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確立機關

刑法確立機關

發布時間: 2021-02-27 07:22:47

① 哪些機關有權解釋刑法

有權解釋法律的只能是制定法律的機關,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的規定,有權解釋法律的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的解釋是司法解釋,是對法律如何適用的解釋,不屬於對法律的解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
(1981年6月10日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幾個法律以來,各地、各部門不斷提出一些法律問題要求解釋。同時,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對某些法律條文的理解不一致,也影響了法律的正確實施。為了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必須加強立法和法律解釋工作。現對法律解釋問題決定如下:
一、凡關於法律、法令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用法令加以規定。
二、凡屬於法院審判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由最高人民法院進行解釋。凡屬於檢察院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令的問題,收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解釋。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如果有原則性的分歧,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或決定。
三、不屬於審判和檢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令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國務院及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四、凡屬於地方性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作補充規定的,由制定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進行解釋或作出規定。凡屬於地方性法規如何具體應用的問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門進行解釋。
http://hi..com/bdxs0519150/blog/item/fc58734b55c8fb25afc3abe8.html

② 刑法典施行以後國家立法機關又制定的特別刑法有哪些勞煩列出!筆8

是的
單行刑法,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對刑法規定進行部分補充、修改或廢除部分刑法規定的單行版規范性法律文件權。1979年舊刑法實施之後、1997年新刑法實施之前,立法機關一共頒布過二十四個單行刑法。新刑法實施之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又通過了一個單行刑法,即《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

③ 刑法的主體

刑事犯罪主體的分類

根據我國刑法和有關的理論,我國刑法中的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並且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和單位。

華律網

從主體的法律性質上分,犯罪主體包括自然人犯罪主體和單位犯罪主體。自然人犯罪主體是我國刑法中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義的犯罪主體。單位主體在我國刑法中不具有普遍意義。根據刑法第30條的規定,單位成為犯罪主體應以刑法分則有明文規定者為限。自然人主體是指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並且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自然人。自然人主體可以再分為一般主體與特殊主體。對於具體的犯罪而言,只要求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和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構成的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除了具備上述兩個條件外,還要求具有特定的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

區分刑事主體的意義

研究犯罪主體要件的問題,對於司法實踐中正確定罪量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定罪意義

犯罪主體是犯罪構成必備的條件之一。任何犯罪都有主體,即任何犯罪都有犯罪行為的實施者和刑事責任的承擔者。犯罪主體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只有具備法律所要求的犯罪主體條件的人,才能構成犯罪並被追究刑事責任。不符合特殊主體條件的人,不能構成特殊主體的犯罪。犯罪條件的具備,是行為人具備犯罪主觀要件的前提,也是對犯罪人適用刑罰目的的基礎。

例如關於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關於無刑事責任能力的規定等,對於正確認定犯罪,劃清罪與非罪以及應否追究刑事責任的界限,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量刑意義

在具備犯罪主體要件的同樣情況下,犯罪主體的具體情況也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具體情況又影響到刑事責任的大小程度。

例如:我國刑法典第17條第3款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又如:刑法典第307條第1款、第2款分別規定了妨害作證罪與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其第3款規定司法工作人員犯前兩款罪的,從重處罰。

這些都說明了犯罪主體的不同對量刑的重要影響。

准確界定單位犯罪主體的范圍

第一,通過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將機關從單位犯罪主體中排除出去。同時,還有必要根據刑法典施行以來在處理單位犯罪方面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反思,總結出哪些問題是由於刑法典關於單位犯罪的規定不當所引發,在此基礎上對單位犯罪的規定進行修訂。

第二,消除「公司、企業」兩個概念同時出現於單位犯罪概念中的現象。公司是指以營利為目的而組織其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包括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兩種形態。企業是指以從事生產、流通、科技等活動為內容,以獲取贏利和增加積累、創造社會財富為目的的一種營利性社會經濟組織。從邏輯上說,企業是種概念,公司是屬概念,公司是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二者存在包容關系因而不應並列。

第三,適當增設其他組織機構以及增設一些新的罪名。因為在實踐中,單位犯罪的范圍並不僅限於現有刑法規定的范圍,刑法關於五類主體的規定確實過於簡單。在將來可以考慮將「單位的分支機構」、「村民委員會」等特殊形式的單位列入主體范圍中,增強刑事司法的可操作性,且確是形勢所需。同時,建議增設一些新的罪名。例如在一些計算機犯罪犯罪如網上侵犯知識產權罪、網上傳播淫穢物品罪,電子商務罪(包括電子商務詐騙、合同詐騙、網上購物欺詐等)新類型的犯罪領域中,單位出於非法利益的功利性目的也必然涉足這些新領域的犯罪,且其罪過惡意更深,危害更大。鑒於我國刑法對單位進行計算機犯罪尚無規定,導致了有罪無刑,司法實踐無法操作所以,筆者建議我國刑事立法針對這些新領域中出現的新的犯罪確立新的犯罪罪名,並將單位當然地列入該類犯罪的主體范圍,並相應擴大單位犯罪的刑罰種類,如增設永久性或限期性禁止從業刑等,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於刑法中對刑事主體的分類。我們知道對於不同的案件情況來看,犯罪分子是屬於不同的犯罪主體的,有些是自然人犯罪,有些是單位犯罪,有些是特殊主體犯罪,這些都是不同的。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華律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④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憲法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憲法在內容上所具有的國家根本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的內容都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為近、現代實行憲政制度的國家所公認,許多國家的憲法對此都有明文規定。

(4)刑法確立機關擴展閱讀

憲法的特別規定為了保持憲法的權威性,避免造成適用上的困難,有時需要有關國家機關對憲法條文的含義、內容和界限進行具體的明確的解釋。因此許多國家都在憲法中對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歸屬問題,作了專門規定。

憲法的解釋權和監督權的歸屬,根據各國憲法規定,大致有以下3種體制:

①立法機構解釋制。有的國家由議會,有的國家由最高權力機關或其常設機關行使憲法解釋權和監督權。中國1982年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憲法。

②司法機構解釋制。這一體制始於美國。美國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法律和州法律是否符合聯邦憲法。最高法院的這種權力在憲法上沒有明文規定,而是在審判實踐中形成的憲法慣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採取司法機構解釋制。

③特設機構解釋制。由專門設立的憲法委員會、憲法法院或憲法法庭之類機構行使這一職權。

凡有權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國家機構,一般都有權對法律、法令、法規以及行政行為等是否違憲作出裁決。這種制度通稱違憲審查制度或憲法審查制度。

⑤ 在我國法的淵源主要有哪幾類,各自的制定機關是什麼

法的表現形式問題實質就是法的效力等級問題。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我回國法律的主要形式有:

1、憲答法: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國家的總章程,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我國最主要的法律淵源。

2、法律:按照法律制定的機關及調整的對象和范圍不同,法律可分為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

基本法津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規定和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帶有基本性和全面性的社會關系的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則》、《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等。

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或修改的,規定和調整除由基本法律調整以外的,涉及國家和社會生活某一方面的關系的法律,如《商標法》、《產品質量法》、《國家賠償法》等。

法律是依據憲法的原則和規定製定的,其地位低於憲法,但高於其他的法律淵源。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地位和效力低於憲法和法律。

4、地方性法規: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

⑥ 確定刑法法律部門的標準是

刑法是當代抄中國法律體系中一個基本的法律部門,刑法規定犯罪和刑罰。
劃定法的部門主要是依據兩個標准,一是調整對象,一是調整方法。刑法有自己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
刑法主要規定刑罰和犯罪。
確定刑法這個法律部門的標准,就是看刑法是否有自己的調整對象(很主要)、調整方法。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制定機關是什麼

刑法是國家的基本法律,制定機關當然是全國人大。當然修正案可以由人大常委會通過。

⑧ 刑法是哪一國家機關制定的

立法法規定,基本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其他法律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版。刑法是基本法律,是由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
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⑨ 物權法和刑法都是由哪個國家機關制定的,並說明理由

二者的制定機關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理由見《憲法》第62條第3款: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⑩ 《刑法》中的「國家機關」的定義是什麼

所謂國家機關,是指國家為行使其職能而設立的各種機構,是專司國家權力和國家管理職能的組織.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有關規定,國家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

國家機關是指凡一切代表國家權力和行使國家行政、檢察、審判等職能,組織協調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等活動的依靠國家財政的獨立核算單位

我國憲法和法律均確認,國家機關是指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權力履行管理社會的公共職能的相應權力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合審判和檢查機關)等

這里的國家機關主要是指人民法院(包括軍事、海事、鐵路等虧門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司法、工商、稅務、物價、海關、邊防等行政部門以及紀律檢亘、監察部門、經濟合同仲裁機構。

國家機關是指:「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機關.包括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隊等.」我國憲法對國家機關的概念和范圍都已做了明確的規定

刑法中所謂「國家機關」,僅僅是指根據憲法的規定而設立的機構.即從嚴格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和人民政協機關,都不屬於國家機構,也不屬於國家機關。

熱點內容
民法學2考點 發布:2025-09-14 23:50:38 瀏覽:147
造謠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4 23:50:01 瀏覽:877
刑法122條 發布:2025-09-14 23:49:50 瀏覽:386
英國的法學家 發布:2025-09-14 23:33:08 瀏覽:859
2014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發布:2025-09-14 23:23:37 瀏覽:908
裝飾門店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4 23:16:19 瀏覽:747
形容道德的字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557
新婚姻法婚後買車 發布:2025-09-14 23:08:19 瀏覽:900
香港國安立法人大會議 發布:2025-09-14 23:03:20 瀏覽:428
人民法院調動 發布:2025-09-14 23:01:35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