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2014民法60講應試版pdf

2014民法60講應試版pdf

發布時間: 2021-02-28 15:20:15

『壹』 2014司法考試

350說明其實很近了。
卷二卷三成績低說明努力的程度已經夠了,缺少的理解。
刑法民法是不能考背,必須要吃透理解的。
民法秉持公平正義(不是個人的公平,是社會的公平,陌生人的安全)
刑法要著重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的區別就OK。也就是我給出一個情況,你要能判斷是個什麼罪。

LZ是只看講義?推薦看看視頻,最好是報個班。

60講在前期准備的時候看,最後2個月沖刺就是講義+真題。其他都扔掉。(千萬不要做模擬題!)
真題做3遍以上!!!一定要做!!!真題是一切啊!!!
最近幾年法律改動很多,所以一定要找答案里有「當年答案是A,根據新修改的XXXXX,現在答案是B」這樣的,不然你會搞不懂。
同理,不要看超過1年以上的講義啊,視頻……都過期的,誤導人。(最近幾年尤其是!)

推薦2個老師吧,民法:鍾秀勇 刑法:韓友誼

民訴刑訴主要是注意他們倆的區別,可以做表格對比著記憶。

啊,漏了漏了,三大本除了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那一塊之外,其他部分完全不需要看(我一個字都沒看過)
其實三大本就是個考綱,這個應該留給老師去研究。你想你上高中的時候有看過考綱么?
如果要看也不是不可以,看了肯定是有效果的,不過費時費力,事倍功半……

貌似說的太多。。。怕樓主看漏。。。。。重申一遍!!!!其他都是假的,只有真題是真的!

(話說為什麼民法會這么低?難道你看了ZNB的真題???!!!)

『貳』 民法60講應試版和基礎版有何不同

一個是考試前沖刺的,基礎版比較全面比較寬!

『叄』 司法考試怎麼准備

什麼時候開始備戰法考最合適?

最近總有新學員來問:老師,我什麼時候開始備戰法考最合適?年後再開始晚不晚?年前事情太多,況且馬上就放假了,心也靜不下來......

當然,只要開始學習,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遲。但你知道法考的黃金備考期嗎?抓住它,你就已經領先他人一步!

眾所周知,法考之所以難度大,主要是因為其覆蓋范圍廣。法考有八個科目,知識點浩如煙海,涉及到的法律條文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就需要在備考中,通過看講義、聽課、刷題等方式對知識和內容進行重復,在重復中加深理解,在重復中深化記憶。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去學習。
根據歷年高分通過法考的考生經驗,年前備考是法考的黃金備考期,它和年後備考,中間隔著一道鴻溝,那麼年前和年後有什麼區別呢?

盡早開始備考優勢:

首先,我們對法考有了初步認識,對學習有了規劃,心理上不會慌亂;

其次,我們已經進入學習狀態,掌握了學習技巧和方法,學起來事半功倍;

再者,備考時間充裕,年前我們已經開始學習,那我們之後就有更充足的時間聽課,做題。

當別人已經有系統的學習規劃,你可能還在糾結用哪個教材,聽哪個老師的課;

當別人的課程已經進行了一大半時,你可能還在苦苦探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當別人已經進入做題階段,你可能還在擔心課程能不能聽完;

尤其是七八月份臨近考試,正是大家非常容易焦慮的階段,經常會自我否定,特別容易放棄。當你在這個時候發現和你一起備考的人題目都做了兩遍,而你的課程才剛剛結束,題目還是一片空白,後悔已然來不及。

差距就在年前備考的初始階段,你落後於別人一步!

所以,年後備考,看似你晚了別人一小步,但是可能你比別人晚到的是一本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學習要趁早,抓住法考備考黃金期,快人一步,你離成功也就更進一步。

『肆』 民法怎麼復習呢

【民法復習策略和方法】

(一)首先要掌握民法的基本結構框架和邏輯體系。

法學博大精深,這使民法看起來很雜,知識點非常凌亂。因此對付民法體系化的思路非常重要。民法的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個原則和兩條主線串起來。具體來說: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意思自治原則,他是民法的基本原則,民法的諸多理論都源於這一原則,把握了它就是把握了民法的命脈,它涉及到民法方方面面的領域:比較經典的法律行為理論實際上就是意思自治原則適用的工具,結合這一原則對法律行為的理解非常有幫助。合同法中的合同自由原則更是該原則的集中體現,兩外他還體現在婚姻法里的婚姻自由原則、繼承法中的遺囑自由原則等。總之,意思自治原則是構建大部分法律制度的基礎,所以在復習民法時一定要有這個「自治」的理念,對這個原則要進行著重的掌握和理解。

在這個基本原則統領下,民法有兩條主線。第一條主線是民事法律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由三個要素組成:主體、客體、內容。民法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對於主體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就是權力能力和行為能力。接下來是客體。客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物是物權的客體,物有主物、從物等分類。行為是債權的客體,智慧成果是知識產權的客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權利又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分為人格權和身份權。財產權物權和債權。第二條主線是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事實即法律事實。法律事實又可以分為人的行為和自然事實。人的行為可以分為合法行為和違法行為。違法行為包括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合法行為以是否一意思表示為要素分為民事法律行為和事實行為。法律行為又可以分為單位行為、雙方行為。雙方行為主要是合同。

(二)不能簡單記憶法條,還要知曉法條背後的原理

有些考生對法律條文能夠倒背如流,但是在學法網司法考試題庫遇到試題卻錯的一塌糊塗,理不出問題的頭緒來。經過歷年的司考真題進行剖析,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一條規律:應用性題目越來越多,而每一應用題後面都有一條或者幾條相關的法律條文或司法解釋;但是,要解決這一實際問題,還必須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才能判明法律關系的性質、主體、權利義務關系和法律責任。絕大多數考題考查的是考生對一個或者數個法條的掌握程度,但是絕非就法條考法條,而是注重考查應試者對法條含義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單靠對法條的簡單記憶以及字面理解,已經難以回答多數的考題。

同時,注意相互概念和法條的區別。考生應該將相同的、相似的、相反的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復習。例如,合同法中當事人的解除權。解除權是司法考試中比較喜歡考到的知識點。其出題方式往往是將不同合同的解除權放在同一道題目中進行考查,這就需要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注意,在哪法律教\育網些有名合同中規定了解除權、解除權的行使主體是單方還是雙方進行總結。例如,在著作權法中,哪些著作權人享有出租權、哪些主體享有信息網路傳播權。例如,在專利法中,在哪情況下行為人享有侵權的抗辯。對於類似情況都要進行總結。

(三)不要輕言放棄

這一點是強調,民法所包含的內容十分龐雜,對某些方向有些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有畏難情緒,因此,就想到放棄。例如,對於知識產權這一部分內容,絕大多數考生覺得其過於抽象,並且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遠,因此,在復習的時候總是把這一部分省略過去。這是十分不可取的。民法的各個部分都會考到,我們復習的時候可以甚至我們也鼓勵考生放棄一些,但是,放棄的內容都是小的知識點,對於放棄某一個方向,這種情形是要避免的。

『伍』 民法60講是什麼

首先感謝大家對《民法60講》的一如既往的信任與愛護。八年來,無數一屆屆的考生伴隨這本書為代表的專題講座系列,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還有的朋友雖然通過了司考甚至已經開始了律師執業,但也會每年買上一本新版的《民法60講》,以示支持、留念抑或珍藏。2010年版本雖然換了新的教育機構名義出版,但仍然沒有消減大家購書讀書的積極性,在此作為作者我先謹致謝意了。
此時此刻,華燈初放,我坐在廣州海珠區眾合學校在中電數碼城的一間辦公室里敲鍵盤,窗外車水馬龍紛紛攘攘,但我的心是清靜的。中午來穗,袁錦校長給我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是一本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暢銷幾十年的名著了,兩位美國人寫的。下午讀之,心有有感,正好袁校長也反映眾合教育的學員都想了解如何使用《民法60講》等專題講座系列如何閱讀,能否寫上幾句話建議大家一下。只能從命,現學現賣加上我自己對這本書的心得體會,寫下以下文字,希望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一、 民法的學科特點以及司考命題的有特點
民法素稱博大精深,的確有著非常宏大精深的理論體系,所以對於民法的學習重在理解。這一理解,一定要突出強調體系化的理解與掌握。可以這樣說,孤立地掌握民法的某一個知識點,無論掌握的有多好,可能都是沒有意義的,如果迷失了其在民法理論框架下的位置的話。與此相適應,民法的司考命題也是重在考查綜合性的知識體系,重視對民法基本概念體系與基礎理論體系的理解與掌握程度的考查。這里只舉一例。司考中的民法命題,每年分值在近100分,涵蓋的立法文件有25個之多,分別是:民法通則、民法通則意見、精神損害賠償解釋、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物權法、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解釋、物業糾紛解釋;擔保法、擔保法解釋;侵權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釋一、合同法解釋二、租賃合同解釋;婚姻法、婚姻法解釋一、婚姻法解釋二;繼承法、繼承法意見;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專利法、專利法實施細則;商標法、商標法實施細則等。這么多的知識體系以及立法文件,僅僅掌握各自的部分還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各自的關系,還是主要的一個側面。
所以,對於民法的復習,一定要處理好理論體系、立法規范與生活(司法、或者真題)實例之間的關系,
同時,民法也顯然是商經法等學科的理論基礎之所在。這至少提醒我們在復習的進度上,我們至少要先安排民法的復習其次是商經法的復習,如果復習順序搞顛倒了,可能效果並不妙。
二、 《民法60講》做對了什麼
一句話來說,《民法60講》之所以在應試司考輔導領域的成功,就是比較成功地實現了法理、法條與實例的完美結合。具體稍微展開言之:
1.就其專題體例而言,並沒有拘泥於傳統常見的民法教科書的章節結構,而是以知識集群為中心關注點,分為60個左右的專題,打破以上各個民法組成部分以及各個立法文件之間的內容界限,只要在內容上具有共通性或者屬於同一類法律現象的,就會出現在同一個專題裡面,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會得到周詳的敘述或者得到總結。舉例而言,前者,如』產品責任(加害給付)」一個專題,融合了侵權責任法、合同法、合同法解釋一、民法通則、民法通則意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以及民事訴訟法等所有關於產品責任的規定。這樣大開大合、眾橫捭闔的敘述,在各類民法教材與輔導書中都是不常見的。但確實迎合了司法考試的命題復習應對需要,極大地方便了考生的復習;後者,如「合同終止」一講里關於合同解除的情形,整合了我國列入司考范圍內的民商法經濟法20多個部門法關於各類合同解除的規定,統一列在一起,既讓讀者一目瞭然,也極大減輕了讀者自己總結的困頓。
2.就其每一專題下的內容而言,以理論體系為框架展開,在敘述上緊緊圍繞現行法律法規的主要法條,但在每一部理論知識與法條內容展開的時候,都會及時附上生活中簡單易懂或者過往司考命題中的典型例題,予以輔佐讀者理解每一個知識點而唯恐有所偏差。即使每一位讀者在理解的某一個知時節點上有偏差,也會予以及時的自我自覺糾正。這樣,讀者會覺得時時與作者在一起共同思考同步思考而不會有所偏離,利於自學。

三、 閱讀《民法60講》的若干建言
在以上認識背景下,我對大多數讀者(具體因人而異,不好適用於每一位讀者)閱讀本書的應注意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以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1. 關於閱讀時間的選擇
建議包括三點:
(1)拿到書就開始閱讀,要早越好。由於司考復習量太大,所以盡早復習利用復習的時間越長考試效果越好這是公開的秘密了。在所有學科裡面,民法是應該最早啟動復習的一個學科之一,至少要早於相關的商經法、民訴法、國際經濟法的復習。其次,要在做各類試題之前至少先把本書讀透一遍。這樣,關於本書的復習起點,對於多數考生尤其大三生來講,最遲在4月底應該閱讀了。
(2)在復習的中段也就六七月份,應該開始第二遍的復習,這一階段可以配以大量的做題。
(3)在復習的末段也即八九月份,也應該進行至少第三遍的閱讀,查漏補缺,重點突出。
2. 閱讀次數的設定
不好下定義說究竟讀多少遍最合適。但從過去七八年不少考生來函來信發帖子反映的情況看,他們都是至少看了3-5遍或者5-7遍的規模,才最終依賴這本書掌握了民法的體系的,當然也有看了更多遍數的。我的建議是至少3遍。
3. 書閱讀越薄
但是,每一遍並不是均等下功夫的。真正會讀書的人,都是將書閱讀越薄而非相反的。具體而言,第一遍應該全神貫注的、一氣呵成的、全面系統的精讀一遍,以整體掌握本書的脈絡同時也就是司考中的民法的體系結構,以及每一個知識點的細節。第二遍的閱讀,應該把已經掌握的或者你認為不重要的細枝末節的東西舍掉,有選擇地閱讀每一個專題的部分內容甚至只選擇閱讀某些專題的內容,同時配以練習題來閱讀以隨時強化一些未掌握的專題的部分內容。第三遍,完全應該查漏補缺的閱讀,以補強、糾正個別的內容體系。
以上3遍的安排是虛指。如果你打算閱讀5遍,可以把前兩遍當做上述第1遍;把第三、四遍當做上述第2遍;以此類推。
4. 交叉閱讀
在2010年的版本上,閱讀《民法60講》還要處理好與《配套練習》、《配套核心法條必背》的相應民法部分。我的具體建議是:
(1)關於配套練習,最早在第2遍之後再配合著做。原因是,一則配套練習題的難度並不低,在還沒有掌握知識體系之前,過早做有暴殄天物之嫌,如八戒吃仙人果,未嘗到滋味又徒增浪費時間與試題本身。另外,在做配套練習題的時候,發現錯題的話,一定要回到《民法60講》的書本中去,查找原因,補強加強。
(2)關於配套核心法條必背,最好的閱讀習慣是:在每一講之前,先熟讀兩遍本專題所配的核心法條,再來看專題的內容。堅持閱讀《民法60講》的每一遍前都這樣做,也可以在閱讀完每一講之後再熟讀一遍。堅持,堅持。
這樣,配套核心法條必背的編撰目的就達到了,你作為讀者也會享受到法條、法理與實例相結合的學習樂趣與效果。而且,你在閱讀每一講的障礙與難度也會大大降低了。
5. 帶著興趣閱讀
多年來我一直堅信,民法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趣味盎然的學科。至於很多讀者在大學念書的時候沒有感受到民法之樂趣,那多數是因為教書者的無趣或者教科書的乏味所致。但我相信,《民法60講》可能存在很多很多的缺點,但在趣味上始終是不缺乏的。帶著趣味來閱讀一本書,是閱讀也是學習的高境界,也是學習高效率的內因所在。如果你能在閱讀《民法60講》的過程中(暫時)忘卻了是為了一場考試才逼迫自己來閱讀這本書的初衷,而沉浸在哪怕暫時沉浸在純粹學習民法知識的樂趣之中,所謂無意插柳柳成陰,你最終會發現自己獲得了最大的收獲。
祝閱讀愉悅。

『陸』 司法考試需要准備什麼書籍

需要准備的書籍資料如下:

1、萬國講座系列教材(共六冊)

拓展資料:

國家司法考試全國合格分數線為360分,而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的合格分數線為320分,西藏自治區的合格分數線放寬為290分。為滿足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地區對法律人才的需要,司法部會同有關部門對民族自治地方、經濟欠發達地區制定了相應的照顧、傾斜政策:放寬報名學歷條件、降低通過分數以及使用少數民族文字試卷等。為方便少數民族考生,自2003年起,國家司法考試試卷除漢文外,增加使用哈薩克文、維吾爾文、朝鮮文、蒙古文等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試卷。

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自考試成績公布之日起15日內,向報名地司法行政機關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香港、澳門考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向原報名機構提出分數核查的書面申請。居住在台灣地區應試人員對考試成績有異議的,可在台北市辦理分數核查書面申請轉遞事宜。

根據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工作規則》,分數核查范圍包括試卷四和參加試卷一、試卷二、試卷三考試但無考試成績的試卷。考試成績經核查並已書面通知本人的,不再次核查。司法部及其考試機構不直接受理個人核查申請。應試人員逾期申請的,司法行政機關不再受理。

『柒』 民法怎麼復習效果好

民法建議你買王利明的《民法》教程第五版。還有一本《民法通則》。《民法版通則》可以當權大綱來看,具體內容再參考《民法》教程。重點一般要放在總論和債權篇。關於擔保物權部分是相對比較難的部分,如果你備考時間足夠,還可以買一本人大出版的《民法案例分析》,以幫助你理解概念和熟悉考試中案例題的答題方法。
不要死記硬背,理解大體意思就行,否則很費時間。
這是我去年考民法的方式,已經通過。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考試成功。

『捌』 2013眾合民法60講法院版和基礎班有什麼區別,哪個好

我也在疑惑這個問題,不過剛剛查過一下,分享給你

【基礎版】安排在每年的秋季(專11月)出版,讀者群定屬位於:一是民法基礎相對薄弱、需要提前開始復習民法的司考考生;二是已經進入司法實務工作的人員,將本書作為進一步系統學習民法基本理論知識的讀物。[基礎版]的基本定位並未改變,還是主要面對司考考生而編著的。

* 【應試版】安排在每年的春季(3月)出版, 讀者群精準的定位於當年參加司法考試且民法基礎相對較好的考生讀者。

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一個版本,也可以全都選擇。建議秋冬季節先拿[基礎版]打牢基礎,讓民法先走一步;春季的時候再拿[應試版]輕裝上陣,直擊司考命題重點。

所以我覺得,現在的話就買應試版的吧~我也准備買應試版的咯

『玖』 司法考試怎麼准備

1、【學習資料】三大本一定要有。真題解析一定要有。三大本每年5月出,用途是查疑解惑,當字典來用就可以。一般人不可能都看完還還都能消化的。可以用今年的。真題解析用法律教育網的足夠了。

2、【輔導資料】授課講義一定要有,音頻或視頻資料多聽一些。特別是串講、突破階段的講義和音頻,含金量非常高。

有些知識只能通過老師的口頭講述才能知道,有些知識是不寫在書上,也不寫在講義上的,卻是理解某個知識的關鍵。此外,聽有些很優秀的老師的授課,是一種享受。你能感覺到他/她的激情和他/她想幫助你的心,在不知不覺中,知識已經被你吸收了。

可以利用零碎時間聽音頻資料,加強刺激。相當於多了復習時間。因為聽一次的效果,即使是集中聽力去聽,也還是會有可能遺忘的,但如果反復聽,則強化了記憶。最後能再心中構建出內容的框架就是修成正果了。

3、【復習順序】部門法之間是相通的,如果掌握到其中的聯系,一門弄明白,相關的其他部門法知識點就省力很多。先對部門法排一個復習順序,再按順序集中精力對每個部門法集中突破。可以停一段時間不學習,但一定要集中足夠的時間去專門對某個部門法進行系統的學習,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融匯貫通了。

建議的復習順序:法理打基礎民法==>民訴 刑法==>刑訴 行政法==>行訴 商法==>三國==>經濟法知識產權法==>憲法==>法制史==>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4、【真題練習】真題不是做得越多越好,關鍵是掌握其考察方法和磨煉自己的應試技巧。

真題雖然已成為歷史,但其價值卻不是任何模擬真題可以代替的。做題時不要太看重結果,要看過程。要思考一些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法,要對每一個選項都要問:為什麼錯?為什麼對?錯在哪兒?陷阱在哪兒?有什麼規律?自己的弱點又在哪兒?有什麼方法可以防止自己不在考試時犯下同樣的錯?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內涵意義 發布:2025-09-14 16:07:31 瀏覽:664
法會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14 16:07:30 瀏覽:961
新婚姻法2020反對 發布:2025-09-14 16:05:49 瀏覽:855
法治建設體會 發布:2025-09-14 16:05:47 瀏覽:152
法律責任與義務的相同的 發布:2025-09-14 15:58:11 瀏覽:716
勞動法病假案例 發布:2025-09-14 15:48:15 瀏覽:28
圍場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4 15:45:58 瀏覽:445
種種法規 發布:2025-09-14 15:45:56 瀏覽:271
道德經竹簡版 發布:2025-09-14 15:44:08 瀏覽:17
葯品包裝法規 發布:2025-09-14 15:35:07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