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

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

发布时间: 2022-04-07 05:52:28

❶ 行政处罚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处罚特征是: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行政处罚的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为目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❷ 对于众多违反行政法规范的人员,行政机关只处罚其中少数人的,请问行政机关的这种作法正确吗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公平原则,在这里得区分具体情况,假如交通运输部门对黑车的查专处,属可能受到处罚的是少数人,因为多数人没被查到,假如说成片的违章建筑,住建部门就不能只查处少数人。对前者来说行政机关的这种作法正确,本身不违法,后者则不然。

❸ 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对象各是什么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方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一种惩戒措施。
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虽然都是国家行政机关作出的制裁行为,但有较大区别:
1、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不同。行政处罚是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作出的,这些行政主体具有对外管理职能,其行政处罚权已为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而行政处分是由受处分的公务员所在机关,或上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作出的。也就是说,一般的行政机关都享有对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权。
2、所制裁的对象不同。行政处罚制裁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而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公务员。
3、采取的形式不同。行政处罚的形式、种类很多,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许可证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而行政处分的形式只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 职和开除等六种形式。
4、行为的性质不同,行政处罚属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管辖关系为基础;而行政处分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前提。
5、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行政处罚所依据的是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而行政处分 则由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或公务员的法律规范调整。
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对行政处罚不服的,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相对方可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通过复议与行政诉讼获得救济;而对行政处分不服的,被处分的公务员只能向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或行政监察部门申诉。

❹ 行政处理决定与行政处罚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1、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不同。2、所制裁的对象不同。3、采取的形式不同。4、行为的性质不同。5、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只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就应当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以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三十三条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❺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处罚的对象必然是 A行政机关 B行政相对人 C特定的行政主体 D公务员

行政------行政机关,处罚------相对人,所以说你的问题正确答案是B行政相对人

❻ 《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将( )

《行政处罚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将不予处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第二十一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

(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70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

(6)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也明确地规定:“对犯罪的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司法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感化、挽救原则要求司法人员在办理未成人案件中要正确处理惩罚和教育的关系。

要将教育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司法人员对未成人要坚持攻心为主,像父母对孩子、教师对学生一样,针对其个人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之认识到自已行为的危害性。

❼ 行政处罚对象的问题。

被处罚主体是医院,处罚主体是环保局。
申请听证是向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申请,且需要在规定时限内提出,3日吧,不提出,则视为放弃听证权利。
听证是在行政处罚之前,处罚告知之后。
如果已作出行政处罚,则进入复议和诉讼阶段,也有时限,复议为60日内,诉讼为3个月内。
复议机关为作出处罚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诉讼途径为作出处罚机关所在地法.院。

❽ 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这句话表述正确吗,请教高手。

行政执法人员来当场作出源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这句话是正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 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

前款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行政机关名称,并由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必须报所属行政机关备案。

(8)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法规范的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第三十一条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热点内容
餐饮收银员规章制度大全 发布:2025-07-16 08:40:02 浏览:66
行政法中滥用职权的规范释义 发布:2025-07-16 08:38:54 浏览:349
自助行为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6 08:33:47 浏览:106
北京对司法鉴定的管理 发布:2025-07-16 08:33:45 浏览:934
合同法第二十条上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6 08:26:01 浏览:858
行政法效力冲突的解决 发布:2025-07-16 08:16:02 浏览:574
法官自身因素酌定量刑 发布:2025-07-16 08:15:55 浏览:297
绳刑法 发布:2025-07-16 08:15:54 浏览:88
复印签名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7-16 08:15:20 浏览:86
民法典常识 发布:2025-07-16 08:14:28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