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学百科 » 道德的内驱力

道德的内驱力

发布时间: 2021-02-12 11:06:35

㈠ 内驱力的含义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容,诱因存在于机体的外部。内驱力和动机往往被看作同义词。
这种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内稳态。若内稳态遭到破坏,如营养物质不足,就会产生求食的需要,驱动求食的行为倾向,以恢复内稳态。支配这种行为倾向并有方向性地、持续地驱动有机体产生求食行为的内部力量也就是内驱力。
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又称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级的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又称社会的或高级的内驱力。一般说来,高级内驱力对低级内驱力起调节作用。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常可以替换使用。但严格的说,需要是主体的感受,而内驱力是作用于行为的一种动力,两者不是同一状态,但两者又密切相连,因为需要是产生驱力的基础,而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条件。

㈡ 激励的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什么

激励的内驱力和外驱力是什么?


首先我们要分清什么是内驱,什么是外驱力。我们在做管人的时候,发现不管是怎么激励,员工都是无动于衷,这些激励方案明明很好,为什么员工不被激励?


因为管理者不知道员工需要什么,激励错了,员工的动力就会不足,而且是不同的阶段需求也不一样,满足的点才能够真正激励到员工。


如何驱动员工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需要认可的,比如说员工对公司认可,他的积极性和主动肯定比不认可的员工要高出很多,其次是公司对员工的认可,为什么有些员工频频离职,大多数是和他的上级领导有关,当员工在工作的时候得不到认可,失去对工作的热情,自然就想着辞职。


所以内驱力更多是与企业文化、机制有关,晋升、认可、人性化管理等等,通过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驱动员工的内在动力。

如何激励外驱力?

当然外驱动力是我们所看见物质激励,比如说具有竞争力的工资、季度奖金、年终奖、股权分红等等,这些是属于物质激励,能够在短期内看见效果,但是长期用此类方式来做激励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是贪婪的,不满足于现状,想要得到更多。


所以我们在做激励的时候不能单用一个,而是既要激励内驱力又要外驱力。具体如何去做,其实我们可以借鉴好的管理模式,功道云积分制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量化员工的工作、行为,通过积分来认可员工,让工作更积极和主动。


如果你想了解具体的方案,可直接搜索功道云积分制管理,可以领取一份落地资料。

㈢ 认知内驱力的例子

认知力驱力的意思。就是你想要认识一种事物。心思特别需求的认识,这种心理的作用,就会不断探索它的奥秘。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道德修养的这种自我规范和自回我改造的答过程,是一个充满曲折和反复的过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体的痛苦和磨难。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的搏斗过程中实现的。
道德修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
之间的矛盾。道德修养是通过提高对社会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
我的过程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的。
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道德修养是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3.道德修养的内驱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

㈤ 如何培养学生的内驱力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都喜欢不断重复地做让自己开心、快乐的事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 而夸奖就是一件能够让人们开心与快乐的事情----------自己的行为得到社会的认可,使自己产生一种成就感。所以,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经常学会以培养学生的内驱力作为教育的目标。把老师的要求逐渐变成学生的行为自觉。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一、 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强学生对老师的敬佩心理 夸奖,让学生的良好的表现被老师“发现”,被老师公开的表扬。从而,使我们的学生不断地去重复这些行为,进而,渐渐地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行为自觉。然而,夸奖,并不是无原则的,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对适当的学生做适当的夸奖,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夸奖运用不当,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作为一个老师,学生如果对其缺乏崇拜、至少是敬佩的心理,老师的夸奖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至少是收效甚微。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实际上决定了老师的话语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只有树立老师在学生心中的权威,才能够使夸奖取得最大的效益。那么,如何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呢?真正权威的树立,靠的是老师的学识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要靠老师自己在平常不断的积累,不仅要积累丰富的本专业的知识,作为老师,更要有知识的广度,所以,老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宽,在涉及专业知识的时候,老师显得很精通,而当涉及到非专业知识的时候,老师也不能显得一无所知。学生最喜欢的是这类老师。学生在学识上崇拜你了,你的表扬就会让学生有学习上的成就感。 作为老师,还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知识的渊博,仅仅是老师获得学生崇拜的一个因素,要使学生真正地崇拜你,老师的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就涉及到老师的自身的品德、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总之一句话,老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想成为的人,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如此,老师的夸奖才会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才能有老师的表扬这一外驱力转变为学生在自觉行动——变为学生的内驱力。 二、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到亲其师呢?唯一有效的办法,或者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呢?1、 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愿把心里话和老师说,但是,我们更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和我们说知心话呢?甚至,包括我们的子女都不向我们敞开他们的心扉?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自己,我们总是把自己摆在学生或者子女的对立面,以一个检查者,一个督促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子女的面前,这样,我们的学生或者子女也就会戴上面具和我们交往。所以,要走进学生的心田,一定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帮助学生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怀着感激的心情对待学习,对待生活。2、 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学生,要真的爱他们,不能够表面上说爱他们,实际上是爱自己的面子,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并且鼓励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敏感而冲动的,他们一方面想往好的方面去努力,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有效的控制力,往往容易犯错误,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反错误,更要时时帮助他们,让他们少犯错误。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地感激老师,才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学生才会不断地进步。 三、 让学生在进步中体会成功的快乐,让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的再进步 人是需要成功的,成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自觉,行为的自觉。老师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的是引导这,帮助者的角色,我们首先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学习的基础状况,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其实,学生成绩的不佳,很多都是因为没有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样导致他的基础薄弱,进而,总是在学科的大门外徘徊,而进不了门。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在他的整个学生生涯中,如果没有遇到一个让他倾心的老师,没有遇到一个能够关心他到点子上的老师,他将就是一个差生——一个老师制造出来的差生,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学生,这是做学生的悲哀,更是做老师的悲哀! 所以,作为老师,教会学生学习,进而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以后,就是要帮助他们坚持。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十七、八岁的学生,往往是三分钟的热度,老师讲的时候激动,讲完以后就不动,这时候,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要经常关心他的学习进度,学习的状况,看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看到学生的进步,更要及时的鼓励,让学生在进步中得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增强成功的信心和决心。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低起点,多台阶,小步快跑。 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也许有人认为,学习是一个高度自主性的行为,有没有集体荣誉感没有关系,其实,大谬不然,作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个单个的个体,一个教师的成功,可以体现在转化一个学生身上,但是,真正的成功则体现在促进一个群体的进步。那么,如何达到一个集体的进步呢?更重要的是,如何做到通过群体的进步促进个体的进步呢?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呢?这里,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和个人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一个好的集体,就不会有一个优秀的个人,至少,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利的。这样,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在集体和个人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入手,逐渐培育起学生的内驱力,把外在的要求,变成学生内心的自觉,变成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接近成功了。

㈥ 道德修养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一种人性向善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改造的过程。道德修养的这种自我规范和专自我改造的过程,是一个属充满曲折和反复的过程,甚至需要忍受精神的、肉体的痛苦和磨难。然而人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在与自我的搏斗过程中实现的。
道德修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道德修养要解决两个主要矛盾,即社会道德体系及其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自身受消极道德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低下的道德品质与先进的道德品质
之间的矛盾。道德修养是通过提高对社会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认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选择能力、道德践行能力,不断地解剖自己、反省自己,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和完善自
我的过程来解决这两个矛盾的。
2.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解剖的活动。道德修养是通过对自己内心世界及其行为的反省、检查,吐故纳新,培养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3.道德修养的内驱力来源于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修养主体所展开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斗争,是由自我内在道德需要所启动的自主、自为、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

㈦ 有关内驱力(自制力)的名人事例

1、鲁迅小时候读书迟到,被教书先生处罚,自那次后。鲁迅就在版书桌上刻了一个权“早”字。意在提醒自己时刻记得早起上学,不要迟到,很大方面显示了鲁迅从小就很强的自制力。
2、越王勾践灭国以后,每天卧薪尝胆,提醒自己的灭国耻辱,最后,终于在长期自制的情况下,在隐忍中慢慢积蓄力量,最后一举复,为后人所称道。
无论是学生还是已经进入社会的人,都需要自制力。生活因为放纵而没有意义,却因为自制而精彩充实!

㈧ 什么是责任心责任感 态度内驱力积极主动的承担

什么是责任心和责任感呢,就是这个人比较负责任,为家庭,为朋友,为亲人,都是很有责任感的。他们重感情嗯负责也负责到底

㈨ 什么是人的内驱力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与它相对应的概念是诱因。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回,诱因存在于机答体的外部。内驱力和动机往往被看作同义词。 这种机体内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作内稳态。若内稳态遭到破坏,如营养物质不足,就会产生求食的需要,驱动求食的行为倾向,以恢复内稳态。支配这种行为倾向并有方向性地、持续地驱动有机体产生求食行为的内部力量也就是内驱力。 人的内驱力可分为两大类:由饥饿等生理需要而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一内驱力,又称基本的、原始的或低级的内驱力;由责任感等后天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所产生的内驱力称为第二内驱力,又称社会的或高级的内驱力。一般说来,高级内驱力对低级内驱力起调节作用。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内驱力与需要基本上是同义词,经常可以替换使用。但严格的说,需要是主体的感受,而内驱力是作用于行为的一种动力,两者不是同一状态,但两者又密切相连,因为需要是产生驱力的基础,而驱力是需要寻求满足的条件。

希望采纳

㈩ 孩子的内驱力有什么

每一位父母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只期盼版有朝一日孩子可以权考上好一点的大学,将来有一个好的工作。

但是,当一个人不想醒来的时候,你怎么喊他醒来都没有用;当一个人不想努力的时候,你怎么帮他也没有用;当一个人不想被点燃的时候,你怎么燃烧都没有用。

只有唤醒孩子内心的内驱力,激励鼓舞传授才能发挥其作用。

那么,什么是内驱力呢?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做事的内部动力,这个动力不是父母老师给予他的,而是来自孩子内心的推动力量,孩子内心有股力量推着他前进。不是我们要他做,而是他自己要做。
在孩子还没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之前,家长前拉后推带着孩子学习的弊端还不明显,等孩子到了青春期,随着自主意识的形成,当其内在需求和家长期望不一致时,冲突开始慢慢凸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甚至导致灾难,这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

如何协助孩子构建起与家长期望并不矛盾的长远目标,引导孩子的学习方向,从而形成较为持久的学习内驱力,而不是被外在意志或压力所裹挟,成为近几年我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核心考量之一。

但是,很不幸,这个理论联系实践的探索过程非常艰难,在目前培养还算正向的当下,此问题依然让我寝食难安。

热点内容
北京大学司法鉴定 发布:2025-07-03 09:34:24 浏览:674
劳动法陕西产假规定2017 发布:2025-07-03 09:33:35 浏览:9
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发布:2025-07-03 09:22:33 浏览:646
劳动法维权小品剧本 发布:2025-07-03 09:15:59 浏览:445
法院吴兆祥 发布:2025-07-03 09:15:50 浏览:354
婚姻法太可怕 发布:2025-07-03 09:05:03 浏览:25
签名被代替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7-03 09:04:23 浏览:523
电大本科合同法机考 发布:2025-07-03 08:51:13 浏览:95
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 发布:2025-07-03 08:49:35 浏览:302
援务会有法律援助 发布:2025-07-03 08:47:59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