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子公司
1. 國有獨資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如何適用國資監管的相關法律
一、適用法律
1、《公司法》
2、《合同法》
3、《擔保法》
4、《企業國有資專產法》
5、《物權法》
以及最屬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公司法、合同法、擔保法、物權法的相關司法解釋
二、適用法規
1、《企業國有資產轉讓管理暫行辦法》
2、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
3、《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
三、轉讓程序
(一)內部決策
1、可行性研究
2、指定轉讓方案
3、內部審議,並形成書面決議
(二)相關部門決定、批准
(三)清產核資與財務審計
1、清產核資
2、財務審計
(四》資產評估
1、委託符合條件的資產評估機構
2、報有關部門核准或備案
(五)、轉讓產權
1、協議轉讓
2、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公開轉讓
(六)或有批准程序
(七)產權交易憑證
1、產權交易機構的審核工作
2、出具產權交易憑證
(八)產權變更登記
1、國有資產產權登記
2、工商變更登記
3、土地變更登記
4、房屋產權變更登記
(九)轉讓完成與公司控制權的交接
(十)轉讓後公司的整合
如果需要法律幫助,可以給我留言,我可以告訴你如何操作整個流程及所有法律文件的撰寫。
2. 誰知道最高法院對 企業集團 的司法解釋在那裡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印發
《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
(工商企字〔1998〕第5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根據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國家體改委《關於深化大型企業集團試點工作的通知》(國發〔1997〕15號)的精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訂了《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一九九八年四月六日
企業集團登記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企業集團的登記管理,規范企業集團的組織和行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國境內組建企業集團,應當依照本規定辦理登記。未經登記不得以企業集團名義從事活動。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是企業集團的登記主管機關。
第三條 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企業集團不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第四條 企業集團由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員單位組建而成。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也可以成為企業集團成員。
母公司應當是依法登記注冊,取得企業法人資格的控股企業。
子公司應當是母公司對其擁有全部股權或者控股權的企業法人;企業集團的其他成員應當是母公司對其參股或者與母子公司形成生產經營、協作聯系的其他企業法人、事業單位法人或者社會團體法人。
第五條 企業集團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企業集團的母公司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並至少擁有5家子公司。
(二)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注冊資本總和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
(三)集團成員單位均具有法人資格。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還應符合國務院確定的試點企業集團條件。
第六條 企業集團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企業集團名稱;
(二)母公司的名稱、住所;
(三)企業集團的宗旨;
(四)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生產經營聯合、協作方式;
(五)企業集團管理機構的組織和職權;
(六)企業集團管理機構負責人的產生程序、任期和職權;
(七)參加、退出企業集團的條件和程序;
(八)企業集團的終止;
(九)章程修改程序;
(十)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十一)制定日期。
企業集團章程應當由全體成員簽署或者認可。
第七條 企業集團的登記應當由企業集團的母公司提出申請,原則上應當與母公司的設立或者變更登記一並進行。
第八條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其授權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其他企業集團由其母公司的登記發照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
第九條 企業集團的登記事項包括:企業集團名稱;母公司名稱、住所;成員企業。
第十條 申請企業集團登記,應當向登記主管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登記申請書;
(二)企業集團章程;
(三)企業集團成員的法人資格證明;
(四)母公司對集團成員企業的持股證明或者出資證明;
(五)其他有關文件。
第十一條 組建企業集團,依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需由有關政府部門審批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的批准文件。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應當提交國務院的批准文件和其他有關文件。
第十二條 企業集團的母公司經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成為國家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的投資機構或國有獨資公司。
國家試點企業集團的母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可以成為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者國有獨資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或者國務院授權部門批准,國家試點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向其他有限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額可以超過母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五十。
第十三條 企業集團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登記,發給《企業集團登記證》,該企業集團即告成立。
《企業集團登記證》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制定。
第十四條 企業集團名稱的登記管理,參照有關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的規定執行。企業集團的名稱可以有簡稱。
母公司可以在企業名稱中使用「集團」或者「(集團)」字樣;子公司可以在自己的名稱中冠以企業集團名稱或者簡稱;參股公司經企業集團管理機構同意,可以在自己的名稱中冠以企業集團名稱或者簡稱。
經核準的企業集團名稱可以在宣傳和廣告中使用,但不得以企業集團名義訂立經濟合同,從事經營活動。
第十五條 企業集團變更登記事項,應當在變更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六條 企業集團的母公司因分立、合並或者改變股權關系形成新的母公司時,應當辦理相關登記,並可保留原企業集團,企業集團應當辦理變更登記。
企業集團的母公司依法被撤銷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十七條 企業集團修改章程,應當向登記主管機關申請備案。
第十八條 申請企業集團變更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變更登記申請書;
(二)其他有關文件。
第十九條 企業集團因下列情形而終止,企業集團應當在終止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向原登記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企業集團章程規定的終止事由出現;
(二)已不符合本規定第五條規定的條件;
(三)母公司依法被注銷(屬第十六條第一款情況除外)或者被吊銷營業執照。
第二十條 申請企業集團注銷登記,應當提交下列文件:
(一)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注銷登記申請書;
(二)其他有關文件。
第二十一條 未經登記主管機關核准,擅自使用企業集團名稱或者不按規定使用企業集團名稱的,登記主管機關參照《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予以處罰。
以企業集團名義訂立經濟合同,從事經營活動的,依照《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二條 辦理企業集團登記時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取得企業集團登記的,由登記主管機關責令改正,參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五十九條或者《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定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企業集團登記。
第二十三條 應當辦理變更登記而不辦理的,由登記主管機關責令改正,參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三條或者《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定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企業集團登記。
第二十四條 應當辦理注銷登記而不辦理的,由登記主管機關撤銷企業集團登記。
第二十五條 偽造、塗改、出租、出借、轉讓、出售《企業集團登記證》的,由登記主管機關參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或者《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企業集團登記。
第二十六條 未依法登記為企業集團而冒用企業集團名義的,由登記主管機關責令改正或者予以取締。
第二十七條 本規定印發之前已經登記的企業集團,應當在本規定印發之日起三年內依照《公司法》和本規定進行規范,並辦理重新登記。
第二十八條 以外商投資企業為母公司組建企業集團,適用本規定。
第二十九條 國有企業為主體設立企業集團,集團核心企業注冊資本金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的,可以是非公司企業法人。對其依照《公司法》進行規范的期限,根據國家有關法規、政策執行。
第三十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地方制定的企業集團登記管理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應以本規定為准。
第三十一條 本規定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解釋。
發布部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發布日期:1998年04月06日 實施日期:1998年04月06日 (中央法規)
3. 違反新《公司法》第115條規定如何處罰
第一百一十五條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內提供借款。
現行公司法對董事容、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義務做了嚴格規定,要求其應當遵守公司章程,忠實履行職務,不得利用在公司的地位和職權為自己牟取私利等。由於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較為分散,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難以對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進行必要監督,實踐中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通過公司或者其子公司向自己提供借款轉移公司資產、掏空公司的現象較多,嚴重損害了公司和股東的利益。針對這種情況,新修訂的公司法增加了本條規定,禁止公司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如果公司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公司股東或者債權人可以主張該借款行為無效;公司因此遭受損失的,獲得借款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對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負有責任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4. 經濟法中怎樣解釋「分公司」這一概念,和「子公司」區別是什麼
分公司就是分支機構,分公司的對應概念是「總公司」,子公司的對應概念是「母內公司」,分公容司和子公司的最本質的區別是:分公司不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單位,不能對外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而子公司是具有獨立的企業法人資格,能夠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分公司與總公司之間解決的是公司管理及辦事機構設置的問題,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說明的是公司之間的投資關系。不知道這個回答你是不是滿意。
5. 子公司與分公司注銷程序以及債務怎麼承擔,麻煩給一下相關法條條例或者司法解釋。謝謝啦
你可以去當地工商局了解怎麼辦理注銷一個公司要交什麼材料.原則上是要組織一個清算程序,然後提交清算報告和股東會決議申請注銷公司.
6. 誰能解釋一下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區別(尤其在法律地位上)
子公司正如抄那個子字,,,你可以把它理解為母公司的孩子。。盡管得聽父母的,,但卻是個獨立的人。。
分公司一般情況下就可以理解為母公司的一個職能部門。。當然根據不同情況他可能有一個公司的完整構造。。。但請記住。,。它不是一個民法意義上的獨立人格的東西。。。
說的通俗些,,兒子做錯了事可以怪到父母,,但卻不能直接追究父母的責任;你的手打了人,可不能說是我的手打的,它不聽我大腦控制吧?:)
如果你看動畫片的話,就好理解多了。。現在流行的那個火影忍者裡面經常出現的影分身就是分公司了。。
樓上這位說的很專業了。。我法律方面只補充一點。。。分公司不具有獨立法律人格是有例外的。。體現在我國擔保法上。。。分公司以自己的職權所限為他人作擔保或者在一定財產承受范圍里的。。是可以認為該擔保是有效的。。。
但如果分公司最終沒能完成擔保義務。。那麼它的設立的總公司還是得替它還債。。。注意這里的用語,只是承認了分公司的一定的行為能力而非承認其是權利義務主體。。。如果換成子公司。。除非證據證明惡意串通。。否則就不能追究其母公司的責任了。。
7. 婚後子公司財產分配問題,法律高手請回答!
或完全消失。
在槍管里奏出嗚咽的歌聲。
像一個孩子的命名——王後,可愛,
給窗框鑲上銀緞,
愛的花瓣,甜美馨香。
她用嫵媚的春潮一個哈哈
8. 全資子公司能為母公司的債務提供擔保嗎
全資子公司不能為母公司的債務提供擔保。
如果全資子公司是上市公司,《證監會、國資委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上市公司不得為控股股東及本公司持股50%以下的其他關聯方、任何非法人單位或個人提供擔保。
如果全資子公司為非上市公司,子公司若想為母公司債務提供擔保,則必須經股東會或股東大會決議。而控制股東必須迴避表決,故全資子公司無法形成決議,因而實際上不能提供擔保。
(8)司法解釋子公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十六條規定:
公司向其他企業投資或者為他人提供擔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規定,由董事會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對投資或者擔保的總額及單項投資或者擔保的數額有限額規定的,不得超過規定的限額。
公司為公司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的,必須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
前款規定的股東或者受前款規定的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不得參加前款規定事項的表決。該項表決由出席會議的其他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通過。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證監會、國資委關於規范上市公司與關聯
9. 國有企業成立子公司需要什麼決策程序
申請國有獨資公司登記注冊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國有獨資公司設立回登記應提交的文件、證件答《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書》。《指定(委託)書》。公司章程(提交原件一份,有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由董事會制訂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及董事長的制定或委派文件。法定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報告。以非貨幣方式出資並實繳的,應提交評估報告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確認文件;不提交評估報告的應提交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或其確認的出資人的批復,批復中應確認改制後企業注冊資本(實收資本)數額、金融債務數額以及金融擔保函。《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企業秘書(聯系人)登記表》。經營范圍涉及許可項目的,應提交有關審批部門的批准
由於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是國務院特設機構,因此無需提交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的資格證明,以在國有獨資公司章程上蓋章為准確認其資格。
10. 有限責任公司的分公司能否成為訴訟主體
如果分公司是法人在總部之外設立的,有權執行法人部分營業活動的組織,可以作為訴訟主體。
根據《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 干問題的意見》
40.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 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包括:
(1)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夥組織;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型聯營企業;
(3)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4)經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社會團體登記證的社會團體;
(5)法人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6)中國人民銀行、各專業銀行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設在各地的分支機構;
(8)經核准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街道、村辦企業;
(9)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
從上文可以看出,如果分公司是獨立的分支機構就可以作為訴訟主體,如果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10)司法解釋子公司擴展閱讀
案例:
2013年10月29日,時任山東省定陶縣某投資公司山東省日照市分公司(以下簡稱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陳某,到原告日照某傢具廠處,以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名義購買了價值6700元的沙發、茶幾等傢具。
後陳某在工商服務業統一收款收據中對上述購買物品及價款進行了簽字確認,但未當場支付價款。2013年12月2日,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公某。後日照某傢具廠要求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支付6700元傢具款遭拒,遂將陳
【分歧】
本案爭議的焦點在於,陳某在擔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在原告處購買傢具所欠的貨款應由誰來承擔。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由陳某承擔,陳某在明知自己即將卸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之前,以分公司名義從事民事活動,屬於其個人行為,這種情況下,應由陳某個人承擔其從事活動的後果。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由分公司承擔,陳某在擔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期間從事的民事活動應認定為職務行為,結果也應當由分公司承擔。
【評析】
1、陳某應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2013年12月2日,被告陳某卸任分公司法定代表人職務,但應該看到,在購買傢具的當日即2013年10月29日,其仍系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以分公司名義到原告處購買辦公用品的行為系職務行為;
其法律行為的後果應由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承擔,因此對於原告要求被告陳某給付其所欠貨款6 700元的主張,法院不予支持。
2、分公司能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雖然是定陶縣某投資有限公司的分公司,但分公司是法人在總部之外設立的,有權執行法人部分營業活動的組織,其並非法人的職能機構。
分公司在授權范圍內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從事包括營業在內的相關民事活動,具有相對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因此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在原告處購買辦公用品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買賣關系成立。
其未及時足額給付貨款,已構成違約,應承擔繼續給付貨款的義務,因此對於原告要求被告定陶投資公司日照分公司給付其所欠的貨款6 700元的主張,法院予以支持。
3、總公司應否承擔給付貨款的民事責任
分支機構經營責任的承擔,可表述如下:不論在訴訟中是以分支機構為單獨被告,還是以法人為單獨被告,還是以分支機構及法人為共同被告,分支機構在經營中引致的責任均可先以分支機構的相對獨立財產支付,不足的部分再以法人財產支付。
當然,也可以直接執行法人的財產。實際上,分支機構與法人財產都是法人的財產,分支機構的財產並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獨立性,故實際上分支機構的責任最終是由法人承擔的。
但有人稱分支機構與法人要承擔連帶責任,對於這一說法,筆者持否定態度。連帶責任是以連帶責任人之間彼此財產相互獨立,人格相互獨立為前提。而分公司與總公司之間並不存在這種人格和財產上的嚴格獨立關系,故二者不成立連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