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事诉讼法全文2016最新版
⑴ 外国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一、无罪推定原则。
又可称为无罪类推(与有罪类推相对应),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
二、正当程序原则
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程序的正当性包含的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和公开;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宪法的至信、至尊、至上从而实现宪法权威。
三、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是指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陈述或强迫其承认有罪。这直接针对和反对的是刑讯逼供以及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处罚。
四、审判公开原则
包括公开审理和公开宣判两个方面内容(但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不公开) 部分案件不公开审理(但应公开宣判) 公开审判的案件,在开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不公开审理的,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一审法院违反公开审判原则的,二审法院撤销原判发回重申。
但是下列情况不公开审判:1.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一律不公开。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一律不公开;16岁以上未满18岁的,一般也不公开。3.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4.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五、直接言词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是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的合称。直接原则是指判决只能由直接参加法庭调查、听取法庭辩论的审判人员亲自作出。言词原则是指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法院的诉讼行为特别是质证、辩论、证据调查都要求的言词方式进行。
六、自由心证原则
一切诉讼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法律预先不作规定,而由法官、陪审官根据内心确信进行自由判断。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内心确信,称为心证。心证如果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即谓之“确信”,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心证又称“内心确信”。法官审判案件只根据他自己的心证来认定案件事实。 自由心证制度要求法官依据“良心”和“理性”,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合理判断证据的证明价值。
七、一事不再理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就是法院对于任何已经生效裁判加以处理的案件不得再行审判;对于所有已经被生效裁判确定为有罪或无罪的被告人,法院不得再予以审判或科刑。
⑵ 2016 辽宁大学法学考研都需要什么参考书
您好,以下是辽宁大学法学考研所需参考书,您可以根据您报考的具体方向来确定需要看哪几本书:
007法学院(024-62202409)
030101法学理论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国际法》,邵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法学理论
参考书目:《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2法律史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国际法》,邵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
参考书目:
《中国法制史》,曾宪义,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外国法制史》,林榕年、叶秋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四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宪法学、行政法学
参考书目: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姜明安,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4刑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刑法学
参考书目:《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5民商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民法学、商法学
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6诉讼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参考书目: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民事诉讼法学》,江伟,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7经济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经济法学
参考书目:《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经济法》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环境资源保护法
参考书目:《环境法学》,金瑞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030109国际法学
①初试参考书目
《民法学》,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国际法》,邵津,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②复试:面试
复试科目:国际经济法学
参考书目:《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
③同等学力加试:笔试
加试科目:①法理学②宪法学
参考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四版)
《宪法学》,周叶中,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
如果您是全国统招本科,则不需要看同等学力加试的有关内容。以上是专业课要看的书。
公共课部分,是考政治和英语一。政治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15年5-6月出)和肖秀荣8套4套题,做了肖秀荣的这些题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英语一主要攻克阅读和作文2个部分。推荐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
希望能够帮助你,满意请采纳,谢谢!
⑶ 2016年兰州大学刑法考研参考书目
《民事诉讼法》来 江伟自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 陈光中 北京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部分) 刘志坚 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法理学》 张文显 法律出版社
《2016兰州大学法理学考研复习精编》
《2016兰大法理学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⑷ 2016年新刑事诉讼法对行贿罪如何解释
四十五、将刑法来第三百九十条自修改为:“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四十六、在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百九十条之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⑸ 2016年刑事诉讼法有没有变化
没有。
刑事诉讼法2016全文前后经历了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第三条 对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检察、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提起公诉,由人民检察院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严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四条 国家安全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与公安机关相同的职权。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任何特权。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第九条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
第十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十六条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
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第十七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第二章 管 辖
第十八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十九条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第二十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
(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
(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第二十一条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二条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第二十三条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四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六条 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第二十七条 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另行规定。
第三章 回 避
第二十八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第三十一条 本章关于回避的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依照本章的规定要求回避、申请复议。
等等。。。
⑹ 刑事案件双方和解2016
答:刑事诉讼法中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规定。
依据:《刑事诉讼专法》第二属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⑺ 201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之规定,涉嫌危险驾驶
如果因为是酒驾被判决危险驾驶罪,一般是六个月以下拘役,判决生效之后,家属可以前去探望。但是在判决之前,只能由律师去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