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犯罪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犯罪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12-22 13:32:57

㈠ 刑事犯罪但保人要付法律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其担保人尽了担保人义务的,不承担法律责任,没有履行法定担保义务的,要负法律责任。
被保证人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九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㈡ 很多人犯罪,追究责任吗

关键要看那些人犯的是什么事。根据我国的刑法,很多人犯罪一般分为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单位犯罪的处罚一般是双罚制,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对单位本身犯罪只能判处罚金,不能判处没收财产。但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不处罚单位。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中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主犯包括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者。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不知你说说的具体是哪种类型。
具体问题你可以再详细问我。
乐意为你效劳。

㈢ 是不是不构成犯罪的法律就不会追究责任

犯罪可能涉及刑事附带民事
不但追究刑事责任,还要承担民事赔偿
如果没有造版成严重后果,不构权成犯罪的,仍要承担民事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十六条 【人身损害赔偿】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㈣ 被追究刑事责任一定是犯罪吗

法律规定,只有构成犯罪才能被判处相应刑罚,承担刑事刑责。
纵横法律网-安徽八公律师事务所-侯健怀律师

㈤ 被逼迫犯罪有法律责任吗

属于胁从犯。我国现行刑法第28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是我国刑法对胁从犯的法定概念。那么,什么是胁从犯?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明知自己实施的是犯罪行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因某种原因而选择了实施犯罪行为。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为人选择实施犯罪行为是出于不得已,即不情愿地实施犯罪,而并非主动参加犯罪,这是胁从犯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最大区别。由于这一主观特点,在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虽然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有一定预见,但并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而只是对其听之任之。

从客观方面来看,第一,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犯罪行为;

第二,行为人参加共同犯罪、实施犯罪行为是受他人胁迫的。所谓胁迫,是指以剥夺生命、损害健康、揭发隐私、劣迹、毁损财物等对行为人进行精神上的强制;

第三,由于胁从犯参与实施了共同犯罪,其行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共同犯罪行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从而与犯罪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同时具备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特征的,即构成胁从犯。

再来区分一下胁从犯与紧急避险。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从这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并未将受胁迫而为的一切造成损害的行为都认定为胁从犯而以共同犯罪人论处,而是视其社会危害性区别对待的。

什么是紧急避险?行为人受到的胁迫是直接威胁到本人或者他人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安全,或者公共利益安全的危险时,如果行为人造成的实际损害小于他所保护的利益,则行为人的行为应认定为紧急避险,而不应作为胁从犯追究其刑事责任。

但是,如果是因为受人胁迫,为了保护自己的某种利益,而对第三者的利益造成损害,且这种损害大于其所欲保护的利益时,则属于胁从犯。例如,甲为了使白己免遭某乙的伤害,在乙的胁迫下,将丙开枪打死,则显然超出了紧急避险的范畴,而构成胁从犯。

那么,有人要说了,如果乙威胁甲如不开枪将丙打死,则将甲打死,甲在这种情况下开枪将丙打死,还构成胁从犯吗?

回答是,在这种情况下,甲同样应当构成胁从犯。因为紧急避险与避险过当的界限就在于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即为了保护一个合法利益而损害的另一合法利益,既不能大于,也不能等于所保护的利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

㈥ 为什么公海杀人,犯罪.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1、依据属人管辖:在公海杀人,犯罪嫌疑人如果是中国人,则根据《刑法》232条定罪量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依据属地主义管辖:在公海杀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杀害中国人,切该犯罪嫌疑人所在船只属于中国籍的,也可以依据刑法来定罪量刑。

3、依据保护主义:在公海杀害中国人,犯罪嫌疑人非中国国籍,且并非在中国船只的,根据保护主义管辖原则,对中国人的犯罪,可以适用刑法来定罪量刑。

电影中常说的出公海杀人只是为了逃避死刑或者过重的刑罚,而不是说不用判。

(6)犯罪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吗扩展阅读:

1 、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

《刑法》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2、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的国家或者公民犯罪:

《刑法》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3 、在我国领域外的一切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参考资料:

网络-保护主义

网络-属人管辖

网络-属地主义

㈦ 只有犯罪想法,没有犯罪行为会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跟我一样,有个电影科幻的,就是人只要有犯罪心理就直接抓了,这样可以预防犯罪,但是人一愤怒情绪就会有报复心理,最后主角光环成功改了思想不算犯罪,行为不犯罪就行,说话犯罪也是犯罪,

㈧ 八 是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是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不起诉、宣告无罪、终止审理。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间的。3、依法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受害人没有告诉,或告诉后又撤回告诉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注意仅限于刑法规定的四种告诉才处理的案件)。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如果无罪的,应作无罪判决。)5、经持赦令免除刑罚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特殊情况的处理。1、审查起诉中,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此情形下不能作不起诉决定。因为刑诉法第十五条第一项“不可以是犯罪”外,其余都是有罪而不予追究的情形。但第十五条第一项并不是指“没有违法犯罪行为”,该不上不予追究的情形,因此不能作出不起诉决定)2、审查起诉中,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退回公安机关,并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被逮捕,应当撤消逮捕决定,通知公安机关立即释放)3、在审查起诉中,对于本院侦查的案件,发现犯罪嫌疑人没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应当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作出撤消案件的处理。说明:审查起诉中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和本院侦查的案件的处理方式不同。对前者实行区别处理法,对后者一律采取“退回本院侦查部门,建议撤消案件的处理”。因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有立案监督权,对上述二的情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重新侦查。但对本院侦查的案件,发现犯罪事实并非犯罪嫌疑所为的,只能建议撤消案件,而不能建议重新侦查。这是基于审查起诉部门和侦查部门是同一机关中平等职能部门的关系考虑的。

热点内容
高中辅导班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3:23:27 浏览:825
动漫制作公司管理文件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3:22:27 浏览:531
程序法经济法 发布:2025-07-17 23:22:19 浏览:597
中央空调公司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3:18:11 浏览:131
刑事诉讼法诉辩交易 发布:2025-07-17 23:18:08 浏览:923
部门规章是法律么 发布:2025-07-17 23:17:58 浏览:573
合同法kindle 发布:2025-07-17 23:17:10 浏览:956
实用主义刑法 发布:2025-07-17 23:13:54 浏览:183
p2p公司规章制度范本3篇 发布:2025-07-17 23:13:48 浏览:433
生产计划部规章制度 发布:2025-07-17 23:11:31 浏览: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