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電瓶車安全駕駛規章
1. 電動車安全駕駛
這個沒看明白,好像也沒特別針對電動車事故規定,因為在路上行駛事故會有很內多因容素造成的,所以才會出警根據現場觀察然後再出判決書,說評你一句話講不清楚。但是如果按機動車來說的話一般追尾事故,都是後方車輛負全責或者是主要責任,因為沒有保持安全距離。上個月我陪朋友去交警隊處理追尾事故討論會議的時候,交警就是這么說的,還讓我別吵就一條後車責任。而且是造成人員死亡的重大事故。
2. 國家對於電動車的行駛有關規定有哪些希望全面點的回答,有法律依據的。
國家對於電動車的行駛有關規定的法律依據依據提現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
第十八條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五十七條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
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2)景區電瓶車安全駕駛規章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
第八十九條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
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一百零七條對道路交通違法行為人予以警告、200元以下罰款,交通警察可以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違法事實、行政處罰的依據、處罰內容、時間、地點以及處罰機關名稱,並由執法人員簽名或者蓋章。
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應當自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對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罰款,當事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場予以收繳罰款。
罰款應當開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一百零九條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1、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
2、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 電動車安全行車注意事項
電動車憑借著極高的性價比,得到了市民朋友普遍的青睞。但是,近幾年由於駕駛電動車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卻時有發生。這是因為電動車速度快、慣性大,在機動車道上行駛時聲音很小,很少能引起駕駛員的注意,故而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今天蜀黎就為大家駕駛電動車安全出行提一些注意事項。
1、最高車速不超過20公里/小時。根據標准規定,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車速為20公里/小時。速度過快,過大的慣性可導致制動失效,且車架和前叉等主體結構的負荷加大,易發生斷裂危險。另外,電動自行車在低速狀態下運行有利於續行里程的增加,物理實驗表明,過高的時速將會增加車輛"加速度"損耗,也會增加單位里程的能耗。
2、制動不宜過急,防止"飛車"。電動車的控制系統一般採用PWM(脈寬調制)方式來調節行車速度和執行各種保護功能,在PWM系統中,主迴路中的主要執行部件是功率型MOS管、續流二極體和優質大容量電容。在電動車控制系統中最為嚴重的故障是功率型MOS管被擊穿直通,電機將失去控制,而電機的堵轉沖擊電流往往可以達到數十安培,車輛無法停止,強制剎車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使熔斷器(保險絲)斷開。用戶在面對這種意外情況時會驚慌失措,處置不當容易出現安全事故。這種情況俗稱"飛車"。要防止"飛車",首先要在設計上大大強化安全裕量,同時必須選擇優質關鍵器件。其次,可設置"防飛車"裝置,一旦出現異常,用戶微動拇指就可迅速切斷總電源,確保人身安全。
3、注意檢修,警惕"前叉及前叉組合件破壞"。前叉及前叉組合件承受著很大的沖擊和疲勞,特別是遇到緊急剎車、猛拐以及地面暗坑時,對電動自行車的製造質量構成極大的考驗。鎖緊螺桿的松動,車把強度不夠,以及前叉承力部位的薄弱等等,可能會造成嚴重事故。防止"前叉及前叉組合件破壞"的正確方法仍然是提高與安全相關的部件的品質和成本,並強化檢測手段。
4、當心"電熱失控事故"。電熱事故分成兩類,一類是行車過程中的"熱聚集"失控事故,由於電動車的工作電流是負載的正比例函數,當連續工作在大電流條件下,如果某些接觸部件電阻過大,就會發熱,如果設計不佳,會使熱效應加聚,有些電動車甚至會出現運行"自燃"。另一類是充電過程中的"熱失控",有些低成本低質量的充電器,發熱嚴重,甚至也會"自燃",因為充電一般在無人看管的夜間進行,一旦出現自燃無法及時處理,後果不堪設想。消除"電熱失控事故"最有效的方法,一是嚴格控制接觸電阻,確保良好接觸;二是可能的熱聚點都應採用阻燃物質,消滅燃燒;三是充電器必須確保質量,嚴格控制溫升,並要選用阻燃外殼。另外,制動性也是電動自行車的重要技術指標。制動系統的檔次差別很大,選擇優質制動系統是降低維修率和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在起步、爬坡時應該腳蹬助行,防止啟動電流過大、機件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引起電機線圈、線路、電瓶和調速器的過熱損毀,甚至釀成災害。
○
4. 《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電動自行車有何規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對電動自行車的規定如下: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4)景區電瓶車安全駕駛規章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規定:
第六十八條 非機動車通過有交通信號燈控制的交叉路口,應當按照下列規定通行:
(一)轉彎的非機動車讓直行的車輛、行人優先通行;
(二)遇有前方路口交通阻塞時,不得進入路口;
(三)向左轉彎時,靠路口中心點的右側轉彎;
(四)遇有停止信號時,應當依次停在路口停止線以外。沒有停止線的,停在路口以外;
(五)向右轉彎遇有同方向前車正在等候放行信號時,在本車道內能夠轉彎的,可以通行;不能轉彎的,依次等候。
第七十條 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後直行通過。
因非機動車道被佔用無法在本車道內行駛的非機動車,可以在受阻的路段借用相鄰的機動車道行駛,並在駛過被佔用路段後迅速駛回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遇此情況應當減速讓行。
5. 電動車法律法規
闡述的電動車是指電動力二輪車,不包括電動汽車等。一、電動車屬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條,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因此,電動車要麼是機動車,要麼就是非機動車。
從上述法律規定,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我們平常說的電動車,如果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准,就屬非機動車;除此以外的,都屬機動車。
二、哪些電動車屬非機動車
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電動車,屬非機動車。
根據現行的電動自行車國家標准,即《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17761—1999),電動自行車的設計最高時速不大於20公里/小時;空車質量不大於40公斤;30分鍾的腳踏行駛距離不小於7公里(即具有良好的腳踏騎行功能)。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電動車,即可認定為非機動車。其他的電動車,均屬機動車。
三、為什麼要弄清楚電動車的屬性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管理和通行規則都不一樣。主要區別有:(一)機動車上道路行駛需要投保交強險、登記上牌、駕駛人需要持有駕駛證;非機動車無此要求。(二)機動車走機動車道;非機動車走非機動車,在沒有非機動車道地方,應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三)發生交通事故時,法律對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的賠償比例有所照顧,即行人、非機動車駕駛人負次要、同等、主要、全部責任時,機動車一方分別承擔80%、60%、40%、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在正常責任比例上多10%)。
四、電動車是否需要登記上牌
屬於非機動車的電動車,即電動自行車,目前尚無規定需要登記上牌。
屬於機動車的電動車,且稱之為超標電動車,依法應當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即需要投交強險,取得行駛證、號牌後才能上路。但由於我國特殊國情,超標電動車市場的龐大需求,大量的超標電動車被生產、銷售,已成泛濫之勢,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以及工商部門在源頭上未能制止,公安機關對已經投入的超標電動車難以實施有效管理。這些非法生產、銷售的電動車因不符合機動車注冊登記的條件,無法上牌。
目前廈門對駕駛無牌超標電動車的現象,一般不按無牌機動車處罰,即只警告,不罰款。但如果駕駛超標電動車發生交通事故,則要按機動車的管理和通行規則去判斷事故責任。
五、騎電動車是否需要考駕駛證
騎電動自行車,不需要駕駛證。
騎超標電動車,需要持有準駕車型為摩托車(E)或輕便摩托車(F)的駕駛證。其中最高設計車速大於50km/h的電動車,必須持有準駕為E的駕駛證。
6. 關於電瓶車有哪些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中有關電瓶車的法規如下:
第二章車輛和駕駛人
第十八條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後,方可上道路行駛。 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 非機動車的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應當符合非機動車安全技術標准。
第四章道路通行規定
第三十五條
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
第三十六條
根據道路條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劃分為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第三十七條
道路劃設專用車道的,在專用車道內,只准許規定的車輛通行,其他車輛不得進入專用車道內行駛。
第三十八條
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遇有交通警察現場指揮時,應當按照交通警察的指揮通行;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眾性活動、大范圍施工等情況,需要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與公眾的道路交通活動直接有關的決定,應當提前向社會公告。
第五十三條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可以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非執行緊急任務時,不得使用警報器、標志燈具,不享有前款規定的道路優先通行權。
第五十四條
道路養護車輛、工程作業車進行作業時,在不影響過往車輛通行的前提下,其行駛路線和方向不受交通標志、標線限制,過往車輛和人員應當注意避讓。 灑水車、清掃車等機動車應當按照安全作業標准作業;在不影響其他車輛通行的情況下,可以不受車輛分道行駛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駛。
第五十七條
駕駛非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應當遵守有關交通安全的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第五十八條
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第五十九條
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六十四條
學齡前兒童以及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礙者在道路上通行,應當由其監護人、監護人委託的人或者對其負有管理、保護職責的人帶領。 盲人在道路上通行,應當使用盲杖或者採取其他導盲手段,車輛應當避讓盲人。
第六十七條
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他設計最高時速低於七十公里的機動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不得超過一百二十公里。
第五章交通事故處理
第七十條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並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並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第七十一條
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後逃逸的,事故現場目擊人員和其他知情人員應當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舉報。舉報屬實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給予獎勵。
第七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交通事故報警後,應當立即派交通警察趕赴現場,先組織搶救受傷人員,並採取措施,盡快恢復交通。 交通警察應當對交通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收集證據;因收集證據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車輛,但是應當妥善保管,以備核查。 對當事人的生理、精神狀況等專業性較強的檢驗,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委託專門機構進行鑒定。鑒定結論應當由鑒定人簽名。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七條
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十九條
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第一百零八條
當事人應當自收到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到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 對行人、乘車人和非機動車駕駛人的罰款,當事人無異議的,可以當場予以收繳罰款。 罰款應當開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一百一十二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扣留機動車、非機動車,應當當場出具憑證,並告知當事人在規定期限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對被扣留的車輛應當妥善保管,不得使用。逾期不來接受處理,並且經公告三個月仍不來接受處理的,對扣留的車輛依法處理。
7. 電動自行車行駛規定
電動自行車行駛規定:
(一)電動自行車上不得載人。
(二)電動自行車通過路口時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指示通行,不得超速、闖紅燈、逆向行駛等。
(三)在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電動自行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行駛。
(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電動自行車應當靠道路最右側車道行駛。
(五)電動自行車在路口停車等待紅燈時,應依次停車等待,禁止穿插超越前車、禁止越過白色停止線、禁止在路口中間行人二次過街設施位置停車等待。
(六)在路口范圍內,需直行的,按照直行機動車信號燈通過路口;允許電動自行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借用機動車道左轉,但是在有渠化島的路口,電動自行車應當進入渠化島。
(七)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
(八)電動自行車嚴禁安裝遮陽棚、行車過程中盡量不要反穿衣服。
(7)景區電瓶車安全駕駛規章擴展閱讀:
非機動車裝載規定
編輯
非機動車載物,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1)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後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
(2)三輪車、人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身0.2米,長度不得超出車身1米;
(3)畜力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2.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身0.2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轅,後端不得超出車身1米。自行車載人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
8. 如何做好景區特種設備旅遊觀光車安全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條規定,駕駛機動車,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專駛證。因此,如果沒有駕駛證,就屬不能駕駛機動車。機動車辦理注冊登記手續,除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外,還必須屬於《全國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目錄管理范圍的機動車生產企業和產品。其中,老年代步車、觀光車均不在此列。 實質上屬於特種設備,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該種車輛僅能在工廠廠區、旅遊景區、游樂場所等特定場所和區域使用
9. 開電動車要注意什麼交通規則
一、駕駛電動車不得佔用機動車道行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七條,非機動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切不可佔用機動車道行駛,不然極易造成道路擁堵,引發交通事故。且在這樣的交通事故中,電動車車主更容易受傷,而且造成的後果往往不可預料。
二、駕駛電動車不得逆向行駛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條,機動車、非機動車實行右側通行。車輛靠右側通行是最基本的交通常識,然而,個別電動車駕駛員偏偏「反其道而行」,將交通法規拋之腦後,不僅擾亂了道路交通秩序,還給正常行駛的車輛帶來安全隱患,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三、駕駛電動車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電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非機動車駕駛人應當遵守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時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電話。駕駛電動車打電話,不僅要單手騎車,還無法保持注意力集中,對自身和他人造成安全隱患,低頭一秒說不定會付出一生的代價。
四、駕駛電動車不得違法載物載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一條,自行車、電動自行車、殘疾人機動輪椅車載物,高度從地面起不得超過1.5米,寬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車把0.15米,長度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後端不得超出車身0.3米。因此,電動車是不允許搭載成年人的,否則極易破壞電動車的平衡和制動,造成交通事故。五、駕駛電動車不得闖紅燈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車輛、行人應當按照交通信號通行。無視亮起的紅燈,「任性地」在路口穿行橫穿馬路,不僅讓路口的機動車「心驚膽戰」,還會造成道路交通擁堵,引發意外。
六、未滿16周歲禁止駕駛電動車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第二款規定:駕駛電動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必須年滿16周歲,兒童駕駛電動車是不被允許的,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要監督到位。
以上就是電動車出行的相關交通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