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日語刑法名詞

日語刑法名詞

發布時間: 2021-02-28 22:04:27

A. 法律日語翻譯

法律條款太專業,不能有一字之差,還是看原版,翻譯得不好恐誤了你的大事。

B. 日語翻譯 :刑法 第二十六章 殺人の罪(第百九十九條-第二百三條)

刑法 第二十六章 殺人の罪(第百九十九條-第二百三條)
刑法 第二十六章 殺人罪(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百O三條)

第二十六章 殺人の罪
第二十六章 殺人罪

(殺人)
(殺人)

第百九十九條 人を殺した者は、死刑又は無期若しくは五年以上の懲役に処する。
第一百九十九條 殺人者,處以死刑或無期徒刑或五年以上徒刑
第二百條 削除
第二百條 已刪除

(予備)
(預備)

第二百一條 第百九十九條の罪を犯す目的で、その予備をした者は、二年以下の懲役に処する。ただし、情狀により、その刑を免除することができる。
第二百〇一條 為了達到第一百九十九條的犯罪目的,而進行准備者,處以兩年以下徒刑。根據情況也可以免除此刑。

(自殺関與及び同意殺人)
(關於自殺及同意殺人)
第二百二條 人を教唆し若しくは幇助して自殺させ、又は人をその囑托を受け若しくはその承諾を得て殺した者は、六月以上七年以下の懲役又は禁錮に処する。
第二百〇二條 教唆他人自殺或者是幫助他人自殺,或者指使他人自殺者,處以六個月以上七年以下的徒刑或禁錮。

(未遂罪)
(未遂罪)

第二百三條 第百九十九條及び前條の罪の未遂は、罰する。
第二百〇三條 實施第一百九十九條以及第一百九十九條以前的罪行而未遂的,要處以懲罰。

C. 刑法名詞解釋

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專系的科學。屬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刑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是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764年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里亞《論犯罪和刑罰》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現代刑法學的正式誕生。此後,經費爾巴哈、龍勃羅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先後出現了刑事古典學派與刑事實證學派(包括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創立和發展了刑法理論體系。

D. 請將日文翻譯成中文(內含法律術語)

一直以來,只要是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並非故意的前提下,便可以以刑法第211條的業務上過失致死傷罪來處理。

2000年(平成12年)4月神奈川縣座間市座間南林間線小池大橋上,一名男性建設作業員駕駛汽車從檢查站逃跑並以非常高的速度撞向人行道,造成正在人行道上行走的2名大學生死亡的事件。

此男性犯罪嫌疑人不僅酒後駕車並且是無照駕駛,而且所乘汽車並未接受過車間,同時在沒有繳納保險的情況下駕駛,處在極端惡劣的狀態。

這次事件中失去兒子的女性表示「原本業務上過失致死傷罪是在機動業並不發達的時代(明治後期)編寫的古老法律,並非在機動車事故為條件下設立的。即便奪走人命,也比判處5年以下懲役或拘禁並處罰金50萬圓以下的盜竊罪還要輕的刑罰,因此並不適合現在由駕駛員違規駕駛而造成的死亡事故。」因此開始進行要求修改這項法律的宣傳運動(日本人對某項法律或者政府的某些行動不滿意的時候便會有組織地進行遊行示威或者在相關部門前聚集示威,無論哪個都會起到宣傳自己想法的作用,因此在不清楚具體情況的情況就這樣翻譯)。

順帶說以下,關於業務上過失致死罪的判刑在1968年(昭和43年)從之前的最高判刑「拘禁3年」調整上升到「懲役5年」(昭和43年法律第61號)。

這是隨著機動業的發展,在1959年(昭和34)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初次突破1萬人,在1960年(昭和35年)為了限定吐出的酒精含量超過一定以上便禁止駕駛而制定的道路交通法的規定的同時,以違章駕駛引起交通事故的判刑量過低為理由進而修改過後的法律。

原文中大部分漢字 你都應該認識吧 我就不貼原文了。 手動翻譯挺累的。如果滿意,到時候在把你另外兩個翻譯了。

E. 刑法的名詞解釋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2014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繼1997年全面修訂刑法後,中國先後通過一個決定和八個修正案,對刑法作出修改、補充。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F. 刑法上的幾個名詞解釋

1.世界主義是一種社會理想,認為全人類都屬於同一精神共同體,是與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相對立的思想。世界主義不見得推崇某種形式的世界政府,僅僅是指國家之間和民族之間更具包容性的道德、經濟和政治關系。
2.舉動犯。也稱為即時犯,是指按照法律規定,行為人一著手犯罪實行行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構成要件,從而構成犯罪既遂的犯罪。舉動犯不存在犯罪未遂問題,但存在既遂形態與預備形態及預備階段的中止形態之別。我國刑法中的舉動犯一般都是原本屬於非實行行為而被刑法分則實行行為化的犯罪行為,具體包括兩類:一類是原本為預備性質的犯罪構成。如參加恐怖活動組織罪之參加行為。二是教唆性質的犯罪構成。如煽動分裂國家罪之煽動行為。
3.特別再犯是指因犯特定之罪而被判處過刑罰,又犯相同類別之罪的犯罪分子。(第三百五十六條 因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過刑,又犯本節規定之罪的,從重處罰。)
4.過失犯罪,指在過失心理支配之下實施的、根據刑法的規定已經構成犯罪的行為。犯罪過失,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的心理態度。犯罪過失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於自信的過失兩種類型。

G. 誰有刑法名詞解釋啊!!有沒有整理出來的!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回上的統答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H. 日本刑法全文求助

我這個原版,不行版?權
http://law.e-gov.go.jp/cgi-bin/idxselect.cgi?IDX_OPT=1&H_NAME=%8c%59%96%40&H_NAME_YOMI=%82%a0&H_NO_GENGO=H&H_NO_YEAR=&H_NO_TYPE=2&H_NO_NO=&H_FILE_NAME=M40HO045&H_RYAKU=1&H_CTG=1&H_YOMI_GUN=1&H_CTG_GUN=1

熱點內容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內涵意義 發布:2025-09-14 16:07:31 瀏覽:664
法會司法鑒定 發布:2025-09-14 16:07:30 瀏覽:961
新婚姻法2020反對 發布:2025-09-14 16:05:49 瀏覽:855
法治建設體會 發布:2025-09-14 16:05:47 瀏覽:152
法律責任與義務的相同的 發布:2025-09-14 15:58:11 瀏覽:716
勞動法病假案例 發布:2025-09-14 15:48:15 瀏覽:28
圍場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4 15:45:58 瀏覽:445
種種法規 發布:2025-09-14 15:45:56 瀏覽:271
道德經竹簡版 發布:2025-09-14 15:44:08 瀏覽:17
葯品包裝法規 發布:2025-09-14 15:35:07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