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破产程序
Ⅰ 破产法是如何定义破产的
“破产”一词有两种含义。第一,破产是指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状态;第二,破产是指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公平清理债务的一种法律程序(即破产程序)。
破产法上关于破产的定义为:当债务人不能以其财产清偿到期债务时,法院对债务人的总财产进行概括的强制执行,以使全体债权人获得公平清偿的程序。
(二)破产的法律特征
破产是一种概括的执行程序,目的在于剥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务人对其全部财产的管理处分权,让全体债权人取得公平受偿的机会。它有以下特征:
1、 破产是一种法定偿债手段。当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如何分配债务人的财产,如何满足多个债权人的清偿要求,非有法律之特别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或者执行程序,难以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法律特别规定有可资利用的专门程序,破产程序即为其一。
2、 破产以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前提。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破产之原因,破产只不过是对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予以法律确认,即通过法院的司法裁决承认债务人事实上的破产状态。
3、 破产以公平清偿债权为宗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利用破产程序可以合理地协调多数债权人之间就债务人的有限财产如何受偿的利益冲突,使债权人共同分担损失和共同享受利益,即同一顺序的债权人地位平等和受偿机会均等。
4、破产是一种特殊的执行程序。首先,作为一种执行程序,破产程序处于法院的严格控制下,非有法律之特别规定,其他任何人或者机构都不能处分或执行破产人的财产。其次,破产程序优先于个别民事执行程序,在破产程序开始后,必须中止对债务人财产的民事执行程序,所有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人均须通过破产程序行使权利。最后,破产程序是对债务人全部财产与经济关系进行的彻底清算,在做出破产宣告的情况下将终结债务人的经营业务,并使债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
Ⅱ 破产程序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
您好,在原来的民事诉讼法中破产程序是非讼程序,但是后来被删除了。现在关于破产程序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是存在争议的。
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是指因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经法院审查受理,将债务人的财产公平分给债权人的特定的审理程序。它是一种独立的程序制度。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Ⅲ 破产法与民事诉讼法是什么关系的咨询
您好,破产程序与民事诉讼程序同属民事纠纷解决程序。
破产程序,概括地说来,包括:当事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受理并进行初步调查、准予申请时对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公告或通知、申报破产债权、召开债权人会议、决定是否和解并整顿、宣告破产、指定破产清算人(组)、确定破产财产范围、破产费用的充分偿付和破产债权的清偿、债务豁免、破产终结。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确知:其一,每一重要的破产程序行为都是由法院进行或在法院的直接控制、监督、指挥下进行的。在借助于国家民事审判权的作用,从而实现对有关当事人民事实体权益的维护和保障这一点上,破产程序与民事诉讼有其共性。其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破产程序有其基本的指导作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若干基本原则,应适用于破产程序;而有关提起破产程序的要件、破产程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证据的取得、使用规则,均应合于民事诉讼法的相应原理;我国《企业破产法》第6条规定:“破产案件的诉讼程序、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另外还需指出,若干破产程序行为本身也涵有民事诉讼及强制执行的性质,正因有这种功能,所以破产过程中的各种纠纷,除法律定有明文或确有实际必要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解决的情形外,均可由破产程序本身予以解决。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Ⅳ 破产程序和一般民事诉讼程序有何区别
民事诉讼程序,由民事审判程序、民事执行程序和民事诉讼附属程序三大体系构成。民事审判程序具有解决争议的功能,它是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基础。民事审判程序按照其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分为民事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和民事非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民事执行程序的功能,在于凭借国家强制力量,实现权利主体经过法院或者其他机关、组织确认的权利。民事执行程序,分为一般民事执行程序和特殊民事执行程序(即破产清偿程序)。民事诉讼附属程序,是指由民事诉讼法规定,由法院操作,并服务于民事权益的确认或者民事权益的实现的程序性规范。
Ⅳ 企业破产案件属于民事诉讼么
属于。
详见《破产法》第三条 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四条 破产案件审理程序,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Ⅵ 《民事诉讼法》中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规定的适用范围包括( )。
前三3个
Ⅶ 如何申请破产“破产”有哪些法定程序
申请破产,首先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1)书面破产申请;(2)企业主体资格证明;(3)企业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4)企业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5)企业亏损情况的书面说明,并附审计报告;(6)企业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投资情况等;(7)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帐户的详细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帐号、资金等;(8)企业债权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数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9)企业债务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权数额、发生时间;(10)企业涉及的担保情况;(11)企业已发生的诉讼情况;(12)人民法院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其次,申请破产必须符合《破产法》第二条的规定情形,否则法院不回受理。第三,申请破产需要向法院缴交受理费,破产案件依据破产财产总额计算,按照财产案件受理费标准减半交纳,但是,最高不超过30万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二条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Ⅷ 普通民事诉讼和破产程序的关系是什么
从总体上看,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和破产程序是一种互补的关系。一方面,破产偿债是民事诉讼强制执行手段的补充,两者共同维护着债权债务秩序的稳定。另一方面,破产行为自始自终必须依据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程序进行,破产程序中的主要活动必须以民事诉讼法为依据。
Ⅸ 民事诉讼法中企业宣告破产的条件是什么
一般来说,企业被宣告破产的原因和条件是资不抵债。具体法律程序:可以由破产公司自己即债务人申请破产,也可以由破产公司企业的债权人申请破产,法院受理后给予作出受理裁定,制定管理人(过去叫清算组),清产核资,确定债权债务,进行分配等破产程序。具体规定在破产法。
附《破产法》部分条文:
第二条 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
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
第三条 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七条 债务人有本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
企业法人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第十条 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债务人。债务人对申请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应当自异议期满之日起十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前两款规定的裁定受理期限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第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
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
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裁定不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至破产宣告前,经审查发现债务人不符合本法第二条规定情形的,可以裁定驳回申请。申请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同时指定管理人。
第十四条 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二十五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
你可研读一下《破产法》:
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8/28/content_3712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