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條例執行與

條例執行與

發布時間: 2021-11-15 17:22:06

㈠ 行政執法原來按條例執行後來又出台了法律按哪個執行呢

如果條例與新法律沖突,規定不一致,以法律為准!原條例相應條款已無效力,自動失效,不予執行。等待條例修改後,在法律沒有規定的情況下可以依照條例執行,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必須依照法律執行!

㈡ 「辦法」和「條例」有區別嗎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辦法是在有關法令、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②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針對有關法律、法令的輔助性和闡釋性,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規定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

2.領域不同:

①辦法重在發布具體的可操作性措施,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②條例重在規定機關組織或工作人員的各項指標,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2)條例執行與擴展閱讀:

內容的法規

條例是國家機關為控制或調整國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則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單項法規,又是制定以後,貫徹實施之前的具體化,細則化,從而保證基本法律的具體實施。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其所涉及到的對象,必須依條款辦事,否則將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經濟的處理。

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在一個相當長時限內,對其所涉及的對象行為起約束作用。

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在《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能稱其為「條例」。其制發者必須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以及受這些機關委派的組織;企事業單位的職能部門,黨派團體不能用條例行文。這就從行文的源頭上保證了條例的權威性、約束力

條例在頒布前,可以有一個試行的階段。經過試行以後,加以修改充實,作為正式文件頌施行,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法規性和約束力的文件。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㈢ 如何結合自身工作貫徹執行好條例和准則

1、要認真學習掌握《准則》和《條例》,把學習貫徹與具體工作實際結合起來,版做到內化於心、外權化於行,堅持高標准,守住底線。 2、在「學」的方面,要逐字逐條學原文,深刻把握精神實質,准確領會立意內涵,把黨規黨紀刻印在心上。 3、在「思」的方面,要聯系黨員幹部思想狀況、基層黨組織和黨風廉政建設實際,以《准則》和《條例》為依據,查找薄弱點,汲取教訓,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 4、在「踐」的方面,要自覺運用《准則》和《條例》規范黨員幹部的言行,堅持理想信念宗旨,爭做守紀律、講規矩的模範。 5、在「悟」的方面,要把學習和實踐轉化為心靈的感悟,積極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到實處。

㈣ 法律與條例的區別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 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劃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在於:
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㈤ 條例是否具有法律效應,也就是說也必須按照條例執行

你好,《湖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是湖南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制訂、修改的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戶籍或者居住地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公民以及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具有法律效力。你可以依據該條例主張權益。

㈥ 當省級人大的條例與國務院的條例有點沖突時,應該執行哪個

省級人大制定的條例屬於地方性法規,國務院制定的條例屬於行政法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79條的規定,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多以應當執行國務院頒布的條例

㈦ 條例與法律相沖突時,執行條例規定還是法律規定有哪個組織部門決斷。請專長專家指點。

條例與法律相沖突時,執行法律規定,由法院決斷。

㈧ 國家、省市規定的辦法和條例是否都必須執行其中的每條規定

首先,按理說法律規范性文件就是為了給人們遵守的。
你所說的「省或市的辦法和條例」應該是屬於國家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等(稱謂可能有所不同,如有的稱辦法、實施條例等)均屬於人大制定的憲法及法律的下位法,是根據上位法(如憲法和人大制定的法律、國家級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等)的原則、規定製定的,其不得違反憲法及上位法的原則、規定,如違反則無效,在不違反上位法的情況下,特定的法律規范均有其實施的時間、空間、對象等范圍,在此范圍內的人、事、行為等,均應遵循此法律規范執行。
其次,法治是一個系統的運行工程,除了立法環節還包括執法、司法、守法、法律監督等環節,並非光有立法便可實現法治。

㈨ 法律和條例該執行哪那條

一般情況下,法律效力高於條例,法律和條例對同一問題有不同規定時,應該執行法律的規定。
但是,如果條例是對處理問題的專用條例,根據專用法律高於普通法律的規定,應該執行專用條例的規定。

㈩ 國家部委下達的文件 與地方政府的條例怎麼執行

我國法律是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順序執行的,你說的是部委的行政法規,高於地方的政府條例!
祝好運

熱點內容
工廠罰款勞動法有規定嗎 發布:2025-09-17 17:56:59 瀏覽:572
道德講堂圖片集 發布:2025-09-17 17:56:12 瀏覽:228
理科法學家 發布:2025-09-17 17:43:28 瀏覽:819
婚姻法繼承法沖突 發布:2025-09-17 17:33:13 瀏覽:206
刑事訴訟法85條是什麼 發布:2025-09-17 17:22:15 瀏覽:430
其他規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7 17:14:47 瀏覽:952
什麼是合同法分割房產 發布:2025-09-17 17:14:46 瀏覽:145
開封杜良法院 發布:2025-09-17 16:40:59 瀏覽:319
軌道交通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17 16:40:14 瀏覽:718
環保法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7 16:17:56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