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兼职的劳动法
⑴ 大学生兼职被拖欠工资受劳动法保护吗
法律分析:受保护。学生与该公司有劳动关系,公司应按合同约定给学生工资报酬。现公司拖欠月工资,其做法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因此,可向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向劳动仲裁委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你的工资,并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⑵ 劳动法关于大学生假期兼职(急!!!!)
只要构成劳动事实,即使没有签订合同,还是应该发工资的。不过如果商家不肯发还工资,最好版是自己收集一下相关权的证据,比如说去找商家谈这个问题时,手机悄悄地开录音。然后自己套他们的话,只要套出有劳动事实就够了,然后去找学校,学校一般会帮你维权的。
注意,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构成劳动事实的有利铁证
⑶ 大学生兼职保护法
专门立一个这样的部门法恐怕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就目前我国的立法状况来看,没有必要。而且这个说法也欠妥。保护了大学生,其他人兼职是不是需要保护?关键是要把大学生列为劳动法保障的劳动主体。其实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原来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大学生兼职不用签订合同,当然是很不利于学生这一类劳动群体的。
如果立法者还没有重视到这个问题,这个信号就很危险了。现在不是在开会么,估计会有代表提交提案的。大家都重视了,话题大了,解决的速度也就快了。。。
下面一篇报道说得挺详细了。
四川新闻网消息
备受关注的“洋快餐时薪”问题,将兼职在校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推进了公众视野。现在兼职打工已经成为不少学生补充个人收入的主要方式,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假期打工挣钱可以负担一部分的学习生活费用。
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越来越普遍的在校学生兼职不视为就业又视为什么?究竟是何种形式的用工?是否受非全日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制约?其人力成本标准如何确定?其权益如何受到保护?……昨日,成都、广州等地相关政府部门、企业、法律专家给出了各种看法。
争议
观点1
兼职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
前晚,四川麦当劳公关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四川麦当劳的兼职人员与公司没有正式建立劳务关系,只是有劳动协议,因此与非全日制用工方式是有区别的。正是因为兼职这种用工方式不属于非全日制用工方式,所以虽然其工资标准只有每小时4.1元,但是与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并不相悖。
同时,据新快报报道,广州肯德基方面回应“时薪违规”报道时说,“在校学生的法律身份特殊,因此其兼职工作不能划入非全日制职工范畴,不受非全日制最低工资标准制约。”
观点2
法律对学生兼职界定不明
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劳监总队黄林琰总队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国家法律对大学生兼职没有明确界定,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立法方面的注意;而社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界定也需要明确。
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劲夫也表示,对于学生之外的人员,只要是企业按全日制标准用一天,就要买社保,但学生则不然。由于学生的身份所限,在校学生实习和见习,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用人单位不必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也不必为其购买社保,因此相对而言企业也喜欢用兼职学生,这样工资待遇低一些。因此,劳动法对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的保护,是有欠缺的。他建议相关部门在这方面应有政策,一方面保障企业的利益,同时加大对兼职学生利益的保护。
观点3
在校生打工应受劳动法保护
中国劳动法理事、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鲁英表示,除去实习和见习的情况,在校大学生只要在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就已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应当受劳动法保护,理所当然也适用非全日制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对于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鲁英认为这一规定没有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个人的人格给予重视,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保护兼职打工的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且违反了《劳动法》第46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规定,应该修改。
⑷ 大学生兼职是否遵守劳动法
大学生兼职,属于民事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所以不受劳动法调整。
⑸ 大学生兼职应纳入劳动法有权签劳动合同
正是由于难以签订书面协议,大学生兼职往往在保护自身权益上先天不足。长期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律师陈曦表示,由于兼职未签订劳动合同,也就不受劳动合同法的约束。虽然口头协议属于契约的一种,但遇到不良商家或中介,显得不堪一击。
此外,法律法规缺失也是导致大学生们权益难以受到保护的重要原因。
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调研员谢向军表示,广东省在2010年出台了《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希望填补大学生实习、见习生劳动权益的法律“真空”。然而该条例虽然出台了4年时间,但法规内容却很模糊,对于大学生兼职利益保护也未细化。
不过,针对大学生兼职受骗愈演愈烈的现象,已有不少学校通过开展讲座和校友会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实习兼职经验及注意事项。广东一些高校还成立了专门的校内兼职管理机构,不仅提供兼职服务,还提供正确引导与帮助。暨南大学的家教联盟,在集纳家教信息后,通过核准与筛选后提供给大学生,让大学生的兼职多了一份保障。
有专家表示,大学生是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今后应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赋予兼职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同时要求所有用人单位严格遵守,违法必究,通过法律的威慑和保障来执行,这是充分保障大学生实习兼职权益的关键。
⑹ 大学生做兼职受劳动法保护吗
兼职时还是找自己学校介绍的,比较正规,会有签劳动合同的,没得签的肯定不安全
⑺ 大学生打工是否受劳动法保护
大学生勤工来俭学不属于劳动法调自整的对象.不构成劳动关系,而属雇佣关系,实用合同法.
劳动部于1995年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勤工俭学要注意量力而行.
⑻ 新劳动法有规定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不能在公司做兼职员工吗
劳动合同法并没有规定兼职问题。但一般企业都有“竞业规定”,就是你不能同内时从事两个相同行容业的工作,比如你在某建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就不能到另一个建材公司兼职,这是企业的自我保护,此竞业规定可获得法律支持。但有个例外,比如,你在某建材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在另一家食品公司兼职,就不会有问题。
如果贵公司没有类似规定则另当别论,您大可兼职挣钱。
另外,兼职与否,跟是否大学毕业无关。
⑼ 劳动法里对大学生兼职有哪些规定吗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本身不算是正常劳动者,其仍属于学校统一管理,不具有出版卖人力资源换取权报酬的资格,其兼职主要是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一般而言是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只签订实践用工协议或实习协议、勤工俭学协议什么的,这是属于劳务合同的一种,不属于劳动法调整的范畴。对此,原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兼职属于双重劳动关系的一种。但是,由于兼职所建立的劳动关系属次要劳动关系,与原劳动关系处于主次地位,因此并不为法律所禁止。而法律明令禁止的是,处于虚实地位的多个劳动关系。如我们常说的停薪留职,与一个单位存在名义上的劳动关系,又同时与多个单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这种行为极大地混乱了我国的劳动管理秩序,因此为法律法规所禁止。如果兼职只是向对方提供劳务,而并未划入其编制,受其管理与约束,那么并不成立兼职的劳动关系,而只是劳务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
⑽ 大学生假期里打工会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吗
大学生利用暑假打工,确实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我国《劳动法》和《工伤保险内条例》中所容称的“劳动者”和“职工”均是指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尚未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故彼此的权利义务不受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
万一发生纠纷,如用人单位不发工钱,或者发生伤害事件,大学生可以根据其他相关法律来维权:在单位打工时,最好签订一份书面协议,约定工作时间和期限、工作内容及条件、劳务报酬及其支付方式等。这样,一旦工钱被拖欠或克扣,就可以依据《合同法》维权。
另外,大学生打工期间,若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虽然不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待遇,但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