處和淫褻物品審裁處。
律政司:律政司由五個專責法律工作的科別組成。主管律政司的律政司司長是行政會議的成員,亦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首席法律顧問,並負有對本港所有罪案進行檢控的最終責任。
法律政策科及律政司司長辦公室負責為律政司司長提供專業服務,並為政府正在考慮的所有法律政策事宜提供資料。該科亦就司法、法律制度、法律專業、人權、《基本法》及中國內地法律等問題,提供意見。負責為法律改革委員會進行各項研究並擔任秘書工作的法律改革委員會秘書處,亦隸屬法律政策科。
民事法律科負責向政府提供民事法律意見、草擬商業合約及專營權文件,並代政府進行民事訴訟、仲裁及調停事宜。
法律草擬科負責以中英文草擬一切法例(其中包括附屬法例),並協助將法案提交行政會議和立法會通過。該科亦負責香港法例的編輯工作,以及更新「雙語法例資料系統」內的香港法例版本。公眾可在互聯網上免費查閱該計算機系統備存的資料。
刑事檢控科的律師負責大部分的刑事上訴案件,包括在終審法院提出的上訴。原訟法庭和區域法院審理的案件,大都由他們進行檢控工作。有需要時,他們會到裁判法院出庭檢控。該科也向執法機關和其它政府部門提供法律意見。
國際法律科負責向政府提供有關國際公法的法律意見。科內律師也參與與其它司法管轄區洽談協議的工作,並處理外地或香港特區提出的國際司法合作請求。
法律改革委員會:法律改革委員會負責研究由律政司司長或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提出的課題,並擬備報告書。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法律學者、執業律師及社會賢達。
委員會曾先後發表的報告書,課題廣泛,包括商業仲裁、保釋、同性戀、售賣貨品和提供服務、無力償還、欺詐行為、非婚生子女、民事訴訟中的傳聞證據及法例釋義等問題。多份報告書的全部或部分建議已付諸實行。委員會目前研究的專題計有:私隱權、監管權及撫養權、追討債項、售樓說明書和貨品供應合約。
法律專業:截至2001年12月,香港有778名執業大律師、5 046名執業律師和628家本地律師行。另有約39家外地律師行、718名注冊外地律師,以及由香港的外地律師行和本地律師行組成的七個注冊聯營團體。
法律援助署:法律援助署署長負責執行法律援助計劃。在2000/01年度,法律援助費的開支共達4.73億元。凡合符資格的申請人,均可獲該署委派律師予以協助,收費方面則視乎受助人的經濟狀況而定。
民事訴訟法律援助:援助范圍包括在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及上訴法庭,以及在終審法院進行的民事訴訟。此外,亦包括部分審裁處的法律程序及死因裁判法庭的若干案件。
申請法律援助的人士必須同時通過「經濟審查」及「案情審查」,才符合獲得法律援助的資格。經濟審查方面,申請人的財務資源總值不超過169,700元,便符合資格。案情審查方面,法律援助署署長必須信納申請人具備充分理由在該宗民事訴訟案中提出起訴或抗辯。任何人士如不滿法律援助署署長的決定,可向高等法院司法常務官提出上訴。
刑事訴訟法律援助: 援助范圍包括在裁判法院進行的交付審判程序、在區域法院及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審訊的案件、就裁判法院的裁決提出上訴的案件,以及向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及終審法院提出上訴的案件。
申請刑事法律援助的人士,必須通過經濟審查,審查規定與民事訴訟相同。案情審查主要適用於刑事上訴案件,即案件必須具備充分的上訴理據,才會獲批法律援助。
即使法律援助署署長拒絕申請人的申請,但假如申請人能通過經濟審查,而法官又信納該案有助維護司法公正,則可由法官批准給予法律援助。凡涉及謀殺、叛國或有暴力的海盜行為的案件,申請人可向法官申請法律援助,無須接受經濟審查及支付分擔費。
法律援助輔助計劃: 這項計劃為財務資源超出法律援助計劃上限(即169,700元),但低於471,600元的「夾心階層」人士提供法律協助。計劃適用於索償額超過60,000元的人身傷害或死亡、醫療、牙科及法律專業疏忽申索,以及根據《雇員補償條例》提出的申索,索償額不限。
當值律師服務:香港律師會與香港大律師公會合辦的三項法律輔導計劃,均由政府資助。
「當值律師計劃」以酬勞方式聘請私人執業大律師和律師在裁判法院及少年法庭當值。這項計劃為所有年齡在16歲以下的少年被告,及大部分被裁判法院檢控而無能力聘請私人律師代表出庭的成年人被告,提供代表出庭的服務。如獲當值律師出庭代辯,被告須繳付300元手續費。2000年,獲當值律師計劃提供代辯服務的被告人共達40064名。
現有750多位義務律師參與「法律輔導計劃」,在全港七個夜間中心提供服務。2000年,經該計劃處理的個案有5 945宗。此計劃的申請人無須通過經濟審查。
此外,一項免費「電話法律咨詢服務」亦告推行。該項咨詢服務設有八條24小時服務的電話熱線,就73項法律信息提供粵語,普通話及英語錄音講解服務。2000年,該熱線曾為63 873個咨詢個案提供服務。
土地注冊處:土地注冊處負責按照《土地注冊條例》的規定,為一切與土地有關的文件辦理注冊;為市民及政府部門提供查閱土地登記冊及有關紀錄的服務;並按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為業主法團辦理注冊。
法律咨詢及田土轉易處:法律咨詢及田土轉易處是地政總署其中一個辦事處,負責就與土地有關的事宜及條例,向地政總署的地政處及其它政府部門提供法律意見。
法律咨詢及田土轉易處負責草擬和擬定政府批地及修訂土地契約所需的文件,確保有關條款符合政府的地政政策。此外,在政府依據法定權力徵收私人土地及發放補償予有關業權人的過程中,該處須負責擬備與收地及補償有關的文件。
法律咨詢及田土轉易處按照地政總署的「同意方案」,審批由發展商提出的預售未建成樓宇同意書申請。該處並審批發展商按照土地契約規定提交的大廈
公契。
此外,法律咨詢及田土轉易處在財政司司長法團為無續期條款的契約續期、在政府產業署買賣政府物業、以及在民政事務局局長法團為營辦福利服務而購買私人樓宇物業時,也會提供業權轉易服務。該處根據《地稅及地價(分攤)條例》處理分攤地價及地稅的申請。該處也負責追討欠繳的地租(《地租(評估及徵收)條例》所指的地租除外)。
公司注冊處:公司注冊處負責實施及執行《公司條例》及其它有關條例的規定。該處的主要職能是辦理本地公司注冊和海外公司登記;登記注冊公司所須遞交的文件;檢控違反《公司條例》規定的公司及其高級人員;提供設施,讓公眾查閱公司資料;並就與公司法及相關法例有關的政策及立法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繼公司法改革常務委員會在2000年2月發表有關全面檢討《公司條例》的報告後,處方正積極參與進一步研究/落實該報告所提出的建議。此外,該處亦積極參與同年4月展開的企業管治檢討。
破產管理署:破產管理署署長受法院及債權人委託,妥為管理那些經法院根據《公司條例》清盤條款下令進行清盤的公司的資產,以及那些經法院根據《破產條例》宣布破產的個別人士或合夥人的資產。
知識產權署:知識產權署是制定知識產權政策和法例、批予知識產權,以及推廣知識產權公民教育的主要部門,除負責在知識產權政策方面向工商局提供專業意見外,亦負責向其它政府部門提供法律意見,並就各項知識產權條例草案擬稿給予意見。此外,知識產權署兼負商標注冊處、專利注冊處、外觀設計注冊處和版權特許機構注冊處的工作,以及提高市民對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
國際司法互助:根據《基本法》,香港特區在對外事務方面享有高度自主權,並按需要經中央人民政府授權後與其它司法管轄區締結百多條雙邊協議;此外,有超過200條多邊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特區。
香港特區以「中國香港」的名義自行參加不以國家為成員單位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包括世界貿易組織、世界海關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香港特區政府的代表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成員的身分,參加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的活動和其它只限以國家為單位的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㈨ 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跨入近代社會的門檻
第1課 向人性扼殺者宣戰——文藝復興(P2)
1、背景:○1 羅馬教皇和天主教會的專制統治,禁錮了人們思想、阻礙社會進步和科學的發展
○2 14-17世紀的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們發掘和繼承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傳統,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表現了人類不斷追求進步的本性。
○3 造紙術、印刷術造紙術的推動。
2、時間:14—17世紀(持續了近300年)
3、爆發地:義大利——擴展到西歐所有國家
4、核心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本,把人、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
5、實質:是資產階級叩響近代社會大門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新興的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6、代表人物:
○1但丁《神曲》(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同時但丁也是文藝復興的先驅)(《神曲》被認為是歐洲開始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
○2達•芬奇《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達•芬奇是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最後的晚餐》:取材於基督教《聖經》中的故事,被稱為歐洲藝術的拱頂之作。
《蒙娜麗莎》擺脫了宗教題材的束縛,體現了人性美。
○3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著名的文學家,他的作品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其中《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麥克白》稱為「四大悲劇」。
7、意義:①打破中世紀以來封建統治和教會神學對人們思想束縛,把人和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
○2文藝復興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8、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於義大利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在義大利。
第2課 探險者的夢想——新航路的開辟(P8)
1、時間:15—17世紀2、過程:
航海家 資助國家 主要成就
哥倫布 西班牙 發現美洲新大陸。
迪亞士 葡萄牙 到達非洲好望角
達•伽馬 葡萄牙 開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麥哲倫 西班牙 第一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太平洋就是他命名的。
3、根本原因:商品經濟發展激起了歐洲人對黃金的狂熱追求。
4、條件:○1歐洲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對地球的了解;(主觀條件)
○2中國和阿拉伯的羅盤針、航海知識與地理知識在歐洲的傳播(客觀條件)。
5、影響:積極○1新航路的開辟,錘煉了歐洲人敢於冒險、○2打破了相互隔絕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促使世界市場的形成。
○3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使歐洲資本主義的觸角伸向世界各地。
消極:新航路的開辟,持續了數百年的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從此開始。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殖民災禍
6、比較▲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有什麼不同?
時間 :明朝鄭和下西洋比歐洲的遠洋航行早半個世紀
影響:鄭和下西洋是與各國友好交往;新航路的開辟客觀上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但也伴隨著血腥的殖民擴張
7、四大發明對世界的影響:
造紙術、印刷術,促進了文藝復興的產生和發展。
指南針,促進了新航路的開辟。
火 葯,用於戰爭
8、文藝復興講的是人被發現,而新航路的開辟講的是世界被發現。
9、新航路開辟的目的:尋找黃金等財富。
第3課 剝奪王權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國資產階級革命(P14)
1、時間:1640—1688年(近半個世紀)2、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英國資本主義發展3、性質:資產階級革命4、領導人:以克倫威爾為代表的新貴族和資產階級5、結果:推翻了君主專制統治,制定《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6、過程:1640年新議會的召開(開始的標志 1688年「光榮革命」( 結束的標志)7、影響:國內影響:①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②並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
國際影響: 推動了歐洲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
8、《權利法案》
①時間:1689 ②目的:限制國王權力。
③內容:對國王在政治、經濟、宗教等事務中的權力進行了嚴格限制,確定了國會擁有最高權力的基本原則,並對公民的權利作了明確規定。
④意義:為限制王權提供了理論和法律保障,標志著君主立憲制在英國確立。是對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必然性的認識
第4課 為民族獨立而戰——美國獨立戰爭(P20)
1、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展。
2、時間:1775年——1783年
3、性質:既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4、戰爭的經過:
①開始的標志:1775年,來剋星頓的槍聲
②建軍:組織大陸軍,華盛頓被任命為總司令;
③獨立:1776年7月4日,第二屆大陸會議發表了托馬斯。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7月4日為美國獨立日)
④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⑤結束:1783年,簽署《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標志著獨立戰爭結束。
5、歷史意義:
國內: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民族獨立,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國際:促進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有力的推動了拉美民族解放運動。
6、華盛頓的主要活動: 第二屆大陸會議組織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1789年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連任兩屆;
7、評價華盛頓:開國元勛和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美國的民族英雄,開創民主政治的先河。
8、《獨立宣言》反映的核心思想:自由、平等、天賦人權
《獨立宣言》被馬克思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權宣言」。
第5課 為爭取「民主」「共和」而戰——法國大革命(P26)
1、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性質:一場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
3、經過(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標志革命的開始)(7月14日法國國慶節)大資產階級掌握政權,制憲議會頒布《人權宣言》(第一次明確提出「人權」,被稱為「新社會的出生證書」)
(2)1794年7月27日「熱月政變」推翻雅各賓派的統治,標志大革命結束。
4、影響:
○1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規模最大、反封建最徹底的一次革命;
○2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動搖了整個歐洲封建制度的基礎,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廣為傳播。
英、美、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比較

第6課 拿破崙的文韜武略(P32)
一、拿破崙的崛起
1、奪權:①1799年「霧月政變」成為第一執政。②1804年稱帝,改共和國為帝國。
二、拿破崙的文韜:
1、三 部 法 典:《民法典》(《拿破崙法典》),《刑法典》、 《商法典》
2、制定法典的目的:加強統治,鞏固資產階級的革命成果
3、《民法典》的內容:民事權利平等;廢除貴族特權、財產所有權無限制;契約自由。
4、意 義:《拿破崙法典》是資產階級國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它的立法精神和原則為後來許多歐洲國家借鑒和效仿,為歐洲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礎。
三、拿破崙的武略
拿破崙帝國:
①1804年成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是資產階級的皇帝
②對外政策:多次打敗反法同盟軍隊,乘勝擴大法國疆域,控制了歐洲很多地方
③評價拿破崙對外戰爭:
積極影響:鞏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把大革命的思想、精神帶到所到之處,動搖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
消極影響:威脅了歐洲所有國家的主權,也損害了被侵略國家人的利益,給當地民族帶來了災難
四、拿破崙的慘敗
1、滑鐵盧戰役,1815.6.18拿破崙慘敗,後被流放,從此退出政治舞台。
2、拿破崙失敗的原因:①長期戰爭造成法國經濟困難②國內人民厭戰③被奴役的各國人民反抗 ④外國勢力的聯合絞殺 (根本原因:歐洲大陸封建勢力大於法國資本主義勢力)
第二單元 近代社會的確立與動盪
第8課 改變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工業革命(P41)
1、工業革命:以大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上半期
2、首先開始的國家:英國 棉紡織業
3、首先在英開始:政治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
條件: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豐厚資本並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4、重大發明:
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是真正近代意義上的機器,能夠同時紡出多根紗,是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
瓦特改進蒸汽機:——改變了人類生產和生活面貌,把人類帶入「蒸汽時代」
富爾頓發明蒸汽汽船(美國人),在水路交通方面取得突破。
史蒂芬孫發明「旅行者號」蒸汽機車,後來又發明更為先進的「火箭號」機車: 人類邁入「火車時代」,迅速擴大人們活動范圍。
6、性質:既是一場技術革命,又是一場社會變革。
7、影響:
○1社會生產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最重要的影響)
○2產生現代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
○3現代大工廠制度建立起來,完成了從手工工場向大工廠的過渡。
④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造成東方落後於西方。
⑤破壞了自然環境,造成了環境污染
8、與第一次工業革命直接相關的名詞是工廠
9、在蒸汽提供動力以前,有人力、畜力、水力、風力提供動力。
第9課 古老印度的抗爭——印度民族大起義(P48)
一、英,法,荷等對印度的入侵:
1、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對英國的影響:
○1從印度掠奪的財富流入英國後,被迅速投入生產領域轉化為生產資本,成為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
②把印度作為為英國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
2、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對印度的影響:
把歐洲的商品經濟和工業生產活動帶到了印度,對傳統的印度社會產生了毀滅性的沖擊,給印度人民帶來災難。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與生產方式,上有利於當地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印度民族大起義
1、時間:1857——1859年
2、根本原因: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和野蠻擴張。(1600年東印度公司,代表人物克萊武)
3、導火線:1857年「塗油子彈事件」(民族壓迫與宗教歧視)
4、主力:土兵(在英國軍隊中服役的印度人)
5、領導:封建王公貴族(代表:章西女王)
6、結果:1859年印度民族起義失敗。印度成為英國的直屬殖民地。
7、影響:表現了印度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不屈精神,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
8、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性質是:反殖反封建(不能說成反帝反封建)
第10課 「解放者「的風采——拉美獨立運動(P54)
1、三角貿易(販賣黑奴貿易):
①時間:16¬世紀——19世紀 (三角貿易的實質是殖民掠奪、掠奪財富)
②背景:歐洲殖民者屠殺印第安人,導致美洲殖民地勞動力緊缺。
③簡況:由葡萄牙殖民者開頭(葡萄牙 佔領巴西,西班牙佔領了美洲自墨西哥陰暗的廣大地區)
④示意圖:

三角貿易的目的:補充勞動力以及掠奪財富 (實質是掠奪財富)
⑤影響:對非洲:給非洲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失去難以計數的人口;造成非洲的長期落後;
對歐洲:獲得大量財富;加快歐洲資本原始積累;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對美洲:提供大量勞動力,促進了對美洲的開發。
2、拉丁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海地(1804年)揭開了拉美獨立戰爭的序幕。
3、 南美北部「玻利瓦爾」的事跡:1813年玻利瓦爾領導委內瑞拉人民舉行起義, 1825年上秘魯獨立,為紀念玻利瓦爾命名為玻利維亞。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拉美人民尊稱為:拉美的解放者。
4、伊達爾哥領導墨西哥人民的獨立戰爭,南美南部聖馬丁領導到的民族解放運動。
5、拉美爆發獨立戰爭的原因之一在於受到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6、馬克思揭露歐洲資產階級「丟掉了最後一點羞恥心和良心」:販賣黑奴
7、到1826年,除古巴外,西、葡對拉美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完全結束。
8、在拉美獨立運動影響之下,葡萄牙宣布巴西獨立。
第11課 開辟新時代的宣言——《共產黨宣言》(P60)
一、英國憲章運動:
1、時間: 1836—1858年,因發表《人民憲章》而得名
2、性質:歐洲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早期工人運動(革命運動)。標志著無產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
二、兩顆巨星——馬克思、恩格斯
1、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條件:空想社會主義理論;親自參加工人運動,不斷總結經驗。
2、馬克思主義誕生
時間:1848年, 標志: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共產黨宣言》
3、《共產黨宣言》:
內容:分析了階級和階級斗爭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提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美好理想;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共同推翻資產階級統治。
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第一部較為完整而系統地闡述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偉大著作,開辟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成為世界無產階級的銳利思想武器。
第12課 「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巴黎公社(P64)
1、 巴黎公社成立
時間:1871年3月28日
性質:代表工人階級利益的政權(是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
失敗:「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
意義: 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偉大嘗試,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首創精神;公社戰士所體現的英勇不屈、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永垂青史。
2、巴黎公社失敗後,社員鮑狄埃逃出了敵人的魔掌,創作了《英特納雄奈爾》,狄蓋特譜曲即為《國際歌》(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戰歌)。
3、「英特納雄奈爾」一定要實現的意思:共產主義一定會實現
4、巴黎公社失敗的根本原因:資本主義還處於上升階段,還有旺盛的生命力。
5、巴黎公社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第一次具體實踐。
第三單元 近代社會的發展與終結
第14課 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國1861年農奴制改革(P72)
1、原因(背景):①封建農奴制嚴重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根本原因)(農奴制危機嚴重)②克里木戰爭慘敗,激化了社會矛盾 (直接原因)
2、目的:鞏固統治,緩和階級矛盾,增強國力,避免人民革命
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4、時間: 1861年
5、頒布者:亞歷山大二世
6、主要內容:①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農民可通過贖買的方式得到一塊土地(份地)。③獲得解放後的農民仍歸當地的「村社」管理。
7、實質:沙皇政府和地主對農民的雙重敲詐和掠奪。
8、前提:盡量維護地主階級利益。
9、影響:進步性:①農奴制的廢除緩解了國內的社會矛盾,避免了革命的發生,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②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局限性:①改革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沙皇專制仍然存在,農民缺乏基本民主權利)②農民為獲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權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10、感悟: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要切實維護農民的利益,減輕農民的負擔,維護社會穩定。

第15課 堅定美利堅民族命運的內戰——美國內戰、南北戰爭(P77)
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經濟制度(南方奴隸制種植園經濟阻礙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進一步發展) 焦點問題: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
2、導火線: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
3、過程(1861-1865):
①扭轉戰局:1862年林肯頒布《宅地法》:加速了西部開發,擴大了國內市場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成為北方扭轉戰局的關鍵。瓦解了南方種植園奴隸制,使北方獲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強了北方軍隊戰鬥力
②結束:1865.4 南方軍隊投降,北方勝利。
4、南北戰爭的根本目的:維護美國的統一(林肯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
5、北方勝利根本原因:戰爭的正義性(人心向背),
6、性質: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7、意義:經過戰爭,美國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美國國家和民族的統一,為其後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強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8、局限性:種族歧視問題未得到根本解決。
9、林肯的貢獻:頒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領導美國人民取得內戰的勝利,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人奴隸做出了重大貢獻,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10、林肯說:「一位婦人寫了一本小冊子,結果引起了一場戰爭。」這位婦人是斯托夫人,這本小冊子是
《湯姆叔叔的小屋》,這場戰爭是:美國南北戰爭。
11、美國內戰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個障礙(指黑人奴隸制度)
12、材料題:「100年前,一位偉大的美國人簽署了解放黑奴宣言,…… 我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會奮起,實現其立國信條的真諦:『我們認為這些真諦不證自明:人人生而平等。』
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膚色的深淺,而是以品格的優劣作為評判標準的國
家裡。……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
1963年發表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
(1)材料中所說的「立國信條的真諦——人人生而平等」的含義最早出現在美國歷史上哪個文獻中?《獨立宣言》
(2)《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是誰簽署的?它的頒布在當時起到什麼重要作用?(2分)
林肯。成為北方扭轉戰局的關鍵,瓦解了南方種植園奴隸制,使北方獲得了雄厚的兵源,增強了北方軍隊戰鬥力。
(3)你認為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在今天的美國是否完全實現?為什麼?(2分)
沒有。美國並未從根本上解決種族歧視問題。

第16課 武士領導的社會變革——日本明治維新(P84)
1、原因:內因:幕府的專制統治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 (根本原因)
外因:美國等國的入侵。
2、前提:倒幕運動推翻了幕府的統治。(中堅力量:武士;旗號:恢復天皇權力;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
3、時間:1868年起(人物:明治天皇)
4、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同俄國)
5、目的:鞏固明治政府統治,變法圖強、富國強兵,。
6、措施:①政 治 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天皇擁有無限權力;取消武士特權
②經 濟 上: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派遣留學生,允許土地私有和買賣。
③軍 事 上:實行徵兵制,建立警察制度。
④文化教育:提倡文明開化,實行強制性義務教育。
7、影響:
①積極性: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的一個例外,日本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②局限性:這次改革並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也走上了一條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成為亞洲和平的一個新威脅。
8、日本明治維新前,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首先打開日本門戶的是美國(1853佩里首先來到日本、黑船事件)。
9、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改革都是資產階級性質改革,都不徹底,都保留大量封建殘余。
10、通過了改革直接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的是日本、俄國。
11、為了向西方學習,明治政府派出了以岩倉俱視為首的使團出訪歐美。
13、1889年,日本頒布了,《大日本帝國憲法》,開始實行有限的憲政統治。
14、改革對我國的啟示: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國家強國之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引進先進技術,重視發展教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15、日本的對外政策變化:閉關鎖國----對外開放----對外擴張。
16、材料題:
(1)兩國政府都開始向西方學習,各自開展了什麼運動?結果怎樣?這對新時期的國家建設有何啟示?
明治維新:取得了成功,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百日維新
17、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
明治維新使日本從封建社會走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19世紀60—70年代資本主義改革、繼續革命簡表

第17、18課 電氣時代的來臨(P89) 叩響現代文明的大門(P94)
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
1、條件: ①政治制度趨於完善,資本主義統治得到鞏固 ②經濟繁榮 ③自然科學的新突破
2、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20世紀初
3、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發明。
4、主要成果:
① 新 能 源 的 出 現 和 利 用; (電力、石油)
② 新 機 器 和 新 產 品 的 創 制; (內燃機)(發電機、電動機、家用電器)
③ 新 交 通 運 輸 工 具 的 出 現; (汽車、飛機 )
④ 遠距離傳遞信息的新技術和新設備的發明 (電報、電話)
5、特點:①以電為核心;
②發明超出一國范圍,幾乎在幾個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德)同時進行;
③發明者均為科學家或科技人員,
④自然科學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
6、影響:經濟方面: 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出現了壟斷和壟斷組織,產業結構發生由輕工業主導到重工業主導政治方面: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終於形成了。文化方面:西方國家開始逐步走上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道路。
7、愛迪生:美國人,被稱為「發明大王」;把「電」的福音傳播到人間的天使。發明:電燈、留聲機、油印機、蠟紙、蓄電池。
8、交通領域:①本茨:(汽車之父) 德國人,第一輛使用汽油內燃機的汽車。 ②福特:(汽車大王)美國人, 1913年首先在汽車生產中使用流水線裝配工藝。汽車開始進入普通家庭,美國被稱為 「裝在輪子上的國家」。)③萊特兄弟:美國人,1903年成功製造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取名「飛行者1號」。被譽為「航空飛行器的先驅」。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火車時代———(英國 輕工業 )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汽車時代\鋼鐵時代———(多國 重工業 )
9、電氣時代和「鋼鐵時代」的到來標志著現代工業的崛起。
10、結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我國的啟示:我國應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積極發展高新科技,將科技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第19課 締結結盟的狂潮——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形成(P99)
1、一國主導的「三國同盟」:
1882年,德、意、奧(德為核心)三國同盟,稱「同盟國」。
2、拼盤式的「三國協約」:
①.1892年,俄法協約,它是」三國協約」的雛形。標志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開始出現。②.英國放棄「光榮孤立」政策,與法、俄簽訂了軍事協約,形成了「三國協約」,又稱「協約國」。標志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3、兩大集團形成的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4、結盟目的:增強自身實力,在擴展勢力的競爭中戰勝對手以便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
5、兩大軍事集團的性質:具有爭霸性質的帝國主義軍事集團
6、後果:嚴重威脅世界和平,使世界局勢日益緊張,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7、歐洲的」火葯桶」:巴爾干
8、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大陸最具競爭力的國家是德、法、俄。
第20課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戰火——第一次世界大戰(P104)
1、原因:(必然性、偶然性)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②具體原因: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及其之間矛盾的進一步發展。
③直接原因(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
2、時間:1914年7月~1918、11
3、開始:奧匈帝國在1914年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
4、交戰雙方:同盟國陣營(德、奧匈、保、土4國)
協約國陣營(英、法、俄、塞、意、羅馬尼亞、日、中、美等29國)
5、主要戰場:歐洲 三條戰線: 東線:俄——德、 南線:塞 ——奧匈西線:英、法—— 德 (主要戰線在西線)6、主要戰役:西線——凡爾登戰役(雙方:法、德)
(特點:一戰中最殘酷的戰役;絞肉機。作用:法軍開始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7、新式武器:毒氣、坦克、戰艦、飛機7、結束:1918年11月11日,雙方簽訂停戰協定,同盟國戰敗。8、影響:對人類造成巨大災難(戰爭歷時4年零3個月,參與國家33個,15億人口捲入,戰火燃遍歐亞非,陣亡人數840萬,受傷人數2100萬,支出戰費2084億美元)9、、一戰性質:主要是為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而進行的掠奪性戰爭。10、1916年,凡爾登戰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戰,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1、感悟:我們要珍愛生命,愛好和平,反對戰爭。
12評價普林西普的刺殺行為: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機,後果是點燃了世界范圍內的戰火。
第四單元 構建文化的聖殿 第22課 引領時代的思考——啟蒙運動(P113)
1、興起的原因:西歐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根本原因)

㈩ 海關專業有哪些

海關管理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廣泛的科學文化知識和良好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質;了解公共管理理論的前沿和發展動態;熟悉海關管理相關領域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系統掌握海關管理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精神、視野開闊,能適應現代化、智能型海關發展要求的復合型、高素質專業人才。本專業主要學習管理學、經濟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接受海關業務知識和管理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現代海關業務和管理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政治學原理、公共管理學、組織行為學、海關管理學、運籌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經濟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海關法、海關監管、關稅理論與制度、海關統計、海關緝私、海關風險管理、世界海關制度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海關等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社區等管理部門從事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外事管理、文秘、決策咨詢、政策研究和其他相關工作。

物流管理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政府管理部門、物流企業、國際貿易企業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國際物流、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國際物流及國際貿易的相關業務,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相關業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了解本學科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機的綜合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經濟學、運輸經濟學、物流技術經濟學、國際貿易實務、管理學、運籌學、物流管理、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國際貨物運輸、風險及客戶管理、倉儲配送、港口管理、國際物流與電子通報關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政府機關、咨詢公司從事物流管理工作,或在工商企業、物流企業從事物流規劃、營銷、運營、電子商務和進出口貿易的物流實際運作和其他相關工作。
審計學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和審計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判斷能力,掌握與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會計、金融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審計、會計、財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有綜合審計查證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理論聯系實際,知識結構合理、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審計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經濟法、稅法、會計學、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審計學、計算機審計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政府審計部門和司法機關從事審計檢查與鑒定工作,或在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等中介機構從事審計服務與咨詢工作,也可在跨國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內部審計、會計及其他相關工作。

國際商務(通關方向)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國際商務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熟練掌握國際商務通行的法律和規則,精通大通關業務,能在各類工商企業、跨國公司、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國際間商品、資本流動業務及其管理工作,尤其是通關管理(關務評估管理、關務咨詢和策劃)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高素質人才。 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國際商務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國際商務管理能力;熟悉國際商務的相關業務及法規慣例,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相關業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了解本學科理論前沿的發展動態,掌握文件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經濟學、管理學、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管理、國際營銷、國際商法、物流管理、國際貨物運輸、通關原理與實務、海關商品歸類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各類工商企業從事通報關業務、進出口業務、商務談判、商品檢驗、國際投資等國際貿易實務工作,或在外商企業從事國際采購、物流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國家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經營管理和其他相關工作。

法學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政治素質與道德修養,擁有寬闊知識視野,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制度及相關政策,可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法律服務部門或外經貿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具備法律思維,掌握法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熟悉我國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經濟法、訴訟法等法律原理及制度,了解國際法原理及制度,具有運用法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必要的人文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及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刑法、民法、經濟法、商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知識產權法、海關法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法律服務部門、外經貿企事業單位從事立法、行政管理、審判、檢察、律師、法律顧問、企業管理等工作。

稅務 (本科 學制四年)

培養目標:培養掌握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關稅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在財政、稅務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高素質人才。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熟悉稅收及其相關業務的基本理論和法律法規,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從事相關業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能夠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財政學、稅收學、稅法、國際稅收、稅收管理、稅收籌劃、稅收代理、關稅理論與制度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政府部門,如財政、稅務等從事財政稅收方面的相關工作,或在企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以及稅務咨詢公司、跨國公司從事稅收籌劃、代理、咨詢、財務決策和其他相關工作。

專科專業

應用英語(經貿英語方向) (專科 學制三年)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熟悉國際貿易和國際貨代的基本知識,能夠在對外經貿、物流、外事等部門從事翻譯、商務和文秘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生應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程度應達到英語專業四級水平以上,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較強的實際運用能力;熟悉對外經貿、國際貨代等領域的基本業務知識;熟悉一門第二外語;具有較強的中外文表達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
主要課程:綜合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與寫作、英語口譯、高級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英語文學選讀、跨文化交際、外貿英語函電、商務英語閱讀、商務英語會話、應用文翻譯、第二外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等。
就業前景:畢業生可在外貿公司、外資企業從事商務翻譯、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實務、文秘助理、涉外導游和其他相關工作。

熱點內容
201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4 23:23:37 瀏覽:908
裝飾門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23:16:19 瀏覽:747
形容道德的字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557
新婚姻法婚後買車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900
香港國安立法人大會議 發布:2025-09-14 23:03:20 瀏覽:428
人民法院調動 發布:2025-09-14 23:01:35 瀏覽:583
釋義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4 22:51:55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第52條內容 發布:2025-09-14 22:48:00 瀏覽:356
中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4 22:42:10 瀏覽:840
成年人具有的法律責任怎麼說 發布:2025-09-14 22:42:09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