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集锦 » 婚姻法无效婚姻案例分析题

婚姻法无效婚姻案例分析题

发布时间: 2022-02-27 00:24:53

㈠ 婚姻的无效与可撤销案例分析

1、 《婚姻法》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乙与丙无效婚姻

2、不符合,自1994年到2001年,甲与乙一直有联系。
《民诉法》第一百六十七条 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满二年,或者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是欺骗法院
第一百六十九条 被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新判决,撤销原判决。

3、会宣判重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LZ的案例实在太没逻辑了。

㈡ 婚姻法试婚案例及分析

你在稍微的修改一下就好:婚外情协议能否生效?

时间:2005年6月6日10:27 来源:河北侯凤梅律师事务所

周某、唐某两人深深地沉浸在婚外情的“幸福”中无法自拔,但又都无法舍弃自己已有的家庭。于是双方协商后起草了一份协议,在协议中约定“双方彼此照顾关心对方,但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对方的家庭和生活;双方经济独立,不得因彼此间的婚外情而向对方主张权利”。但是事情的发展,谁也无法预料---婚姻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固守着传统的家庭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些人出于各种目的,开始在家庭之外寻找新的情感寄托,最终的结局自然是多种多样,有人还将这种纠纷起诉到了法院。

谈判对手成了情人

现年40岁的周某是某市一家小型企业的老板,家境殷实,家庭和睦,日子过得相当舒坦。随着企业的稳步发展,周某终于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决心好好享受一下生活。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次业务谈判中,他遇到了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外公司女职员唐某。一场业务谈判下来,外表秀丽、充满青春朝气的唐某深深感染了他。经过几次接触,周某发觉自己已经离不开唐某了。有了这种感觉,周某不自觉地留意、关心起唐某来,每天同唐某通电话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年轻貌美的唐某此时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但自见周某的第一天起,唐某也被周某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在唐某心里,周某正是她一直欣赏的那种成功、自信的男人。开始她还刻意和周某保持一定的距离,渐渐地她也就接受了这份特殊情意。终于在一次晚宴后,两人正式确定了彼此间的情人关系。

自愿签下“免责协议”

在现实中,不论是周某还是唐某,对自己的家庭还是有深厚感情的。每次激情过后,两人都会因自己的不忠行为而对家庭产生一种愧疚感,但一看到对方,这种感觉又很快烟消云散,两人深深地沉浸在“幸福”之中无法自拔。虽然他们都觉得彼此真心喜欢对方,但他们知道谁都无法舍弃自己已有的家庭。于是双方起草了一份协议,在协议中约定“双方彼此照顾关心对方,但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对方的家庭和生活;双方经济独立,不得因彼此间的婚外情而向对方主张权利”。“免责协议”签订后,两人更是没有了任何顾虑,在一起度过了一段至今两人还都经常回忆的“美好时光”。

女方流产索赔遭拒

就在双方相处半年后,唐某突然发现自己有了身孕,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她断定腹中的孩子是周某的。唐某怀着忐忑的心情打电话将此事告诉了周某,谁知周某听完后,先是在电话里催促唐某赶紧到医院把孩子处理掉,接着就对唐某进行了一通埋怨。唐某的心当即就凉了半截,为了处理怀孕的事,唐某被迫找了个理由辞去了工作,同时又花了数百元钱做了流产手术。在这期间,周某除了偶尔打个电话外,再没有给唐某任何安慰和照顾,所有这一切大大改变了周某在唐某心中的形象。身体康复后,唐某找到周某,希望他能够承担一点精神和经济上的责任。而早有准备的周某拿出了先前两人签订的“免责协议”,郑重告诫唐某不要违反协议,否则对双方的家庭都没有好处。

签补充协议又反悔

周某的态度彻底摧毁了唐某心中仅存的一丝幻想,但她坚持向对方索要1万元的失业补助、手术费和营养费。在唐某再三交涉之下,周某最终给唐某送去了5000元现金,为了彻底解决此事,周某又与唐某签了一份协议,约定“出于双方友情的考虑,由周某支付唐某1万元现金,唐某以后不得再纠缠此事。”双方还约定除去周某已经支付的5000元以外,其余5000元由周某择日支付。

昔日的情人公然违反自愿签订的免责协议,周某心里总是觉得不舒服,他认为唐某怀孕与自己无关,更不愿意做“冤大头”,所以在补充协议签订后他并没有按期支付剩余的5000元补偿费。唐某于是手持第二份协议书将周某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周某支付剩余的5000元补偿费。

判令周某履行义务

一审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认为,由于两人的婚外性行为损害了我国的婚姻制度,签订的补充协议书与现行的社会道德标准不相符,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判决驳回唐某的诉讼请求。唐某不服,上诉到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中级法院认定:虽然双方的婚外情违反了社会道德标准,但就事后处理问题所作的约定没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第二份协议书合法有效,周某应当依约履行。对于唐某的损失,周某应承担一部分,而双方的第一份“免责协议”属无效合同,法院不予支持。遂作出终审判决:周某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5日内支付5000元赔偿款给唐某。

律师点评:

自愿签订协议不都有效

合同是设定民事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方式之一,但是,并不是双方之间自愿达成的任何合同内容都受法律保护。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上述规定的合同内容是无效的,无
效的合同内容自然对双方不产生约束力。在本案中,周某和唐某签订的第一份“免责协议”,是为了达到双方之间继续保持婚外情的目的,这份协议显然违反了婚姻法和合同法的禁止性规定,因此法院依法认定其无效是正确的,周某自然也就不能援引这份无效的协议进行所谓
的“免责”。

民事违法可协议救济

民事违法行为发生后,法律允许当事人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救济,当事人可以通过签订协议对救济的方式方法进行约定。本案中周某和唐某签署的第二份协议,其内容就属于对以前违法行为后果的处理,依据法律规定,这种民事处理行为本身并不违法,由于该协议属于双方自愿签署,因此这份协议是有效的,周某必须受其约束,也正是基于此,法院最后判令其履行协议约定的支付义务。另外,从民法理论上来说,唐某的怀孕系周某和唐某的共同不法行为造成的,主观上具有共同的过错,应当共同分担唐某相应的损失,因此从这一角度讲,即使当初双方未达成第二份补充协议,唐某也可以请求法院判令周某进行必要的补偿。

我国在修改后的婚姻法中明确规定:夫妻双方有相互忠诚的义务;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正常的婚姻家庭秩序。与此同时,婚姻法还规定:因一方有婚外同居行为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在离婚时请求法院判令对方予以损害赔偿。如果同居双方在同居期间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或者非法登记结婚,构成重婚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㈢ 婚姻法案例分析题答案,急求!!!

原被告之间的夫妻关系成立,法院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婚姻登记机关有误原告可以要求更正,如果持证人身份证号码、住址照片等信息都是正确的,只是名字有误可以要求更正或提起行政诉讼解决。

㈣ 婚姻法案例分析

目前对于忠诚协议,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有效,一种认为无效,一种是不受理的态度,即对协议效力不作判断,但法律不予保护,如当事人愿意履行,法律也不禁止。如上海就是采用的这一做法:
《上海高院民一庭民事法律适用问答选登(二)》问题3:夫妻在婚前或婚后所签订的一方应当对另一方忠实,不得有婚外情,如有违反,违反的一方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的约定,是否具有可诉性,法院应否支持当事人的诉请?
答:《婚姻法》第四条所规定的忠实义务,是一种道德义务,而不是法律义务,夫妻一方以此道德义务作为对价与另一方进行交换而订立的协议,不能理解为确定具体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所以,经高院审委会讨论,已明确,(1)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对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2)对夫妻双方签有忠实协议,现一方仅以对方违反忠实协议为由,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协议或支付违约金及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3)除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夫妻一方在离婚案件中以对方违反忠实协议或违背忠实义务为由,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或损害赔偿的,审理该案的人民法院对此诉请不予处理。(4)之前已审结并发生法律效力的相关案件不再调整。

北京有支持忠诚协议的案例,但总体上,大部分法官认为协议无效,不能保护。但有效论者也认为,如果协议约定了高额的赔偿费,明显高于一方的实际履行能力,法官应本着公平原则做调整。

㈤ 关于婚姻法的案例分析

1、婚前继承的遗产不属于家庭共同财产!

2、根据具体合同内容确定!一般来说不属于家庭共同财产!
3、属于,可以。
4、无权,已经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

㈥ 婚姻法案例分析题

王某(男)与彭某(女)是小学同学,同村居住,1992年双方18岁的时候,由父回母给他们订了亲,遂以夫妻答名义住在了一起,并生育一子。2000年,王某外出务工,结识了女工秦某,不久即租房同居,并于2002年2月起诉到法院要求与彭某离婚。彭某则以《婚姻法》第四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的规定为根据提出反诉,要求保护自己与王某的婚姻关系,排除秦某的妨害行为。请问人民法院应如何对待双方的诉请?
解析:
(1)当事双方1992年以夫妻名义同居时不到法定婚龄,王某起诉“离婚”时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如果双方补办了结婚登记,按照离婚诉讼审理;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则按照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2)如果双方不补办结婚登记,不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即使双方补办了结婚登记,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彭某仅以《婚姻法》第4条为依据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

㈦ 一道关于婚姻法的案例分析

1、婚姻的有效性以结婚登记为准,并不以事实婚姻为准。
2、甲跟乙是无效婚姻,专倒是甲跟丙已经属成为了合法夫妻。
3、如果甲跟乙想解除关系,直接分手就可,本来就不存在婚姻关系,但是甲乙要对孩子的抚养承担义务。
4、如果甲跟丙想解除关系,则必须去办理离婚手续。
希望我的答案您能满意

㈧ 婚姻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不可,血缘关系法律不认可断绝。
2,无权,婚姻自由,是法定原则,任何人专无权干涉。
3.陈悦和陈属林。以及陈教授的在世父母对其遗产享有继承权。他们同属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陈林虽是非婚生子女但与婚生子女同样享有继承权)。张玲非法律认可的配偶,不享有继承权。
以上见解,仅供参考。

㈨ 求婚姻家庭法案例分析题答案。

一、判决离婚。服刑人员配偶之离婚请求通常能得到法院的支持。法院在判定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时,需要综合考虑婚姻基础、婚后感情、婚姻现状及有无和好可能等多方面因素。除了婚姻法第32条明确规定的四种情形外,一方被判处长期徒刑也是法官判决准予离婚的一种重要的法律依据(高法解释第11条)。通常情况下,只要对方被判处有期徒刑,其配偶的离婚请求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二、1)赵艳没有赡养王君的义务。继子女与继父母是否构成抚养关系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原因,本案中赵艳已23岁系成年人,王君没有抚养赵艳,不构成抚养关系。
2)王强有赡养王君的义务。王君与王强的父亲已构成收养关系,收养关系等同于亲子关系。《婚姻法》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王君没有其他子女,因此王强作为孙子女在有赡养能力时需承担赡养义务。

热点内容
呼和浩特法院院长 发布:2025-07-13 17:57:54 浏览:642
合同法案例分析 发布:2025-07-13 17:57:53 浏览:260
潍坊市人民法院 发布:2025-07-13 17:53:17 浏览:747
赵万一商法学 发布:2025-07-13 17:51:47 浏览:937
公司克扣工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7-13 17:48:04 浏览:290
2015法律硕士报名人数 发布:2025-07-13 17:48:02 浏览:544
产品召回司法实践经济法 发布:2025-07-13 17:48:00 浏览:866
常州法院美女 发布:2025-07-13 17:46:48 浏览:170
黄洁洵经济法视频2017 发布:2025-07-13 17:46:37 浏览:730
我国经济法由哪个机关制定 发布:2025-07-13 17:45:56 浏览: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