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與審判

刑法與審判

發布時間: 2021-12-04 21:39:40

『壹』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專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屬律總稱。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主要規范什麼行為是犯罪?什麼罪法定刑是多少?哪些情況可以從輕或減輕或免除處罰?哪些情況應該從重處罰?哪些情況雖然是犯罪,但可以不承擔責任?等等實體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的問題。刑訴: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一個過程,應該按照什麼程序,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也就是實踐操作的問題。

『貳』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簡單的說,區別在於規矩與實施規矩的程序,刑法是規矩、刑事訴訟法是回程序。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答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

兩法的聯系在於程序法和實體法的定罪與實施關系,如果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通過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處罰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關系的屬性。

『叄』 刑事犯罪的審判和過程

一個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期限就像樓上的朋友寫的那樣,很詳細,縱觀整個刑事案件的偵查、審查起訴、審判各個環節的時限加在一起將近一年時間,貌似看來5個月並沒有違法,但我注意問題還是有的!

1、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知道,這就奇怪了,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三十三條:拘留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犯罪同夥聞訊後可能逃跑,隱匿、毀棄或者偽造證據的;
(二)犯罪集團的其他成員有待查證,但尚未採取相應措施的;
(三)不吐露真實姓名和住址的;
(四)其他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
上述情形排除後,應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
對沒有在二十四小時內通知的,應當在卷中註明。

第四十條:對被逮捕的人,必須在逮捕後的二十四小時內進行訊問;發現不應當逮捕的,經縣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發給《釋放證明書》,立即釋放,並將釋放理由書面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逮捕後,應當在二十四小時內,將逮捕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但有本規定第三十三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除外。

當排除上述所有「不進行通知」的情況外,公安機關對於你朋友進行的拘留或者逮捕明顯存在程序違法。

2、你所說的被害人10幾天就出院,認定「有水分」這不免有些武斷,我知道的一些被害人也只是臉部被刀割傷,當天就出院,但這並不影響認定其輕傷的結果。傷檢是要按照《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進行的,你所說的肝臟損傷太過籠統,且傷情認定是一項要求專業知識的工作,一般人是無法評主觀斷定該人是否符合輕傷或重傷的。

最終結論:1、公安機關在對你的朋友採取強制措施時(即拘留或逮捕),應當通知其親屬,無法通知的情況上述已列舉,請自行辨別。2、傷檢方面的問題過於專業,如果事後覺得有問題可以提出要求重新鑒定,但是不能僅憑被害人住了多少天院就判斷他的傷勢。

『肆』 刑法雙重審判問題

根據中國刑法,是有可能的。在刑法當中有規定,對於國外的判決是可以有選擇承認的,而不是一定要承認的。根據屬人原則,中國還是有管轄權的。所以,可能會再次進行審理判決。

『伍』 刑法中 審判的時候 指什麼時候

要採取擴大解釋,應當是從立案偵查到判決生成的這一個期間。
例如,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時就是上述期間。

『陸』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條
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柒』 為什麼刑法會出現五次審判

刑法會出現五次審判,可能多次發回重審。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 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捌』 刑法和刑罰的區別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回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答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刑法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刑法典、單行刑法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責任條款。狹義刑法是指刑法典。
刑罰法院懲罰罪犯的強制方法。內容為剝奪罪犯的某種權益--財產、政治權利、人身自由以至生命。是國家權力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得以存在的必要條件。一般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刑罰是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用以懲罰犯罪的一種強制方法.

『玖』 刑事訴訟與刑法的關系是什麼

刑事訴訟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與實體法的關系。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各階級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我國的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活動。

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訴訟活動可以具體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部分。其中,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人民法院)、檢察機關(人民檢察院)和偵查機關(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等)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9)刑法與審判擴展閱讀:

刑事訴訟程序

(一)立案

立案是指司法機關按照管轄范圍,對刑事案件接受、審查和作出受理決定的訴訟活動。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舉報。被害人對於侵害其人身權或財產權的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報案或控告。

(二)偵查

偵查是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為查明案情、收集證據和查獲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進行調查工作和採取有關強制措施的訴訟活動。偵查人員在偵查過程中可以採用下列偵查手段: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勘驗、檢查;搜查;扣押物證、書證;鑒定;通緝。

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通過偵查,弄清事實真相,證據確實充分後就終結偵查。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和自己受理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分別作出提起公訴、不起訴或者撤銷案件的決定。

一般情況下,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2個月。案件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1個月。對於案情特別復雜的案件,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嚴格按照程序,經有關機關批准,適當延長羈押期限。

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重新計算偵查期限。犯罪嫌疑人不講真實姓名、住址或者身份不明的,偵查羈押期限自查明身份之日起計算,但是不得停止對其犯罪行為的偵查取證。

(三)起訴

起訴是指請求人民法院對被告人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進行的起訴,稱為公訴。被害人本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進行的起訴,稱為自訴。

人民檢察院的公訴活動,包括審查起訴、提起訴訟、不起訴等。審查起訴,是人民檢察院對偵查終結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決定是否起訴的訴訟活動。凡是需要提起公訴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這類案件主要是由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當然也包括檢察機關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1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2次為限。

提起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以及自己偵查終結的案件,經審查認為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作出起訴決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要求法院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除了法律規定允許由自訴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以外,其餘案件均由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不起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案件或者偵查案件,經審查認為犯罪嫌疑人不構成犯罪,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其刑事責任,從而決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一種訴訟活動。

(四)審判

刑事訴訟中的審判,就是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或者自訴人提起自訴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審查案件事實,並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作出被告人是否有罪、應否處罰的裁判活動。

『拾』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啊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總稱,那麼,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哪些區別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

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中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如果我們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的性質。

刑法,是指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即什麼行為是犯罪,犯罪了要負什麼責任,怎麼量刑處罰的法律,是刑事犯罪的實質法。民法,是指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大白話:就是調整民與民之間一切不足構成犯罪的行為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指涉及到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法律,是程序法。同樣,民事訴訟法是規定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程序法。現在一件案子,如果是公安局立案,檢察院起訴的,那就是刑事案件,這個案件的審判用刑法,要判多少年。這個案子什麼時候開庭,什麼時候一審這些程序問題用刑事訴訟法。同樣,如果它是一個老百姓告另一個的,那就是民事案件,法官判誰對誰錯就按照民法,而這個案件什麼時候申,審判時要去多少人這樣的,就是民事訴訟法。

熱點內容
柏鄉縣律師 發布:2025-08-24 13:00:55 瀏覽:207
房子婚前買的離婚有份嗎新婚姻法 發布:2025-08-24 13:00:19 瀏覽:230
大廠法院吳冰 發布:2025-08-24 12:57:51 瀏覽:366
免費法律服務熱線電話 發布:2025-08-24 12:55:25 瀏覽:428
法律援助辦案補貼試點 發布:2025-08-24 12:45:36 瀏覽:511
新民法總則生效時間 發布:2025-08-24 12:29:58 瀏覽:525
怎樣考中級經濟法 發布:2025-08-24 12:29:13 瀏覽:478
國際經濟法許可協議的范圍 發布:2025-08-24 12:29:07 瀏覽:687
勞動法執法互聯網專車 發布:2025-08-24 12:29:07 瀏覽:393
肇慶市律師協會 發布:2025-08-24 12:23:28 瀏覽: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