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第4条条规定

劳动法第4条条规定

发布时间: 2021-02-13 05:16:18

1. 新劳动法第四十条的内容

第四十条内容如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劳动法第4条条规定扩展阅读:

解聘要给经济补偿,辞职履行告知义务

无论什么理由解聘,都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方法,按劳动者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对高端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有适当限制,最高标准是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补偿年限最多12年。

如果劳动者提出辞职,要求解除合同,要履行告知义务,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不提前通知,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举出证据,劳动者就要赔偿。

发生纠纷、争议,能协商解决的协商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调解。现在立法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这方面强化了,企业有调解,地方劳动部门有调解,但调解是自愿的。调解不成,需要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不服,可以提请诉讼。依法可以解除合同,但要按规定补偿。

无论是国企还是国家机关,都有个别“磨洋工”的现象存在。《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完不成工作任务,不胜任工作,换一个工作地方仍完不成的,可以解聘。但要有考核标准,要有明确规定。

2. 劳动法第四条第二款的具体内容

第四十抄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袭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3. 劳动合同法第4条所称的“平等协商”是什么意思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版工之日起超过一权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否则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3)劳动法第4条条规定扩展阅读:《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十七条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4.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如何建立,才符合法律规定的民主程序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何才是具备合法的条件和制定程序?

公司的规章制度必须满专足两属个条件:一是内容合法;二是程序合法,你提到的是程序问题。

程序问题一般要经过:征求意见阶段,如果公司有职代会,那么就征求职代会的意见,没有的话,就征求全公司的意见吧。

征求意见,只是一个程序,意见可以不采纳。

第二阶段是公示阶段,这个可以和第三阶段连起来,就是向全公司员工发出通知和公告。

第四阶段,学习和培训阶段,这个最重要,要组织员工学习,对某些特殊条款向员工作出解释。
然后要让员工确认学习过这个东西。

这样就可以了,不征求员工意见,如果严格追究的话,程序也是违法的,虽然有了这个环节公司不采纳,结果一样,但是有了这个环节就是合法的了。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的内容是什么

第四条【用人单位义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版者享有劳动权利和权履行劳动义务。
这条是大方向的规定,与后面的条文是相互配合理解才有意义。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公司的规章制度例如员工手册等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制定,然后经过公告等才能以此来要求员工,约束员工。公司不能平白无故,毫无根据的处理与员工之间的问题。
希望对你有帮助!

6.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回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答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拓展内容:

第三十六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7. 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第四条应该怎么解释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条文理解
本条是关于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的规定。
第一,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工资管理、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工时休假、职工奖惩,以及其他劳动管理规定。劳动规章制度必须依法制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对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的时候,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第三,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行过程中,工会和职工有权提出异议,并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这是工会的法定权利。
第四,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明示直接涉及其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并将其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予以确认。
适用要点
1.规章制度可以作为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2.用人单位内部规定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应当适用合同约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向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相抵触的,或者规定的劳动者福利低于集体合同的,可以对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如《大同市企业集体合同条例》规定,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相抵触的,由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

8. 劳动法第四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9. 劳动法4条41条是什么

劳动法中第四条和第四十一条分别是关于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加班的相关内容规定。
在这里同时附上劳动合同法的第四条和第四十一条,可能楼主需要的是劳动合同法的条例内容。
根据《劳动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10. 如何理解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条

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版证书的权,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的主体问题:这条的意思是无论是否登记注册的,都是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主体对待的。注册了的分公司也不具备法人资格,可以作为用人单位。
没有注册登记的,只要受母公司委托,也是可以作为用人单位来行使权限的。

热点内容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 发布:2025-09-28 16:53:26 浏览:404
劳动法第六十条 发布:2025-09-28 16:53:26 浏览:850
市长跟法院 发布:2025-09-28 16:51:50 浏览:228
公司法168 发布:2025-09-28 16:45:13 浏览:16
中华民法典民国 发布:2025-09-28 16:19:02 浏览:731
法律顾问服务的模块化 发布:2025-09-28 16:14:11 浏览:737
如何进行间接行政法律授权 发布:2025-09-28 16:14:04 浏览:994
离婚律师夏芳草结局 发布:2025-09-28 15:53:09 浏览:342
中国法官图片 发布:2025-09-28 15:13:03 浏览: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