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通則其他組織

民法通則其他組織

發布時間: 2021-02-27 06:17:26

㈠ 其他組織是民事權利能力的主體嗎

個人認為,從廣來義民法范疇來看,民源事權利能力主體應當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三類。而《民法通則》明確的民事權利能力主體只有公民和法人,個人認為這是受到當時立法技術和條件限制,主要是受前蘇聯民法理論影響太深採用民事主體二元定位的緣故,加之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作為其他組織的民事主體缺位。隨著社會發展,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立法上已經逐步突破了《民法通則》對民事主體的二元定位,例如《合同法》第二條第一款:「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㈡ 關於聯合體投標主體中其他組織的定義是什麼

在我國法律上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回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答織。我國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其他組織,但為了確保這些客觀存在的但又不是法人的社會組織的合法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其他組織進行民事訴訟活動,是由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㈢ 民法通則中負法律責任的其他組織指什麼

1,我國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其他組織,但是,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版指合法成立權,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
2,由此可見,其他組織是受中國法律認可和保護的民事主體之一,主要包括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其他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經營實體和公益團體等。
3,中國法律規定的能參與民事活動的主體有三類: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社會組織要成為民事主體,要麼具備法人資格,要麼屬於其他組織,否則其行為無法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

㈣ 民法中第二條沒有包含其他組織啊,為何民法又調整其他組織啊

樓主你好

民法通則制定時,市場經濟還很不繁榮,各種計劃經濟成分大量存在,在那時回,自由的經濟體是極答少數存在的,當時的立法者基於對少數存在的事物不予規定的基本態度,未將形式多變,外延寬廣的第三類民事主體囊括進去。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社會的發展,第三類民事主體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並在個別省份發揮巨大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於是各種配套立法接踵而至,逐步完善了我國民事主體體系的構建。

㈤ 什麼是法律上的其他組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十二條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四)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五)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

(六)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

(七)經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企業、街道企業;

(八)其他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組織。

(5)民法通則其他組織擴展閱讀

按照組織成員之間關系的性質,可劃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正式組織中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由正式的規章制度作出詳細和具體的規定,如軍隊、政府機關;而非正式組織中組織成員之間的關系則無這種規定,比較自由、鬆散,如業余活動團體。

按照組織的功能和目標,可分為生產組織、政治組織和整合組織,這是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的分類法。按照組織目標和獲利者的類型,美國社會學家P.M.布勞等人將社會組織分為互利組織,如工會;私有者的贏利組織,如商業組織;服務組織,如醫;

公益組織,如政府機構。還可以按照組織對成員的控制類型劃分為:強制性組織;功利組織,即以金錢或物質控制其成員的組織;規范組織,即通過將組織規范內化為成員的倫理觀念或信仰來控製成員的組織。

㈥ 業主委員會算是民法中的其他組織嗎

中國法律規定的能參與民事活動的主體有三類: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社會組織要成為民事主體,要麼具備法人資格,要麼屬於其他組織,否則其行為無法得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所謂法人是指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必須符合下列四個條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他組織又成為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中國《民法通則》沒有關於其他組織的規定,但是《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對其他組織作了進一步的明確,其中第四十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由此可見,其他組織是受中國法律認可和保護的民事主體之一,主要包括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獨資企業、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和其他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經營實體和公益團體等。
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差別主要表現為能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法人能夠自己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與其成員的責任是嚴格分離的,如公司的責任與股東的責任相互獨立;其他組織則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責任與成員的責任雖然在一定限度范圍內分離,但是成員必須承擔最終責任,如合夥企業超出合夥財產范圍的責任由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根據中國《物業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為條例)關於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的規定,業主大會是由全體業主組成並代表和維護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的組織,履行下列六大職責:
1.制訂、修改業主公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2.選舉、更換業主委員會委員,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3.選聘、解聘物業管理企業;
4.決定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續籌方案,並監督實施;
5.制訂、修改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6.法律、法規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有關物業管理的職責。
《條例》第十五條規定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履行以下五項職責:
1.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2.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3.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4.監督業主公約的實施;
5.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經過對比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業主大會既有制定業主公約等內部規章制訂權,又擁有進行「選聘、解聘物業管理企業」、「決定專項維修基金的使用、續籌」等民事活動的資格,還能夠代表全體業主對公共場地、設施設備行使財產權;
第二,業主委員會只是業主大會的一個常設執行機構,根據業主大會的授權負責處理業主大會的日常事務,對外可以根據業主大會的決定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合同,本身沒有獨立的意思能力;
第三,業主委員會雖然是依法成立的,但是沒有法律法規規定業主委員會可以經過登記後取得法人資格,所以業主委員會不是法人。

業主委員會
第四,在物業管理實務中人們普遍把業主委員會作為其他組織來對待,但是從法律責任上分析,業主委員會委員或者業主不可能對業主委員會的行為承擔最終責任。
2003年8月20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金湖新村業主委員會是否具備民事訴訟主體資格請示一案的復函》指出金湖新村業主委員會符合「其他組織」條件,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2005年8月15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春雨花園業主委員會是否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的復函》指出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根據業主大會的授權對外代表業主進行民事活動,所產生的法律後果由全體業主承擔,業主委員會與他人發生民事爭議的,可以作為被告參加訴訟。根據這兩個司法解釋,業主委員會在法律上一般被看做「其他組織」,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

㈦ 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事主體中其他組織不包括

在我國抄法律上的其他組織是指合襲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我國民法通則並沒有規定其他組織,但為了確保這些客觀存在的但又不是法人的社會組織的合法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其他組織進行民事訴訟活動,是由其主要負責人為代表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㈧ 民法通則里的任何組織或個人特指哪些人

我記得民通里都是說的 其他組織,一般是說「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其他組織」是指除去公民、法人兩類以外的民事主體,比如合夥。

㈨ 訂立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是其他組織嗎

一般來說可以
某些特殊合同對於特定性質的組織不允許訂立或者說訂立有限制,比如合同法對於政府機關,公益性團體,學校等組織就有限制,並不是什麼合同都能簽.

㈩ 《民法通則》,《合同法》,《物權法》關於民事主體的規定的區別和聯系。

民事主體復是指依照民事製法律規范具有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資格,並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人。
我過《民法通則》和有關法律規定,民事主體分為:一、自然人,二、法人,三、其他組織。我過《民法通則》沒有講「其他組織」但列為一類獨立的民事主體,但我過《合同法》等其他法律普遍承認其他組織的民事主體資格。四、國家。

熱點內容
201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4 23:23:37 瀏覽:908
裝飾門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23:16:19 瀏覽:747
形容道德的字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557
新婚姻法婚後買車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900
香港國安立法人大會議 發布:2025-09-14 23:03:20 瀏覽:428
人民法院調動 發布:2025-09-14 23:01:35 瀏覽:583
釋義有無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4 22:51:55 瀏覽:380
民事訴訟法第52條內容 發布:2025-09-14 22:48:00 瀏覽:356
中級會計經濟法基礎誰講的好 發布:2025-09-14 22:42:10 瀏覽:840
成年人具有的法律責任怎麼說 發布:2025-09-14 22:42:09 瀏覽: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