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的举证责任倒置

劳动法的举证责任倒置

发布时间: 2022-04-07 02:39:30

A. 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也就是被告举证,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B. 劳动争议举证倒置的法条在哪

没有 但法官可以依据案情考虑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

C. 劳动法的举证倒置的问题

楼主来,你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自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对劳动争议仲裁中的举证问题加以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此条规定并不是举证责任倒置,其总体规则仍然是谁主张谁举证,只是有关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由用人单位来提供。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单位的举证责任,同时也增加了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的风险。
你的这种情况下,你主张加班费,则应举证证明加班的事实,通常情况下考勤记录是对员工工作时间的记录,你可以主张自己加班,由单位来提供考前记录等相关证据。
以上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D. 我有部分证据,在劳动仲裁中可否使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第一、陶律师说的不错,你可以主张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
第二版、你可以权要求单位补缴三金,因为这个是单位的强制义务,单位拒绝,可向劳动监察部门反应。
第三、回去好好看看你的劳动合同是什么时候签的,如果在你第一年实际工作满一年之后的某一天才签,那么恭喜你,可以向单位主张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
第四、你在职期间,杂志上一直都有你的名字,是否已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要确定不是什么特约撰稿人之类的。如果是,那么你有足够的证据去打仲裁了。
最后,本案不存在什么举证责任倒置,这是法律规定,而不是法院的自由裁量权。恭喜你,赢面很大。

E.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有哪些

【为您推荐】绵阳律师
日照律师
二道江区律师
阿克苏律师
罗平县律师
泰州律师
澄迈县律师
举证,是我们在进行民事诉讼的时候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进行举证的时候,是有一定的原则的,要根据相应的原则来进行举证。其实,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中包括好几种倒置的情况的。那么,大家知道都是有哪些情形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举证责任倒置:是“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的例外情形,即法律直接规定在特定案件中,不由主张权利一方举证,而由另外一方举证的法律制度。
1、公司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公司法》第六十三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消费者权益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需要提醒广大消费者的是,该规则仅适用于机动车等耐用品和装饰装修等服务,且仅限于购买或者接受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超过六个月后,不再适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出现瑕疵,仍然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由消费者承担举证责任。
3、劳动法争议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4、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依据民法理论,一般侵权案件的构成要件有四项,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和过错。这四项一般需要原告进行举证证明的,但由于侵权案件的特殊性,某种侵权构成要件事实对权利主张者证明难度比较大,法律规定以下八类案件,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1)专利侵权:专利侵权纠纷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2)高度危险作业:高度危险物的占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3)环境污染:污染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4)高空坠物: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权人和管理人就自己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5)饲养动物致损: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6)缺陷产品:产品销售者或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7)共同危险:侵权人就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8)医疗行为:医疗机构就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行为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我们在不同的情形下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也是不同的,常见的,对于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来说,如果是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辞退的原因造成的纠纷,是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举证的。
延伸阅读:
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原则是怎么回事
哪些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民事诉讼送达有哪些方式?

F. “举证责任倒置”在《劳动法》中有哪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G. 劳动争议中哪些情况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由用人单位举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三条:“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的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H. 举证倒置的法律规定

一、公司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劳动法争议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三、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侵权案件包括:专利侵权,高度危险作业,环境污染,高空坠物,饲养动物致损,缺陷产品,共同危险,医疗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I. 劳动仲裁法证据倒置是什么意思

劳动仲裁法复证据倒置是为了保护制劳动者利益,法律规定劳动者无法提供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十九条【证据及举证责任】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
二、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J. 劳动争议诉讼的举证责任是否倒置

大多数劳动争议是举证责任倒置的。在法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之外,对其余的事实,仍然由当事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承担举证责任。

“法释〔2001〕14号“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第19条规定,职工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工伤认定办法》(2003)第14条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部门可以根据受伤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第42条第2款规定,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练习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该法第53条规定,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这都表明,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用人单位有无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者患病是否由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发生争议时,用人单位对其无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者患病不是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而劳动者对其提出的用人单位具有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该职业病危害因素致使劳动者患病的主张,不应当负举证责任。

在工资拖欠案件中,劳动者只需要举证证明其已履行劳动义务即可,而对用人单位未付工资的事实不应当负举证责任。《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第6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这表明,用人单位有义务保存已支付工资的证据,而劳动者一般不可能掌握未支付工资的证据,在劳动者提出已履行劳动义务的证据并提出追索拖欠工资的主张时,如果用人单位不能举证证明已支付工资,就应当认定未支付工资的事实并支持劳动者的主张。

热点内容
自助行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6 08:33:47 浏览:106
北京对司法鉴定的管理 发布:2025-07-16 08:33:45 浏览:934
合同法第二十条上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6 08:26:01 浏览:858
行政法效力冲突的解决 发布:2025-07-16 08:16:02 浏览:574
法官自身因素酌定量刑 发布:2025-07-16 08:15:55 浏览:297
绳刑法 发布:2025-07-16 08:15:54 浏览:88
复印签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6 08:15:20 浏览:86
民法典常识 发布:2025-07-16 08:14:28 浏览:531
协议盖手印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6 08:14:27 浏览:151
司法所人民调解总结 发布:2025-07-16 08:01:12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