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法律责任
A. 工伤死亡赔偿金由谁支付
事有凑巧,一雇工在送货时遭遇车祸死亡后,雇主因债台高筑而自杀,而雇主又没为这个车祸死亡的雇工办理综合保险,那么?前不久,上海闵行区法院对这起工伤死亡赔偿案给出答案,雇主的妻儿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车祸死亡的雇工名叫张勤,是一个外地来沪打工者,他在凌某开设的装潢店内工作。一天傍晚,他驾驶店里一辆有动力装置的无证三轮车外出送货。返回途中行驶至莲花路时,与一辆小客车相撞不幸死亡。 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事故双方存在相等的过错行为,小客车司机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而张勤驾驶的动力三轮车无牌无证,双方对这起交通死亡事故负同等责任。因小客车是投保车辆,保险公司承担了份内的理赔款,另外的20万余元由司机赔偿给死者家属。 ?按照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死者家属还应得到10万余元。正当死者家属向雇主索取时,雇主凌某因债台高筑割脉自杀。为得到赔偿金,死者家属将雇主的妻儿告上法庭。原告认为,张勤工作途中车祸身亡,属于工伤,应得到全部赔偿。现雇主死亡,留下的装潢店由其妻儿继续经营,其遗产也由他们继承,故他们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妻儿俩认为,首先他们不是张勤的雇主,无须承担张勤工伤死亡的赔偿责任,况且由于经济困难,也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再次,张勤明知其驾驶的车辆无牌无证,仍违法上路,应对事故的发生自担其责。 经审理查明,张勤受雇于凌某,事发时受凌某指令为客户送货,其驾驶的出事车辆也是凌某提供的。有鉴于此,法院认定雇主凌某应承担10万余元赔偿责任。法院指出,虽然凌某已经死亡,但依照法律规定,其赔偿责任应属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凌某之妻负有清偿责任,鉴于凌某之子是法定继承人,故认定其在范围内与母亲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B. 工伤死亡与工作期间因疾病死亡有什么赔偿的区别有相关法律条文可以参考吗谢谢!
这个都属于是工伤,没有什么区别。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能够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工伤认定范围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同时,根据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2)工伤死亡赔偿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工伤死亡赔偿金的赔付方式
1、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3、根据各省安全生产条例,除上述工伤保险待遇外的死亡赔偿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伤保险条例
C. 工伤死亡赔偿金由谁支付
事有凑巧,一雇工在送货时遭遇车祸死亡后,雇主因债台高筑而自杀,而雇主又没为这个车祸死亡的雇工办理综合保险,那么前不久,上海闵行区法院对这起工伤死亡赔偿案给出答案,雇主的妻儿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车祸死亡的雇工名叫张勤,是一个外地来沪打工者,他在凌某开设的装潢店内工作。一天傍晚,他驾驶店里一辆有动力装置的无证三轮车外出送货。返回途中行驶至莲花路时,与一辆小客车相撞不幸死亡。 交通管理部门认定,事故双方存在相等的过错行为,小客车司机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而张勤驾驶的动力三轮车无牌无证,双方对这起交通死亡事故负同等责任。因小客车是投保车辆, 保险公司承担了份内的理赔款,另外的20万余元由司机赔偿给死者家属。 按照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死者家属还应得到10万余元。正当死者家属向雇主索取时,雇主凌某因债台高筑割脉自杀。为得到赔偿金,死者家属将雇主的妻儿告上法庭。原告认为,张勤工作途中车祸身亡,属于工伤,应得到全部赔偿。现雇主死亡,留下的装潢店由其妻儿继续经营,其遗产也由他们继承 ,故他们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妻儿俩认为,首先他们不是张勤的雇主,无须承担张勤工伤死亡的赔偿责任,况且由于经济困难,也无力承担赔偿责任;再次,张勤明知其驾驶的车辆无牌无证,仍违法上路,应对事故的发生自担其责。 经审理查明,张勤受雇于凌某,事发时受凌某指令为客户送货,其驾驶的出事车辆也是凌某提供的。有鉴于此,法院认定雇主凌某应承担10万余元赔偿责任。法院指出,虽然凌某已经死亡,但依照法律规定,其赔偿责任应属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 ,凌某之妻负有清偿责任,鉴于凌某之子是法定继承人 ,故认定其在范围内与母亲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D. 老公因工伤去世,其工伤死亡赔偿金,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有关于关工伤赔偿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E. 工伤死亡赔偿
去专门机构去鉴定
一般是在出院后三到六个月,建议先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书下达后才可以申请伤残等级鉴定。
伤残保险待遇
(一)伤残补助金
1、标准:一级 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级 22个月的本人工资 三级 20个月的本人工资 四级 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1)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医疗待遇。(2)致残被鉴定一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3)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
(二)伤残津贴
1、标准:一级 本人工资的90% ; 二级 本人工资的85% ;三级 本人工资的80% ;四级 本人工资的75%。
2、要求:(1)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2)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4)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伤残补助金
1、标准: 五级 16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 14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
(四)伤残津贴
1、标准:五级 本人工资的70% ;六级 本人工资的60%。
2、要求:(1)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2)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3)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五)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1、标准:五级、 六级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六)伤残补助金
1、标准:七级 12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 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 8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 6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一次性支付
(七)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
1、标准:七级、八级、九级、十级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F. 工伤死亡如何赔偿
实践中,大部分当事人在工伤赔偿争议发生之后会到劳动仲裁机构寻求解决,但也有部分当事人私下就争议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并在协议中约定“从此之后双方互不追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在达成了协议之后,当事人又反悔,又到劳动仲裁机构申诉进而到法院起诉,此种情况下如何认定该种协议的效力呢?
工伤赔偿当事人在达成了赔偿协议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转变为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个人认为,对该问题的把握应以当事人的主张为依据,如果用人单位在签订赔偿协议后,拒不按协议赔付,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协议履行赔偿义务时,此种纠纷即属于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该种纠纷可不经过劳动仲裁机关的仲裁而直接由法院以一般的债权债务纠纷予以受理。但是,如果在签订赔偿协议后,当事人认为协议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而主张按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来处理他们之间的工伤赔偿争议,则该种纠纷则属于劳动争议,应按有关劳动争议案件的程序处理,即先劳动仲裁然后再诉讼审理。
实践中,大多都是劳动者主张赔偿协议无效,且是以存在欺诈、协迫或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为由主张赔偿协议无效。个人认为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劳动者之所以主张协议无效,一般都是因为该协议使他得到的赔偿远低于法定的赔偿数额。其无论是以欺诈、协迫为理由主张赔偿协议无效还是以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为理由主张协议无效,其目的都是为了得到其应得的利益。所以,个人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对该赔偿协议是否认定为无效,都要看该协议的结果是否造成了当事人之间利益的明显不公平,而不必去考虑是否存在欺诈、协迫或重大误解的情形,而且,当事人对是否存在欺诈、协迫或重大误解也难以举证,法院也难以查清。如果是显失公平的,也就是双方协商的赔偿数额明显低于法定的赔偿数额及项目,则应认定该协议无效;如果并非是显失公平的,也就是数额相差不大的,则应如前文所述认定为有效,当事人之间的工伤赔偿以此种协议为依据。至于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失衡达到何种程度才构成显失公平,则是一个法院自由裁量的问题,法院应可按照一般的社会经验及其内心良知进行判断。
另,给你个视频地址,是关于《工伤事故处理实务》的,有更详细的解说。
http://you.video.sina.com.cn/a/4192674-1704596957.html
------------------------------------------------------------------------------------------------------------------
对方的人说如果不要这28万,到最后一分钱也拿不到,作为家属又想死者安息,我们又身在异地在某些方面很难坚持,但是基于工伤死亡赔偿标准确实差了好大一截,如果法律是为了有钱人而设,那么我们这些农民工又该如何得到应有的赔偿,政府也说赢了官司到时候拿不到钱会后悔,农民工岂不是没有保障,这些工伤标准又有何意义呢?
对方说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希奇,但如果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也说这种话就有些不合适了。
在处理工伤案件中,这样的话我听的多了,一般情况下,如果差额不大且劳动者同意的话,接受调解也不错,毕竟马上就能拿到现钱,如果差额太多的话我也会告诉劳动者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你要是不接受,到最后你一分钱也拿不到”的鬼话。如果对数额不满意的话,不要轻意让步。
建议你们委托律师来处理,毕竟律师是专业法律人士,更懂得如何维护委托人的权益。
G. 工伤死亡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安全事故,先找责任。
及时向上级机关汇报,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查找事故责任,按责任进行处理。
赔偿责任应按责任划分比例赔偿。
没有固定标准,甲乙丙丁各应负多少责任按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