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违反劳动法
⑴ 钉钉辞职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劳动者是按照正常的辞职程序辞职的,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该辞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⑵ 退出钉钉部门群被开除合法吗
不合法。
你的行为并没有违法,公司不能违反劳动法开除你
钉钉(DingTalk)是阿里巴巴集团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多端平台[1],提供PC版,Web版,Mac版和手机版,支持手机和电脑间文件互传。[2]钉钉因中国企业而生,帮助中国企业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微应用),全方位提升中国企业沟通和协同效率。
2019年5月10日,钉钉发布公告称,软件中类似“朋友圈”功能的社区、动态、朋友圈功能将暂停更新一个月[3]。
2020年2月10日晚间,钉钉发布声明称,近期屡遭“PS图片造谣诋毁”,对这些连番多次的恶意污蔑中伤,钉钉已报警,坚决追究造谣传谣者的法律责任。[4]
2020年3月,钉钉TV版登陆当贝市场首发上线。[5]2020年4月8日上午,阿里钉钉正式发布海外版DingTalk Lite,支持繁体中文、英文、日文等多种文字和语言,主要包括视频会议、群直播、聊天、日程等功能,疫情期间面向全球用户免费[6]。
2020年9月27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新一轮调整,主要涉及钉钉事业部。其将与阿里云云视频团队、阿里云Teambition团队、企业智能事业部宜搭团队、政企云事业部、数字政务中台事业部、乌鸫科技部分团队,组建成为新的大钉钉事业部。[7]
钉钉(Ding Talk)是阿里巴巴集团打造的企业级智能移动办公平台,引领未来新一代工作方式,将陪伴每一个企业成长,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协同办公和应用开发平台,是新生产力工具。[69]
截至2021年8月31日,钉钉用户数已经突破5亿,包括企业、学校在内的各类组织数超过1900万。钉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推动千行万业数字化工作方式的普及。
⑶ 如果公司强制使用钉钉是合法的吗
钉钉是管理工具而已,并不是监视工具,也不会影响到人身自由,也不会暴露个人私隐。
所以说使用钉钉并不会出现法律上面的问题。
用了钉钉后,公司不会看到你实时的位置,这点你放心。
⑷ 公司用钉钉定位合法吗
公司在员工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对员工进行远程管理,包括定位。这是合法的。
目前基于手机的远程管理应用程序很多,原理都是公司建立远程管理控制台,在职工手机上安装终端,定时或随时定位,并将位置信息传回控制台。这在技术上并不复杂。只要员工知情并同意,就完全合法,并不侵犯隐私权。
公司应该将该项管理措施公之于众,并作为单位用人的条件之一。员工如果拒绝接受这样的条件,可以放弃公司工作。
该软件的运行应该是完全公开的。但从省电和不干扰手机日常使用角度考虑,应尽量保持后台运行、少占内存等。
(4)钉钉违反劳动法扩展阅读:
相关新闻:移动定位考勤监管员工合法吗
上海市政协委员、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闽键表示,隐私权是为众多法律系统所支持的一种人身基本权利。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
“简单来说,就是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因此案例中的公司行为尚不构成对员工隐私权的侵犯。”游闽键分析表示,公司使用的移动考勤APP仅仅是查看员工在工作时间内个人的位置信息,并没有超脱工作时间之外的范畴,因此这不应当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畴。
不过游闽键强调说,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案例中公司强制要求员工安装和使用这种移动考勤APP就合理合法。在公司要求员工安装和使用移动考勤APP时,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应当在公司面试和正式入职前明确告知员工,成为该公司的员工需安装移动考勤APP,并明确告知员工该APP 将会收录其位置信息; 给员工以自主选择权,选择是否加入该公司。第二,对于获取员工信息的范围,也应当给员工以自主选择权,由员工自行决定授权信息的范围。
游闽键认为,对于员工上厕所这样的事情,如果也采用信息获取的方法,显然不甚合理。
他表示,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用移动考勤APP来进行管理会越来越常见,但企业管理行为如何进一步规范、把握好其中的度,值得深入思考。
⑸ 用钉钉软件定位,违返劳动法不
要看你之前签合同是否有着一条,就算有也只可以在工作时间内 好像不是违反劳动法而是隐私权
⑹ 使用钉钉公司未要求,领导私自要求合法吗
卸载,改用老人机。向这种面向中小公司的企业社交软件,间接侵害了员工的个人隐私,这是不存在平等交流的平台。或者考虑一下像这种不正规管理团队的企业是否应该继续待下去。
⑺ 公司的工资条在钉钉上只有三天可以看 违规劳动法吗
你可以截图保存啊,如果工资条没有纸质签字确认是违规的
⑻ 钉钉上单位写了离职原因是违法违纪对后续有影响吗
首先,钉钉上的,记载的离职原因是的违法乱纪,是不会计入的征信或者档案里面,钉钉的工作群只是单位内部管理一种方式,跟国家的档案毫无关系,但是单位如果把对你的处分写放进档案的话,是会对你有影响的
⑼ 企业用钉钉打卡权限限制员工出勤符合劳动法规定吗
现在很多公司都使用钉钉打卡来考勤。
如果是符合劳动法标准的,使用钉钉打卡没有问题。
如果公司恶意限制员工考勤,那么肯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使用钉钉考勤打不了卡,或者其他不能证明自己上班的事实。记得留存其他能够证明自己上班的事实,比如公司做了其他的考勤,或者和领导有关工作的微信聊天记录,此外可以录音录像,或者找证人作证。
⑽ 公司强制使用钉钉xx定位系统签到,是属于违法行为吗
也不违法,人家公司有制度,你不想去也可以,弄个签到无需root权限的软件,在家就可以签到,觉得满意请采纳,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