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解釋14條

公司法解釋14條

發布時間: 2021-02-28 18:28:58

A. 公司法立法解釋有哪些

公司法是一種組織法。它對對公司的創立資格;進行管理活動和其他活動的程序;公司管理層和一般職員的權利義務責任、違法條件都進行了設置。公司法是為了國家規范管理公司人員和行為而設立的法規,具有特定性、專門性,部分情況可進行涉外管轄。公司法立法解釋有哪些?以下是相關說明:
一、關於設立公司法的解釋
(一)公司法釋義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1、釋義
本條是關於公司法立法宗旨的規定。
2、評析
公司法是規定各類公司的設立、活動、解散及其對內對外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市場主體法。因而本條開誠布公地表明了次修訂公司法的指導思想與目的。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釋義
本條是關於我國法定的公司種類的規定。我國公司法上的公司只有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類,這樣的規定是完全符合我國國情的,且也是不同法律體系國家規定的公司的主流形式。
2、評析
由於這兩公司的投資者都是股東,即我國公司法上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公司。
其他按不同的企業法而設立的各類經濟組織都不屬於公司的范疇,僅僅是我們常說的企業,如國營企業、私營企業、合夥企業等等。
(二)公司法司法解釋一
為正確適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對人民法院在審理相關的民事糾紛案件中,具體適用公司法的有關問題規定如下:
第一條公司法實施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公司法實施以前的,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第二條因公司法實施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
第三條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超過公司法規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條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的180日以上連續持股期間,應為股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時,已期滿的持股時間;規定的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兩個以上股東持股份額的合計。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公司法實施前已經終審的案件依法進行再審時,不適用公司法的規定。
第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三)關於公司法立法目的的規定
公司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適應社會化生產而產生的現代企業組織形式。作為市場主體,其設立和行為是否規范,治理結構是否科學合理,直接關繫到公司能否以最有效的方式從事經營活動、創造社會生產力。制定公司法,即力求通過為公司提供切實可行的制度設計,以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使公司能夠按照法律的規范設立並進行活動,以充分發揮其優勢、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公司是以資本聯合為基礎的經濟組織,享有獨立的法人財產權;股東是出資者,享有股權;其他經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與公司發生經濟往來,可能成為公司的債權人,他們的合法權益都應當受到法律的保護。制定公司法,就是要明確規定公司的權利和義務:對內規范公司與股東的關系,對外規范公司與交易對方的關系;並通過對違法行為的民事、行政制裁措施,切實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制定公司法的根本目的是要通過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及有關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使公司的活動納入法制軌道,形成良好的社會經濟秩序,為市場主體提供公平、有序的發展環境,從而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公司法立法解釋表明,公司法是為了管理和保護公司管理人員、債權人員而制定的。公司法對公司相關行為的規范管理是社會和市場的必然需求。法規中規定了公司的種類,案件的適用情況,糾紛出現時的處理方法和其他各項具體規定。關於公司法有法律糾紛或疑問的,可直接在律師365咨詢專業律師.

B. 勞動法14條的含義是什麼

釋義:本條是關於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時如何適用勞動標準的規定。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工作和業務發展的需要,在注冊地以外的地方開展業務,派出所需要的勞動者在該地工作或者直接在當地招用勞動者,這樣就會出現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的注冊地不一致的情況。

這種情況下勞動者適用的勞動標准應以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准還是以用人單位注冊地為准,勞動合同法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

鑒於勞動者是在勞動合同履行地提供勞動的,勞動合同履行地的自然條件、工作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等與勞動者提供勞動的過程息息相關;另外,應當適用公平的原則,在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應適當兼顧用人單位的利益。

因此,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對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

同時,實施條例還規定了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標准,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四條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勞動者提出或者同意續訂、訂立勞動合同的,除勞動者提出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二)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三)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公司法解釋14條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C.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二十條和二十一條的解讀

答:您好,因為實踐來中自,公司解散不依法進行清算的現象非常突出,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您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二十條和二十一條主要是為了對於依法負有清算義務的主體規定了其不適當履行清算義務的民事責任,以規范目前不誠信的市場環境。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關於公司法解釋二答記者問中提到,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解散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有義務及時啟動清算程序對公司進行清算,即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控股股東應為公司解散後的清算義務人。清算義務人應當清算而沒有清算時,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所以《公司法司法解釋(二)》規定清算義務人的民事責任,目的在於督促清算義務人依法組織清算,規范法人退出機制,保護債權人的應有利益,以解決我國目前實踐中該清算不清算的突出問題。如此規定除了有事後救濟的法律價值外,更多的價值在於警示、引導作用。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您。

D. 公司法原理解釋

答復如下:
1、第抄十五條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但是,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

該條是對公司投資行為的一個規定,就是說公司可以向其他企業投資,甚至可以控股其他企業,但鑒於公司一旦投資其他公司就會成為其他公司的股東,那麼除非有法律明文規定外,公司作為股東只能在出資額內承擔有限法律責任,而非連帶責任。
2、第十六條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該條是屬於對公司財產的保護,以避免有些大股東利用公司的財產為其個人利益服務從而損害公司以及其他小股東的利益。因此規定,公司為其他企業或者自然人提供擔保時需要履行的一個限度和嚴格程序。
有需要可以再網路知道

E. 新公司法司法解釋共有幾個

目前《公司法》有三個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回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答)
(法釋〔2006〕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已於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8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法釋〔2008〕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已於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已於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內涵意義 發布:2025-09-14 16:07:31 瀏覽:664
法會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14 16:07:30 瀏覽:961
新婚姻法2020反對 發布:2025-09-14 16:05:49 瀏覽:855
法治建設體會 發布:2025-09-14 16:05:47 瀏覽:152
法律責任與義務的相同的 發布:2025-09-14 15:58:11 瀏覽:716
勞動法病假案例 發布:2025-09-14 15:48:15 瀏覽:28
圍場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4 15:45:58 瀏覽:445
種種法規 發布:2025-09-14 15:45:56 瀏覽:271
道德經竹簡版 發布:2025-09-14 15:44:08 瀏覽:17
葯品包裝法規 發布:2025-09-14 15:35:07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