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民法大師
① 哪裡可以找到1929年中華民國民法典
1、對
中國近代民事立法始於清末。我國法律上使用「民法」一詞始於1929年5月民國政府公布的民法總則。漢語中「民法」一詞源於日本;日本民法典的「民法」一詞譯於法國民法典;法國民法典的「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的「市民法」。
羅馬法是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規范的總稱。有市民法(是調整羅馬市民之間關系的法)和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外國人之間關系的法)之分。從市民發與萬民法的概念可以看出,來源於羅馬市民法的民法應當屬於國內法范疇,而今天與羅馬萬民法相對應的應當是屬於國際法范疇的國際私法法律部門。
2、對
民法本質上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自身發展的規律,要求生命人人格平等。傳統民法的實際調整范圍,包括不平等自然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但那是虛假民事關系。調整此類關系的「民法」是虛假民法。在民法的調整范圍中,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歷來佔主要部分,不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只佔很小的部分。隨著生命人人格的逐漸解放,前者的比重不斷增加。這一比重是民法自身發展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志。今天,一些國家的公民的民事人格乃至政治人格已經平等,這些國家的民法只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最終將完全成為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規定。
3、對
4、對
② 中國歷史上上第一部民法典是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中華民國民法典》。
《中華民國民法》是中專國歷史上第一部頒布實施的民屬法典。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以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法制編製法為主幹的六法體系的形成,標志著當時中國在西方先進法文化和移植與法律資源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標志著以近代法律理論為指導、具有近代特徵的法律制度在中國的成長與確立。開始於清朝末年的中國法律近代化進程至此得以初步完成」。
《中華民國民法》十分強調對社會公益的保護,它以社會本位主義為民法典的立法原則,將對社會公益的保護貫徹到了法典的每一個角落。
⑴以維護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為原則。⑵對所有權進行限制⑶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⑷無過失責任的引入⑸酌情減免義務人的責任。5、強調平等原則在民法典中的應用
《中華民國民法》所規定和體現出來的平等,不僅包括男女平等,而且包括雇傭人與受僱人的平等、債務人與債權人的平等、承租人與出租人的平等、以及所有權人與佃權人之間的平等,內容非常廣泛。同時,在重視形式平等的基礎上,更致力於追求實質上的平等,尤其體現在對弱者的特別扶助,使其在社會上與強者處於平等地位。
③ 民國時期法律所認定的成年人是多少歲
1931年5月5日施行的《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是我國第一部實際施行的婚姻法,專對結屬婚年齡,1930年婚姻法規定,男子十八歲,女子十六歲方可結婚。
所以成年人應該是男18歲,女16歲。
《中華民國憲法》是1947年才開始實施,主要是規定了國家的組織形式,不涉及婚姻、民政等內容。
④ 中華民國民法仍是男尊女卑嗎
中華民國時期的時候也是男尊女卑。
⑤ 在民國時期富人家的孩子有沒有嫡庶之別
前期有,後期就沒來了。嫡庶源制度建立在納妾制度上,沒有妾,就沒了嫡庶。
1930年,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民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民法·親屬編》,並於1931年的5月起開始施行,其針對的就是婚姻家庭。當時,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的立法原則是「妾之問題,毋庸規定」,並認為「妾之制度,亟應廢止,雖事實上尚有存在者,而法律上不容其承認,其地位毋庸以法典及單行特別法規定」。法律也隨之配套規定,如果再有納妾的,將等同於通姦罪。
⑥ 《中華民國民法典》歷史意義
。《中華民國民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頒布實施的民法典。南京國民政府時版期,「以憲法權、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法制編製法為主幹的六法體系的形成,標志著當時中國在西方先進法文化和移植與法律資源的本土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標志著以近代法律理論為指導、具有近代特徵的法律制度在中國的成長與確立。開始於清朝末年的中國法律近代化進程至此得以初步完成」。
強調保護社會公益
《中華民國民法》十分強調對社會公益的保護,它以社會本位主義為民法典的立法原則,將對社會公益的保護貫徹到了法典的每一個角落。
⑴以維護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為原則。⑵對所有權進行限制⑶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⑷無過失責任的引入⑸酌情減免義務人的責任。5、強調平等原則在民法典中的應用
《中華民國民法》所規定和體現出來的平等,不僅包括男女平等,而且包括雇傭人與受僱人的平等、債務人與債權人的平等、承租人與出租人的平等、以及所有權人與佃權人之間的平等,內容非常廣泛。同時,在重視形式平等的基礎上,更致力於追求實質上的平等,尤其體現在對弱者的特別扶助,使其在社會上與強者處於平等地位。
⑦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頒布的《中華民國民法》,其結構除總則外,還包括
人身權、財產支配權、財產請求權和財產繼承權。
⑧ 第17題 (2.0) 分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 ) A、《大清民律草案》 B、《中華民國民法》 C、《
選B,網友採納的那個答案是錯誤的!!!!
民國也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中華民國民法,是歷史上第一步正式頒布的民法典。清朝的還沒有來得及頒布清朝就完蛋了
⑨ 《中華民國民法》是如何制定的
國民黨政府非常重視民事立法,依照「民商合一」的原則,1929年5月23日公布《中華民國民專法》總則七屬編一百五十二條,同年10月施行,對於屬於商業行為中之行紀、倉庫、運送營業及承攬運送等項編人民法債編,其中不能合並者,分別定為各單行商事法規。債編於同年1月22日公布,1930年5月5日施行;物權編於1929年11月30日公布,於1930年5月5日施行;親屬編、繼承編於1930年12月26日公布,1931年5月5日同時施行。至此,國民黨政府的民法典算是大功告成。
⑩ 近代女英雄人物
1、薛紹徽:中國近代第一個女翻譯家。她是近代著名外交官陳壽彭的妻子,1899年,陳壽彭翻譯了《江海圖志》 ,1900年,夫妻合譯了法國科幻小說大師儒勒·凡爾納的《八十日環游記》,由經世文社出版,首版譯者署名是薛紹徽。
5、鄭毓秀:中國第一個女博士。祖父鄭姚,是同盟會會員,她早年也投身革命,曾參與刺殺袁世凱,為躲避追捕於1914年被迫出國留學。1924年,鄭毓秀獲得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成為中國女性第一位博士。
回國後,她在上海創辦了律師事務所,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律師。她也是集諸多"第一"於一身的女性——民國政府時期第一位省級女性政務官、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長、審檢兩廳廳長、第一位非官方女性外交特使、第一位參與起草《中華民國民法典草案》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