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養犬管理條例
⑴ 哪部法律規定了城市養狗
1、我國從國家層面上對養犬的規定是《家犬管理條例》:
一九八0年十一月十八日衛生部、農業部、對外貿易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發布
一、為預防和消滅狂犬病,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保持市容整潔,保證工作、生產、學習、生活和社會活動的正常進行,鞏固安定團結,特製訂本條例。
二、縣級以上城市及近郊區、新興工業區禁止養犬。生產(包括牧犬)、科研用犬、警犬必須實施檢疫免疫。發現可疑病犬,要立即捕殺,以保證安全。
三、各級人民政府定期組織獸醫站、衛生防疫站及有關部門,施行對犬免疫注射。凡工廠、倉庫及農村社員、外僑等私人養犬者,都必須接受對犬免疫注射。注射狂犬病疫苗後,進行登記、收費,發給「家犬免疫證」,並在犬身作統一標記。
四、凡未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犬(包括無標記犬),一律視為野犬,公安人員、民兵以及廣大群眾都有權捕殺,不負任何責任。
犬如傷人,追查犬主。犬主應負被咬傷者的全部醫療費用及造成的一切損失。
五、群眾出售狗皮時應交回「家犬免疫證」。
六、凡被犬咬致傷者,應及時送醫院治療;並由醫院向當地衛生防疫站申請狂犬病疫苗注射,防止狂犬病發生。其他家養哺乳動物被犬咬傷者,送獸醫站處理。野生哺乳動物被犬咬傷者,要立即捕殺。
七、如有違犯本條例者,按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罰款,直至起訴追究刑事責任。
八、各級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可參照本條例制訂管理實施細則,認真執行。
2、另外,各城市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本市的《養犬管理規定》,如上海、北京、武漢、南京等都出台了相關規定。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
第三條本市對養犬實行嚴格管理、限管結合的方針,政府部門執法,基層組織參與管理,社會公眾監督,養犬人自律。
詳細內容見到鏈接:https://www..com/link?url=-_oNJVqCNkHW1hEL-JYyvMnHCjOF_ZDaTVvsGiyq&wd=&eqid=
⑵ 誰知道珠海市養狗有什麼規定
最近,珠海市頒發政府令,要從8月1日起施行《珠海市養犬人責任及監管暫行辦法》,要推行專門的一個養犬方面的監管制度,自然是針對城市中越來越烈的養狗熱而來。仔細查看這個《辦法》的要點,主要方面是限制每戶的養狗數,最多隻能養兩只,某些公共場合嚴禁攜狗進入等等(《南方都市報》昨天報道),總體看來,是對養狗主人的權責進行了細化,從制度上看,這樣的行政監管辦法無疑是及時的。
不過,制度的設想雖好,卻不無可商議之處。就拿限制每戶的養狗數來看,我們並不知道兩只這個限制有何根據,為何不是一隻或者三隻,以具體情況來看,養小型寵物犬和大型犬之間明顯存在差異,只要房屋寬敞,養兩三隻小型犬,並無太大問題。依筆者看來,一刀切的限制數目其實在執行上難以保證,這涉及到相當高的監督管理成本,很可能產生大量不上證的「黑犬」。與其如此,還不如放寬這種一刀切的限制,給超出一定數目的養狗戶徵收高額的管理費,這既保證了人們有選擇養狗數目的權利,也通過經濟手段來調節養狗數目。
另外,在養狗管理執行方面,我想政府也要放棄大包大攬的傳統管理方法。因為政府難以負擔這么大的管理成本,再則事實上也難以對大范圍的城市進行細密的監管。筆者在波士頓居住時,在房屋租約上可以清楚看到各個公寓對養狗的要求,許多公寓都嚴禁攜帶狗只進入。在波士頓以及美國的許多地區,對養狗的限制是由社區規定,而不是由政府統一執行。由具體社區自行制定規定,自行監督管理,遠比政府撒網追蹤要有效率得多。
另外在十分敏感的烈性犬問題上,這個法規也語焉不詳。其實在國內許多城市都陸續出台了規定,禁止在市區內養藏獒之類的烈性犬,重慶甚至有最高1000元的罰款規定,可見各地開始意識到烈性犬在人口密集的市區所帶來的潛在危險性,我們也常看見新聞報道有關於烈性犬傷人的事件,頻度之高,已經超出想像。但是珠海反而沒有在這個應該嚴格規定的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相反在養狗數目這些本不應一刀切的方面過分嚴苛,或許管理者要明白的是,制度上需要松緊度,但是在何處松,何處緊,卻是值得認真揣摩的地方,否則實在是有悖城市管理的初衷。
⑶ 珠海養狗條例 哪些狗不能養(能列出來嗎)謝謝
珠海市養犬人責任及監管暫行辦法
珠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69號)
《珠海市養犬人責任及監管暫行辦法》已經2009年6月1日七屆106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長 鍾世堅二○○九年七月一日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養犬行為,保障公民人身健康和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新特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養犬行為及相關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公安部門是本市養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養犬監督管理工作。公安部門可以委託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養犬管理的具體事務。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畜牧獸醫、衛生、市政園林、物價、民政、工商、環保、建設等相關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協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各新聞媒體應加強社會公德教育以及市容環境衛生科學知識宣傳,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養犬習慣。
犬只協會等相關民間組織應當提高自律意識,制定自律公約,自覺維護公共秩序。
第五條 本市養犬活動遵循「養犬人自律、監管人管理、執法者查處、社會各方監督」的原則。
第六條 養犬人有養犬權利,同時也應當尊重社會公德和公序良俗,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
第二章 養犬人行為規范
第七條養犬人作為養犬的第一責任主體,應當自覺提高道德素質,堅持健康、文明原則,自覺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珠海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珠海市公園管理辦法》等有關犬只管理的規定。
第八條 養犬人行為應當符合相關公共場所及特定的非公共場所關於犬只的規定,支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維護衛生秩序。
第九條養犬人應當定期攜帶犬只到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動物診療機構等單位,對犬只進行相關免疫和健康檢查,預防疫病,確保養犬人及其他市民的身體健康。
第十條受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委託的動物診療機構應當對犬只免疫的情況進行跟蹤、統計,建立免疫檔案,並將犬只免疫定期上報畜牧獸醫部門備案。
第十二條養犬人應確保其養犬行為不影響市容環境衛生,養犬人不得牽引犬只到公共綠地、草坪大小便。對犬只在戶外活動產生的糞便應當立即自行清理,不損害環境質量。
第十三條 養犬人應當愛護所養犬只,不得遺棄和虐待。
第十四條養犬人應當自覺遵守物業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住宅小區的管理規約,採取相應措施預防和消除犬吠擾民以及其他影響鄰里、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養犬行為,構建和諧鄰里關系。
第十五條 住宅樓宇中的養犬人,應當採取相應措施減少犬只活動產生的噪音,避免干擾左右鄰居及上、下樓層住戶的生活。
第十六條養犬人應當主動配合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居(村)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進行犬只基本情況的跟蹤和普查,並主動將養犬基本情況報物業服務企業或居(村)民委員會備案。
第十七條本市提倡養犬人不養大型犬、烈性犬等帶有攻擊性、具有較高人身危險性的犬只。如飼養,應當圈養或者拴養,不得帶外遛犬。
大型犬、烈性犬的范圍和種類由畜牧獸醫部門參照周邊城市做法另行公布。
第十八條養犬人應採取束大鏈、戴口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攜帶犬只外出應當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引、懷抱,或者裝入犬袋、犬籠,避免攜帶犬只進入人員密集區域,並主動避讓老人、兒童、孕婦、殘疾人等特殊人群。
提倡養犬人攜帶犬只時不乘坐電梯,或者主動避開電梯使用高峰時間,以免影響他人正常使用電梯。
第十九條 養犬人所養犬只造成他人傷害或損失的,養犬人應當按照《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提倡養犬人投保犬只傷人險。
第二十條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或者犬只管理人應立即將被傷害者送至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市衛生行政部門認可的免疫接種門診進行診治,先行墊付醫療費用。
市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向社會公布狂犬疫苗免疫接種情況。
第二十一條 養犬人未盡看管責任,致使犬只危害交通安全,造成城市道路以及公路交通事故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三章 監管人責任
第二十二條 本市實行社會各主體「齊抓共管、各盡其責」原則,明確監管人的管理責任,共同促進健康、文明養犬。
第二十三條 本章所稱的監管人,是指場所的所有權人或經營管理者。
本條所稱的場所包括公共場所及特定的非公共場所。
第二十四條本市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及經營管理者應當採取說服、勸阻等方式禁止養犬人攜帶犬只進入該公共場所。有條件的可設置犬只暫時停留的場所。
第二十五條 以下公共場所禁止養犬人攜帶犬只進入,但盲人、肢體重殘人士攜帶導盲犬只、扶助犬只進入除外:
(一)公共汽車、客輪等大型公共交通工具;
(二)國家機關、學校(含幼兒園、托兒所)、兒童活動場所、醫院;
(三)影劇院、博物館、歌舞廳、體育場館、游樂場等公眾文化場所;
(四)公共泳(浴)場、公園、公共綠地、賓館、酒店、餐廳、商店、市場、候車(船)室;
(五)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公共場所。
養犬人攜帶犬只乘坐計程車應當徵得計程車駕駛員的同意,並確保計程車內環境的衛生、整潔。
市政園林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在其管理的公園內開設犬只活動的公共區域,並設置相應的環境衛生設施以及註明區域范圍、開放時間、警示事項等內容的告示牌。
第二十六條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或經營管理者應當加大宣傳力度,以公開、明示方式公布禁止養犬人攜帶犬只入內的相關提示,並設置相關的犬只禁入的標志、標牌。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以外的非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或經營管理者,有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禁止養犬人攜帶犬只進入其所有或經營管理的場所。
第二十八條 市、區人民政府在重大節假日或者舉辦重大活動期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臨時劃定禁止攜帶犬只進入的區域。
第二十九條養犬人攜帶犬只強行進入本辦法規定禁止進入的公共場所及特定非公共場所的,該公共場所及特定非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或經營管理者應當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向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舉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予以糾正。
違反本條第一款規定,犬只出現意外傷亡的,其責任由養犬人自行承擔。
第三十條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根據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的決定,以公開、公正、公平的方式就養犬行為制定專項規約,並加強宣傳,在住宅小區的醒目位置予以公布。
建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積極引導和規范物業服務企業的前款行為,並提供有關規約的示範文本。
第三十一條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支持和協助所在住宅小區養犬人組織成立養犬自律會,為其相互監督、自律養犬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三十二條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確定特定區域和時間供業主所養犬只活動,同時督促養犬業主做好犬只活動產生的糞便、垃圾的清理工作。
第三十三條住宅小區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建立健全犬只糾紛、矛盾的解決機制,及時化解小區業主之間的糾紛、矛盾,防止糾紛、矛盾的尖銳化。
第三十四條居(村)民委員會應當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原則,合理制定自治公約,做好轄區內犬只衛生管理、養犬糾紛調解等工作,促進本轄區的居民相互尊重、相互諒解。
第三十五條本市設立的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及調解小組應當跟蹤、分析犬只糾紛、矛盾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建立犬只糾紛調解機制,通過說服教育、規勸疏導等途徑,及時化解犬只糾紛。
第三十六條犬只銷售經營者應當保持經營場所及其周邊環境的干凈、整潔,做好預防措施避免犬只傷人,並履行養犬人同等的義務和責任。
第四章 執法者責任
第三十七條區人民政府(含經濟功能區管委會,下同)應當將犬只管理納入工作日程,安排一定的城市維護資金,用於轄區內犬只的日常管理及簡易寵物廁所等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
第三十八條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大投入,加強對轄區內養犬人關於傳染病預防、犬健康、犬行為的特點及訓練犬的方法等養犬相關知識的培訓,普及科學、文明、安全、衛生的養犬常識。
第三十九條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將犬只管理工作納入工作計劃,並協調居(村)民委員會落實犬只數量普查、登記等各項工作。
第四十條本市建立公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畜牧獸醫等多部門犬只聯合執法制度,建立犬只聯合執法協調機制和信息溝通機制,定期就犬只執法問題進行溝通、協調。
第四十一條公安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對犬吠干擾他人正常生活、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等行為進行管理和處罰。
公安部門在其巡查過程中,如遇養犬人不聽從本辦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七條的場所監管人勸阻的,公安部門應當制止養犬人進入相關場所。
第四十二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嚴格執行《珠海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珠海市公園管理辦法》,依法履行以下職責:
(一)督促養犬人自覺履行由犬只引起的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主動清理犬只戶外活動產生的糞便、垃圾;
(二)查處養犬人所養犬只違法隨地排糞、排便等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應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做好犬只的防疫監督和實施工作。
第四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或懷疑犬只染有狂犬病時,應當及時向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報告。畜牧獸醫管理部門應當迅速採取措施,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上報。
第四十五條 教育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學校加強對學生養犬行為的引導,普及文明、衛生養犬的科普知識。
第四十六條 公安部門應當對主城區及城鄉結合部進行巡查執法,對無主犬和流浪犬進行清理和處置。
第四十七條 發生危及人身健康或生命安全的重大疫情時,經市人民政府授權,有關執法部門可以作出緊急處置的決定。
第四十八條 公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以及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犬只投訴受理制度,公布受理投訴電話。
第五章 社會監督
第四十九條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各方對違法養犬人進行監督。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批評、勸阻、舉報和投訴養犬人的違法養犬行為。
第五十條公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對多次查處仍不改正的違法養犬人,可將其違法事實和查處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其所在單位;無所在單位的,知會其戶籍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第五十一條本市各新聞媒體應加強輿論引導,加大文明、健康養犬的宣傳力度,協助公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等部門定期或不定期的公布違法養犬人名單。
第五十二條物業服務企業、居(村)民委員會、違法養犬人所在單位應按照業主公約、居(村)民自治公約、單位管理制度對違法養犬人進行說服、教育,必要時將違法養犬人的姓名、違法事實和查處情況予以公布。
第五十三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由公安部門按照每超過一隻處以500元罰款。
第五十四條 公安部門應當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對飼養犬只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犬只恐嚇他人的,處以300元以下罰款。
對故意驅使犬只傷害他人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300元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200元罰款。
第五十五條 養犬人不聽勸阻,違法攜帶犬只進入禁入場所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養犬人改正,並處200元罰款。
公共場所及特定非公共場所的所有權人或者經營管理者未盡到管理職責,未明確公布禁入告示,以及未能及時、有效的勸阻養犬人攜帶犬只進入的,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改正,並處以500元罰款。
第五十六條養犬人對飼養的犬只不按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進行免疫接種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作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養犬人承擔,可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七條養犬人不按照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規定處置染疫犬只及其排泄物,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犬只屍體,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養犬人進行無害化處理;養犬人拒不執行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代為處理,所需處理費用由養犬人承擔,可處3000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八條養犬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如違法養犬人屬於單位,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如違法養犬人屬於個人,可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不履行犬只疫情報告義務的;
(二)不如實提供與犬只防疫活動有關資料的;
(三)拒絕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進行監督檢查的;
(四)拒絕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進行動物疫病監測、檢測的。
第五十九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發現或接到報告,養犬人所攜帶的犬只隨地排糞、排便,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責令養犬人改正,並處200元罰款。
第六十條公安、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依法履行犬只管理職責,文明執法,依法接收單位和個人關於犬只管理的投訴,並及時查處違法行為。
對應當予以受理的投訴不予受理,或者應當制止和查處的行為不予制止和查處,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及公共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或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部門或者上級主管部門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有關主管部門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依法提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章 附則
第六十二條 軍犬、警犬、科研用犬由軍隊和公安等部門依法管理,不適用本辦法。
第六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施行。
⑷ 治安管理條例對養狗的規定是什麼,哪個部門來執行
如果你說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該法第七十五條規定:「飼養動物版,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權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驅使動物傷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三條第一款:「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國務院公安部門負責全國的治安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治安管理工作
⑸ 養犬管理條例和限制養犬規定是一體的嗎
《民法通則》的相鄰權對養狗權進行了限制;《侵權責任法》、《治安管理處版罰法》規定了狗傷人擾民,狗主人權應承擔民事賠償或接受行政處罰;對因看管不嚴造成嚴重人身傷害後果的,可以過失傷害罪等追究狗主人刑事責任。
另外各地市均有相應規定,譬如大連市實施〈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辦法》明確規定市區禁養48種大型犬類
⑹ 養犬管理條例
不同地區的養犬條例各有不同。
2018年10月17日,湖南長沙宣布出台《長沙市養犬管理條例》,並於2019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條例規定,長沙養犬施行分區域管理制度,分為禁止養犬區、嚴格管理區和一般管理區。其中,嚴格管理區每戶限養1隻普通犬。
10月29日,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政府發布《文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文山市區犬類管理的通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其中規定,在文山市區養犬的,攜犬出戶時,犬只必須使用束犬鏈,犬鏈長度不得超過1米,並由成年人牽引。7時至22時禁止遛狗。
(6)珠海市養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2018年11月15日,浙江杭州也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違規養犬和不規范遛犬行為的專項治理活動,並為此推出文明養犬檢查點。
根據《杭州市限制養犬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犬類主管部門一旦發現有遛犬不牽繩行為,可暫扣犬只並對養犬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但在整治期間,該起罰點調整為400元,情節嚴重的還將沒收犬只,吊銷《養犬許可證》。
據杭州城管委介紹,《規定》中明確提到,杭州市允許攜帶小型犬觀賞犬出戶的時間為19時至次日7時。此次整治期間,違規攜犬出戶的將由犬類主管部門暫扣犬只,對養犬人處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將沒收犬只,吊銷《養犬許可證》。
⑺ 中國養犬管理條例
《中華人來民共和國治安管自理處罰法》中的相關處罰規定:「第七十五條:飼養動物,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動物恐嚇他人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各個地區有不同的養犬管理條例 但是我告訴你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高於500的罰款都不交
⑻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對於養犬人的行為規范作何規定
根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養犬人放棄飼養犬只或者因不符合條件無法辦理養犬登記的,應當將犬只送交符合本條例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條件的其他個人、單位飼養或者送交犬只收容所。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中,對養犬人的行為規范做了更為詳實的規定,特別是明確規定了「養犬人不得遺棄飼養的犬只」。 新條例進一步規定,若養犬人違反相應規定,出現遺棄犬只行為,將由公安部門對其處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同時吊銷《養犬登記證》,且5年內不再允許申領養犬登記證。
條例實施後,上海或迎來養犬登記和免疫高峰。目前,本市獸醫主管部門指定的狂犬病免疫接種點僅有3個。辦證權利則可能將下放到派出所,這樣全市就有300多個點進行受理登記。
(8)珠海市養犬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上海首例養犬人遺棄犬只案
近日,上海浦東警方查處了上海首例養犬人遺棄犬只案。
很多流浪狗和流浪貓的「前半生」都是寵物狗、寵物貓,由於種種原因被原主人遺棄,流落街頭。7月28日上午,在上海東方路龍陽路路口,有熱心的外賣小哥發現一隻走失家犬,酷暑天被主人遺棄在了花園的角落,且有受傷的痕跡,疑似被車輛撞擊過。
經寵物醫院救冶,發現該犬只骨盆骨折,患有老年犬的基礎病。於是,愛犬人士聯系犬只主人,主人表示已棄養。愛狗人士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濰坊新村派出所尋求幫助。
接報後,民警通過信息系統查閱犬只資料。經查,該犬只於2011年7月27日在濰坊新村派出所登記辦理養犬登記證,登記住址為轄區內一處公房,並於當年接種防疫疫苗,此後再無辦理養犬登記證的記錄。
於是,民警通過電話聯系該犬只主人吳某,告知其該犬只目前情況,通知其盡快將犬只認領回家。但吳某表示自己早已搬遷至南碼頭街道轄區,由於該犬年事已高,遂棄養。
針對上述情況,濰坊新村派出所在治安支隊的指導下,於7月30日下午,會同南碼頭路派出所前往吳某現居住地,就吳某棄養犬只的違法行為對其進行口頭傳喚。
經詢問,吳某如實供述,其於7月28日9時許將飼養的黃色小型雜交犬遺棄在東方路龍陽路附近的一花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