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公证已撤销公证员负法律责任吗
❶ 公证书被撤销是谁的责任
由于公证处存在过错,导致你的公证书被撤销,公证处应承担由此而给你造成的损失,法院支持你的可能性很大。
❷ 姜杰律师:公证处撤销过错公证能免责吗
作者:姜杰/北京姜杰律师事务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上述法律条款规定的是公证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他与公证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对公证书的内容有争议的,可以就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不同的独立的案由(纠纷)。
公证损害责任(纠纷)是公证机构基于公证过错给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造成的损失所应承担的责任。
姜杰律师在《公证过错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分析了公证损害赔偿责任过错的情形;在《公证损失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一文中分析了公证损害赔偿责任案件损失的构成。
本文讨论的是公证机构撤销过错公证,因过错公证给当事人、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是否能够免除赔偿责任。
姜杰律师代理的诉北京市国立公证处公证损害赔偿一案,公证机构公证员明知声明人YYL为无行为能力人(详见《公证员为什么忍不住笑?》),故意出具虚假继承公证,根据该虚假继承公证继承人GK将房产(别墅)继承后变卖。至此,对于其他继承人来说已经造成损失。
在本案之前,当事人之间的其他财产继承诉讼中,当事人也曾经申请过司法鉴定,但中国法医学会司法鉴定中心所做出的《司法鉴定意见书》给出了模棱两可的鉴定结论:“被鉴定人YYL患有器质性精神障碍,血管性痴呆。被鉴定人YYL在2010年8月2日、8月3日、8月16日分别三次做出放弃继承声明时,如果不存在‘擅权’,则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存在‘擅权’,则评定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详见《司法鉴定机构鉴定不能这样“擅权”!》)
在本案诉讼中,我的当事人再次申请对放弃继承权声明人YYL做司法鉴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的鉴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详见下图:鉴定书最后一页。
西城法院原定于2016年6月3日开庭,在开庭之前法官通知我们2016年5月30日到庭谈话,法官说,现在经鉴定YYL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你们可以通过继承诉讼主张权利,要不然没有办法确定损失。其实,这个案件不鉴定也可以。之后法庭把开庭时间延后。
我们想提出我们的意见,法官说这不是辩论,有什么具体意见等开庭再说。
当事人在委托笔者之前已经申请了司法鉴定,但还没有正式确认鉴定机构。因为此前案件鉴定的结果的影响,笔者担心鉴定结果对当事人不利时,会对案件起反作用,因为公证损害赔偿案件不需要以否定公证为条件,只要具备公证过错即可。(详见《公证过错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
鉴定结果出来后,虽没有鉴定为无行为能力的结果(YYL应为无行为能力人,以后再发文论述),但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鉴定结论同样可以证明继承公证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总体上是对本案有利的结果。
但法官却说要当事人先以继承起诉,以确定损失。法官这句话我们可以做两种解读:一、确定公证损害案件的损失;二、如果通过继承诉讼取得了财产,公证损害责任案就没有损失,如果通过继承诉讼没有取得应继承的财产,则公证损害责任案件有损失。
这就实际出现了姜杰律师代理的另一个公证损害赔偿案的情况(详见《刘先生诉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公证损害责任纠纷案件有关法问题的意见》),北京西城法院不予审理,裁定驳回起诉,法院极力把诉公证处的案件往外推。该案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决定指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再审,一中院裁定北京西城法院应该审理。(详见《诉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公证损害责任纠纷案再审申请书及裁定书》)
不管法官表达的是上述哪种意思,“要通过继承诉讼确定损失”的说辞都不能成立。
理由如下:
一、案件损失是在本案中由原告举证,原告已经向法庭举证了别墅买卖协议,以及该协议确定的价格计算的损失。并不需要依赖继承诉讼确定损失。
二、如果另案以继承纠纷起诉,原公证已经否定,房产已被变卖,那么,变卖遗产的继承人赔偿我的当事人应继承份额的损失责无旁贷,这样在本案(公证损害责任)中就不存在损失了。
三、本案的公证损害赔偿责任与侵害继承权的赔偿纠纷是独立的两种司法救济途径,是不同的法律关系,当事人可择一诉讼。
公证损害责任纠纷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证机构具有过错(参见《公证过错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并给当事人造成损失(参见《公证损失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是公证损害法律责任。
就本案而言,公证过错有多条,最主要的一条是为不真实事项出具公证书;公证损失是公证继承的房产被已被公证的继承人变卖。
而继承诉讼则是基于继承权,解决的是公证事项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之间的民事权益纠纷。这是对应公证法第四十条规定的。
四、本案标的物别墅已经变卖,过错公证已经造成实际损失。(详见《公证损失与公证损害赔偿责任》)
五、放弃继承权声明人YYL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司法鉴定结论,以及被告撤销公证书,只是增加了原告一个权利救济途径,过错公证造成的损失并不因为司法鉴定结论和撤销公证书而消失。
注:为防止他人盗取作者文章不署名,今后作者发文部分第一人称用“姜杰律师”代替。
《时事与法律》关注时事法治资讯,解读热点法律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务必保留本文完整性:包括作者署名信息、媒体号信息都不能删减。
❸ 公证处可否负连带责任.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事活动中,如果由于公证处的过错造成当事人损失的,公证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内责任。
法律依据:容
1、《公证法》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公证法》第六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
❹ 公证处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撤销了我的公证书,应负什么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 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❺ 公证员出具假公证诈骗承担什么责任
情节严重的,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当然是,一般来说所是渎职罪,看情况分为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罪名,如果有收受贿赂,则还有可能触犯贪污罪。
❻ 公证遗嘱书造假,公证员和遗嘱继承人各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公证机构应承担的责任
按《公证法》第四十二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遗嘱继承人的法律责任:
按《公证法》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
(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❼ )继承人亲自在造假公证书上顶替遗嘱人签名,和公证员共同造假,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和处罚
《继承法》第七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内被继承人的;
(二)为容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❽ 公证人员负何责任
现在你不用追究公证人员的法律责任,因为他们公证的转让协议对你不产生效力。公证处自然会根据他们的制度追究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的。
下面是公证法相关规定,你自己参考一下:
第四十二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对公证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对公证员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给予三个月以上十二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私自出具公证书的;
(二)为不真实、不合法的事项出具公证书的;
(三)侵占、挪用公证费或者侵占、盗窃公证专用物品的;
(四)毁损、篡改公证文书或者公证档案的;
(五)泄露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
(六)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给予处罚的其他行为。
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应当吊销公证员执业证书。
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公证机构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公证员追偿。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四条当事人以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证明材料,骗取公证书的;
(二)利用虚假公证书从事欺诈活动的;
(三)伪造、变造或者买卖伪造、变造的公证书、公证机构印章的。
❾ 公证员造假公证书算不算犯法
当然算了,可以查阅公证员法的规定,就清楚要承担什么责任了。
❿ 请问,在民事活动中,如果由于公证处的错误公证造成当事人损失,那么公证处应当承担什么责任,是侵权
如果系公证人员的错误导致当事人损失,可以依法要求公证处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1、《公证法》第四十三条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因过错给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由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当事人、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与公证机构因赔偿发生争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公证法》第六条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