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条款大全 » 劳动法中非因工伤有关条例

劳动法中非因工伤有关条例

发布时间: 2025-05-22 15:57:30

Ⅰ 非工伤人员如果被鉴定为5至10级的,解除劳动合同按什么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版劳动者一个权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法对职工工作期间生病住院至病世的有关工资待遇及家属陪护等费用问题有什么规定

劳动法有规定,职工因病住院期间,可以享受病假工资的。

劳动保障部门对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也有相应规定。基本原则是:

1、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企业要给医疗期,在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2、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以下简称《医疗期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企业要给予职工医疗期的相应待遇。

3、根闹差据《医疗期规定》第5条规定,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胡粗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按劳动部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9条规定,职工病假期间工资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80%,有用人单位自行决定支付办法。

按现行法规,职工因工伤住院生活不能自理护理费由用人单位负担,因病住院陪护自理。

(2)劳动法中非因工伤有关条例扩展阅读:

职工患病工资发放标准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

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裤弯镇准。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上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5%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参考资料: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Ⅲ 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无法工作了,单位做何补偿

依据《劳动法》第四十三条:企业职工在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中应注意下列权益的保护:
1、职工享受法定的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劳动部有关规章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液指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还可以适当地延长。

在法定的医疗期内,即使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到期了,合同期限也应延续到医疗期满届满为止。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职工享有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

根据法律的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即:职工在医疗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内部规定向职工支付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但单位内部规定支付上述费用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职工医疗期内医疗终结后劳动关系的处理

职工在医疗期内医疗终闹歼配结,伤病痊愈,如果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不能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应另行安排适当的工作。

(3)劳动法中非因工伤有关条例扩展阅读:

职工工作中突发疾病不被认定为工伤可以享有医疗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一)款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工作中突发疾病,究其本质来说,是为因病死亡,法律规定突发疾病死亡或者经抢救无效48小时之内死亡,是出于对劳动者群体利益的保护。

但”病“和”伤“的保护一般是属于不同的法律规范和政策调整范畴的,《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是因工作中遭受事故而发生伤害的情形,而疾病应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保护的范围,如把工作中突发疾病的所有情形规定为视同工伤。

不仅脱离了工伤保险的本意,而且也会导致实践中难以区分,混淆了伤和病的概念,《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作出一定限制,是合改蚂法合理的。

劳动者工作中突发疾病不符合视同工伤条件,不被认定为工伤的,应当通过疾病保险救济,医疗费用按照医疗保险办法由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按规定分担,用人单位按照病假待遇规定支付病假工资。

Ⅳ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在劳动法里吗

是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劳部发[1994]47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上海市社会保险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适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需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改革,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医疗期限的规定,我部制定了《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现予发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部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一日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6条、29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1~4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5~10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第七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本规定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供参考。

Ⅳ 关于劳动法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工资是怎样支付的

劳动法对于病假工资的规定如下: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版》(劳部权发[1995]309号)
59、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热点内容
基层法律服务收费吗 发布:2025-05-22 20:40:06 浏览:203
法官选来 发布:2025-05-22 20:33:26 浏览:274
怎么选经济法毕业论文 发布:2025-05-22 20:24:02 浏览:603
公司法人股权私下转让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2 20:20:12 浏览:901
施工合同补充条款法律效力 发布:2025-05-22 20:01:53 浏览:572
经济法证券法记忆要点 发布:2025-05-22 19:45:34 浏览:451
用人单位触犯劳动法 发布:2025-05-22 19:44:11 浏览:120
百度法官 发布:2025-05-22 19:39:11 浏览:276
账务混乱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5-22 19:38:12 浏览:637
贵阳刑事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 发布:2025-05-22 19:36:39 浏览: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