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信仰的法官
1.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法官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坚持廉洁自律,恪守道德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七条第(五)款规定,法官应当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这是对法官的基本要求和首要标准,“公生明,廉生威”,坚守廉洁司法,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和法官的威严。清正廉洁是法官应当具备的价值观和基本品质,也是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保障。“廉洁”是法官的立身之本,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完全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以金钱或其他利益作为案件处理的标准,才能保证每一个案件都做到公平、公正。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严守廉政规定和审判纪律,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人情所惑,不为关系所扰,不为权势所迫,堂堂正正办案,干干净净做人,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做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常存好学之心,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法律问题,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首先,要加强对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法规及法学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法律素养,适应法律更新对法官司法能力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对其他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审判工作中,总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儿,案件审理过程也会涉及各学科、各门类的知识,法官注重对其他学科的延伸学习,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增长社会经验,才能准确把握案件事实,有效地与当事人沟通,进而做出正确的司法裁判。同时,还应向他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审判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充足的法律知识,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要虚心向老法官请教,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学习应当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秉承法律信仰,坚持司法公正。
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著作《宗教与法律》中提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作为最接近法律、最应当守护法律的群体之一,法官必须怀有对法律的虔诚信仰,秉承对法律的崇仰之心,让内心对法律的纯正信仰成为指引自身工作、生活的最高准则。只有坚守对法律的信仰,才能保持最初的正义之心,做到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其基本内涵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的精神。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公正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法院、法官的公信力。司法公正是讲求效率的公正,正所谓迟到的正义非正义。法官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公正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行,努力实现案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做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常怀恻隐之心,坚持司法为民。
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的目的重在保护社会弱者,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要适用法律、公正裁判,还应对民众保持一种朴素的情感,应当怀有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每一名法官必然来自人民,法官应具有人民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践行法官职责,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做到时刻怀有感恩之心、爱民之心,牢记“人民法官为人民”这一行为准则,坚持走群众路线,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以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爱民的实际行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人民、回馈社会,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法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神圣而又庄重的事业,也是每一个法律人的梦想与追求。每一名法官都必须秉承对法律的崇仰之心、怀揣对法官职业的热爱之心、坚持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恪守法官职业道德,加强学习,努力提升法律职业素养,有效维护公平正义。愿在前进的道路上能够不忘初心、不断前行。
2. 像苏格拉底一样坚守自己信仰的人有哪些
耶稣、文天祥、史可法、布鲁诺、伽利略、哥白尼、司马迁、方孝孺、威廉华莱士、刘胡兰、牛玉儒、焦裕禄、叶挺、夏完淳、陆秀夫、戚继光、霍去病、释迦摩尼、玄奘、鉴真、法显、慧能、鸠摩罗什、达摩、但丁、梵高、贝多芬、戴高乐、丘吉尔、切格瓦拉、居里夫人、撒切尔、莫哈默德
3. 我的高考作文《坚守信仰,让人生光彩绽放》,偏题了吗
我认为:不偏。
4. 党的十八大期间有哪些榜样人物及事迹
文建明:"带着真情与群众交朋友"
他扎根农村31年,先后在8个乡镇工作,担任乡镇长、党委书记16年,被百姓誉为“治乱书记”、“灭火队长”;他公而忘私、积劳成疾,身患癌症,做过20多次手术,依然工作在一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营山的焦裕禄”。他就是文建明,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
全国优秀法官詹红荔:大爱无声 法外有情
詹红荔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法官,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多来兢兢业业,审结近500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及1140多人,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她说,法槌落下,伴随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很多未成年犯称她为“詹妈妈”,詹红荔确实把这些失足少年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87岁退伍军人李文祥:坚守信仰半世纪
他从枪林弹雨中走来,于炮火声中宣誓入党;他在和平时期隐居乡间,生活艰苦却安贫乐道。半个世纪的默默坚守,只为心中那个崇高的信仰。前半生戎马倥偬,淮海、渡江等10多次重大战役都留下了他鏖战沙场的身影,一等功、特等功的勋章曾在他胸前闪耀。如今,他只是中原大地一个普通的庄稼汉。
何祥美:“三栖精兵”的新突击
一名上天能伞降机降、下海能操舟潜水、陆上射击能百步穿杨的全能战士,自1999年12月入伍到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后,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等,201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爱军精武模范士官”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庄仕华:医术可以治病 爱心可以疗伤
要说这“庄一刀”,那可不是浪得虚名,从医38年来他平均每天要做近30例手术,最多的一天做了49例;他上高原,进大漠,爬雪山,跑遍了天山南北,行程40万多公里,为基层官兵和群众巡诊38万人次;他勇于创新,7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0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
孔祥瑞:从码头工人到“蓝领专家”
孔祥瑞,全国劳动模范,天津港中煤华能煤码头有限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党支部书记。他在天津港生产一线奉献了40年,从只有初中文凭的门吊司机成长为知识型工人、蓝领专家;他组织实施技术创新22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创造的港口门机“孔祥瑞操作法”闻名遐迩。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师德大爱 温暖你我
今年5月,在车祸中为保护学生失去双腿的黑龙江佳木斯市中学教师张丽莉,成为全国关注的人物。被称作“最美女教师”的她,感慨万千:“这是党和人民对道德模范的关注关爱,更是对我们民族优良美德的弘扬彰显。我们没什么伟大之处,只是在关键时刻践行了这种美德。”
吴菊萍:“这是作为一个母亲的本能”
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左右,浙江杭州滨江区的一处住宅小区内,一名2岁女童从10楼突然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被接住的女童被送往浙江省儿童医院抢救,而徒手接住小女孩的吴菊萍,左手臂尺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当时31岁的吴菊萍,已有一个7个月大的儿子。
谭良才:"我所做的就是尽本分 尽责任"
面对熊熊大火,有一对翁婿挺身而出,先后3次冲进火海,救出5名被困儿童,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换取他人的新生。谭良才于2012年当选十八大代表。火海救人1年后,2011年3月21日,王茂华烈士的遗孀谭长华和父亲谭良才将110.61万元群众捐款捐赠给慈化镇光荣敬老院修建“英雄楼”。
李建珍:孝心撑起“拼盘”之家
广西柳州大鹅山脚下,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转向架车间保管工李建珍的故事被广为传颂。作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李建珍二十年如一日,用真心、真情、真爱维系四代3个家庭,于平凡中演绎着人间大爱。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将孝心凝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撑起了几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爱揽事的地铁站管家马珏
20年前她还是一名针织厂女工,每天和布匹、染料打交道,直到1993年的一天,她成了上海地铁的一名普通值班员;20年后,她依然一身制服腰板笔直,短发清秀目光有神,来回穿梭在地铁车站内。她爱岗敬业、工作严谨、服务细心,她是全国劳模、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区域站长马珏
5.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
一、首先要做一名堂堂正正的人
作为一名法官,要守得住那一份清贫与寂寞,要日三省乎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要心胸宽广、一身正气,要能吃亏、肯吃亏,要重名节、轻利欲,要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抵抗住各种诱惑,坚持心中的公平与正义,担当得起社会赋予法官的重要职责。
一名合格的法官,还必须是一个具有团队意识的人。通过老师的讲解、参与班级体活动、观看模拟法庭以及参与拓展训练,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案件的处理,单凭自己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有团队协作意识,积极与其他法官和同事相互配合开展工作,这样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利于本单位工作的开展。
二、认真践行政法核心价值观
人的价值观指导着人的具体行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必须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一科学的政法核心价值观。
忠诚,就是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这是政法干警的政治本色。只有常念忠诚,把忠诚铭记于心,才能感受到党和国家所赋予的重大使命,才能感受到人民的信任与期盼,才能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才能努力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到宁死不背理、宁贫不丧志。要做到忠诚,,就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就要积极关注民生,了解人民的需求;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的精神,懂得如何适用。做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就要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忠诚的意识,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为民,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群众利益无小事,
作为人民的法官,时时刻刻都要为民着想。为民,关键在做。当群众对某个法律问题不理解时,我们能够耐心讲解,这是为民;当群众路途遥远,不方便到法庭参与诉讼时,我们主动到田间地头开庭,方便群众,这是为民;当人们情绪激动、心情低落时,我们主动递去一杯温暖的茶水以安抚其情绪,这是为民;当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时,我们能够不厌其烦地予以调解,这是为民……要做到司法为民,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就要把每一位当事人当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来对待。
公正,就是要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政法干警的神圣职责。一名合格的法官要将公正司法作为最基本的职责进行遵守。要坚持秉公断案、不徇私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方当事人;要严把证据关,不偏听偏信;要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要在案件的裁判结果上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只有公正执法,法官才能托得起手中的天平,称得上是合格的法官。
廉洁,就是要清正廉明、无私奉献,这是政法干警的基本操守。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洁才有威望。一名法官只有赢得群众的信任,在群众中拥有较高的威望,其对案件的处理结果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清正廉洁是对一个法官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又何谈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
三、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提升工作能力
当前,社会经济在快速地发展,新的法律问题不断涌现,新的法律规则陆续实施,这都要求我们法官要天天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有能力解决好新时代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法律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比如医学、会计等学科的知识,使自己在面对一些较为专业、较为复杂的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再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知行合一,用理论指导司法实践,是司法活动更加合理,同时在实践中感悟知识的力量,升华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学习的兴趣。法官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应好学、善学,活到老、学到老,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充分把握好每一次培训的机会来认真学习。
四、向优秀的人物学习,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的法官队伍中也不断地涌现出优秀人物,如宋鱼水、詹红荔、陈燕萍等。我们应认真学习他们的优秀事迹,探寻一名优秀是怎样要求自己的,是如何工作的,进而以优秀法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刻向成为他们那样的法官而努力。法官的工作通常繁重且复杂,所以在工作中必须有耐心,有敬业精神,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修身、养性、学习、实践,要成为合格的法官,就要不断地追求与努力。
6. 歌颂人民法官的诗歌
法官,一份普通的抄职业
他们为了袭柴米油盐而努力工作
法官,也是神圣的事业
他们为了公平、公正法治而鞠躬尽瘁
网络配图
法官,在国徽的注视下
用一柄金色的法槌
敲响正义响钟
法官,是当今的忒弥斯
左手高举天平
度量世间不公之事
右手持诛邪剑
诛杀世间邪恶之徒
网络配图
法官,肩负着法律赋予的使命
为了弘扬法治
与家人聚少离多
为了坚守使命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网络配图
我们的吴兴国法官
我们的高德文法官
还有很多很多
为了法治事业而献出生命的法官们
你们的生命逝去了
但是,还有很多后辈晚生、青年才俊
正朝着你们用生命坚守的事业而前行
网络配图
你们放心吧
我们也是青年法官中的一员
你们放心吧
我们也会用生命去坚守这份使命
你们放心吧
我们将秉持公平正义之心
网络配图
常怀弘扬法治之志
让不公之事荡然无存
让作恶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
让我们的法治之路更加宽敞
7. 列举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事例
共产党员坚守信仰的事例:
方志敏,1899年生,江西省弋阳县人。1922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
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
(7)坚守信仰的法官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是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比较,是最高理想和当前理想的关系。
最高理想需要当前理想不断实现才能最终实现,而当前理想要以最高理想为指引。最高理想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如果大家都觉得这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没有必要为之奋斗和牺牲,那共产主义就真的永远实现不了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实现共同理想和实现最高理想本质上是一致的。
8. 年轻法官需具备哪些司法职业素养
人民法官所需的职业素养
法官应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所谓法官的“悲天悯人”,是指对国家和社会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对基层人民群众要有深切的同情和关怀。时时刻刻对基层群众抱有同情心,甚至换位思考,把自己处于当事人的位置,才能做到“司法为民”。
法官应具有高尚的人格,坚守职业道德。法官也是人,也有人的弱点,容易受到诸如收入、权力、美色、娱乐、闲暇等的诱惑。但是,法官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品格高尚的人。一个能够拒绝物质诱惑、坚守道德原则的人,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服务于司法。法官应坚持职业道德,做一个勤勉和谨慎的人。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及人文素养。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使法官做到尊重和理性。法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熟知文学、哲学、历史、经济等知识,不仅仅给判决文书增加理性思考,也在审判时能够具有足够的广博的知识,从更加宽广的角度审视纠纷的解决途径。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能力。司法能力主要是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庭审驾驭、裁判思维、裁判效率、文书制作等能力。这是一个法官的基本职业技能。在新类型案件越来越多的时代里,司法能力也应当与时俱进。在“调判结合、调解优先”的工作方针下,调解能力也是广义上的司法能力,不过裁判与调解对法官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不分裁判法官和调解法官的情形下,一个优秀法官应同时具备良好的裁判能力和调解能力。
法官应具有良好的司法形象。司法形象是社会公众对法院的最直观的认识。司法形象是指法官对当事人的态度、言语、举止等。法官的态度应当谦和、耐心,言语应当文明,不一味追求法言法语,举止应当大方得体。司法形象是内心修养的外在体现,是对当事人的尊重和对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美国司法界将司法裁判中的法官的好脾气称之为“司法涵养”,这一术语反映了好脾气在良好的司法裁判中的重要性。审判可能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个人的气质、情感、经验等等将会影响审判,因此良好的司法形象不仅仅构建良好的法院公众形象,也是公平正义的前提性要求。
法官应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丰富的社会阅历,不仅仅有助于与人处事,更有助于案件的裁判。社会阅历有助于法官找到解决纠纷的最佳办法,也能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对案件的洞察力,可以更加有助于发现案件背后的因素和纠纷形成的根本原因。
法官应具有实现公平正义的理想和勇敢精神,应当是一个孤独的理想者。法官职位并非是一种谋生的职业,而是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在纷扰与躁动的社会中,坚守公平正义的理想,注定是孤独的。一个法官应当具有坚守公平正义的勇气。法官不畏惧外在的暴力威胁,同时一个具备勇气的法官,将会严格依法办案,而不会为了迎合舆论而牺牲法律的公平正义。因此,法官的勇气首先是对待暴力威胁的勇气,其次是坚持法律信仰的勇气。
职业素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是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技能等方面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学习、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官的职业素养不仅包括他的司法理念、司法形象和司法能力,也包括他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
司法形象是指法官的仪表、态度、言行等。这是社会公众对法院最直观的认识。在办案过程中,他总是保持文明、谦和、耐心的态度,给当事人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
司法能力主要是指裁判能力,包括法律学养、裁判思维、庭审驾驭、文书制作、审判效率等,在“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下,也包括调解能力。
法官的工作针对的对象是“人”,使用的手段是“法”,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十个字:“正人先正己,修业必修身。”他很注重个人修养,坚持堂堂正正做人,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在内心深处有自己的人格追求。他很爱惜羽毛,坚持无愧于当事人、无愧于亲人和朋友、无愧于身上穿着的法服和胸口佩戴的法徽。
9. 真正的法官是什么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一句名言,“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的遵守。”法官、法官,无“法”不成官,法官就要是从心里面信仰着法律!宋雨水之所以能够严格司法、公正办案,这与她坚定的法律信仰是分不开的。她说:“维护一个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社会对法律的信任就增加一分;而伤害一个当事人,就会多一群怀疑法律的人。”正是因为有着这份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她才能够不辞辛苦地为送菜农民讨回救命钱,她才能够在气势汹汹的彪形大汉前毫不畏惧,她才赢得了当事人“胜败皆服”的真心称赞! 俗话说,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灵的沟通与理解是最为珍贵的。听完宋雨水的事迹报告会后,我一直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宋雨水确实是在用“心”做事,她是真心实意地为群众着想。前来打官司的人,都是希望化解矛盾,使自己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宋法官就能体会当事人这种迫切心情,就能够真心实意、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在办理案件时,她不仅仅是一个裁判者,更是一个细心的倾听者和安抚者。她在调解时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总能深深地打动当事人,就像一阵春风拂面而来,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心间,让原本针锋相对的当事人最终心平气和地达成调解协议,使当事人利益得到最大实现,使社会财产损失减到了最小。 即使要通过判决的方式解决问题,她也会细心的做好工作、耐心的解答疑问,使当事人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真心”,老作家才会感动的说:“宋法官,你是第一个完整听完我讲话的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真心”,她才赢得了同事的尊重,赢得了当事人的称赞,赢得了群众的信赖! 法律的力量在于公正,法官的份量更在于公正。宋雨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她,对真理、对正义的追求显得慷慨而激昂——她说:我对法官这两个字的理解,就是最大限度的追求公平和正义。办案11年来,她始终维护着真理、坚守着正义:在她办理的1200件案中,没有一件因裁判不公被投诉和举报,甚至,连败诉的当事人也专门送上了感谢的锦旗。为了反思当事人是否得到了公正、判决是否做到了实事求是,她经常睡不着,在夜里辗转反侧。没有对真理、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她能够十年如一日的这样坚持吗? 共产党员就讲一个“真”字。听完事迹报告会,我感觉到宋法官还有许许多多的“真”。她有真才实学,在她手里,审判变成了公正和善良的艺术。她富有真情,面对经济困难而打不起官司的群众,她泪流满面。她求真务实,为了真相,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小镇到寒风刺骨的中原大地,从茫茫无际的内蒙草原到阴雨连绵的岭南地带,她四处奔波着。 作为一名“真正”的法官,宋雨水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她真诚信仰法律,她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她追求真理、坚持正义。她是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她是人民群众口中无言的丰碑! “一个党员一面旗”。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让我们向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努力做一名的“真正”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