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法律效力
1. 告知书有法律效力吗
有的。具体结合告知的内容和拟达到的法律效果进行判断。
2.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意义包括哪些
手术同意书的法律效力究竟如何?我国最早规定术前签署手术同意书的规章是卫生部《医院工作制度》,随后,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明确提出术前医生要履行知情同意告知及签字规定。但遗憾的是并未明文规定签署知情同意书所要承担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是择期手术,术前医务人员依法行使了告知义务,患者在知情的基础上也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在手术出现意外时,医方能及时按照诊疗常规进行施救,医疗行为没有过错时,医方一般无须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所以,签署手术同意书不但是患者同意施行手术的承诺,也是患者同意承担医疗风险责任的承诺,但前提是医疗行为不存在任何过错!我国《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由此看,对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手术签字必须是患者本人,如果患者本人授权第三人签字,必须要有授权书且保存在病历中。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患者,其手术签字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对于身份不明的无意识患者,紧急情况下的无授权治疗,医疗机构应该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的规定,即“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这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承担适用紧急避险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出现不良后果,医院仅应对避险不当或避险过当承担部分民事责任。
3. 告知书有什么法律效力
告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本人在告知书上签名,且告知书内容合法,又有政府的公章的话,告知书一般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是员工告知书的,员工告知书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新员工入职时要求劳动者签订,以便告知劳动者已经知晓公司制度和劳动合同内容。员工已经签字,就视为有效,将来发生争议,单位就可以以此说明员工知晓公司相关制度和内容,以此免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五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4. 手术同意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这个是双方自愿的 一、什么是手术同意书
手术前医师都要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术中或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并列出一份写有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文书,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然后才能实施手术。手术同意书或特殊检查告知书(或类似文件)是医疗机构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和家属行使其知情同意权的书面证明,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制度的规定。
二、手术同意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手术同意书是不是合同
手术同意书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具有隐形性和默示性的特点,手术风险由谁承担不能直接从手术同意书中得出,但从条款中可以推断出来,医方告知患者应当手术,但手术有风险,患者同意手术,就意味着默认愿意承担手术风险,这是一种不言自明的表述。手术同意书符合合同的特征,是医患双方就手术及手术风险承担的合意,是一种不典型的格式合同。
其一,手术同意书不仅有患者的同意,还包含着医师的告知,是双方法律行为。
其二,是否手术取决于患者的自愿,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
其三,在医患之间设定了权利义务。
(二)手术同意书所设定的权利义务
医方的权利义务:医方依据同意书享有在患者身体上实施手术的权利。同时,医方也负有提供手术治疗服务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实际上是相同的,因为在患者身体上实施医疗行为既是医方的一项权利,又是一项义务。
患者的权利义务:患者一旦签字同意,就享有接受手术服务的权利,提供身体进行手术、支付手术费用、承担手术风险的义务。
5. 手术同意书是否有法律效力
一、手术同意书,由患者本人签字同意。本人不能签字或者不适宜签字的,由患者的近亲属签字同意(如配偶、父母、子女等)。 二、手术后果及相关措施未通过上述途径告知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对手术造成的非医疗需要的损害,医院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不过,严格来说,手术同意书是否签字与医院是否承担责任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即如果医院的医疗行为没有过错,没有给患者造成非医疗需要的损害,即使没有患者签字,也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医院的医疗行为具有过错,即使有患者的签字,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中国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6. 患者做肠镜检查前签的风险告知书有法律效应吗,急谢谢
签字了就有了。涉及医疗事故时表明患者知晓该医疗方式存在风险性,并且同意承担风险。但是医务人员有说明、告知义务,与诊疗医务(是否达到应有的医疗水平)。并不是签了字医院就完全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7. 安全告知书和安全协议书的法律效力有什么不同
只要是双方共同签署的,都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只是合同比协议更正式一些。
8. 没签订手术风险告知书违反哪条规定
《侵权责任法》
第五十五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9. 告知书有没有法律效应
这要看具体情况,要是本人签名的话,并且内容合法,政府又盖章的话,一般都是有效的。
员工告知书一般是用人单位在新员工入职时要求劳动者签订,以便告知劳动者已经知晓公司制度和劳动合同内容。
员工已经签字,就视为有效,将来发生争议,单位就可以以此说明员工知晓公司相关制度和内容,以此免责。
(9)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法律效力扩展阅读:
员工录用通知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应:
录用通知书可以根据形式和内容的不同来确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为具有要约性质与具有要约邀请性质两种。如果发放具有要约性质的录用通知书,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应对相应的风险:其一,在录用通知书中逐一列明不予录用的除外情形,以保留一定的录用主动权。
其二,录用通知书一旦发出,如果尚有撤回或撤销的机会,应当予以把握。
在录用通知书到达拟录用人员之前,用人单位可以撤回录用通知书,需要注意的是,撤回录用通知书一定要先于录用通知书到达拟录用人员或同时到达。
在拟录用人员作出承诺之前,用人单位可以撤销录用通知书,但是撤销通知书必须在拟录用人员作出承诺之前到达,且不具备下列不可撤销的情形:
(1)用人单位确定了拟录用人员作出答复的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该录用通知书不可撤销;
(2)拟录用人员有充分合理的理由认为该录用通知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如向原单位辞职。
其三,录用通知书一旦发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除非依法撤回或撤销,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变更其中的内容,如工作岗位、薪酬、福利待遇等。
其四,录用通知书不等同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一旦录用员工,仍应依法及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避免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不明的,将按照录用通知书中的相关内容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