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法規入人心
⑴ 關於文明禮儀的知識
一、稱謂禮儀1、對父母長輩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禮貌言詞代稱,要用准確內的稱呼容,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2、他人取綽號。二、問候禮儀向父母長輩問候致意,要按時間、場合、節慶不同,採用不同的問候。1、早起後問爸爸、媽媽早上好。2、睡覺前祝爸爸、媽媽晚安。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5、過新年:祝長輩、親友新年愉快。6、當爸爸、媽媽外出時說:祝爸爸、媽媽一路平安、辦事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8、自己告別家人時:您放心吧,我會照顧好自己。如果離家時間較長,就要寫信或打電話問候家人。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三、餐桌禮儀(一)在家時:1、請長輩先入座。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3、吃東喝湯時要小口天咽,閉嘴咀嚼,要細嚼慢咽,盡量不發出響聲。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5、不敲碗,不翻撒尿揀菜餚。6、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⑵ 關於文明行為規定的作文
文明規范伴我行
文明,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貫穿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軌跡,劃過了華夏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流傳至今。中國素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古有三綱五常,今有五講四美,文明的江水,順著黃河的波濤,順著長江的碧浪,叢遠古至今,敲擊著中華大地,敲擊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靈,也洗滌著每一個中華兒女的靈魂。
古有孔融讓梨,這是尊敬兄長的文明;有程門立雪,這是尊師重道的文明;有孟母三遷,這是愛護晚輩的文明;有高山流水,這是朋友互敬互愛的文明;有舉案齊眉,這是夫妻見相敬如賓的文明。
但是,曾經無比璀璨耀眼的中華文明如今卻變得暗淡,失去了原有的光芒,而歷史長河中千淘萬漉的珍珠,卻被世界的浮華與喧鬧蒙上一層沉積的污垢,無法抹去。當道德與利益的天平已經嚴重傾斜,當人們對文明規范充耳不聞,當人們的心靈為世俗名利所紛擾,我們,是否還能看到文明那微弱的光芒,是否能聽到祖祖輩輩的諄諄教導?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名號是否依然無愧的毅力於世,不曾傾倒?
令人嘆息的是,這文明正遭受著無情的摧殘,如珍貴的書卷無人翻閱已被蠹蟲侵蝕,大街上隨處吐痰亂扔的情況扔屢禁不止時有發生,公共物資仍時時被破壞,干凈的牆面仍時有小廣告的出現,公共汽車上讓座的人越來越少,爭擠上車的人卻越來越多,大量河水被污染,大量森林被砍伐,大量珍貴物種正走向死亡的邊緣……到了我們必須要做一些事情來彌補的時候了!
文明不能只放在嘴裡,更要放在心上,表現在行動中。
見到一張廢紙彎腰撿起,日常生活中將垃圾分類丟棄,愛護動物,不亂踏草坪,不在樹木上亂刻,真正把居民區乃至城區當作家來呵護,那麼我們的生活環境會更加美好。遵守法律法規,知法、守法、護法,自覺弘揚文明道德之風,對違法亂紀行為堅決抵制,把自己融入家庭、集體、社會,而愛祖國,熱愛生活,那麼祖國便會成為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一句公益廣告說的好:每個人跨出一小步,那整個社會就會跨出一大步。當行為規范支撐起中華13億兒女的脊樑,那麼中國這條巨龍必將騰飛而起,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一個個的小家庭組成的一個大家那是國。那什麼是家呢?就是由一個一個成員而組成。所以,一個國家中人最重要。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麼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
不久前,曾看到這樣一則報道,說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不知大家是否記得,三年前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口香糖殘跡,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跡,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反差。
以上的兩個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尤其是星期六、日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室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影響到我們自身的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素質。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
⑶ 關於文明上網的相關法律法規
文化部 《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第五條 從事互聯網文化活動應當遵守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播有益於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的思想道德、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第十七條 互聯網文化單位不得提供載有以下內容的文化產品: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宣揚淫穢、賭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第十八條 互聯網文化單位提供的文化產品,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的,互聯網文化單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⑷ 中國文明禮儀有哪些
中國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三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華文明是三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燦爛果實。產生中華文明的重要因素非黃河和長江莫屬了。在黃河流域產生的農業文明,受到歷史時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不斷向長江流域農業文明過渡、發展。長江流域農業文明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早期農業一般主要是種植粟,長江流域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
中國文明[1]產生的地點和時間。根據考古發掘研究,有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等幾種不同觀點。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早在約八百萬年以前,在雲南的開遠、祿豐等地已經生活著古猿。此後,經過漫長時間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歷史時期。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步入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獲益非淺。
⑸ 文明的出現是靠法律
1; 文明的出現是靠法規的約束, 然我們要國家管理體制,要社會法則干什麼!
2當今有很多不文明的行為,都是靠自我約束解決,而不是靠自主約束解決
3文明行為的判定標準是由特定組織完善是靠法規制定規范的 還有好多好多!最重要的是說出來的話,不要給對方留後路!
⑹ 文明禮儀三字經
文明禮儀三字經
晨風吹,陽光照。紅領巾,胸前飄。好學生,要做到。
講文明,講禮貌。見老師,問聲好。見同學,問聲早。
上下樓,靠右行。互禮讓,要記牢。樓道內,靜清凈。
教室內,莫喊嚷。桌椅齊,地面潔。好環境,好心情。
課堂上,勤動腦。勤回答,勤思考。鈴聲響,課間到。
做游戲,不追跑。玩得精,玩得巧。悅身心,練大腦。
愛樹木,護花草。主人翁,責任感。你我他,不缺少。
學校外,需做到。有氣質,有風度。儀態美,舉止雅。
衣整潔,精神好。站坐行,仿前輩。站如松,坐如鍾。
卧如弓,行如風。尊重人,文明語。講理解,講和善。
談話時,面帶笑。若問路,要禮貌。「老爺爺,阿姨好」。
若購物,注行為。不亂動,買賣和。看演出,提前到。
輕入座,不遲到。不喧嘩,不亂跑。演出閉,要鼓掌。
有紙屑,不亂拋。有果皮,扔進箱。乘車時,不擁擠。
尊長輩,愛幼小。客人到,心歡笑。物品齊,房間整。
主動迎,又周到。送物品,接物品。雙手呈,謝聲到。
親友家,去做客。重禮儀,少不了。用物品,不隨意。
經允許,教養好。用餐時,不搶先。離去時,招呼到。
要告別,說感謝。有禮貌,人人笑。好習慣,早養成。
一生世,忘不了
⑺ 法律法規有文明規定的如何去規避
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的,是必須要去遵守,如果一定要說規避,那隻能是法律法規有明文規定的范圍(情形),進入(行為)有可能觸碰的就不進入(不做)。
⑻ 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真正的文明是心,是人心,只有心裡文明了,什麼都是平和的,溫暖的。不是現在的
不討人厭就算文明了,讓人看著不爽的,能文明到哪裡去
⑼ 關於文明規范的徵文要怎麼寫啊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題記 風靡世界電影《羅馬假日》而聲名鵲起的奧黛麗•赫本給她的女兒的遺言里有這樣幾句話: 若要優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 若要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 若要苗條的身材,就要把食物分給飢餓的人; 若要美麗的頭發,就讓小孩子一天撫摸一次; 若要優雅的姿態,就記住路上行人不止你一個。 是啊,路上的行人確實不止你一個,而且我們介休的路並不寬,但闖紅綠燈卻是我們這里的頑症。尤其是見縫插針的自行車。這是個人素質的問題嗎?恐怕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更重要的原因是習慣。 如果一個小路口沒什麼車流量,紅燈了,汽車都停下來了,你騎著自行車也停下,而旁邊其他的騎車人紛紛從你身邊毫不在乎的騎過去,只有你「傻傻的」等在那裡。自己都覺得別扭,有的時候還要受人驅逐,因為你的自行車道也是人家右轉的汽車道,這時你很想回頭罵他「按什麼喇叭,顯你有錢?這是我該呆的地免費範文網免費範文網 www.zuowenw.com 兒!」不尷不尬得在那等紅燈,還得給後面的汽車讓路,讓人覺得根本沒有自行車的路權。 而且我們珍惜時間都體現在自己給紅綠燈掐點了,你不必看紅綠燈什麼時候變換,只要是別的車子開始動了就說明要變燈了。而另一方向高速行駛的車輛不想錯過這個變燈期間的擦邊球。還有直行,左拐,右拐都聽一個綠燈的,但是開起來,路口混亂不堪。 其實這樣的問題是可以改進的。首先是要將直行,右拐,左拐分開指揮,有些路口已經這樣做了,但是顯然還不夠多。紅綠的時間分配也不合理,小路口,車流量小,綠燈時間就分配得短,讓另一個方向更多直行的人通過減少等待時間。 其次是要修建更多地下停車場,減少汽車隨意停車佔道的現象,汽車佔了自行車道,自行車就被擠到中間快速路上去騎,一來危險,二來汽車司機也不能開得再稍微快些了。 接下來是應該實現立體交通,平面立交,讓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道而行,減少擦碰事故。 有些行人亂穿快速路,是因為有穿越的需要,但是卻沒有斑馬線,沒有行人天橋,沒有地下通道。我們交通應該更人性化,交通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人受制於交通路線。 在我們介休還有這樣一種城市頑疾——「城市牛皮癬」。 幾乎在每一個小區都有一大堆有關疏通下水的、換煤氣的、家教家政等等廣告噴塗在各個單元的牆面上;在路旁的電燈桿上,樹幹上經常貼有招租信息,賣房信息;在沿街的牆面上,小區的大門上,通常會看到代辦學歷證的廣告…… 對於這些「城市牛皮癬」人們一直是看到眼裡,恨在心上,卻一直沒能被徹底根除。 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是處罰許可權不夠。另一方面是有關部門執法力度不夠。對於「城市牛皮癬」,我覺得有很多部門都可以管它,除了城管部門要經常抓、嚴格抓外,公安、工商、稅務等部門都可以用相關的法規予以懲罰。公安部門可以依據治安處罰條例處罰;工商部門可以依據非法經營處罰;稅務部門可以依據偷稅行為處罰。當然治理「城市牛皮癬」最根本還是要靠法規,有關部門的法規應當盡快出台,而且處罰不能過於寬松。 就目前情況來看,要清除這種小廣告其實相當簡單,只要在每個社區固定設立公告欄,願意貼廣告的都可以無償宣傳,每隔一定時間清理一次舊的,失效的。請問這樣一來,「牛皮癬」還會是問題嗎?又起到了方便群眾的作用。那些廣告如果真的要鏟是鏟不幹凈的,凡事應該是多尋求雙贏的方案,為何一定要用壓服的手段呢? 讓我們共同樹立「介休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觀念,全面了解介休,大力宣傳介休,不斷拓展介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形成「知介休、愛介休、建介休、美介休」的美好風尚。 讓我們共同打造「天藍、地綠、街凈、路暢、城美」的城市形象。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修身之本。窗檯上有一朵花,這個屋裡就有了生氣;一棵樹開了花,這棵樹就有了神采;一條路上綻滿鮮花,這條路就會充滿詩意。 總之,只要我們熱心,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付出,用我們的決心和行動,用我們的勤勞和汗水,爭做一個文明市民,創建一個和諧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