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员工未婚先孕受劳动法保护

员工未婚先孕受劳动法保护

发布时间: 2021-02-21 21:59:56

『壹』 跪求资深律师给予指导! 未婚先孕是否同样享受劳动法的保护!

未婚先孕女工可以像正常婚育的女工一样,受到《劳动法》保护,享受顺延劳动合同内等待遇。
根据相关法容律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上述情形消失。未婚先孕并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应享受上述待遇的说法肯定于法无据。同时,《劳动法》规定的上述待遇是基于保护女职工在特殊期间的健康考虑的,因此,你可打消顾虑,妥善处理婚姻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本意理解,用人单位应给予职工相应的产假期间,但是不应给予其产假待遇。这里需区分产假与产假待遇这二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怀孕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休产假企业都应当无条件的批准。而国家规定产假98天,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产妇恢复身体健康,享受产假不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为前提条件,只要有怀孕生育的事实,就应当享受98日的产假。但是,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产假期间不能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员工一样享受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

『贰』 职工未婚先孕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不可以。
未婚怀孕并未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规定,未婚生育才是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因此,单位不可以女工未婚怀孕为由辞退她。如果是未婚先育违法计划生育的,单位也不能直接将小李辞退,还应当将违反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写到规章制度里面,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结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相应规定,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条文:
《劳动法》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叁』 你好,我想问一下未婚先孕,受到劳动法的保护吗如果在单位上班要求立马辞职公司是否应该允许

妇女生育产假是法定的,不管其生育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员工提出要求休产假企业都应当无条件的批准。国家规定产假90天,目的是为了能够保障产妇恢复身体健康,享受产假不以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为前提条件,只要有生产的事实,就应当享受90日的产假。 但是,鉴于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未婚先孕的职工产假期间不能和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员工一样享受产假期间的相关待遇,包括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产假工资)。

『肆』 用人单位可以以员工未婚先孕辞退吗

不可以。

未婚怀孕并未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规定,未婚生育才是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因此,单位不可以女工未婚怀孕为由辞退她。如果是未婚先育违法计划生育的,单位也不能直接将小李辞退,还应当将违反计划生育的相关规定,写到规章制度里面,根据单位的规章制度结合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相应规定,才能解除劳动关系。

法律条文:

《劳动法》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员工未婚先孕受劳动法保护扩展阅读:

用人单位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后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非过错性解除劳动合同在程序上具有严格的限制。

具体是指: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1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伍』 未婚先孕受不受劳动法保护

受劳动法的保护,因为在劳动法上并没有明确怀孕女性是已婚还是未婚,所以比照怀孕的事实,是受到老宋发的保护; 另外,现在《女职工保护特殊条例》的出台,对于未婚先孕的女职工劳动权益的保护是有比较明确的规定,你可以去看一下,那里面一般只有计划生育外的不加以保护,一般的都是受到充分保护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陆』 因怀孕被单位开除,但是是未婚先孕,也能受劳动法的保护吗

不管有没有怀孕,用人单位都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柒』 请教:如果有位员工未婚先孕,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未婚生育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故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但是单位还是要照常给这位专员工批产假的,而且这属期间不能开除这位员工,否则就违反了劳动法。

『捌』 未婚先孕,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未婚先孕,有可能违反了计划生育法,但与劳动法无关。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并无“未婚先孕”的例外情况,可以肯定:用人单位同样无权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劝退更无道理。

『玖』 未婚怀孕受劳动合同法吗

出于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对怀孕期间的妇女都有特殊的保护措施,在几种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裁减人员的情形中,排除了对孕期女职工的适用。《劳动合同法》更规定了在劳动合同期满的情况下,孕期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婚后怀孕对于上述规定的适用显然是没有疑问的。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未婚先孕能否像已婚怀孕一样同等地受《劳动合同法》的特殊保护?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未婚先孕是否违法?关于未婚先孕,我国《生育法》及相关的计划生育条例均没有规定,其它法律也没有规定。因此,未婚先孕不是一个法律问题,不存在违法性。 其次,《劳动合同法》有没有规定未婚先孕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由?《劳动合同法》在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中列举了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各种情形,其中并无未婚先孕。因此,用人单位不得以未婚先孕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孕期”是否排除了未婚先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中相关的表述是“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没有特别规定是“已婚女职工”或者是“婚后孕期”。因此,该“孕期”应当是包括了女职工在所有情况下的孕期,包括未婚先孕女职工的孕期。 通过以上分析,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了然了: 一、《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中的“孕期”,没有特别指明是“已婚女职工”或者是“婚后孕期”,因此,其应当包括未婚先孕的情况; 二、该员工应当向贵公司提交证明其已怀孕的医院检验报告。如该员工确已怀孕,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贵公司不能因合同期满终止与她的劳动合同关系; 三、在上述情形下,贵公司应当督促该员工尽快办理结婚登记或者终止妊娠。贵公司可以在她终止妊娠后,或者生育孩子后哺乳期结束时终止与她的劳动合同关系。

热点内容
劳动法模拟题带答案 发布:2025-09-26 03:31:10 浏览:54
2016年工资支付条例 发布:2025-09-26 03:07:17 浏览:27
今年是民法典颁布 发布:2025-09-26 03:05:40 浏览:502
法院通讯员 发布:2025-09-26 03:05:38 浏览:821
佛山顺德劳动合同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6 02:44:38 浏览:58
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照表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524
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全覆盖出台 发布:2025-09-26 02:44:16 浏览:459
法治与法治的提出来的 发布:2025-09-26 02:33:41 浏览:834
本站受美国法律法规 发布:2025-09-26 02:26:30 浏览:281
山东省法院公开 发布:2025-09-26 02:26:21 浏览: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