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法道德书
① 关于道术的书籍
【经典书籍】道藏
【经典书籍】《万历续道藏》
【经典书籍】《冲虚真经》
【经典书籍】《西升经》
【经典书籍】《阴符经》
【经典书籍】《正统道藏》
【经典书籍】《道德真经》
【经典书籍】《南华真经》
【经典书籍】《张三丰先生全集》
【经典书籍】《重阳全真集》
【经典书籍】《道书十二种》
【经典书籍】《金丹大要》
【经典书籍】《老子义疏》
【经典书籍】《清静经》
【经典书籍】《度人经》
【经典书籍】《黄庭经》
【经典书籍】《老子化胡经》
【经典书籍】《通玄真经》
【经典书籍】《三洞珠囊》
【经典书籍】《无上秘要》
【经典书籍】《清微仙谱》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经典书籍】《武当福地总真集》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经典书籍】《磻溪集》
【经典书籍】《长春真人西游记》
【经典书籍】《海琼白真人语录》
【经典书籍】《茅山志》
【经典书籍】《神仙传》
【经典书籍】《甘水仙源录》
【经典书籍】《三教搜神大全》
【经典书籍】《抱朴子内篇》
【经典书籍】《真诰》
【经典书籍】《化书》
【经典书籍】《道德玄经原旨》
【经典书籍】《太上感应篇》
【经典书籍】《悟真篇》
【经典书籍】《方壶外史》
【经典书籍】《庚道集》
【经典书籍】《中和集》
【经典书籍】《道门科范大全集》
【经典书籍】《玄纲论》
【经典书籍】《周易集说》
【经典书籍】《玄珠录》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
【经典书籍】《正易心法》
【经典书籍】《易图通变》
【经典书籍】《修真十书》
《道法会元》
《列仙传》
《金莲正宗记》
《混元圣纪》
昨天我还在图书馆看了下修道的书,据说 周易参同契 是炼丹之祖。所以这本书绝对不错的。
② 写武术道德的书有哪些
文无武则馁,武无文则蛮!
搜索“武德”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具体介绍的书籍视乎不多!
③ 道,法,术,器,势在《道德经》中有原句解释么
“道、法、术、器”也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版字,叫“道、法权、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采用最好的技“术”,来完成你要达到的目的!
④ 道家经典书籍主要有哪些(道德经就不要说啦,主要是关于道术法诀人物故事,思想类的就不要啦)
您打错字了,您应该问“道教”,道家就是思想流派,不说思想何谈其他
⑤ 与道德和法律有关的书籍
《道德、公权和责任》内容简介:道德、公权和责任是法理学上三个相关的概念。道德之门的钥匙在哪里?是《道德、公权和责任》思考的起点。
⑥ 道家有什么学法术的书
道家最好的也最基本的,就是《道德经》。
只有读懂体悟了这部书,道家的法术才可以学到。
⑦ 有关法律与道德的书有哪些
法律与道德 (美)庞德 著,陈林林 译/2003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律与道德中回的责任 (澳)凯答恩 著,罗杰华 译/2008年10月/商务印书馆 法律之治与道德之治—形式法治观的局限 王启富,刘金国主编/2008年09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 周中之,胡志民 主编/2003年08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法律的道德性〔美〕富勒 著,郑戈 译/2005年11月/商务印书馆 变革时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问题研究 陈秀萍著/2008年12月/中国方正出版社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考试题典 徐国忠,孙小金编著/2008年08月/同济大学出版社 论律师的流动管理:合伙人退伙和律师事务所解散的法律及道德问题 (美)希尔曼 著,王进喜,唐俊 译/2005年01月/人民公安大学
⑧ 有谁知道一些比较有趣的书关于法律或道德的
给你推荐一些有关法律又非常有趣的书:
1、《西窗法雨》(作者:刘星)刘星老师是国内著名的法制史学者,以幽默风趣的笔调解读法律规定和现实生活。这本书不是纯粹的法理学分析,而是面向社会众生百态的法学思考,语言活泼,行文生动。
2、《木腿正义》(作者:冯象)冯老师是法学专业出身旅居美国的自由作家,这本书是关于法学教育与法律在社会中影响和施行等方面的趣味化分析。冯老师言语犀利,张扬恣肆,读来酣畅淋漓。
3、《法边余墨》(作者:贺卫方)贺卫方老师是国内首屈一指并且以特立独行出名的法理学教授,本书是他的随笔,秉承一贯的幽默与锋利,以自由主义的视角透视中国法制建设的种种问题,振聋发聩。
本来想再给你推荐一些有关道德又非常有趣的书,但是,有关道德又有趣的书,我思前想后,实在没有读过。以上的书,起码是我读过的,都很有趣,是很多法学院学生的案头必备。至于有关道德,一般都很沉重啊,我也很少读,能不能换个角度,给你推荐有关哲学而又有趣的书,书单如下:
1、《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有意思,将哲学的内容和历史浓缩于一个小姑娘的种种神奇遭遇,里面也包含对道德探索和讨论。重要的是,他不是专著而是小说,风行一时,是很不错的哲学导航读物。
2、《塞莱斯廷寓言》这本书非常精彩,将西方哲学发展的种种思潮和作者独到的见解融入了一个精彩绝伦的冒险故事中,情节紧凑,紧张刺激,而其中对道德成因和影响的分析尤其发人深省。
以上,五本书应该足够你看好一阵子的了,其实国内很多法学论丛都很不错,不是你想象中的枯燥乏味,北大和清华的法学论丛都是针砭时弊,行文犀利的,不乏笔锋幽默者。还有一些我看了很喜欢又想不起来名字了,十分可惜。希望这五本书你都喜欢。
⑨ 有哪些讲社会,法律,道德等之间关系的书籍
看看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基本知识:
法律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暴力性的内行为规范,体现统治容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强制力保证施行。
道德是调整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劝导性的行为规范,通过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
1、区别
①法律是强制性的社会规范;道德是非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②法律属于政治上层建筑;道德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联系
①道德是法律的基础,良法理应是符合道德的。
②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有道德者受到法律保护。
⑩ 道术修行书籍
《老子》必读,但不宜只读一个版本。大多读者是从通行本《道德经》开始读的,其实这个版本是根据《老子河上公注》和王弼《老子注》整理的,从王弼来算距离原本的问世时间已超过了六百年。而新发掘出来的马王堆帛书本和郭店竹简本老子比王弼本早了近四百年,从内容上看也比通行本更存古一些。但这不代表我们要放弃通行本,直接读帛书本和竹简本,而是要做比较阅读,将三个版本的同异比较理解。这里我推荐一个省事的办法,直接读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里面三个版本的原文都有,注意要读原文是繁体的那版。看《老子今注今译》的重点是看老子原文,遇到疑点可以参考陈鼓应辑录的历代学者的注词和他自己的观点,但今译部分不推荐看。
接下来说说老子的注译书籍,历史上对老子进行注解的书籍比大家看到的要多,大致分三种,一种是训诂派的,注解建立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参考前人的注解并带有自己的时代色彩,有的还兼顾文献学;第二种是私学派的,注文中融入了不少自己的观点,对老子学说的理解与同时代的经学家不同;第三种是道藏派的,从道教角度理解老子思想。训诂派的书籍可以以南宋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民国马叙伦《老子校诂》、任继愈《老子全译》为代表读起,之后参考清代和民国的同类书籍。老子私学派注书中,王弼《老子注》是最重要的,代表了正始玄学的解老思想,思想内涵是所有老子注本中最丰富的,极具研究价值,建议在熟读老子原著之后重点读。如果研究思想史的话,河上公注和严遵注需要读,毕竟是东汉黄老道思想的代表,但仅就学术而言的话这两个注本思想价值一般,最好后读。以王夫之《老子衍》和钱穆《庄老通辩》为代表的著作也值得一读,可了解前人对老子思想的理解方法。道藏派典籍前面有知友推荐过了,这里不必枚举。需要注意的是,读老子注本还是应当以训诂为先,集解为次,释义为后。这样可以避免对后人释义的深刻印象影响自己对老子原著的理解,接触历代老子研究成果的同时不曲解老子。
【黄学】,黄帝学派会被很多道家爱好者忽视。黄学看起来不够经典,在普通书店见不到,其实是因为失传太多,流传下来的版本寥寥无几。而在道家思想史上,黄学的地位不亚于老学,从这个角度看,黄帝学派的经典著作是需要一读的。黄学和老学的思想颇具相通之处,作为比较研究也很有价值。黄学经典首推鼻祖《黄帝四经》,现今市面上流传的是马王堆竹简本整理版,没有中古、近古版本。读《黄帝四经》同样是以读繁体版为宜,但四经竹简有残缺,文字并不完整,有些章节会比较难以阅读。黄学的延伸是齐国的稷下学派,代表人物是宋钘、尹文等,但他们的著作大多失传。现今学界公认稷下学派的集大成之作是《管子》。《管子》的《内业》、《白心》、《心术上》、《心术上》思想研究价值较大,可做重点阅读。总的来说,黄老学派比较倾向入世,探讨的话题以正、静为主,守正持静、以时为度的道德观与老庄学派的齐物论有很大不同。所谓法家出自道家的说法实际上也是说法家出自黄老稷下学派一脉(而非庄子一脉),建议读者不要略过黄老学派。
《文子》又称《通玄真经》,是道家四大经典之一。从内容上看《文子》更接近于对《老子》的解释和发挥,是各个独立的道家经典中最接近老子思想的一部经典,文字也较为流畅,可读性很高,建议精读。《文子》的缺点是不同章节间有说法矛盾之处,这要靠读者细心把握。
《庄子》要读,但不建议以庄解老、以庄盖道。由于庄子篇幅较长,读庄子要特别注意不能直接读今译,建议先浏览原文,再结合靠谱的注解精读。目前主流的训诂类庄子注解首推清代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和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参考他们的注解有利于我们理解庄子原文。非训诂类的当首推西晋郭象的《庄子注》,郭象版《庄子注》对庄子的释义有个人发挥,不宜作为读庄子的第一注本,但其思想价值不亚于王弼的《老子注》,内容丰富翔实,适合单独研究。读郭象《庄子注》也可采用唐代成玄英的《庄子注疏》版本。总之,我建议读庄要先看原文,再看训诂,之后参考今人注译,对庄子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再精读郭注。在此之后读道教方面的庄子注释更好一些,释德清、王夫之等人的庄子注也最好后读,至于现代民间思想发明家的庄子论述尽量不要碰。
《列子》易于通读,可以参考东汉张湛的《列子注》和金高守元《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阅读。
在通读黄老庄文列,了解黄老学派的发展脉络之后,读《淮南子》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汉黄老学派的思想发展。《淮南子》内容驳杂,并不如《管子》精深,所以可以先通读一遍,然后再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精读。个人认为《原道训》、《俶真训》、《精深训》、《本经训》是《淮南子》中思想密度较高的篇章。古文基础较好的读者通读原文无压力,精读时可参考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
《庚桑子》也是道家四典之一,思想与庄子同路,但相比庄子更直白、武断,疑为后人托名之作。《庚桑子》阅读难读不大,内容也比较翔实,建议在读过老庄文之后通读。
《鹖冠子》内容与《管子》相近,思想密度比《淮南子》大,建议通读。
在对道家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涉猎道家易学,先读易经再读易传,不必刻意地从道家角度去理解,读一下就好。在此基础上可以去读王弼的《周易注》,试着体悟易学。
特别提一下魏晋玄学。读魏晋玄学最好不要将其片面的理解成魏晋时期的道家思想,而是要结合汉魏儒家经学来读,毕竟玄学是有很深的经学渊源的。魏晋玄学经典还是以“三玄”为代表,前面都提到过了。读王弼推荐选择楼宇烈的《王弼集校释》,其中包括了《老子注》、《周易注》和《老子指略》、《周易略例》,历代经典注释也收入其中,读起来比较方便。读郭象最主流的版本还是成玄英的《庄子注疏》。需要补充的是,裴頠的《崇有论》和欧阳建《言尽意论》也要好好读,崇有派质疑王弼有理有据,思想非常到位。崇有派和贵无派都是魏晋玄学的一部分。
下面是私货部分。
如果主攻道家思想的话,不建议太早读以内外丹为核心的书籍,包括《老子河上公注》、《老子想尔注》、《抱朴子》等。这类书的主旨还是和老子有一些距离的,要分清主次。但要研究思想史的话是必须涉及的。
好的阅读顺序可以避免我们走曲解原著的弯路,题主大概对一些书目已经通读过了,我在这里推荐一个精读顺序。老子-文子-黄帝四经-管子-淮南子-列子-庄子-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周易-王弼周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