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鑒定的內容是

司法鑒定的內容是

發布時間: 2021-12-20 11:58:30

司法鑒定程序的內容

第一章總則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應當保守在執業活動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不得泄露個人隱私。
未經委託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組織提供與鑒定事項有關的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加強對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管理和監督。司法鑒定人有違反本通則或者所屬司法鑒定機構管理規定行為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予以糾正。
第二章受理 司法鑒定機構接受鑒定委託,應當要求委託人出具鑒定委託書,提供委託人的身份證明,並提供委託鑒定事項所需的鑒定材料。委託人委託他人代理的,應當要求出具委託書。
本通則所指鑒定材料包括檢材和鑒定資料。檢材是指與鑒定事項有關的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鑒定資料是指存在於各種載體上與鑒定事項有關的記錄。
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擬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委託鑒定的事項、鑒定事項的用途以及鑒定要求等內容。
委託鑒定事項屬於重新鑒定的,應當在委託書中註明。 委託人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委託人不得要求或者暗示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按其意圖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鑒定意見。 司法鑒定機構收到委託,應當對委託的鑒定事項進行審查,對屬於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及鑒定要求合法,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委託,應當予以受理。
對提供的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要求委託人補充;委託人補充齊全的,可以受理。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六)不符合本通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情形的。
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向委託人說明理由,退還其提供的鑒定材料。 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受理鑒定委託的,應當與委託人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
司法鑒定協議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委託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基本情況;
(二)委託鑒定的事項及用途;
(三)委託鑒定的要求;
(四)委託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的目錄和數量;
(六)鑒定過程中雙方的權利、義務;
(七)鑒定費用及收取方式;
(八)其他需要載明的事項。
因鑒定需要耗盡或者可能損壞檢材的,或者在鑒定完成後無法完整退還檢材的,應當事先向委託人講明,徵得其同意或者認可,並在協議書中載明。
在進行司法鑒定過程中需要變更協議書內容的,應當由協議雙方協商確定。
第三章司法鑒定的實施 司法鑒定機構受理鑒定委託後,應當指定本機構中具有該鑒定事項執業資格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委託人有特殊要求的,經雙方協商一致,也可以從本機構中選擇符合條件的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 司法鑒定人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委託人、委託的鑒定事項或者鑒定事項涉及的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其獨立、客觀、公正進行鑒定的,應當迴避。
司法鑒定人自行提出迴避的,由其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要求司法鑒定人迴避的,應當向該鑒定人所屬的司法鑒定機構提出,由司法鑒定機構決定。委託人對司法鑒定機構是否實行迴避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撤銷鑒定委託。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嚴格依照有關技術規范保管和使用鑒定材料,嚴格監控鑒定材料的接收、傳遞、檢驗、保存和處置,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制度。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因嚴重不負責任造成鑒定材料損毀、遺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司法鑒定人進行鑒定,應當依下列順序遵守和採用該專業領域的技術標准
和技術規范:
(一)國家標准和技術規范;
(二)司法鑒定主管部門、司法鑒定行業組織或者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制定的行業標准和技術規范;
(三)該專業領域多數專家認可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
不具備前款規定的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的,可以採用所屬司法鑒定機構自行制定的有關技術規范。 司法鑒定人在進行鑒定的過程中,需要對女性作婦科檢查的,應當由女性司法鑒定人進行;無女性司法鑒定人的,應當有女性工作人員在場。
在鑒定過程中需要對未成年人的身體進行檢查的,應當通知其監護人到場。
對被鑒定人進行法醫精神病鑒定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被鑒定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
對需要到現場提取檢材的,應當由不少於二名司法鑒定人提取,並通知委託人到場見證。
對需要進行屍體解剖的,應當通知委託人或者死者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到場見證。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在與委託人簽訂司法鑒定協議書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委託事項的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或者檢驗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間可以延長,延長時間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司法鑒定機構與委託人對完成鑒定的時限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在鑒定過程中補充或者重新提取鑒定材料所需的時間,不計入鑒定時限。 司法鑒定機構在進行鑒定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鑒定:
(一)發現委託鑒定事項的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二)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不真實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因鑒定材料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因鑒定材料耗盡、損壞,委託人不能或者拒絕補充提供符合要求的鑒定材料的;
(四)委託人的鑒定要求或者完成鑒定所需的技術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和鑒定能力的;
(五)委託人不履行司法鑒定協議書規定的義務或者被鑒定人不予配合,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六)因不可抗力致使鑒定無法繼續進行的;
(七)委託人撤銷鑒定委託或者主動要求終止鑒定的;
(八)委託人拒絕支付鑒定費用的;
(九)司法鑒定協議書約定的其他終止鑒定的情形。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書面通知委託人,說明理由,並退還鑒定材料。
終止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根據終止的原因及責任,酌情退還有關鑒定費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根據委託人的請求進行補充鑒定:
(一)委託人增加新的鑒定要求的;
(二)委託人發現委託的鑒定事項有遺漏的;
(三)委託人在鑒定過程中又提供或者補充了新的鑒定材料的;
(四)其他需要補充鑒定的情形。
補充鑒定是原委託鑒定的組成部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機構可以接受委託進行重新鑒定:
(一)原司法鑒定人不具有從事原委託事項鑒定執業資格的;
(二)原司法鑒定機構超出登記的業務范圍組織鑒定的;
(三)原司法鑒定人按規定應當迴避沒有迴避的;
(四)委託人或者其他訴訟當事人對原鑒定意見有異議,並能提出合法依據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規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重新鑒定的其他情形。
接受重新鑒定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的資質條件,一般應當高於原委託的司法鑒定機構。 進行重新鑒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鑒定人應當迴避:
(一)有本通則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情形的;
(二)參加過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的;
(三)在同一鑒定事項的初次鑒定過程中作為專家提供過咨詢意見的。 對於涉及重大案件或者遇有特別復雜、疑難、特殊的技術問題的鑒定事項,根據司法機關的委託或者經其同意,司法鑒定主管部門或者司法鑒定行業組織可以組織多個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具體辦法另行規定。
第四章司法鑒定文書的出具 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在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向委託人出具司法鑒定文書。
司法鑒定文書包括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司法鑒定檢驗報告書。
司法鑒定文書的製作應當符合統一規定的司法鑒定文書格式。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多人參加司法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司法鑒定文書應當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
司法鑒定機構出具的司法鑒定文書一般應當一式三份,二份交委託人收執,一份由本機構存檔。 司法鑒定機構完成委託的鑒定事項後,應當按照規定將司法鑒定文書以及在鑒定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材料整理立卷,歸檔保管。
第五章附則 本通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司法部2001年8月31日發布的《司法鑒定程序通則(試行)》(司發通[2001]092號)同時廢止。

Ⅱ 司法鑒定的內容有那些

(一)法醫類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Ⅲ 司法鑒定的內容

司法鑒定中心承擔司法鑒定工作
鑒定的內容根據申請的事項作出

Ⅳ 司法鑒定的范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司法鑒定的范圍包括:文書、印章類鑒定、親子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法醫物證學鑒定、法醫病理學鑒定、死亡原因鑒定、死亡方式鑒定、法醫毒物學鑒定、微量物證鑒定、醫療糾紛、屍表檢查、屍體解剖等。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五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鑒定委託,司法鑒定機構不得受理:
(一)委託鑒定事項超出本機構司法鑒定業務范圍的;
(二)發現鑒定材料不真實、不完整、不充分或者取得方式不合法的;
(三)鑒定用途不合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
(四)鑒定要求不符合司法鑒定執業規則或者相關鑒定技術規范的;
(五)鑒定要求超出本機構技術條件或者鑒定能力的;
(六)委託人就同一鑒定事項同時委託其他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
(七)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情形。

Ⅳ 司法鑒定內容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或者說,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由司法機關或當事人委託法定鑒定單位,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依照法定程序作出鑒別和判斷的一種活動。

2018年9月,司法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規范和推進司法鑒定認證認可工作的通知》,規定到2019年底,從事法醫物證、法醫毒物、微量物證、環境損害鑒定的司法鑒定機構,必須具備通過認證認可的檢測實驗室。

法醫鑒定現狀
管理制度
2005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國家對從事下列司法鑒定業務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一)法醫類鑒定;

司法鑒定圖片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法律對前款規定事項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決定的規定,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鑒定通常包括:法醫鑒定,即對與案件有關的屍體、人身、分泌物、排泄物、胃內物、毛發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法醫精神病鑒定,即對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有沒有刑事責任能力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刑事技術鑒定,即對指紋、腳印、筆跡、彈痕等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會計鑒定,即對賬目、表冊、單據、發票、支票等書面材料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技術問題鑒定,即對涉及工業、交通、建築等方面的科學技術進行鑒別和判斷的活動等。
司法鑒定中,人身傷害情況的法醫臨床鑒定和犯罪嫌疑人是否患有精神病的法醫精神病鑒定是常見的兩種鑒定。
2018年9月,司法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規范和推進司法鑒定認證認可工作的通知》,規定到2019年底,

Ⅵ 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專業鑒定的內容是什麼

司法鑒定機構是司法鑒定人的執業機構,應當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取得《司法鑒定許可證》,在登記的司法鑒定業務范圍內,開展司法鑒定活動的單位。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尊重科學,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二條
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
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
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Ⅶ 司法鑒定的都包括那些內容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復訟活動中鑒定人制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2005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規定,國家對從事下列司法鑒定業務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制度。
(一)法醫類鑒定;
(二)物證類鑒定;
(三)聲像資料鑒定;
(四)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
法律對前款規定事項的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照本決定的規定,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希望能幫助你

Ⅷ 司法鑒定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司法鑒定文書鑒定的相關內容有:筆跡真偽鑒定、圖章真偽鑒定、文件形成時間鑒定、文件製作工具鑒定、偽造文件鑒定、紙張及筆墨成份鑒定等。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二條委託人委託鑒定的,應當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真實、完整、充分的鑒定材料,並對鑒定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司法鑒定機構應當核對並記錄鑒定材料的名稱、種類、數量、性狀、保存狀況、收到時間等。訴訟當事人對鑒定材料有異議的,應當向委託人提出。本通則所稱鑒定材料包括生物檢材和非生物檢材、比對樣本材料以及其他與鑒定事項有關的鑒定資料。

Ⅸ 完整的司法鑒定書包括哪些

完整的司法鑒定書按照《司法鑒定文書規范》應該包括:

第七條 司法鑒定文書正文應當符合下列規范和要求:

(一)標題:寫明司法鑒定機構的名稱和委託鑒定事項;

(二)編號:寫明司法鑒定機構縮略名、年份、專業縮略語、文書性質縮略語及序號;

(三)基本情況:寫明委託人、委託鑒定事項、受理日期、鑒定材料、鑒定日期、鑒定地點、在場人員、被鑒定人等內容。

鑒定材料應當客觀寫明委託人提供的與委託鑒定事項有關的檢材和鑒定資料的簡要情況,並註明鑒定材料的出處;

(四)檢案摘要:寫明委託鑒定事項涉及案件的簡要情況;

(五)檢驗過程:寫明鑒定的實施過程和科學依據,包括檢材處理、鑒定程序、所用技術方法、技術標准和技術規范等內容;

(六)檢驗結果:寫明對委託人提供的鑒定材料進行檢驗後得出的客觀結果;

(七)分析說明:寫明根據鑒定材料和檢驗結果形成鑒定意見的分析、鑒別和判斷的過程。引用的資料應當註明出處;

(八)鑒定意見:應當明確、具體、規范,具有針對性和可適用性;

(九)落款:由司法鑒定人簽名或者蓋章,並寫明司法鑒定人的執業證號,同時加蓋司法鑒定機構的司法鑒定專用章,並註明文書製作日期等;

(十)附註:對司法鑒定文書中需要解釋的內容,可以在附註中作出說明。

司法鑒定文書正文可以根據不同鑒定類別和專業特點作相應調整。

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熱點內容
內蒙古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發布:2025-08-18 17:01:25 瀏覽:4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新舊對照 發布:2025-08-18 16:56:37 瀏覽:906
淄博張店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8 16:47:29 瀏覽:312
合同與合同法概述 發布:2025-08-18 16:39:07 瀏覽:446
民法總則住所地 發布:2025-08-18 16:33:11 瀏覽:417
新民事訴訟法224條 發布:2025-08-18 16:23:36 瀏覽:730
內江法院6 發布:2025-08-18 16:01:56 瀏覽:323
民事訴訟法2016全文 發布:2025-08-18 15:59:38 瀏覽:693
道德自在 發布:2025-08-18 15:49:11 瀏覽:379
法院的上級單位 發布:2025-08-18 15:46:12 瀏覽: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