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法規
1. 什麼是「經心理咨詢師三級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
是指取得這個證件的人,是經過了心理培訓正規機構的培訓,並且培訓的課時已經滿足了三級所需要的課時,一共是150個小時的時間。
心理咨詢師是協助求助者解決各類心理問題、具有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是健康管家職業之一,主要解決人們心理健康問題。通過三級心理咨詢師級考試合格之後,就可以晉級成為三級心理咨詢師了。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共分三個等級,作為高知識含量的職業,心理咨詢師直接從三級開始鑒定。三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一級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尚未開放)三個等級。而2006年開始,將採用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新標准進行資格考試。
2. 心理咨詢師職業道德准則的職業責任
心理咨詢師應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遵守專業倫理規范;心理咨詢師所從事的專業工作應基於科學的研究和發現,在專業界限和個人能力范圍之內,以負責任的態度進行工作;心理咨詢師應不斷更新並發展專業知識、積極參與自我保健的活動,促進個人在生理上、社會適應上和心理上的健康以更好地滿足專業責任的需要。
1、心理咨詢師應在自己專業能力范圍內,根據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培訓和督導的經歷和工作經驗,為不同人群提供適宜而有效的專業服務;
2、心理咨詢師應充分認識到繼續教育的意義,在專業工作領域內保持對當前學科和專業信息的了解,保持對所用技能的掌握和對新知識的開放態度;
3、心理咨詢師應保持對於自身職業能力的關注,在必要時採取適當步驟尋求專業督導的幫助。在缺乏專業督導時,應盡量尋求同行的專業幫助;
4、心理咨詢師應關注自我保健,當意識到個人的生理或心理問題可能會對來訪者造成傷害時,應尋求督導或其他專業人員的幫助,必要時應限制、中斷或終止臨床專業服務;
5、心理咨詢師在工作中需要介紹自己情況時,應實事求是地說明自己的專業資歷、學位、專業資格證書等情況,在需要進行廣告宣傳或描述其服務內容時,應以確切的方式表述其專業資格。心理咨詢師不得貶低其他專業人員,不得以虛假、誤導、欺瞞的方式對自己或自己的工作部門進行宣傳,更不能進行詐騙;
6、當心理咨詢師通過公眾媒體(如講座、演示,電台、電視、報紙、印刷物品、網路等)從事專業活動,或以專業身份提供勸導和評論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論要基於恰當的專業文獻和實踐,尊重事實,注意自己的言行應遵循專業倫理規范。
7、當心理咨詢師需要向第三方(例如法庭、保險公司等)報告自己的專業工作時,應採取誠實、客觀的態度准確地描述自己的工作;
8、心理咨詢師不得利用專業地位獲取私利,如個人或所屬家庭成員的利益、性利益、不平等交易財物和服務等。也不得利用心理咨詢、教學、培訓、督導的關系為自己獲取合理報酬之外的私利。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的規定心理咨詢師不應進行的工作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的規定心理咨詢師不應進行的工作是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二十三條心理咨詢人員應當提高業務素質,遵守執業規范,為社會公眾提供專業化的心理咨詢服務。
心理咨詢人員不得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心理咨詢人員發現接受咨詢的人員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應當建議其到符合本法規定的醫療機構就診。心理咨詢人員應當尊重接受咨詢人員的隱私,並為其保守秘密。
(3)心理咨詢師法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第七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直至吊銷執業證書或者營業執照:
(一)心理咨詢人員從事心理治療或者精神障礙的診斷、治療的;
(二)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醫療機構以外開展心理治療活動的;
(三)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從事精神障礙的診斷的;
(四)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為精神障礙患者開具處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療的。
心理咨詢人員、專門從事心理治療的人員在心理咨詢、心理治療活動中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4. 國家現在有明文規定學校必須配備心理咨詢師嗎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
第六條 配齊配好教師。在核定的編制范圍內,學校對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並根據學生人數需要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有相關心理學教育背景或取得相關資格證書,經過崗前培訓,能夠勝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工作。
現在學校里的心理教師一般都擁有咨詢師的三級或二級資格證。所以是需要配備咨詢師的。
5. 請獨立開設心理咨詢室的咨詢師告知一下,國內有沒有法律或行政法規明確規定,三級心理咨詢師不能獨立開業
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按照國家職業資格心理咨詢師培訓鑒定工作的統一要求,已經或准備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的人員,都應該經過專門的職業培訓,獲得全國統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書》後方可從事相應心理咨詢活動。我國的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體系從2002年9月開始進行試點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員參加到心理咨詢師培訓的學習中。
6. 請問ACI注冊心理咨詢師學習內容是什麼
理論部分
一、普通心理學
1. 心理科學概述 2. 心理行為的生物學基礎 3. 認識過程 4. 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 5. 需要和動機
6. 能力、氣質和性格 7. 意識研究
二、社會心理學
1. 社會心理學概述 2. 社會化與自我概念 3. 社會知覺與歸因 4. 社會動機與社交情緒
5. 態度形成與態度轉變 6. 溝通與人際關系 7. 社會影響 8. 愛情、婚姻與家庭
三、發展心理學
1. 發展心理學概述 2. 嬰兒期的心理發展 3. 幼兒期的心理發展 4. 童年期的心理發展
5. 青春發育期的心理發展 6. 青年期的心理發展 7. 中年期的心理發展變化 8. 老年期的心理發展變化
四、異常心理學
1. 心理異常 2. 引起心理異常的主要因素 3. 一般心理問題 4. 心理障礙
五、健康心理學
1. 心理健康及其評估標准 2. 常見的軀體疾病患者的心理問題 3. 壓力與健康
六、心理測量學
1. 心理測量學概述 2. 測驗的常模 3. 測驗的信度 4. 測驗的效度 5. 項目分析
6. 測驗編制的一般程序 7. 心理測驗的使用
七、咨詢心理學
1. 咨詢心理學概述 2. 心理咨詢的基本過程 3. 心理咨詢的重要學派
技能操作部分
一、心理診斷技能
1. 初診接待 2. 初步診斷 3. 識別病因
二、心理咨詢技能
1. 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術 2. 個體心理咨詢技能 3. 團體心理咨詢技能
三、心理測驗技能
1. 智力測驗 2. 人格測驗 3.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4. 引進國外心理測驗
詳情請參考《注冊國際心理咨詢師考試大綱和輔導練習》。
7. 心理咨詢師的職業守則的意義
每一個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都必須要遵守有職業操守。在中國,心理咨詢師需要遵守中國心理學會制定的臨床和咨詢工作倫理守則。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倫理守則有五個大的方面,分別是行善、責任、公正、尊重以及誠信。行善指的是心理工作者要為來尋求幫助的人帶來益處,即應該保護他們的權利以及避免讓他們受到傷害;第二是責任,就是指心理工作者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專業的信譽,履行自己的職責,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並為來尋求幫助的人提供自己最高水平的專業服務;三則是公正,這個要求心理工作者必須端正自己的專業態度,不能對來尋求幫助的人抱有偏見、歧視或有別於其他來訪者的特殊待遇,對自己能力不足的事情必須在認清自己能力的范疇後做最適合來訪者的安排;第四點就是尊重每一位來尋求幫助的人,包括他們的個人隱私以及對所有涉及到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或者是咨詢過程中的內容都要予以保密,給予來訪者自我決定是否需要繼續接受咨詢的權利,不能將自己的意願強加於來訪者身上;最後,對尋求幫助的人要予以誠信對待,心理工作者在自己各方面的專業知識、工作以及自己的行為都應該保持其真實性,畢竟來訪者在與咨詢師剛開始接觸的時候都會多多少少有點抵觸的心理,假如來訪者發現咨詢師有「撒謊」、「欺騙」、「不真誠」等等的行為,可能會造成來訪者從此無法在信任咨詢師的情況,這樣對咨詢的效果會有很大、甚至是負面的影響。
8. 心理咨詢師的報考條件
9. 什麼是「心理咨詢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准學時數」
心理咨詢師正規抄培訓達襲規定標准學時數:經參加由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指定的培訓機構培訓所開具的培訓證明,具備資格的各省市機構均可開具此證明,具體機構名稱也可以登錄各省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官網或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詢。
結業證書就是經過官方的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證明,證明你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標准學時數。
本職業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心理咨詢師三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心理咨詢師二級(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心理咨詢師一級(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9)心理咨詢師法規擴展閱讀:
心理咨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從來訪者及家屬等信息源獲得有關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資料;
2、對來訪者的心理成長、人格發展、智力、社會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進行全面評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測查;
3、根據心理發展史和心理生理測查的結果,在心理咨詢中發現來訪者有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時應及時請求會診或轉往其他專科。
10. 國家心理咨詢師的職業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為了進一步完善國家職業標准體系,為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提供科學、規范的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委託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標准》(以下簡稱《標准》)。 本《標准》以客觀反映現階段本職業的水平和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為目標,在充分考慮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變化對本職業影響的基礎上,對職業的活動范圍、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和知識水平作了明確規定。 本《標准》的制定遵循了有關技術規程的要求。既保證了《標准》體例的規范化,又體現了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技能為核心的特點,同時也使其具有根據科技發展進行調整的靈活性和實用性,符合培訓、鑒定和就業工作的需要。 本《標准》依據有關規定將本職業分為三個等級,包括職業概況、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等四個方面的內容。 本《標准》是在各有關專家和實際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參加編寫的人員有:郭念鋒、張建新、姜長青。參加審定的主要人員有:陳蕾、李克、許又新、張伯源、劉福源、胡順之、李鳴杲、皇甫恩、黃鐸香、馬建青、何纓 、陳學儒、馬欣良,在此一並致謝。 本《標准》業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自2001年8月3日起試行。 就業前景
美國勞工部網站披露,美國社會獨立開業的心理師(Counseling Psychologist )占從業人數的34%。自由職業者佔了很大一部分。也就是說能力決定心理咨詢師的就業。國家衛生部抽樣調查數據顯示,在各個年齡人群中,20%的人口處於心理不健康或者亞健康狀態,其中心理疾病患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是5%左右。專家表示,心理咨詢作為一種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專業活動,正成為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職業領域。 特別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後,心理干預國人婦孺皆知,心理咨詢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各地心理咨詢的行業管理專業管理組織紛紛成立。
三級心理咨詢師通過心理咨詢師二級考試合格之後,就可以晉級成為二級心理咨詢師了。需要社會注意的是,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是開展心理咨詢的入門資格證明,心理咨詢師需要接受系統的職前訓練和能力再認證達到合格水準,進而需要臨床積累,接受督導訓練,不斷完善自己的技能成為成熟心理咨詢師。
就目前來看,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使得心理咨詢師職業對從業者的要求已超越原有標准,存在著職業標准與實際職業要求存在差異,鑒定的內容與職業實際操作的要求還不對應等問題,單一的鑒定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心理咨詢師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
心理咨詢師實務技能等級培訓採取網路遠程教學配合面授體驗性工作坊、遠程及落地見習實習、在線督導等先進的培訓方式,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心理咨詢師的執業能力水平,促進心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雙證上崗也逐漸成為心理咨詢行業的新標准,三級心理咨詢師需要通過資格考試以及實務技能方面的考試逐漸成為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