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目录
① 行政专业所学科目
市政学(Municipal Maneg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市政学亦称市政管理学,是关于城市治理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有绪论、市政管理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城市事务、市民与市民参政、城市规划建设、公共设施、以及城市政治、经济、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环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内容。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基本能力。
参考书目:张永桃主编,《市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学概论(Sociolog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包括社会的形成,社会制度,社会文化,文化传播,社会化以及社会的群体、组织、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变迁和社会现代化,最后还包括社会问题和社会保障。
先修课程:社会热点分析、社区管理研讨
参考书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普遍调查等社会调查方法,以及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调查报告的写作等内容。
参考书目: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4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Politics & Rel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国际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意义。着重探讨当代国际政治体系的结构、功能、动力、环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同时对以国家用为主体的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行为及其动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状态及其调控进行深入讨论。
参考书目:
1、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7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5.
2、Howard H. Lentn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Minneapolis/St. Panl: West Publishing, 1997.
3、John T. Rourke,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 world stage, 3rd ed, Guilford,CT: Dashkin/Mcgraw-Hill, 2000.
4行政职业能力训练(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raining)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采取笔试与口试结合的办法,其中,行政职业能力配合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补充,行政职业能力具有否决权。本课程在于通过考察胜任于国家机关行政工作需要的素质要求——适应公务员职位要求的一般素质与能力,其内容包括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能力、言语理解能力、资料分析能力、数量关系处理能力等几大部分。通过对测试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从心理和能力两方面为毕业生做好准备,帮助学生在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胜出,以培养学生对于行政职业取向的敏感性和必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参考书目:《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国人事出版社。
4中国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中国自商代、西周至鸦片战争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和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具体内容包括经济政治背景、政治思想的分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领域争论的主要问题等。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
参考书目: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组织行为学(Study of Actions in Orgniz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研究组织系统中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它主要从三个层次展开:个体心理与行为,包括个性、知觉、需要与激励理论、态度等内容;群体心理与行为,包括群体心理的一般理论、群体决策、群体沟通与冲突、人际关系、团队等内容;组织心理与行为,包括领导心理、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工作应激等内容。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参考教材: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人力资源开发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的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的管理过程。本课程将介绍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录用、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员工培训与发展、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应用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环节。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
参考教材:余凯成等,《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法学(Administrative Law)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与人民(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并且阐述一个合法有效的政府行为的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法学的基础理论、行政主体、各种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法学基础理论
参考书目: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管理行为为研究对象,融综合性、动态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相对独立的学科。本课程分四大部分讲述:一、行政的历史与发展;二、行政的基本理论与制度设计;三、行政的运作过程;四、行政的行为选择。本课程一方面介绍行政学产生一百多年来的重要思想、事件、人物、争论等专业常识,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改革实践,讲解基本概念与原理。
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导论
参考书目: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公共政策分析(Pubilc Policy Analysi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政府及公共组织如何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它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根本价值取向,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分三大部分讲授:第一部分讲述公共政策的定义、特性、类别及功能,政策科学产生的历史特点及发展趋势,公共政策与政府、环境、公共利益的关系。第二部分讲述一般的政策过程。第三部分讲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看重介绍一些基本的分析模型。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政府经济学(Governmental Economics)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分析政府在社会中应该干什么和如何干等问题。主要包括:政府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政府职能的确定与选择、政府职能的实现过程、政府与制度变迁、政府与公共物品、政府与微观管制、政府与宏观调控、政府与社会保障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杜莉等,《政府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西方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年代、人物、思想流派为线索,介绍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及其发展演变。在时间上,着重讲述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西方近代社会的政治思想。主要分析柏垃图、亚里士多德、阿奎那、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休谟、托克维尔、密尔、边沁、汉密尔顿等人的政治学说。
先修课程: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制度
参考书目: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萨拜因著,《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政府公共关系(Governmental Public Relations)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是通过各种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国家在国内、国外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作为一门课,它主要介绍公共关系内涵,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功能、主体、客体,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和传播沟通媒介,如果时间许可,可以多做些安全分析、公共关系策划等,还可以讲一下政府公共关系实务及政府公共关系礼仪等。这对培养未来行政管理人员的形象意识较重要。
先修课程:公共关系
参考书目:熊源伟,《公共关系学》,安徽人民出版社;肖荣,《公共关系学》,云南教育出版社。
4国家公务员制度(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首先从制度孕育、创立、成长、完善的历史纵深视角,探究了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创立与发展;其次力图在纷呈杂琐的现象背后,找出某些普遍性的原理,即分析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公务员制度的共同条件,主要运行机制与公务员制度的科学价值;再次立足于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分析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战略思路及体制构造。本课程主要有五个专题:一、公务员制度的社会起源,全面创立与发展;二、发展中国家实行公务员制度的经济教训;三、公务员制度的一般理论;四、中国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客观条件及战略思路;五、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体制构造。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黄卫平、谭功荣主编,《比较公务员制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比较行政学(Comparetive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比较行政学(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 Study)是现代行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即运用生态学(ecology)、类型学(又称形态学typology)等科学方法比较研究各国行政环境与行政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并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分析国内外行政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行政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自编。
4电子政府研讨 (Study On E-Govern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电子政府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政府管理的前沿意识,提高学生的现代行政管理专业技能。该课程主要讲授电子化政府和网上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教学方式有多媒体演示、课堂研讨和实地观摩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自编。
4行政公文写作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核心课程、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公文写作以政府及公共组织文件生成、运转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公文处理速度、质量与机关办事效率、工作质量的关系;是一门融行政管理学、写作学等为一体的实践性和实用都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公文含义、分类、特点、作用、文件格式、行文制度以及机关单位各体公文的写法等。
先修课程: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邹育根编著,《行政公文学教程》,云南教育出版社; 曾昭乐编著,《现代公文写作》,中山大学出版社。
4领导学(On Leadership)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领导学是一门以领导活动规律和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融政治学、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主要内容有:领导本质、领导体制、领导素质、领导职能、领导环境、领导过程、领导方法和艺术。
先修课程:政治学导论、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王乐夫主编,《现代领导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秘书学 (On Secretarial work)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秘书学是研究秘书活动和秘书工作规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内容有;秘书活动主体、组织、内容、关系、方法等五大部分。
先修课程:管理学、领导学、行政公文写作
参考书目;邹育根编,《秘书工作规范手册》,暨南大学出版社;诸孝正、罗烈杰、王世国编,《秘书学概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4政治学与行政学原著选读(Selected Classic 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对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经典原著进行解读,了解政治学、行政学思想的演变,追踪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前沿,探讨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轨迹。
先修课程: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学说史
4政府伦理(Ethics in Govern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行政人员的伦理价值、行政责任和义务、行政组织如何负责等。
先修课程:伦理学、行政管理学
参考书目: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文化研究(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文科课程
课程内容:行政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并对客观政治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与作用。本课程主要介绍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意义,并对中西古今行政文化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具体内容包括: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比较、民本文化与民主文化的比较、礼治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比较,等等。
先修课程:政治学、行政学
参考书目: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国际事务管理(International Affairs Management)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课程内容:本课程从国际事务和管理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国际问题。主要包括对国际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行为主体、功能分类(包括政治、经济、安全、文化、体育、卫生等)及其模式等的分析,同时对国际事务中的领导权等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管理学原理
参考书目:自编。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大全的作品目录
一、行政法编
1.总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996.3.1 7公布2009.8.2 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8.2 7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9.1 2.1 4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8.3 0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1987.9.5 公布l996.7.5 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1999.6.7 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1988.9.5 公布2010.4.2 9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2007.4.5 公布)
信访条例
(2005.1.1 0公布)
2.国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1997.3.1 4公布2009.8.2 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1984.5.3 1公布1998.1 2.2 9第一次修正2009.8.2 7第二次正)
民兵工作条例
(1990.1 2.2 4公布2011.1.8 修订)
征兵工作条例
(1985.1 0.2 4公布2001.9.5 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1995.5.1 0公布2010.8.2 8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
(1988.9.5 公布1994.5.1 2第一次修正2000.1 2.2 8第二次修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1988.7.1 公布1994.5.1 2修正)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2005.6.2 3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1990.2.2 3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
(2001.1.1 2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1996.1 0.2 9公布2009.8.2 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2001.4.2 8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
(2010.2.2 6公布)
3.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
(2009.1 0.3 1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1986.9.5 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
(1990.1 0.3 0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
(1990.1 2.2 8公布)
4.人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2005.4.2 7公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的决议
(1978.5.2 4公布)
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全国人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的决议
(1980.9.2 9公布)
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997.5.9 公布2010.6.2 5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
(2004.9.1 7公布)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2007.4.2 2公布)
5.民政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
……
二、行政程序法编
③ 行政执法知识的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
一、行政法的概念
二、行政法的特征
三、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第二节 行政法的法律渊源
一、成文法在行政法法律渊源中的地位
二、行政法法律渊源的主要种类
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习题演练
第二章 行政组织与公务员
第一节 行政组织法概述
第二节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
一、国务院
二、国务院行政机构
第三节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一、地方行政机关的概念
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和职责权限
三、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和派出机构
第四节 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一、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习题演练
第三章 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行为概念及特点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三、行政行为的成立
第二节 抽象行政行为
一、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规则的适用
三、行政立法
第三节 国务院行政法规
一、制定权限
二、制定程序
三、监督程序
第四节 规章和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一、国务院部门规章
二、地方政府规章
三、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习题演练
第四章 具体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定义和构成
二、具体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二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一、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
二、具体行政行为效力的种类
三、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和废止
第三节 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合法要件
一、事实证据确凿
二、正确适用法律、法规
三、符合法定程序
四、不得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
习题演练
第五章 行政许可
第一节 行政许可概述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行政许可的设定
一、行政许可的设定原则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和形式
三、行政许可的种类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程序
第三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一、国家行政机关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三、行政机关委托的其他行政机关(行政委托)
四、办理行政许可的纪律要求
第四节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一、申请与受理
二、审查与决定
三、听证
第五节 行政许可的费用
第六节 监督检查
习题演练
第六章 行政处罚
第一节 行政处罚的概念和原则
一、行政处罚的概念
二、行政处罚的原则
三、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一、行政处罚的种类
二、行政处罚的设定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与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二、行政处罚的管辖
三、行政处罚的适用
第四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
一、行政处罚决定程序
二、行政处罚执行程序
习题演练
第七章 行政强制
第一节 行政强制措施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 行政强制执行
一、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和原则
二、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
三、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习题演练
第八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的概念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行政复议范围
一、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二、行政复议的排除事项
三、行政复议的管辖
第三节 行政复议参加人和行政复议机关
一、行政复议申请人
二、行政复议被申请人
三、行政复议第三人
四、行政复议机关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申请与受理
一、申请复议的条件
二、受理
三、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四、具体行政行为在复议期间的执行力
第五节 行政复议的审理、决定和执行
一、审查方式
二、举证责任
三、查阅材料
四、证据的收集
五、复议申请的撤回
六、对行政规定和行政依据争议的审查和处理
七、行政复议决定
八、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习题演练
……
第二部分 条文精解
第三部分 2008年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执法知识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四部分 深圳市公开招考公务员考试执法知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④ 有没有最新国务院行政法规的目录呀
这个你只能去图书馆、档案馆查询了,另外国务院每月都会出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年度出本全年的合订本,里面应该会有有关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行政法规的目录的。
⑤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
第三节 行政法的效力
第四节 行政法律关系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第二节 行政合法性原则
第三节 行政合理性原则
第三章 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
第二节 行政权限
第三节 相对人和第三人
第四章 行政行为原理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特征与分类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和合法要件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和时间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错误和瑕疵
第五章 行政立法
第一节 行政立法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节 行政立法的分类
第三节 行政立法的原则和程序
第四节 行政立法的监督
第六章 行政立法
第七章 行政规范
第八章 行政征收
第九章 行政许可
第十章 行政监督
第十一章 行政处罚
第十二章 行政强制
第十三章 行政给付
第十四章 行政奖励
第十五章 行政裁决
第十六章 行政合同
第十七章 行政指导
第十八章 行政程序法
第十九章 行政法制监督
第二十章 行政救济概述
第二十一章 行政赔偿
第二十二章 行政补偿
第二十三章 行政复议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概述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七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
第二十八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十九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第三十章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
第三十一章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第三十二章 涉外行政诉讼
参考书目
⑥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作品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概念
一、行政
二、行政法
三、行政法学
四、案例
第二节 行政法的渊源
一、宪法
二、法律
三、行政法规
四、地方性法规
五、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六、规章
七、国际条约
八、法律解释
司法者试试题测试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概述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三、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第二节 依法行政原则
一、合法行政
二、合理行政
三、程序正当
四、便民高效
五、诚实守信
六、权责统一
七、案例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二编 行政法主体
第三章 行政主体
第一节 行政主体概述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三、行政主体资格的界定
四、行政主体的范围
五、案例
第二节 行政机关
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
二、中央行政机关
三、地方行政机关
四、案例
第三节 其他行政主体
一、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三、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国家公务员
第一节 国家公务员概述
一、国家公务员的概念和特征
二、国家公务员的分类
三、案例
第二节 国家公职关系
一、国家公职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国家公职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三、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及其双重身份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行政相对人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概述
一、行政相对人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相对人的范围
三、行政相对人的分类
四、行政相对人的主体资格
五、案例
第二节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一、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概念及特征
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三、行政相对人的义务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第一节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概述
一、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二、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第二节 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种类
一、权力机关监督
二、行政监察
三、司法监督
四、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三编 行政行为
第七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
二、行政行为的特征
三、案例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二、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三、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四、依职权行政行为与依申请行政行为
五、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
六、附条件行政行为与不附条件行政行为
七、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八、平时行政行为与紧急行政行为
九、案例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与效力表现
一、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二、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三、行政行为的生效与失效
四、行政行为的瑕疵与效力后果
五、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行政程序
第一节 行政程序概述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程序的法律意义
三、行政程序的分类
四、案例
第二节 行政程序基本原则
一、行政公开原则
二、行政参与原则
三、公正、公平原则
四、效率原则
五、案例
第三节 行政程序基本制度
一、行政回避制度
二、行政听证制度
三、说明理由制度
司法考试试题测试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行政立法与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第一节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行政立法体制
三、行政立法的原则
四、行政立法的程序
五、行政立法的技术
六、案例
第二节 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一、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分类
三、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四、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
五、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
第一节 行政许可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和特征
二、行政许可的原则
三、行政许可的分类
四、行政许可的设定
五、行政许可的实施
第十一章 行政给付与行政奖励
第十二章 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
第十三章 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第十四章 行政裁决、仲裁与调解
第十五章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第四编 行政复议
第十六章 行政复议概述
第十七章 行政复议范围
第十八章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
第十九章 行政复议参加人
第二十章 行政复议程序及决定
第五编 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章 行政诉讼法概述
第二十二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
第二十三章 行政诉讼参加人
第二十四章 行政诉讼证据
第二十五章 行政诉讼程序
第二十六章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与裁判
第二十七章 涉外行政诉讼
第六编 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二十八章 行政赔偿
第二十九章 行政补偿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⑦ 行政法学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
第二节 行政法关系:
第三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节 行政法学的发展及其学科体系
第二章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第一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关
第三节 被授权的组织与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
第四节 公务员
第五节 行政相对人
第三章 行政行为概述
第一节 行政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第三节 行政行为的分类
第四节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第五节 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第四章 抽象行政行为
第一节 抽象行政行为概述
第二节 行政立法行为
第三节 其他抽象行政行为
第五章 具体行政行为
第一节 行政命令
第二节 行政征收
第三节 行政许可
第四节 行政确认
第五节 行政监督检查
第六节 行政处罚
第七节 行政强制
第八节 行政给付
第九节 行政奖励
第十节 行政裁决
第六章 行政合同
第一节 行政合同概述
第二节 行政合同的种类与作用
第三节 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和解除
第七章 行政指导
第一节 行政指导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行政指导的种类、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 建立、健全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第八章行政程序法
第一节行政程序法概述
第二节 行政程序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第九章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第一节 行政违法
第二节 行政责任
第三节 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
第十章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
第一节 国家赔偿法概述
第二节 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
第三节 行政赔偿
第四节 国家赔偿的方式、标准和费用
第五节 国家补偿
第十一章 行政复议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第二节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
第三节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和管辖
第四节 行政复议的程序
第十二章 司法审查
第一节 司法审查概述
第二节 司法审查的原则
第三节 司法审查的对象与范围
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主体及其管辖
参考书目
后记
图书信息
书 名: 行政法学
作者:周佑勇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ISBN: 9787307070219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⑧ 行政法学的目录
第一章行政法基来本源概念
第二章行政法基本原则
第三章行政主体
第四章行政人
第五章行政相对人
第六章行政职权(一)
第七章行政职权(二)
第八章行政行为
第九章抽象行政行为
第十章具体行政行为
第十一章行政处罚
第十二章行政强制
第十三章行政相关行为
第十四章行政依据
第十五章行政程序
第十六章行政瑕疵
第十七章行政责任
第十八章行政赔偿
第十九章行政补偿
第二十章行政复议
⑨ 行政法学的系列教材
书名:行政法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ISBN:730004059
作者:皮纯协/张成福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
页数:580
出版日期:2002-5-1
版次:1
开本:16开
包装:平
简介:本书从公共管理硕士的专业特色出发,联系国际上的主流学说及实证分析,对我国当前的行政法理论及行政法治实践作出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行政法学导论(行政法概论、行政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行政主体、行政组织、公务员、行政职权),行政行为法(行政行为概论、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调查、行政契约、行政指导、行政计划、行政事实行为),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概述、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法(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目录:
第1编 行政法学导论
?? 第1章 行政法概述
1.1 行政的含义
1.2 行政法的性质
1.3 行政法律关系
1.4 行政法的法源、特点和分类
?1.5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小结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本章阅读书目
?? 第2章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2.1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2.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本章阅读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