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新个税法赡养老人有法律效力吗

新个税法赡养老人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时间: 2022-02-27 23:22:59

Ⅰ 最新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细则中关于赡养老人的问题

目前的政策只能最多申报1000,因为赡养义务在法律上仍是兄弟姐妹一起承担这个义务,只是形式上是你一个人在赡养。所以说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单身人士不占优势,单身农村青年更处于劣势。原因有二:1、农村多是儿子赡养老的。2、独生子女多数是曾经的城市人群中,并且是有工作的城镇人士中,因为他们那一批多数是有铁饭碗只能独生。而这批人现象老了有退休金,他们的子女哪怕是独生子女,其实赡养老的负担并不重,反正有父母的支持会更轻松(当然,个别家庭困难和曾经的下岗工作除外),反而是农村的,有多兄妹的单身男士青年,赡养父母完珍靠自己,而在农村的父母既没有养老金可以领,也没有医保。所以,现在的政策仍然是倾斜于城市人群。

Ⅱ 2019新个税法,非独生子女赡养一位60岁以上老人和赡养两位60岁以上老人,专项扣除额最多都是1000吗

总额度减1000元,
这个是对的!
*^_^*

只有独生子女享受,减2000元!

Ⅲ 赡养老人是否可以作为个税扣除依据

个税赡养老人抵扣依据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赡养一个以上的老人,按照每个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如果有多个赡养人的,则由每个赡养人均摊2000元的赡养额。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Ⅳ 个人所得税中的赡养老人有什么条件


【法律分析】
个人所得税中的赡养老人的条件是:被赡养老人年满六十岁。同时,纳税人还应当填报纳税人是否为独生子女、月扣除金额、被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与纳税人关系;有共同赡养人的,需填报分摊方式、共同赡养人姓名及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等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Ⅳ 新个税赡养老人细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新个税赡养老人细则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二条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Ⅵ 2019年1月1日后,个税扣减中“赡养老人”,老人有两个子女,还需要签订书面协议吗

赡养老人市每个孩子了义务,没我必要去搞得那么复杂

Ⅶ 个人所得税里面赡养老人是什么意思不是很懂 填写了对自己有好处吗

这个就是假定你是在赡养老人,每个月出1000元或2000元,国家会根据这个免税。就是个人所得税少了。这个就是好处。

热点内容
扎赉特旗法院 发布:2025-05-22 11:50:29 浏览:131
最高人民法院李春 发布:2025-05-22 11:45:23 浏览:414
民事诉讼法第1l2条 发布:2025-05-22 11:44:46 浏览:146
尊崇法治是最 发布:2025-05-22 11:44:09 浏览:954
阜沙镇法院 发布:2025-05-22 11:43:58 浏览:821
2018年司法考试客观题 发布:2025-05-22 11:42:37 浏览:291
准行政法律行为 发布:2025-05-22 11:32:36 浏览:479
顺庆区法院院长 发布:2025-05-22 11:32:24 浏览:372
受陏罪最新司法解释 发布:2025-05-22 11:31:08 浏览:616
定作合同管辖法院 发布:2025-05-22 11:09:38 浏览: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