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新疆省計生條例最新

新疆省計生條例最新

發布時間: 2021-03-12 14:22:56

㈠ 新疆計劃生育政策那年開始實施

新疆計劃生育政策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五十七條明確規定: 本條例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修正過程:

1、2002年11月2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2、根據2004年11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關於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正;

3、根據2006年5月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正;

4、根據2010年6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公布的《關於修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修正。

(1)新疆省計生條例最新擴展閱讀:

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女方戶籍所在地的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1、五級以上殘廢軍人或者相當等級因公傷殘人員;

2、婚後不育,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補充規定》,城鎮少數民族夫妻收養兩個子女後懷孕的;

3、從事井下作業五年以上,現仍從事井下作業的;

4、經州(地、市)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鑒定,符合規定生育的子女中有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該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再婚夫妻(復婚者除外),經女方戶籍所在地的縣(市)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1、城鎮夫妻再婚前合計只生育過一個子女、再婚後只生育了一個子女,再婚前合計只生育過兩個子女,或者再婚夫妻中一方生育的子女數已達到三個,另一方未育的;

2、農村夫妻再婚前合計只生育過三個子女的。

參考資料來源:新疆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㈡ 新疆產假到底是多少天

國家規定產假98天,新疆規定增加60天,共度158天。如果難產,再增加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

1、2017年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六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依法辦理結婚登記後,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二十天。

女職工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天,給予男方護理假十五天。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工資、獎金照發。

2、《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2)新疆省計生條例最新擴展閱讀:

媒體報道:新疆:不論是一胎,還是二胎,均可享受158天產假

凡2017年7月28日前未休完產假媽媽們,均可以享受到新修訂的《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所規定的60天延長產假啦,即總計產假158天。

記者從新疆烏魯木齊市衛生計生委獲知此消息,不論是一胎,還是二胎,只要是「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媽媽們,如今都能享受到158天的產假。

此前,按照原《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按法定結婚年齡推遲三年初次結婚的為晚婚,晚婚者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女職工晚育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晚育產假30天。這意味著針對晚婚者,婚假增加20天,最終婚假是3+20=23天;針對初胎晚育者,產假會增加30天,最終產假為「98+30=128」天,二胎產假則依然為98天。

不過,隨著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取消了「晚婚、晚育」的概念後,《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也隨之進行了相關內容的修訂。

如今,隨著新修訂的《條例》的頒布,凡是符合政策范圍結婚的初婚夫妻,都可享受到「3+20」,共計23 天的婚假,「而再婚、復婚人群,就只能享受3天的基礎婚假了。」烏市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工作處處長何小萍說。

此外,凡「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女職工無論生育大寶、二寶都可以享受「98天+60 天=158天」的產假;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

㈢ 少數民族生育政策

現在結婚的都可以生兩個,不管是不是少數民族吧

㈣ 新疆怎樣規定的產假

新疆晚育的女職工,第一胎產假一共有128天。包括國家法定產假天數(專不少於)98天,屬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定,晚婚女職工可增加30天產假。

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五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女職工晚育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30天產假,給予男方護理假15天。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工資、獎金照發。」

(4)新疆省計生條例最新擴展閱讀:

產假的國家規定:

1、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

2、難產,增加產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4、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

5、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6、晚育產假,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省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㈤ 現在對少數民族的生育政策還有優惠嗎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生育政策中對少數民族生育的政策規定大致可分為三類:
(1)五個自治區和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雲南、貴州、青海等省的計劃生育政策。
內蒙古自治區規定:蒙古族公民,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非城鎮戶籍的蒙古族公民,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三胎。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提倡優生,適當少生;要求節育的,給予技術服務。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以外的其他少數民族公民,一對夫妻只可生育兩個子女,不準生育第三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定:城鎮少數民族居民一對夫妻只准生育兩個子女,少數民族農牧民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子女。符合特定條件的可再生育一個子女。
廣西壯族自治區規定:夫妻雙方為瑤、苗、侗、仡佬、毛南、回、京、彝、水、仫佬等一千萬以下人口少數民族的,經批准可以有計劃地安排生育第二個孩子,但生育間隔時間不得少於4周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規定:職工、城鎮居民和農民,夫妻雙方或一方是少數民族的,可生育2個孩子;一些山區縣的少數民族農民可以生育3個孩子。
西藏自治區規定: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職工和城鎮居民,提倡一對夫婦生育2個孩子。對農牧區的少數民族農牧民只提倡優生優育、晚婚晚育,不限定生育胎數;如有自願實行計劃生育的,給予技術指導。
雲南、貴州、青海省的大致規定是:少數民族可生育2個孩子;有特殊情況的少數民族農牧民,經過批准多生育1個孩子。對總人口很少的民族不限定生育指標。
(2)吉林、遼寧、黑龍江、河北、浙江、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四川、甘肅等省的計劃生育政策。
這些地方都有少數民族聚居區,建有自治州或自治縣,一般都規定少數民族夫妻可生育2個孩子。例如吉林省規定:夫婦雙方均為少數民族的,允許生育2胎,生育間隔為4年;夫婦一方為少數民族的,允許生育2胎,生育間隔為8年。浙江省規定:夫妻雙方均是少數民族的,經批准,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夫妻雙方均是農業戶口的農民、漁民,一方是少數民族並具有兩代以上戶籍的,經批准,可以按計劃生育第二個子女。
(3)北京、天津、山西、上海、江蘇、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陝西等省(市)的計劃生育政策。
這些省(市)屬少數民族雜散居地區,在制定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均考慮到了少數民族的特殊情況。北京、天津、上海三個直轄市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少數民族可生育2胎;其他省規定夫妻雙方是少數民族的均可生育2胎

㈥ 計劃生育新文件

政策解讀:我國30%~40%的人口可以生育兩個以上孩子
國家人口計生委新聞發言人於學軍7月1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絕大部分省區市獨生子女結婚可以生二胎,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改變,計劃生育政策也並非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根本性原因。

「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絕不是簡單的『一胎化』、『一孩化』政策,而是分類指導、有所區別。」於學軍表示。

目前,我國30%~40%的人口可以生育兩個以上孩子。

據介紹,由於我國地域遼闊,社會發展和人口發展非常不平衡。各地在發展的不同時期,人口問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具體的生育政策由各地自行規定。比如,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四川等省市實行的是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政策;有19個省規定,在農村,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允許再生一個孩子;海南、雲南、青海、寧夏、新疆5省區的農村,實行的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在西藏等部分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地區,允許生育兩個以上的孩子。

目前,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夫婦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兩個孩子。還有6個省規定,在農村,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可以生育兩個孩子。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國的計生政策,編輯特製作此策劃,將我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計生條例集中展示給讀者,以便廣大百姓能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計生政策,依法生育。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為了更好地宣傳我國的計生政策,編輯特製作此策劃,將我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計生條例集中展示給讀者,以便廣大百姓能更方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所在地的計生政策,依法生育。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雙方申請,經區、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只有一個子女,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非遺傳性病殘,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並且只有一個子女的;

(三)婚後五年以上不育,經指定醫療機構診斷證明為不孕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四)再婚夫妻雙方只有一個子女的;

(五)從邊疆調入本市工作的少數民族職工,調入前經當地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的;

(六)兄弟二人或者二人以上均系農村居民,只有一對夫妻有生育能力,又只生育一個子女,其他兄弟不收養他人子女的;

(七)男性農村居民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並書面表示自願贍養老人的(女方家姐妹數人只照顧一人);

(八)遠郊區、縣農村居民,夫妻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或者一方殘疾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

(九)在深山區長期居住並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女孩,生活有實際困難的。

天津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男女雙方按照法定結婚年齡推遲三年以上結婚為晚婚。已婚婦女二十四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為晚育。

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居民,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二)再婚夫妻(含一方再婚,一方初婚),原有一個子女的;

(三)婚後五年以上不孕(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四)夫妻雙方均系歸國華僑或者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回國或者回內地定居不滿六年的;

(五)夫妻雙方均系獨生子女的;

(六)從外地遷入我市的少數民族居民,遷入前經當地縣級以上人口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允許生育第二個子女並已懷孕的;

(七)市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其他特殊情況。

夫妻雙方或者女方為農村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夫妻一方因傷殘全部或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者是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的;

(二)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三)男方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並負責贍養女方父母的;

(四)勞動力缺乏的山區、半山區的農民,只有一個女孩的;

(五)同胞兄弟中一人婚後沒有生育能力或者因特殊原因不能結婚,其他人各生一個子女的,經協商一致,准許其中一人再生一個。

河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雙方無子女的公民結婚後,可以自願安排生育第一個子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過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又懷孕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子女的;

(四)夫妻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或者相當此標準的其他非遺傳性殘疾者,只有一個子女的;

(五)夫妻雙方均為全國一千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只有一個子女的;

(六)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在本省定居的台灣、香港、澳門同胞,只有一個子女的;

(七)從事海洋作業的沿海漁區的漁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八)山區、壩上的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九)農村中男到有女無兒家結婚落戶的居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十)從事井下作業連續五年以上,且繼續從事井下作業的礦工,只有一個女孩的;

(十一)平原、丘陵的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女孩的;

(十二)再婚夫妻一方無子女,另一方有兩個以下子女的;

(十三)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屬於其他特殊情況的。

山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要求再生育子女的,應當符合本條例規定。禁止違反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經地(市)以上獨生子女病殘兒童醫學鑒定機構鑒定,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或歸國華僑的。

夫妻一方經地(市)以上醫療機構或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鑒定患不育(孕)症,依法收養子女後懷孕的,經批准可以生育一個子女。

夫妻雙方均為農業人口,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經縣(市、區)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只有一個女孩的;

(二)在未被列入移民規劃的山區貧困自然村居住7年以上,只有一個子女的;

(三)男到有女無兒家落戶、贍養扶助女方父母的;

(四)男方的同胞兄弟或同胞兄弟的配偶,年齡超過30周歲,經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或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鑒定,沒有生育能力的。

符合前款第三項規定,女方姐妹多人,二人以上要求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只批准其中一人。
再婚夫妻符合下列情況之一的,經縣(市、區)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二)一方喪偶生育過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三)雙方再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均依法隨原配偶生活的。

因計劃生育政策試點、科學研究及其他特殊情況的需要,根據夫妻雙方的意願,省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可以批准其生育第二個子女。

內蒙古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漢族公民,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依法收養一個子女且婚後五年以上不育的;

(三)國有煤礦企業職工,從事井下採掘作業五年以上,並繼續從事此項工作的;

(四)夫妻雙方均為非城鎮戶籍且從事農牧業生產,已有一個子女為女孩的;

(五)夫妻雙方均為非城鎮戶籍,一方殘疾,相當於殘疾軍人二等甲級以上標準的;

(六)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蒙古族公民,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夫妻雙方均為非城鎮戶籍且從事農牧業生產,已有兩個子女均為女孩的,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三個子女。

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公民,提倡優生,適當少生;要求節育的,給予技術服務。

其他少數民族(全國總人口在一千萬以下的)公民,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再婚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漢族公民,一方未育,另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或者喪偶已生育過兩個子女的;

(二)少數民族公民,一方未育,另一方已生育過兩個子女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公民,各生育過一個子女的。

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穩定現行生育政策,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

只有一個子女,且女方年齡已滿26周歲,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縣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二)雙方均為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且一方是獨生子女的;

(三)雙方均為少數民族,且女方是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的;

(四)雙方均為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其中一方是國家確定的人口稀少的少數民族的;

(五)雙方均為海島居民,且連續在海島居住5年以上的;

(六)雙方均為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其中一方殘疾,且殘疾程度相當於殘疾軍人二等甲級以上標準的;

(七)一方是革命烈士的獨生子女的;

(八)一方為殘疾軍人,且殘疾程度為二等甲級以上標準的;

(九)女方是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只有一個女孩也為農業戶口的;

(十)子女經市級以上病殘兒醫學鑒定小組鑒定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該夫妻可以再生育的;

(十一)同胞兄弟均為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且只一人有生育能力的;

(十二)農業戶口的農村村民中有女無兒戶的所有女兒和女婿均為農業戶口,其中招婿的一女的;

(十三)再婚一方已有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要求生育時,女方不受年齡已滿26周歲限制。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市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再婚一方已有兩個子女,且均為合法生育或者收養,另一方未生育或者收養子女的;

(二)一方屬喪偶再婚,且雙方再婚前均已合法生育或者收養一個子女的;

(三)夫妻因患不孕症未生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的;

(四)合法生育或者收養的子女不超過兩個,其子女有死亡的。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夫妻,不得再生育:

(一)有生育能力,符合生育一個子女規定,但已收養或者送養子女的;

(二)符合法定再生育條件,但在再生育前又收養或者送養子女的;

(三)符合法定再生育條件,但懷孕後無正當理由引產,或者生育後故意致嬰兒死亡或者謊報嬰兒死亡的;

(四)屬於離婚後再婚的男方,其離婚判決書中記載因生女孩而離異的。

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提倡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鼓勵晚婚晚育,禁止早婚早育和非婚生育。

達到法定婚齡決定不再結婚並無子女的婦女,可以採取合法的醫學輔助生育技術手段生育一個子女。

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一千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的;

(四)經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鑒定,夫妻一方曾患不孕症,收養子女後又懷孕的。

夫妻雙方為農村村民或者在農、林、牧、副、漁場從事承包經營並不再領取工資的原職工,生育一個子女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第一個子女是女孩的;

(二)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三)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戶並贍養女方父母的;

(四)夫妻一方的同胞兄弟姐妹均無子女,並不再生育的;

(五)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革命傷殘軍人的。

再婚夫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均為農村村民或者在農、林、牧、副、漁場從事承包經營並不再領取工資的原職工,一方無子女的;

(二)夫妻一方為喪偶,另一方無子女的;

(三)夫妻一方為離異有兩個以下子女,另一方無子女的;

(四)夫妻雙方各有一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黑龍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鼓勵晚婚、晚育,促進優生、優育。

依法結婚的夫妻,已生育一個子女,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年:

(一)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定居的;

(二)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三)夫妻雙方均為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女孩或者夫妻雙方均為邊境地區農村居民只有一個子女的;

(四)經市(行署)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病殘兒鑒定組織鑒定,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且醫學上認為能夠生育健康兒的;

(五)特殊情況經省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準的,並報省人民政府備案。

夫妻雙方均為全國一千萬以下人口的少數民族,以及夫妻一方為鄂倫春、鄂溫克、赫哲、達斡爾、柯爾克孜族的,依法生育二個子女後,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

夫妻一方經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單位診斷患有不孕(育)症,依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恢復生育能力的,可以生育一胎子女。

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子女,另一方生育一個子女或者依法生育二個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子女,但生育間隔不得少於四年。

再婚夫妻的一方因再婚生育過子女的,不得再生育。

上海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

婚前雙方均未生育過子女的夫妻,生育第一個子女後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二)生育的第一個子女經區、縣或者市病殘兒醫學鑒定機構鑒定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三)一方經有關部門鑒定為非遺傳性殘疾,影響勞動,生活不能自理的;

(四)一方符合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條件的;

(五)一方為從事出海捕撈連續五年以上的漁民,現仍從事出海捕撈的;

(六)一方為本市農業戶口且有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七)女方為本市農業戶口,無兄弟,其姐妹均只生育一個子女,男方到女方家庭落戶贍養老人的。

婚前一方或者雙方生育過子女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一方婚前未生育過子女,另一方婚前生育過一個或者兩個子女的;

(二)雙方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且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三)雙方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一方為本市農業戶口且有一方為獨生子女的;

(四)雙方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其中一方生育的子女經區、縣或者市病殘兒醫學鑒定機構鑒定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本人的兄弟姐妹均已死亡,或者本人十四周歲前被收養,養父母無其他子女的,可以視為本條所稱的獨生子女。

婚前雙方均未生育過子女,婚後經本市二級以上醫院診斷,證明患有不孕症的夫妻,合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一個子女。

從外省、自治區、直轄市遷入本市的少數民族公民,遷入前取得原戶籍地縣級以上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再生育一個子女證明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一個子女。

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提倡和鼓勵一對夫妻只生育一個孩子,鼓勵公民晚婚、晚育。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孩子:

(一)只有一個孩子,經病殘兒醫學鑒定機構鑒定為非嚴重遺傳性殘疾,目前無法治療或者經系統治療仍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或者將嚴重影響婚配的;

(二)一方為二等乙級以上因公致殘的軍人、武裝警察、公安民警、見義勇為人員,或者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孩子的;

(三)一方系喪偶者,另一方未生育的;

(四)一方系離婚者且只有一個孩子或者依法生育過兩個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

(五)雙方均未生育,依法收養後又懷孕的;

(六)一方為兩代獨生子女或者夫妻均為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孩子的;

(七)一方從事井下作業連續五年以上,現仍從事井下作業,只有一個女孩的。

女方為農村居民的夫妻,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孩子:

(一)一方為獨生子女,只有一個孩子的;

(二)只生育一個孩子,男方的其他兄弟均無生育條件的;

(三)男方到無兄弟的女方落戶並贍養女方父母,只有一個女孩的(本項規定只適用於女方姐妹中一人);

(四)男方無兄弟且只有一個姐姐或者妹妹,只有一個女孩的;

(五)雙方定居在人均土地五畝以上(以村計算)的沿海墾區,只有一個女孩的;

(六)一方以海洋捕撈為業五年以上,現仍從事海洋捕撈業,只有一個女孩的。

夫妻為主要從事種植業或者養殖業的農村居民,一方經縣級以上醫學、勞動鑒定機構確認為非遺傳性一級或者二級肢體殘疾,只有一個女孩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孩子。

浙江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本條例規定的條件,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嚴禁不符合法定條件者生育。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雙方均為農村居民(農業人口,下同),已生育一個女孩的,但一方為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職工或一方從事工商業一年以上以及雙方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一年以上的除外;

(三)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兩代以上均為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四)雙方均為農村居民,女方父母只生育一個或兩個女兒,男到女家落戶,並贍養女方父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只適用於姐妹中一人);

(五)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雙方均為農村居民,一方是少數民族並具有本省兩代以上戶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七)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八)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九)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再婚前喪偶並已生育兩個子女的;

(十)已生育一個子女,經設區的市以上病殘兒童鑒定機構確診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十一)一方連續從事礦井井下作業五年以上,已生育一個女孩,並繼續從事井下作業的。

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雙方均為少數民族,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雙方均為歸國華僑,或者來本省定居不滿6年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只有一個子女在內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是有兩個孩子且喪偶的;

(六)婚後不育,夫妻雙方均滿30周歲,依法收養一個子女的;

(七)第一個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八)二等乙級以上的殘疾軍人,五級以上的因公(工)致殘人員,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九)礦工井下作業連續5年以上,並繼續從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十)農村夫妻一方是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十一)男方到女方家落戶且女方沒有兄弟的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僅適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二)農村夫妻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十三)大山區的鄉,女方在農村,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再生育:

(一)妊娠16周以上,違反《安徽省禁止非醫學需要鑒定胎兒性別和選擇性終止妊娠的規定》第九條的規定終止妊娠的;

(二)故意致嬰兒死亡的;

(三)自報嬰兒死亡但沒有證據證明的。

福建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一對夫妻已有一個子女,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

(二)夫妻一方為烈士的獨生子女;

(三)患不孕症,合法收養一個子女後懷孕;

(四)子女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但醫學上認為夫妻可以再生育;

(五)夫妻一方因公致殘,評為二等甲級以上殘廢;

(六)夫妻雙方從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回大陸定居,時間不滿六年。

再婚夫妻一方沒有子女,一方再婚前已有一個子女的;或者一方喪偶後再婚,再婚前雙方符合本條例規定合計有兩個子女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夫妻雙方均為農村人口,已有一個子女,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一方為獨生子女;

(二)男方的兄弟均無子女且已喪失生育能力;

(三)女方無兄弟且只有一個姐妹,男方到女方家結婚落戶,贍養女方父母;

(四)夫妻雙方定居在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五十人以下,人均耕地二畝以上或者人均山林地三十畝以上的鄉;

(五)只有一個女孩。

夫妻雙方均為漁民,或者夫妻一方連續從事井下採掘作業五年以上現仍在井下採掘作業,只有一個女孩的,參照前款第(五)項規定執行。

夫妻雙方均為歸國華僑,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回國定居入境時已懷孕;

(二)夫妻雙方回國時間不滿六年,只有一個子女;

(三)所生子女在國外定居,國內無子女。

江西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實行計劃生育證制度。凡要生育的夫妻,應當申請領取計劃生育證:

(一)生育第一胎的,在分娩前,憑結婚證、戶口簿,以及夫妻雙方單位或者所在村(居)民委員會的證明,經一方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審核,發給《一胎生育證》;

(二)夫妻婚後滿5年未懷孕,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鑒定一方患不孕症,依法收養子女後又懷孕並要求生育的,按本款第一項的規定申請領取《一胎生育證》;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在領取《再生一胎生育證》後,可以懷孕並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雙方均為獨生子女,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二)獨生子女死亡的。

(三)只有一個子女,該子女經設區的市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設立的技術鑒定組織確診患有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四)一方為革命烈士親生獨生子女或者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一方在煤礦井下連續從事采礦作業5年以上,並仍在從事煤礦井下采礦作業,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六)雙方均為少數民族,且居住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七)歸僑、僑眷或者在本省定居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台灣同胞,其子女均在國外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定居的。

(八)雙方均系華僑,一方回國時間在6年以內,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九)再婚夫妻一方再婚前只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的。

(十)雙方均為農民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只生育一個女孩的;

2.男方到無兄弟的女方家結婚落戶只生育一個子女的,但女方姐妹有二人以上的,只能准許一人;

3.一方為獨生子女,且其父親或者母親亦無兄弟姐妹,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4.男方的兄弟均無子女並已喪失生育能力,只生育一個子女的。

(十一)省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批準的其他特殊情況。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鼓勵公民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公民,經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具有下列特殊情形之一,經夫妻雙方申請、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的;

(二)經設區的市以上計劃生育技術鑒定組確診第一個子女?/ca>

㈦ 新疆省生育保險條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生育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在職工產後或手術後18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申辦時應填報《職工生育待遇申領表》,並提供以下資料: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核發的生育證明;
生育醫療證明、門診病歷、出院小結、計劃生育手術記錄等原始材料;
嬰兒出生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對用人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完成後將生育保險費用撥付給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並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發給職工。
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辦理生育保險參保手續的,職工發生的生育保險費用,由用人單位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生育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
報銷需要帶的材料有:
醫療費用申報單;
本人身份證或社會醫療保障卡;
本人有銀聯標志的銀行卡;
本人的病歷本;
生產收費原件;
費用明細單;
出院小結。最好准生證也一起帶上。如由他人代領,需帶上代領人的身份證。

㈧ 新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變動了哪些內容

  1. 修訂後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四條」取消了鼓勵晚婚、晚育的相關條款,並新增了「公民有生育的權利和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違法生育的,應當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並將違法生育及社會撫養費欠繳情況納入徵信系統。」不過,關於徵收社會撫養費,在修改前《條例》的其他章節也有包括。

  2. 修訂後的《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城鎮居民一對夫妻可育有兩個子女,農村居民一對夫妻可育有三個子女。夫妻一方為城鎮居民的,按城鎮計劃生育規定生育」,同時還規定了再婚夫妻可再生育一個子女的條件。在生育政策中取消了原對「漢族」和「少數民族」生育政策區別。

  3. 此外,關於備受關注的婚假、產假,修訂後的《條例》規定,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二十天。女職工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天,給予男方護理假十五天。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㈨ 少數民族實行計劃生育有什麼政策規定

供參考。

根據《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第三款: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五條:少數民族居民一對夫妻可生育兩個子女。

《雲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條:少數民族農業人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夫妻雙方可以提出申請,經縣級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夫妻雙方都是居住在邊境村民委員會轄區內的少數民族; (二)夫妻雙方或者一方是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阿昌族、怒族、普米族、布朗族 的。

《貴州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三十一條(二)夫妻雙方或者一方是少數民族的; 第三十二條:夫妻雙方都是少數民族的農民,兩個子女中有一個為非遺傳性殘疾,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均是一千萬人口以下的少數民族的,由本人提出申請,經夫妻雙方 所在單位或者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人口和計劃生育行 政部門批准,可以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㈩ 新疆計生委二胎產假能休息幾個月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依法辦理結婚登記後,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二十天。女職工符合規定生育子女的,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天,給予男方護理假十五天。婚假、產假、護理假期間,工資、獎金照發。
國務院《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產假期為98天,其中產前可休息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
至此,你可以得出你想知道的結果,即:自治區規定的60天+國家規定的98天=158天。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審理一案件 發布:2025-09-15 13:58:08 瀏覽:302
耿寶建律師 發布:2025-09-15 13:51:45 瀏覽:723
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發布:2025-09-15 13:17:46 瀏覽:742
2013司法考試真題及答案下載 發布:2025-09-15 13:06:06 瀏覽:475
行政立法案例分析 發布:2025-09-15 12:45:50 瀏覽:396
勞動法十年員工 發布:2025-09-15 12:45:47 瀏覽:907
法官黑紗蒙面 發布:2025-09-15 12:28:20 瀏覽:56
民法基礎題目答案 發布:2025-09-15 11:55:34 瀏覽:582
最高法院案子 發布:2025-09-15 11:51:42 瀏覽:791
刑法257條 發布:2025-09-15 11:29:52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