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借款
Ⅰ 公司向法人借款的會計分錄
公司法人自己為公司墊資10萬用於公司運營,根據會計准則規定,應計入「其專他應付款」賬屬戶;「長期借款」是指企業向金融機構借取期限1年以上(不含1年)的借款。法人不是金融機構,因此計入「其他應付款」。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10萬
貸:其他應付款—法人姓名 10萬
Ⅱ 請教公司法人借款給公司的具體操作流程
您所謂的公司法人是不是老闆?董事?或股東?如果是:
1.雙方簽一份合同,利率版不要權高過市場同期利率.
2.合同貼印花.
3.如果不跨年,支付利息時,去稅局開發票,帶上合同身份證公司營業執照,交稅,有營業稅及其附加,代扣"公司法人"個人所得稅.
4.如果期間較長,跨年,就不要在支付利息時才去稅局開票,每個月末計題財務費用後就去開,這樣才不會在匯算清繳時被審計剔除這筆費用.
5.年終匯算清繳時,要填上關聯人交易.
6.分錄:
收到借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借款-本金
買印花稅票:
借:管理費用
貸:現金(銀行存款)
每月計提利息:
借:財務費用
貸:長期借款-利息
去稅局開票時,代扣稅款
借:長期借款-利息
貸:銀行存款
支付利息:
借:長期借款-利息
貸:銀行存款
歸還本金
借:長期借款-本金
貸:銀行存款
Ⅲ 公司法人借款給公司怎麼做賬
1、向企業法人借款,屬公司內部往來賬,可計入其他應付款(公司有與企業法人的往來賬的,可不必另設其他科目,可計入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借給公司的錢,做為公司的用途,與設押金科目無關系。
(1)借款時,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或其他應收款)-企業法人姓名
(2)支付利息時,會計分錄:
借:財務費用
貸:其他應付款-利息
(3)還款的時候
借:其他應付款-本金
其他應付款-利息
貸:應交稅金-個人所得稅
現金、銀行存款
2、繳稅:
(1)沒有利息清單,根據雙方的協議決定其利息;
(2)對於法人取得的利息收入,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3)對於企業支付的利息,必須取得稅務票據和代扣個人所得稅,同時不得超過同期銀行貸款利息,如果沒有發票的,可以到當地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
(3)公司法人借款擴展閱讀
個人借款給企業,雙方應訂立借款合同,但個人借款給企業時,卻不能僅僅滿足於打一張借條,而需要關注更多的條款設定以避免風險。
1、利息
首先,借款要收取利息的,應當在合同中寫明利率標准。利率標准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予保護。其次,利息不能並入本金計算復利,也不能在借款時預先將利息在本金中扣除。
如果合同中沒有寫明利率標准,出借人與借款人對此發生爭議,一般按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但如果個人與個人之間借款沒有寫明是否收取利息,則按照無息借款處理。)
2、款項交付
借款一般通過現金直接交付或銀行支付兩種形式交付,需要在合同中寫明。建議採用銀行支付形式,以保留支付的憑據。小額借款(十萬以下)可以用現金直接交付,但應當要求借款方開具收條,或者在合同中寫明簽訂合同即確認已收到款項,不再另開收條。
在有的借貸案件中,出借方雖然提供了借款合同,但是借款方否認收到了借款,而雙方在交付時又沒有開具收條,就會出現無法收回借款的風險。
同樣,在另一個借貸案件中,出借方提供了匯款憑證,但沒有簽訂借款合同,借款方就聲稱此款是贈與而非借款,而出借方又不能提供其他證據證明是借款,最終也未能順利收回借款。
3、還款期限
有的借款合同寫明了還款期限,有的沒有寫明。寫明了還款期限的借款如果到期不能收回,應在到期之日起兩年內提起訴訟或發函催告,否則超過訴訟時效,法院不再保護。
沒有寫明還款期限的借款,出借人可以隨時要求償還。但在發出要求何時償還的通知之後到期不能收回的,也應該在兩年之間提起訴訟或再次發函催告,以避免超過訴訟時效。
Ⅳ 如果公司經營需要向法人借款具體怎樣操作
摘要 會計分錄:
Ⅳ 法人可以借錢給自己公司嗎
根據我國公司法的第115條規定,在我國境內公司是不得直接或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借款,如果說法定代表人不屬於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則是可以向公司借款。
其次,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股東,則需要判斷向公司借款的行為是否構成了抽逃資金。如法定代表人為規避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借款方式全額抽回其出資的,應按抽逃出資行為處理,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法定代表人與公司之間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則應當受到法律保護。
首先,雙方簽一份合同,利率不要超過市場同期利率。
在這如果不跨年支付利息時去稅務局開發票,帶上合同,身份證,公司營業執照繳稅由營業執照稅及其附加,代扣公司法人個人所得稅。
如果時間較長,跨年就不要再支付利息時去稅局開票,每個月末計提財務費用後就去開,這樣才不會在匯算清繳時被審計提出這筆費用。
最後重點要提出法人借錢給公司一定要有合法的程序,借款內容,借款用途,債權債務關系
Ⅵ 法人可以向公司借款嗎
一般由公司財產承擔,法定代表人原則上是不承擔的。公司具有獨立人格,公司財產不足償還全部債務的,可申請破產。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有關於公司法人人格否認的特定情形的規定,即第二十條第三款所述之「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和第六十四條所述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證明公司財產獨立於股東自己財產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第四十九條 企業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擔責任外,對法定代表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超出登記機關核准登記的經營范圍從事非法經營的;2、向登記機關、稅務機關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3、抽逃資金、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4、解散、被撤銷、被宣告破產後,擅自處理財產的;5、變更、終止時不及時申請辦理登記和公告,使利害關系人遭受重大損失的;6、從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動,損害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Ⅶ 公司向法人借款的問題,
法定代表人借公司款應該如何處理?首先,根據《公司法》 第一百一十五條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過子公司向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供借款。如果法定代表人不屬於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則可以向公司借款;其次,如果法定代表人是公司股東則需要判斷向公司借款的行為是否構成抽逃出資,如法定代表人為規避法律法規的規定,以借款方式全額抽回其出資的,應按抽逃出資行為處理,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如法定代表人與公司之間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則應當受到法律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借款人應當按照借款合同如期償還借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法定代表人拒不償還,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法定代表人償還借款並支付利息。最後,本律師提醒大家,在法定代表人向公司借款時,應當履行相關程序,簽訂書面的借款協議,約定借款用途,借款期限不宜超過一年,以免被認定為抽逃出資的行為。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定義】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一條【貸款違約責任】貸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借款人未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收取借款的,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數額支付利息。
Ⅷ 公司法人可以借款嗎
這個法人機可以以公司的名義借款也可以一個人的利益借款,如果是以公司的利益借款的話,那麼債務人就是屬於公司,如果是個人借款的話,債務人是個人,這兩種借款的方式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