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院法官 » 疫情期间法院案例

疫情期间法院案例

发布时间: 2022-03-13 20:06:25

A. 请问:法院二审结案后犯人从看守所送走、在疫情防控期间进行集中隔离,哪个部

摘要 鉴于当前特殊的疫情形势,检察机关在办案工作中应当坚持服从服务大局,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案件办理既要严格依法,又要严格落实隔离、防控的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好办案与防控的关系。

B. 疫情期间法院经济判决执行能缓一步吗

疫情属于不可抗力,现在的执行案件,因为法官还没有上班到位,案件都会缓一步执行的。

C. 开庭坚决不让家属进说是疫情期,对方证人和原告都进去了,怎么回事

证人和家属是不同的概念,至于原告,那不是废话么,也没说不让被告进去啊。专
打官司,法官,书记员,原属、被告,代理律师,证人,这些是诉讼参与人。不出庭怎么审理案件?
至于家属,本就不是诉讼参与人,旁听而已。性质不同,疫情期间限制进入很正常。你就是去医院做手术,家属也只能在手术室外等候,你能说,为啥医生,护士和病人都进去了,我家属不能进么?

D. 今年受疫情影响,案件未能及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怎么办

没大问题,现在办理执行立案即可。

E. 疫情期间实事求是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怎么样的

疫情期间实事求是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

疫情期间我国的严控是以早期的隔离为主要手段,为的是防止新冠病毒蔓延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疫情的地方的人应该感同身受,一旦发生疫情夫妻是不用说就是未成年孩子也需要隔离的,不知道婴儿如何隔离?

虽然这些很多人经历过,也是通过各种媒体公布于众,但是很少得到人民大众的关注。反倒是疫区的人民某种程度受歧视,新冠患者被人肉和受到骚扰,也就是典型的内卷。

比他们更糟糕的是社会最底层人民。他们本来生活拮据,疫情防控造成失去工作机会,甚至很多人的饮食保证都成为严重问题。

根据前年国家的统计,我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只有1000元,也就是勉强达到温饱的贫困线,如果失去工作不就是马上返贫和贫困户了吗?

但是社会可能有些困难很少关注他们的生活保障。据说每一个居民小区有小屋子的赈灾什么的实际上只是摆设里头什么都没有,也不解决生活困难的社会最底层人民的问题。

印度因为众多的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问题,政府也不能保证他们的死活,所以只能是接受群体免疫,因为不能为了万分之几的死亡率让他们都饿死。

总结如下:

随着疫情延续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国的社会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呈现严重的问题,很多可能已经严重影响生活最低水平的保障。所以出现更严重的问题之前有关部门需要专门出一个部门专门解决社会最底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是保证不被新冠感染,而是不能出现饿死一大批的恶性事件。

F. 法院说现在疫情期间不能拘留

不是的。

防控疫情期间,各级法院对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要慎重采取拘留措施。确需拘留的,送拘时应遵从拘留所的防疫要求。拘留所明确告知因疫情原因无法收拘的,执行法院应在确认被执行人或相关人员无感染症状的情况下解除拘留措施。

有关案件需要跨区域执行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原则上应通过执行指挥管理平台事项委托系统,委托当地法院协助办理;执行法院确需派员赴异地办理的,应层报执行法院所在地区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备案。受托法院因疫情防控原因表示不宜受理事项委托的,委托法院应及时撤销委托。

(6)疫情期间法院案例扩展阅读:

法院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级法院要严格对执行干警的管理,严禁执行干警组织或参与群体性聚会,教育执行干警不得编造或转发与疫情相关的不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2、各级法院要切实关心、爱护执行干警,加强对执行干警防范疫情的宣传、教育,强化执行干警特别是外出办案干警的自身安全防护。如发现执行干警或家属有确诊或疑似感染情况,应立即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协调送医救治,并及时层报最高人民法院。

G. 疫情期间,你见过哪些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例

我们都知道,在疫情期间,人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待在家里,然后就是听从医生的安排。但是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期间也发生了很多的违法犯罪的行为。而这种行为都会让人们值得重视的了,因为这种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

这种行为比如说是站在公共人员要进入相关的地方之后,要进行一些检查和隔离的措施,但是他们都不会这么做,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违法犯罪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种疫情非常危险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配合相关的公共人员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保护我们自己,同时也去保护他人。而他们现在却做出这种违背生命和健康的事情,可以说是非常的损人利己的了。所以对于这种事情而言,我们要进行严厉的抗制,这也就是涉及了相关的违法犯罪的事情了。而对于现在的疫情而言,它的情况还是什么的严重,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积极的配合。

H. 受疫情影响案件的时效是怎样的

受疫情影响,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故上诉期最后一日在2020年1月24日至2月2日期间的,以2月3日为上诉期间届满日。上诉期15天不可以延长,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I. 为什么要学习疫情期间的违法行为案例

提升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

此次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又正值春节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停工期间,故造成短时间内用于疫情防控的消毒产品短缺。对此,专门对生产消毒剂、消毒器槭的生产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为生产条件符合要求的企业加快办证速度,确保企业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开展生产。但个别企业利用疫情钻空子,在生产条件尚未符合相关要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先斩后奏,无证生产用于疫情防控的消毒产品。对此类情况,执法部门立即予以查处。

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消毒产品不仅是医疗机构、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生产企业是消毒产品的“源头”,只有从源头抓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维护消毒产品市场的秩序。下一步,市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将继续加强对消毒产品生产、销售单位的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从严查处疫情期间无证生产经营消毒产品的违法行为。

J. 疫情期间,隐瞒行程被立案调查的案例有哪些

1、青海西宁苟某:故意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被立案

2021年1月31日,西宁市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全省首起涉疫刑事案件。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在武汉务工的湟中县李家山镇汉水沟村村民苟某于近日返宁后,拒不执行西宁市关于“重点地区人员须向社区(村)登记备案,并主动居家隔离”的要求;

故意隐瞒真实行程和活动,编造虚假归宁日期信息,对自己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刻意隐瞒,欺骗调查走访人员,且多次主动与周边人群密切接触。

特别恶劣的是,苟某有意隐瞒其子与其一同从武汉返宁的事实,其子也多次在外活动,并密切接触人群。目前,苟某和其子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苟某的行为严重干扰破坏疫情防控工作,现苟某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采取相关措施,并隔离收治。

2、广西玉林薛某某:隐瞒与疫情发生地人员接触史,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被立案

2月1日,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薛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

经公安机关初步侦查,玉林市福绵籍居民薛某某于2020年1月15日在外出旅游时出现低热,返回玉林后,到相关医院就诊过程中,隐瞒与重点人员接触史,且拒不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在没有采取足够防护措施情况下擅自与他人接触,导致其感染的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传播的严重危险。1月31日,薛某某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

薛某某明知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拒不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法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仍然在公共场所及其他地方活动,放任向不特定人员传播突发传染病病原体,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于2月1日被玉林市公安局玉州分局立案侦查。

3、江苏徐州张某:隐瞒行程、到处乱跑被立案

江苏徐州市公安局于2021年2月2日发布消息,1月14 日,张某(男,43岁,徐州人)从武汉返徐后出现发热症状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在徐州发布疫情防控工作通告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张某隐瞒到过疫区并有发热的情况,仍前往徐州市多处公共场所,与不特定人群有接触。目前,张某被江苏省疾控中心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张某涉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已经被医疗机构隔离收治。

4、江西赣州陆某:隔离期间乘坐交通工具被立案

2月2日,赣州市章贡区一名已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女患者陆某,因在疑似期间未按规定居家隔离,且造成严重后果,被赣州市公安局章贡分局于2月2日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

据了解,1月17日,陆某乘飞机到外地游玩,于25日返回赣州。在旅游期间,陆某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有亲密接触。在依法依规告知且要求其居家隔离的情况下,陆某仍乘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密切接触,造成严重后果。

陆某已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现已隔离收治。公安机关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其立案侦查。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5、广东汕头四人:隔离期间乘坐交通工具被立案

2月3日凌晨,广东省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发布警情通报。近日,该区公安机关经侦查,初步查明湖北省枣阳市杜某然、杨某丽夫妇于今年1月23日从湖北乘车到达澄海探望其父亲杜某雨,之后一直在杜某雨务工的工厂居住。

其间,杨某丽已经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杜某然、杜某雨及知情人许某浩明知杨某丽出现症状,没有主动向所在镇(街道)报告,并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1月29日,杜某然、杨某丽夫妇被医学隔离观察。1月31日,杨某丽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与杨某丽有密切接触人员已经集中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2月2日,该区公安机关依法对杨某丽、杜某然、杜某雨、许某浩等四人以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予以立案侦查,采取相关措施,并隔离收治。同时,对杜某雨务工的工厂业主进行调查。

热点内容
疫情期间的法治事件 发布:2025-05-14 16:28:19 浏览:345
北京市幼儿园管理条例 发布:2025-05-14 16:15:33 浏览:384
劳动法裁员法律法规 发布:2025-05-14 16:03:54 浏览:589
法律硕士上课模式 发布:2025-05-14 16:02:30 浏览:208
违反知情权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14 16:00:44 浏览:49
仙游微法院 发布:2025-05-14 15:49:56 浏览:244
法律援助中心入驻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2025-05-14 15:48:23 浏览:277
招投标法实施条例2016 发布:2025-05-14 15:48:22 浏览:159
劳动法哺乳期内赔偿 发布:2025-05-14 15:42:02 浏览:917
经济法简答如何保全合同债权 发布:2025-05-14 15:37:01 浏览: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