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

大学生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

发布时间: 2022-02-20 15:04:36

① 未满18岁的勤工俭学学生可以用劳动法

在我国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能力来维持生活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用劳动法。

② 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大学生勤工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调自整的对象.不构成劳动关系,而属雇佣关系,实用合同法.
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勤工俭学要注意量力而行.

③ 勤工俭学是否适用劳动法

个人认为是不适用的.勤工俭学双方不构成劳动关系,应该只能算劳务关系,应该适用<<民法通则>>或<<合同法>>

④ 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非全日制工

不是的。
未毕业学抄生参加袭实习,不是建立正式的劳动关系,实习生不是真正意义的劳动者,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如果产生劳动争议劳动局是不管的。
实习生拿到的不是工资,而叫生活费。
生活补助标准一般是参照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来确定的,具体由各地确定。教育部曾经发过个文,不过对企业没有约束的作用。

国家对未毕业生实习工资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关强制规定。说明国家不鼓励未毕业的在校学生个人出来工作。一般的在校学生实习都是学校统一出面,直接跟用人单位联系签订协议的。

⑤ 在校大学生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

情况不同,适用情况不同。

依据[劳部发[1995]309号]【关于印发《关于贯彻执内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容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即此条排除了《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规对“利用业余时间”的“勤工俭学”的学生的适用;

[劳部发[1995]309号]劳动部在对学生的劳动者资格进行限定的时候对学生的身份本身有一定的限制,即如果不满足“利用业余”时间的条件(且由于劳动法规本身并没有排除学生)因此就不得排除劳动法规对学生的适用;包括但不限于已辍学但仍然保留学籍的情况、也完成学业等待毕业的情况等;

所以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结果。

⑥ 暑期勤工俭学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既然是勤工俭学就不要太纠结了,拿到工资就好,就当是接触社会历练吧。

⑦ 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兼职的行为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面对高校越来越高的消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已成风气。这既是自我独立的探索 也是减轻家里负担的做法。这种现象是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的。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消费者 , 在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一旦与用人单位发生权利义务的争议,学生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而且用人单位也会利用这种方式欺骗学生的劳动力。这样的案例在身边可以随手拈来。例如前不久的 “洋快餐涉嫌违法用工”话题。身边同学也常出现做家教拿不到钱,做兼职被莫名扣工资等等。那大学生勤工俭学是否受法律保护呢?

根据劳动法中 劳动法的适用主体:劳动法的适用主体是部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根据本条规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才是本法的适用主体。而做兼职的大学生显然不在其中,这样一来我们就相当吃亏了。 首先,学生社会经历不足,没有劳动合同约束用人单位就不能有效的保障搞活自己的权利,其次,单位与学生不签定合同,单位就可以找许多的理由辞出学生的工作,这样学生就免费为单位服了务 , 如果学生要主张自己的权利 , 那么根据民事诉讼一般举证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 , 这对学生来说就非常困难 , 况且学生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 兼职打工已经成为不少学生补充个人收入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假期打工挣的钱可以负担一部分的学习生活费用。这样的情况给相当多的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现在我们看下专家方面的说法: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不签订劳动合同”,这个规定是劳动部在 1995 年 309 号文件提出来的,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大量大学生到麦当劳或者肯德基打工的情况,而现在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打工增加自己的收入,所以勤工俭学和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打工已经不是完全一个领域的事了。

正是因为这样,前劳动部 2003 年又颁发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 这个文件明确提出:“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 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30 小时的用工形式。”在该规定中,它只是提“劳动者”并没有提出这个劳动者是学生打工,还是指在职人员兼职,还是指下岗工人,它并没有进行区分,就是说凡是在这个单位平均每日工作不超过 5 小时、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30 小时的,这都算做《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适用范围。 2003 年我们可以看到劳动部在这个问题上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看一个法规,要把他们联系起来去理解。

然对 《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作出的分析中,学生勤工俭学是纳入劳动发保护的范围,但是就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旦出现纠纷对我们大学生就相当不利。所以我同意部分人提议的,把保护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

根据释 (1)>>( 法释 [2001]30 号第 19 条: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的 "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赏在接受高中及以教育 , 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 也就是说上大学的费用不再是父母的法定义务 , 是否支付取决于父母的意愿 . 因为在学大学生绝大多数已满十八周岁 , 已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无能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讲 , 已基本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条件 , 一般情况下应以自己劳动收入了维持生活 , 当父母不为子女提供生活来源时 , 那么大学生的费用就只能靠所谓的勤工俭学来维持 , 如果这时学生的权利还得不到保障还行吗 ? 因此 , 出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 国家应加大对公办高校的财政投入和民办高校的宏观调控 , 尽量降低高校收费标准 , 以保障大部份成年学生通过勤工俭学 , 助学金等来完成高等教育 . 这也是把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的又一个有力依据 .

把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第一 , 举证责任倒置 , 根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 法释 [2001]33 号 ) 第六条 : 在劳动争议纠纷中 , 用人单位作为开除 , 除名 , 解除劳动合同 , 减少劳动报酬 , 计算劳动这工作年限等而发生劳动争议的 , 有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 第二 , 劳动法规比一般的合同法保护的内容规范更具体更广泛更有利于劳动这的权利 . 比如 ,<< 违反 < 劳动法 > 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样就有效的保护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建全 , 所以把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化,逐步提高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面对越来越高的高校消费,勤工俭学已成为大学生维持学业的一个普遍途径,国家应该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劳动给予法律保护,把大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纳入劳动法律保护范围,让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完成他们的学业。

⑧ 大学生兼职是否遵守劳动法

大学生兼职,属于民事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不受劳动法调整。

⑨ 公务员适用劳动法吗 勤工俭学适用劳动法吗

如果你是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形成了劳动关系,就可以按劳动法索取相关补偿,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是正式的公务员,就不适用劳动法,只能适用公务员法。

热点内容
电力依法治企 发布:2025-08-18 23:28:09 浏览:345
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五大体系 发布:2025-08-18 23:25:46 浏览:750
劳动法41条内容42条 发布:2025-08-18 22:58:28 浏览:509
农村土地征用涉及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8-18 22:57:10 浏览:99
成品油行政法规 发布:2025-08-18 22:44:25 浏览:62
著作权法法律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发布:2025-08-18 22:44:18 浏览:645
广东劳动法生育规定 发布:2025-08-18 22:44:08 浏览:919
法治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发布:2025-08-18 22:37:22 浏览:407
浦发银行法律顾问投标 发布:2025-08-18 22:37:09 浏览:380
买房婚姻法公平 发布:2025-08-18 22:32:08 浏览: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