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被動性
Ⅰ 主動性賄賂和被動型賄賂是什麼意思
我們的刑法只規定了主動受賄的情節為索賄,對被動受賄的認定在實踐中是很模糊的。但是有學者指出也可以區分主動受賄和被動受賄。從賄賂案件的實際發生情況來看,收受賄賂的行為不外乎發生在為他人謀取利益之前、謀取利益的過程中或之後。在這些過程中,又存在受賄人是否明知有好處的情況:
一、行賄人為了謀取利益,主動給予或暗示、答應事成之後給予受賄人好處,並以此作為利用受賄人職權為自己謀利的條件,此時受賄人是明知對方意圖而收受賄賂為他人謀利,主觀上表現為直接故意,客觀上表觀為以權換財。這樣的行為,應當視為主動收受賄賂的行為,可以把他叫做主動受賄。
二、如果雙方沒有任何權錢交易的約定,受賄人也不能預知對方會向自己行賄,受賄人在已經為他人謀利之後,對方為了感謝主動送給錢物,受賄人到此時明知對方意圖,由於不好拒絕或不能拒絕而收受錢物的行為,主觀上表現為事前並不明知而沒有前者的直接故意的行為,表現為間接故意。這樣的行為,應當視為被動收受賄賂的行為,可以叫做被動受賄。
Ⅱ 刑法中的類型性的行為是什麼樣的行為
你好抄
這是刑法理論上的概念,不必深究
類型化的犯罪行為應是指符合犯罪構成客觀要件的實行行為的表現方式、存在形態應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一類,也可以是常態的實行行為。比如,故意殺人行為,通常有用槍、用刀等利器或其他具有攻擊性的工具實行殺人,或者其他常態的方法。
Ⅲ 受賄主動和被動有什麼區別罪是一樣嗎
受賄中的主動索賄,不需要為他謀取利益,就構成受賄罪。被動受賄,需要為他人謀取利益,才構成受賄罪。罪名是一樣的,都是受賄罪。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 【貪污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
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
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條 【貪污罪量刑】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貪污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較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二)貪污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三)貪污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並使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訴前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真誠悔罪、積極退贓,避免、減少損害結果的發生,有第一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有第二項、第三項規定情形的,可以從輕處罰。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項規定情形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等情況可以同時決定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後,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是受賄罪。
國家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的,以受賄論處。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條【受賄罪量刑】對犯受賄罪的,根據受賄所得數額及情節,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處罰。索賄的從重處罰。
5.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八十八條【受賄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本人職權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請託人謀取不正當利益,索取請託人財物或者收受請託人財物的,以受賄論處。
Ⅳ 犯罪過程中被動放棄該如何認定
犯罪過程中被動放棄,在刑法上,認定為犯罪未遂。其有別於犯罪中止。
一、犯罪未遂
1、《刑法》第23條第1款規定:已經著手實施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根據刑法的規定,對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在一般情況下,由於未遂犯所造成的實際危害,比既遂犯輕些,至於從輕或者減輕的幅度大小,則應綜合考慮案件的具體情況。但對於情節特別惡劣、危害後果嚴重、人身危險性大的未遂犯,也可以與既遂犯同等處罰,而不予從輕或者減輕。
二、犯罪中止
1、《刑法》第24條第1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則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2、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三、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的區別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犯罪未完成的原因,主觀上的還是客觀上的。
1、由於主觀意志因素的放棄或防止導致犯罪未完成,為犯罪中止。
具體的表現有:接受勸說;害怕法律制裁等原因,而本人主動放棄。如,A在准備殺害C之時,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就主動放棄了犯罪行為。
2、因客觀原因而導致犯罪未完成的,為犯罪未遂。
比如自然力等外界障礙;自身能力如體力、技巧;錯誤、錯覺、幻覺等。如,B在殺害C的過程中,由於被害人C高呼救命而被人發現等客觀原因,導致不能使犯罪行為繼續,被迫放棄犯罪行為。
Ⅳ 從犯和被動執行區別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 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執行的其他法律文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Ⅵ 法律為什麼具有謙抑性
謙抑性原則,又稱必要性原則。指立法機關只有在該規范確屬必不可少――沒有可以代替刑罰的其他適當方法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將某種違反法秩序的行為設定成犯罪行為。
刑法的謙抑性主要發生在立法環節
一般而言,下列情況沒有設置刑事立法的必要:
第一,刑罰無效果:
就是說,假如某種行為設定為犯罪行為後,仍然不能達到預防與控制該項犯罪行為的效果,則該項立法無可行性。
其二,可以他法替代:
如果某項刑法規范的禁止性內容,可以用民事、商事、經濟或其他行政處分手段來有效控制和防範,則該項刑事立法可謂無必要性。英國哲學家邊沁有一句名言,稱「溫和的法律能使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會在公民中間得到尊重」。
(6)刑法被動性擴展閱讀:
謙抑的意思就是溫文而又謙卑退讓。刑法謙抑的內容表現在刑法的有限性、迫不得已性、寬容性。有限性指刑法的調控范圍以及刑罰手段的運用是有限的;迫不得已性指不到萬不得已不得把某種行為在刑法中加以規定,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動用較重的刑罰。
這也就是很多學者所說的刑法的最後性或者補充性。寬容性最本質的價值內涵在於刑法具有人道性,即給任何人以人文的關懷,刑法要尊重人的自由和尊嚴,能不幹涉的領域盡量不去干涉,盡量使用較寬和的刑罰手段。
具體而言,刑法的謙抑性貫穿於刑法、刑事政策的制定過程中,體現在罪刑法定、疑罪從無、有利於被告原則和嚴格限制死刑等諸多方面。體現在司法活動中,就是盡量慎用刑罰措施,使刑罰逐步輕緩化,行刑更人道等等。
刑法在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演變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自身特有的、內在的、獨具價值的特性,既包括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的制定,也體現在刑事司法的各環節中。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正確理解刑法的謙抑性原則
Ⅶ 刑法解釋
刑法解釋的目標也不是貫徹罪刑法定原則,因為罪刑法定在技術上沒有制回約作用。重要的是合理答地運用解釋方法,以得出刑法解釋的合理結論。目的解釋和體系解釋在刑法解釋中運用廣泛,可以實現刑法規范保護法益的目的,使刑法規范和用語的解釋相互協調。
Ⅷ 中國刑法對強奸未遂的定義是什麼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未能得逞的。
主觀上停止對被害人的傷害,同樣是強奸未遂但適用於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在沒有對被害人造成大的傷害前提下可以免除刑事責任,但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被動的強奸未遂是指在外力干涉或者受害人反抗造成犯罪嫌疑人沒能得逞的強奸行為,該行為不適用於犯罪中止不能免除刑事責任。且一般該行為影響被害人的一生,多是重判罪責難逃。
(8)刑法被動性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三十六條:【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姦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
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1,強奸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
2,強奸婦女、姦淫幼女多人的。
3,在公共場所當眾強奸婦女的。
4,二人以上輪奸的。
5,致使被害人重傷、死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
第二百三十七條【強制猥褻、侮辱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他人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十三條【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Ⅸ 主動犯罪與被動犯罪獲刑量刑方式區別在哪裡
刑法上似乎並沒有主動犯罪和被動犯罪的區分方法,如果確實有這樣的觀點,請說明下基本的分類標准。
Ⅹ 女性犯罪的主要類型
法律分析: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職務犯罪、盜竊、詐騙、容留賣淫、販賣毒品。. 該院分析發現,其審結的女性犯罪案件呈以下特點:一、女性犯罪具有欺騙性、隱蔽性. 女性在認知和身體都與男性有較大差別,其在犯罪選擇上易選擇欺騙性、隱蔽性手段,因而盜竊、詐騙案件在女性犯罪案件數中佔多數,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許多重要崗位由女性任職,較為隱蔽的職務犯罪數量亦相當大,女性較為感性亦受到外界因素誘惑,如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案件大量出現。二、女性犯罪客體愈發多樣化,出現暴力犯罪趨勢. 涉及罪名最初為盜竊、詐騙到各類職務犯罪,現在有涉及容留賣淫、販賣毒品、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甚至出現暴力犯罪,如故意傷害、搶劫、破壞生產經營等犯罪愈發常見。三、女性犯罪具有被動性與從屬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