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法和刑法
❶ 為什麼刑法中的犯罪構成理論和法律關系三要
在我國,「犯罪構成」實際上是指犯罪成立要件。傳統刑法理論,在犯罪概念之後論述犯罪構成,認為犯罪構成是成立犯罪必須具備的主客觀要件的有機整體,由四個方面組成:(1)犯罪客體,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主義關系;(2)犯罪客觀方面,指犯罪活動在客觀上的外在表現,其中主要包括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3)犯罪主體,指達到責任年齡、具有責任能力,實施危害社會行為的人,單位也可以成為部分犯罪的主體;(4)犯罪主觀方面,指犯罪主體對其實施的危害行為及傷害結果所抱的心理態度。這就是在我國刑法理論中,占支配地位的犯罪構成學說,是我國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即犯罪構成四要件說。該學說形成於建國初期,直接脫胎於前蘇聯的犯罪構成理論。多年來,該學說為我國的刑事法制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我國刑法理論研究的逐步深入,傳統的占支配地位的犯罪構成理論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於是,刑法學界不少學者開始對傳統犯罪構成理論進行批判與反思。綜合目前的情況,可以初步得出結論:在中青年刑法學者的視野中,傳統的犯罪構成理論已經被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傳統的犯罪構成四要件說已經開始了新的脫胎換骨。在傳統犯罪構成理論終將「舊貌換新顏」的現實命運面前,對各種批判與反思進行回顧與總結,有助於我們將對此的批判與總結深入下去。
我國刑法認定犯罪成立的規格和標準是犯罪構成。而犯罪構成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決定某一具體行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一切主觀和客觀要件的總和。因此,在我國刑法中,「犯罪構成」、「構成要件」或「犯罪構成要件」三個概念之間常常互換使用,並無嚴格的區分。這樣,無論我國刑法使用「犯罪構成」還是「構成要件」抑或「犯罪構成要件」的概念時,其內涵與外延都與大陸法系犯罪論體系中所說的「 構成要件該當性」之「構成要件」不同:前者是對犯罪成立的所有要件的概括性稱謂,後者則只是指犯罪成立三要件中的一個要件——構成要件該當性而言的;前者包括了一定行為刑罰之法律效果的一切法律要件,因而是犯罪成立的充分條件;後者只是犯罪成立的所有條件中的一個,具體說,是三要件中的一個,是一定行為構成刑罰之法律效果的前提而非充足條件。只有在符合了構成要件該當性的前提之下,經過違法性與有責性的補充判斷並得出肯定結論之後,才能認定犯罪,望採納
❷ 刑法與刑法學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1、刑法學是以刑法為基本研究對象的學問,其中包括刑法哲學、刑法比較學、刑法史學等。版通常所說的刑法學是權指刑法解釋學。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相應的刑事責任。
2、刑法學是理論法學,刑法是實體法。
3、刑法學理論研究范圍是大於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實踐工作的依據。
4、刑法學是學者或司法工作理論的總結,具有前瞻性,可以隨形勢發展進行研究。刑法是具體量刑的法律依據,是由立法機關制定,不能隨意修改。
❸ 刑法學與刑法的區別
1、刑法學是以刑法為基本研究對象的學問,其中包括刑法哲學、刑法比較學、刑法史學內等。通常所說的刑容法學是指刑法解釋學。刑法是一部法典,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相應的刑事責任。2、刑法學是理論法學,刑法是實體法。3、刑法學理論研究范圍是大於刑法的,刑法是刑事司法實踐工作的依據。4、刑法學是學者或司法工作理論的總結,具有前瞻性,可以隨形勢發展進行研究。刑法是具體量刑的法律依據,是由立法機關制定,不能隨意修改。
❹ 刑法理論和實踐的區別與聯系的文章
1調整范圍民調整平等主體間身關系財產關系律規范總稱刑規定犯罪、刑事責回任刑罰律掌握政權統治答階級維護本階級政治統治經濟利益根據自意志規定哪些行犯罪並且 應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何種刑事處罰律規范總稱
2性質民私刑公
3承擔責任式同民般承擔侵權責任或者違約責任刑刑事責任
❺ 刑法學和刑法有什麼區別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作為研究刑法的科學,是隨著刑法的產生而出現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對犯罪和刑罰的認識不斷深入,積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遺產,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古代刑律十分發達,當時律學主體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學問,也就是現在的刑法學。例如,中國春秋時期就有所謂「刑名之學」。
但是,刑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是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764年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里亞《論犯罪和刑罰》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現代刑法學的正式誕生。此後,經費爾巴哈、龍勃羅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先後出現了刑事古典學派與刑事實證學派(包括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創立和發展了刑法理論體系。
❻ 法理學和理論法學是不是一個概念
法理學和理論法學不是一個概念
1、法理學(Jurisprudence)是以整個法律現象的共同發展規律專和共同性問題為屬研究對象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法律的起源、發展和消亡、法律的本質和作用、法律和其他社會現象的關系、法律的創制和實現、法律的價值等。
2、理論法學指主要研究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識的法學分支學科,主要包括法理學、法哲學、比較法學、法社會學、立法學、法律邏輯學、法律教育學和法律心理學等學科。
(6)理論法和刑法擴展閱讀
法理學是關於法律的原理、原則、精神的科學,是關於法律、法律現象、法律問題的最一般最普遍最根本的思想,是關於法律的所以然的道理。
廣義上講,法理學可以被界定為法律的智慧,或者對「法律事業」的性質和語境的理解。法理學的詞根應該是源於「juris」,意指法律或權利。另一個詞根「prudence」則指智慧。
因而法理學可能是尋求法律的智慧,或者尋求對法律的明智理解的學問。根據富勒「使人們的行為服從歸制治理的事業」的法律格言和Beyleveled、Brownsword的用法,我們可以得出「法律事業」這一用語。
❼ 法學和刑法學有什麼區別刑法學是不是獨立的專業
法學主要包括理論法學(主要是法理學)、民法學、商法學、訴訟法學(民事訴訟和刑內事訴訟)、刑法學容、行政法學。
具體來說不同國家有不同規定,比如美國、德國、台灣的法學就不包括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法制史,但很強調憲法,大陸的法學研究雖然沒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這一科,但是在司法考試(就是律師資格考試)中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占很大比例。
刑法學是一個獨立的專業,法學是很多專業匯總的一個集合名詞,比如牛肉也是一種肉。
❽ 刑法和刑法學區別
二者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理論與實踐的區別。
刑法本身是用於具體的辦案的,所以在這個內層面容上,一切都要根據法律的規定來。但是刑法學就有所不同了,在學術上,無論是什麼問題,大家都可以討論,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可以的。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死刑在現在的中國還沒有被廢除,所以如果有人犯了刑法上規定的重罪,是應該被判處死刑的,那個沒商量,但是在學術上,我們可以討論死刑的存在到底是否合理,是否應該廢除等等問題。
至於民法和民法學的區別,也大致一樣,自己也好好思考一下。
❾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啊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總稱,那麼,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哪些區別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
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中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如果我們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的性質。
刑法,是指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即什麼行為是犯罪,犯罪了要負什麼責任,怎麼量刑處罰的法律,是刑事犯罪的實質法。民法,是指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大白話:就是調整民與民之間一切不足構成犯罪的行為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指涉及到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法律,是程序法。同樣,民事訴訟法是規定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程序法。現在一件案子,如果是公安局立案,檢察院起訴的,那就是刑事案件,這個案件的審判用刑法,要判多少年。這個案子什麼時候開庭,什麼時候一審這些程序問題用刑事訴訟法。同樣,如果它是一個老百姓告另一個的,那就是民事案件,法官判誰對誰錯就按照民法,而這個案件什麼時候申,審判時要去多少人這樣的,就是民事訴訟法。
❿ 什麼是理論法學跟應用法學(跟刑法,民法,有什麼區別
理論法學指主復要研究法的基制本概念,原理和知識的法學分支學科,主要包括法理學、法哲學、比較法學、法社會學、立法學、法律邏輯學、法律教育學和法律心理學等學科。
應用法學通常是指研究現行法律,法規並注重將研究成果在實際中加以運用的法學分支學科。如刑法學,民法學等。即:旨在直接服務法律實際生活、幫助解決法律實際問題的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區別與聯系:兩者間主要依照研究對象不同而作區分,理論法學對法學基本思想、基礎概念做闡釋研究、推理概括;應用法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法律實際生活中的經驗材料,其比之理論法學更具有實踐性,它是理論法學的具體化,也是理論法學的資料淵源。但應用法學並非沒有理論,其產生的理論不是用來起跨學科的普遍指導作用,而是為解決本應用學科的實際問題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