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以法治工作为

以法治工作为

发布时间: 2021-02-12 01:53:34

A. 《法治》为题的作文

法治是世间不可缺少的东西,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法治这两字。以前所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封建社会帝皇制都绝不可能做到法治、法治社会,而今日,改革开放的法制、法律以“有益于官僚资产阶级的是好、有害于官僚资产阶级的是坏”标准作为基础理念建设了。在海沧“诚信在于心,法治在于行”这一句话已是我身边最熟悉的一句话了。
在海沧,法治是最不可缺少的词语,自从厦门市海沧区司法局围绕“十个一”工程推动了“法治海沧”创建之后,“法治海沧”就陪伴着我们每时每刻,给予我们帮助。
从二零零八年起,海沧将法制创建摆上工作日程,常抓不懈。就在今年六月,随着第二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工作正式启动,海沧区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开展、高层次推进和高标准要求,调动各级力量,举全区之力投入“法治海沧”的创建工作。
区委和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区分管领导具体抓,并向全区人民下发《创建“法治海沧”倡议书》。一时间,海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社区、工厂,人手各一份“倡议书”,“法治海沧”就这样成为了“全民行动”。
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后,海沧建设的“法治海沧”就不断完善和法治实践活动的深入推进,如何进一步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拓宽法治文化建设渠道,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法治海沧”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已经成为海沧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在国庆期间,海沧区司法局积极做好了“两违”综合治理法制的宣传服务工作,充分的做好了新阳街道新垵村、霞阳社区和东孚镇的“两违”综合治理法制宣传工作。在十月一日至十月十日期间共出动法制宣传车巡回播放《致村(居)民的一封信》四十二车次,并深入新垵村和霞阳社区这两区举办的法制宣传活动十八场次,邀请专业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一线答疑解惑,现场分发两千零五十余份的宣传资料,并发放宣传品近两千四百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近三百人次,参与群众近一千三百五十人次,有效的争取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海沧的法治工作有深厚的积累,如何转化为向市民普法、让群众用法的实效,并根据创建要求交出一份亮丽的成绩单,是摆在创建工作者面前最重大的考验。海沧区依法治区办及区司法局,事无巨细、逐项落实。
当然,海沧区法制建设实现了“四有”:一是服务中心工作有实效,二是重点对象普法有力度,三是普法创新有亮点,四就是法治建设有提升。
法制,是我们离不开的词语。在我们生活中,法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我想:正义可以提升一个民族那么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住在海沧,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因为“法治海沧”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出门在外,都能听到人们都说海沧的法制好,身为海沧的一份子,我们不应该骄傲吗?让我们都记住一句话:“诚信在于心,法治在于行”!

B. "以法治校"为主题(⊙o⊙)…作文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学术研究等优势,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高校是传承弘扬人类先进文明的重要场所,是捍卫法治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强阵地。我们将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在抓好领导班子、干部队伍、教职工学习的同时,举办学生辅导员专题学习班和报告讲座、党团组织生活、课堂教学,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根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校园氛围,增强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
全面实施学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台阶。全会提出,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按照章程进行大学治理,是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我们将根据法律法规和章程全面开展规章制度的梳理和立改废工作,完善学校制度体系,夯实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学的制度基础,自觉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依法保障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形成依法治校、照章治理长效机制,使依法治校工作迈上新台阶。
用法治思维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将增强法治思维,自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健全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校务公开,依法做好招生、财务等信息公开工作,完善社会参与、社会监督、公开透明的学校治理模式,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使大学不仅在国家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而且成为依法办学治校的模范单位。
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保证和理论支持。高校是高层次法治人才成长的摇篮,是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研究的重镇。我们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法学学科建设,深化法学教育改革,深入开展法学研究,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执法、司法等工作;推动法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参与信息、环境、气候、海洋、安全等方面国内立法和国际法研究制定工作,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坚持依法从严治党,提高学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全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学校党组织规章制度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融入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形成永葆学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长效机制。

C. 如何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贯穿到法治工作始终

如何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贯穿到法治工作始终?
首先,立法上的平等是前提。需版要民主立法,让厉害相权关人参与立法过程,重视保护弱势群体正当权益;需要科学立法,统筹设定权利与义务、职权与职责,保证权利与义务统一性、职权与职责一致性、权利与权力平衡性。
其次,执法上的平等是关键。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
再次,司法上的平等是保障。要求司法活动不偏不倚、公正无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最后守法上的平等是基础。所有组织和个人都应当平等遵守法律,不允许在守法上搞例外、作变通、打折扣。

D.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干好本职工作

依法来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自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E.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

以人为本,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回避或者掩盖问题为出发点。法治的核心内是维护社会的运转和发容展,社会的运转核心在人,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角色和位置,只有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位置发挥了作用,社会才可以运转,法律就是将社会的规则制定出来,使人依序运转。管理者就是社会机器的修理工和维护者,只有不断依法解决问题,优化运转,国祚才可以长远。

F. 如何理解 “全局工作法治化,法制工作全局化”

法治与法制这两个词,在运用时容易被混淆,其实这两个词的含义具有本质的区别。法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法制的内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着重讲的是法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及与此相关的制度,而法治的内容就要丰富的多。一般讲,法治所体现的一种依法办事的良好社会状态,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这个国家要具备完善而良好的法;二是这种法要得以普遍而自觉的遵守;三是已建立健全完备的使这种法得以正确适用与遵守的国家权力机构体系,而且这种权力体系是以权力的互相制约、监督为前提条件的。法治就是在法及其司法体制健全的情况下,在完全地服从于和体现了社会的整体利益与群体意志的前提条件下,能最大限度而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意志与行为的自由的一种社会状态。 通过上述解释,基本明确法制与法治的基本含义,从中能看出二者的许多区别。一是法制所讲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二是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遍遵守的法律制度;三是法制社会中的法与民主的关系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一、体现了民众意志的法,也可以是与民众相对立、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法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民主;四是法制社会中法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可以是所有的人和一切国家机关,也可能是在法的约束和规范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独裁者或权力机关,也就是说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斥人治。而法治社会中法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却是完全的、绝对的,包括一切的权力机关和所有的个人,法治必然地排斥人治,法在法治社会中至高无上,除此之外不存在绝对的个人或权力机关的至上权威,而且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予合理配置和划分,并相互制约。 经过上述简单分析之后,回过头来看一下“全局工作法治化,法制工作全局化”的提法,就有了其特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统计工作法治化包含两方面:一是有一套完整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用以规范、指导统计具体业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二是所有统计工作者在统计工作过程中均要严格依法行政,在工作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工作全局化包含两方面:一是要求各级统计行政部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和惩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要遵循‘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分级负责’的总体要求,在各级统计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在上级统计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安排下,各级统计行政部门把统计执法工作与其它统计调查工作统一规划,统筹部署;二是要建立‘以专业力量为主体,法制机构人员为主导,全员参与,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司其职’的统计执法检查新格局。

G. 如何把依法治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一要加强干部法制教育。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理念、倡导法治思维、引导形成法治意识。要着力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职能,要全面学习、宣传四中全会精神,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要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作出表率。对科级以上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区级优秀人才进行法治教育培训,形成常态化的干部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制度。组织部门要精心制订学习计划,做到干部、人才、党员全覆盖,真正使法治精神入脑入心。

二要依法发挥干部任用管理职能。组织部门要严格执行新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优化干部分析研判和领导干部酝酿、推荐、考察、选拔、考核办法,将依法治国的具体内容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领导干部选拔、奖惩、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要依法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组织部门要着力发挥党的建设工作职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依法治国的坚强堡垒。要树牢“法治思维”,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形成抓基层、抓党建的导向。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狠抓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将法治建设贯穿于组织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全过程,形成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新常态,真正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依法治国的动力。

H. 如何把法治要求贯穿到干部工作中

一要加强干部法制教育。组织部门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大力弘扬法治理念、倡导法治思维、引导形成法治意识。要着力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职能,要全面学习、宣传四中全会精神,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要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上作出表率。对全区科级以上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区级优秀人才进行法治教育培训,形成常态化的干部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制度。组织部门要精心制订学习计划,做到干部、人才、党员全覆盖,真正使法治精神入脑入心。

二要依法发挥干部任用管理职能。组织部门要严格执行新制定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优化干部分析研判和领导干部酝酿、推荐、考察、选拔、考核办法,将依法治国的具体内容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以此作为领导干部选拔、奖惩、晋升、晋级的重要依据。

三要依法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组织部门要着力发挥党的建设工作职能,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依法治国的坚强堡垒。要树牢“法治思维”,要运用法治的思维和方法形成抓基层、抓党建的导向。深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切实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切实抓好村“两委”换届工作,狠抓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和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将法治建设贯穿于组织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全过程,形成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新常态,真正把党的组织活力转化为依法治国的动力。

热点内容
公司法回购股份 发布:2025-07-03 20:01:23 浏览:441
民事诉讼法总共有多少条 发布:2025-07-03 20:00:06 浏览:57
公司能申请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7-03 19:37:20 浏览:319
卑鄙的律师 发布:2025-07-03 19:34:25 浏览:408
在澳洲当律师 发布:2025-07-03 19:32:18 浏览:767
论述刑法分论 发布:2025-07-03 19:28:40 浏览:381
法院执行可 发布:2025-07-03 19:24:21 浏览:585
罗结珍法国民法典 发布:2025-07-03 19:24:18 浏览:569
独立法制 发布:2025-07-03 19:04:05 浏览:790
论述什么是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03 18:53:12 浏览: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