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文书送达难题
Ⅰ 行政处罚决定书有几种送达方式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专,按照民事诉讼的送达方属式送达。
主要有: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和公告送达。
其中较常见的是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邮寄送达。
Ⅱ 行政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中如何送达法律文书
可以参照民事诉讼过程中的送达方式。
Ⅲ 行政案件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限
法律分析: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四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Ⅳ 送达法律文书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您好,法律文书的送达一共分为下列几个方式,1直接送达、2留置送达、3委托送达、4邮寄送达、5转交送达、6公告送达。
需要注意的是,A、调解书不可留置送达。B、裁定书、判决书、调解书不可电子送达。C、调解书、执行被执行人到期债权的履行通知书及支付令不可公告送达。D、军人、被监禁的人、被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可以转交送达。
另外,送达文件必须有送达回证。送达回证的内容包括送达诉讼文件的机关,收件人的姓名,送达诉讼文件的名称,送达的时间、地点、方式,送达人、收件人的签名、盖章,签收日期等等。
望采纳。
Ⅳ 法律文书送达问题
如果你单位没有告知法院可以向大厦保安处送达,因大厦保安处不能等同于单位的版办公室、收发权室或值班室,不符合最高院民诉意见的相关规定,应不属于已经合法送达,不发生送达的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法发〔1992〕22号 1992年7月14日发布 自1992年7月14日起实施)
81.
Ⅵ 法律文书送达的问题
留置送达
Ⅶ 关于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的送达问题
直接送达就不说了。
留置送达:以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文书为前提。方法,在送达回回执上写明受送达人拒绝签答收文书的情况,邀请2名或2名以上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如村委会居委会)签字证明。现在的情况是,别人不愿意给你证明。你们要先和法院以及上级部门沟通好,在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时,除了在送达回执写明情况并由执法人员签字证明的基础上采用摄影摄像的方式来固定你们送达的情形。
邮寄送达:最好使用双挂号的形式,就是对方和你都需要进行签收,对方签收的是邮件,你签收的是回执(邮局的回执,不是文书送达回执),凭该回执证明对方签收了文书。但有人要说了,你怎么证明邮件内的就是文书呢?这个问题很棘手,一般可以在邮寄时对信件内容进行登记。如果不登记也没关系,你可以在文书送达回执上写明情况并把邮件送达回执附在上面。需要提醒你的是,千万别拿印有行政机关名称的信封邮寄,人家一看就不签收了,用普通信封邮寄。
委托送达:异地送达使用,这个很简单。
公告送达:看规定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并不是每个行政机关都有条件这么做,法院有全国的人民法院报,行政机关要在一定范围发行的刊物上公告费用都不得了。
Ⅷ 法律文书没有送达,法院有什么问题
你讲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原告起诉至法院,法律文书需要送达给被告方,至于文书没有送达具体什么原因问下法院,无法直接送达也会有其他方式。如确实未送达,可涉及程序违法,相关法律文书可面临撤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