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出生證條例

出生證條例

發布時間: 2021-12-26 03:31:27

A. 出生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合法的出生證明,沒有有效期,終身有效!只是落戶出生證明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是一個月的時間,你應該在這個時間內盡量去有關部門落戶,以免延誤有關防疫等事項。

根據我國《戶口登記條例》第7條的規定,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由嬰兒監護人或者戶主憑《出生醫學證明》、嬰兒父母雙方結婚證、戶口簿、居民身份證等;

當事人所提供身份證與境外證件上(如護照、通行證等)日期不一致,是出國人員必備的公證書,也可寫到鄉,如當事人已被他人收養,應註明養父母姓名,有特殊要求的,必須認真審查核實後再予證明。

當事人的姓名一律採用簡化字。在外文譯文中、公證書中當事人的出生日期,是公證證明的核心內容之一。

拓展資料

出生證明當事人父母要寫明生父母的姓名,而提出更改的,如確屬原發證機關工作失誤成不一致,只要拿著小孩醫院的出生證明、謀職、繼承財產,如父母死亡的,要加括弧註明。

B. 出生證明公證有哪些規定

出生證明公證一般用於涉外,辦理出生公證,申請人應當提供下列資料:(也可參照公正資料網bjbt)fy。com,了解相關資料與流程。

(1)戶口簿、身份證及父母的身份證件,申請人沒有當地戶口的須帶原居住地戶口簿、身份證和暫住證,申請人是境外的須帶護照或身份證;(2)出生證或獨生子女證;(3)父母子女關系證明(戶口簿能反映父母子女關系的無需提供),非婚生子女提供親子鑒定書;(4)2寸彩色照片3張(美國4張);(5)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供的其他證明材料,如父母的結婚證等。(溫馨提示:本人盡可能的向您列明辦理此項公證所需證明資料,但不排除承辦公證員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要求提供的其他證明資料,不明之處請向承辦公證員咨詢,並以承辦公證員要求提供的為准)
希望能幫到您,望採納,謝謝。

C. 國家關於出生證的姓氏法律條例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
關於能否跟第三方的姓氏,目前沒有統一規定。婚姻法中不禁止,但是很多地方的有自己的法規,比如江蘇、山東,都禁止使用。
如果不是跟隨父母姓,醫院一般都不願意開出生證的。
你可以向你們當地的民政部門咨詢一下。

D. 醫院開出生證法律規定需要哪些條件

出生證明是在醫院生寶寶出院時,憑你的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生育證,出院小結及付費單據,在辦理出生證的窗口辦。

  • 無法核定新生兒母親信息的新生兒,不能獲得《出生醫學證明》,對不符合簽發條件(即無新生兒母親二代有效身份證件和戶口本)未獲得《出生醫學證明》的新生兒,戶口登記機關經調查核實後依照有關規定為其辦理出生登記。

  • 首次簽發辦證時,在具有助產技術服務資質的醫療機構內出生的新生兒,由該機構負責簽發(簽發機構必須核實相關信息和住院相關信息一致方可辦理,需提供新生兒父母的二代有效身份證件或者戶口原件和復印件,復印件留存簽發機構)。

  • 出生證,即《出生醫學證明》,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出具的,證明嬰兒出生狀態、血親關系以及申報國籍、戶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醫學證明。

E. 新生兒出生證明必須在多長時間內辦理

辦理寶寶的出生證明在一個月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七條: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5)出生證條例擴展閱讀

從2014年1月1日起,中國啟用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第五版)。2014年1月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聯合發出通知,規范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管理。

通知要求,對持有《出生醫學證明》的新生兒,戶口登記機關審驗《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後為其辦理出生登記。無法核定新生兒母親信息的新生兒,不能獲得《出生醫學證明》。對不符合簽發條件,未獲得《出生醫學證明》的新生兒,戶口登記機關經調查核實後,依照有關規定為其辦理出生登記。

F. 辦出生證明規定時間是多長時間

新生兒申報戶口的時限:是在出生後的1個月內申報,與《出生醫學證明》的辦理時間是沒有關系的(應該以戶口申報時間為准)。出生嬰兒出生一個月內或不超過12個月呈報出生登記且手續真實齊全的,由派出所當場辦理;超過12個月以上的,由其父母向其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

一,《戶口登記條例》的規定:第六條公民應當在經常居住的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一個公民只能在一個地方登記為常住人口。

第七條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撫養人或者鄰居向嬰兒常住地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棄嬰,由收養人或者育嬰機關向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出生登記。

因為出生證明辦好才能辦戶口,戶口辦好才能去地段醫院辦醫療證、打預防針,之後還有辦寶寶社保,還要領生育金。孩子的出生證明辦好後,在派出所上戶口沒有強制性的期限限制。

二、新生兒戶口由公安派出所審核後辦理出生登記。需審核的證明材料如下:

(1)嬰兒父母雙方的《居民戶口簿》或加蓋單位人事、保衛部門印章的《集體戶口個人信息頁》復印件;

(2)嬰兒父母的《居民身份證》;

(3)嬰兒的《出生醫學證明》;

(4)嬰兒父母的結婚證。非婚生嬰兒隨父或隨母在本市申報出生登記,由公安派出所受理,公安分(縣)局審批。

自填單一般有以下內容:父母姓名,身份證號,民族,嬰兒姓名,嬰兒申報戶口地址,母親居住地址,床位號等。如果剛住院時還沒想好寶寶的名字,可以先用小名代替(一般情況下醫院多填寫某某之子,之女字樣)。出生3個月內,到生產的醫院換取正式出生證明,正式的出生證明需要明確孩子的正式名字,並且一經列印就很難更改了。

1、填寫《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所在醫院出具,有部分內容是醫生填好的,個人填寫部分(填錯可以劃掉重寫),填寫完畢後,可以去換正式出生證明。

2、當收到《出生醫學證明》後要認真核對。如發現有填寫錯誤時,應及時向醫院申請換發。《出生證》全部機打,並且內容「原則上不能更改」(這句話是自填單里的原話,好像聽起來還是有可以修改的餘地,但是還是不建議冒險)。

3、《出生醫學證明》是嬰兒的有效法律憑證,要妥善保管。

G. 按照新規定孩子是否有出生證明

出生證明新規定:現在需要使用新版的《出生醫學證明》,以前未使用的舊版的出生證明需要進行銷毀。而新的《出生醫學證明》需要能夠明確母親的信息才可以進行發放。
【法律依據】
《關於啟用和規范管理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的通知》第三條第一項
規范《出生醫學證明》在出生登記中的使用。對持有《出生醫學證明》的新生兒,戶口登記機關審驗《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後為其辦理出生登記。無法核定新生兒母親信息的新生兒,不能獲得《出生醫學證明》。對不符合簽發條件未獲得《出生醫學證明》的新生兒,戶口登記機關經調查核實後依照有關規定為其辦理出生登記。

H. 2016出生證明新規定

新出生的嬰兒可在父親或母親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戶口登記機關申報常住戶口。並准備下列手續:

1、醫院出具的《出生醫學證明》。

2、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計劃生育服務手冊》,屬計劃外生育的,持嬰兒母親所在鎮或鎮級以上計劃生育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

3、嬰兒父或母的集體戶口簿或家庭戶口簿。

4、其他相關材料。

5、屬跨年度出生未落常住戶口的,應持上述材料到派出所申請,報市局審批。

6、對出國人員(留學、經商、務工)在國外出生子女的落戶問題,應本著簡化手續的原則,憑國外出生子女的出生證明,父母及子女回國使用的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可在其父或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撫養人處落戶。

(8)出生證條例擴展閱讀:

溫馨小提示:

1、填寫《出生醫學證明自填單》一定要認真仔細,因為一經填寫、列印,就不得更改。

2、當收到《出生醫學證明》後要認真核對。如發現有填寫錯誤時,應及時向醫院申請換發。《出生證》嚴禁塗改,一旦塗改,視為無效。

3、《出生醫學證明》是嬰兒的有效法律憑證。要妥善保管。

4、在辦理出生醫學證明」之前,先要起好寶寶的名字。

I. 出生證明條例哪裡有

各個省市均有自己的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

比如:河北省《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
http://www.qlfy.com.cn/readnews.asp?newsid=144

#########

國家衛生部只有一個(徵求意見稿和草案,但是沒有通過並頒行,所以不能作為法律依據),全文我附在下面:

第二十二條 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只適用於1996年1月1日(邊遠貧困地區自1996年3月1日)以後出生的嬰兒。

第二十三條 199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予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如出國等需要出生醫學證明,以公證部門出具的「出生公證書」作為合法有效證件。

##########

《出生醫學證明》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及其人員應當遵守本管理辦法。
第三條《出生醫學證明》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出具的,證明嬰兒出生狀態、血親關系以及申報國籍、戶籍取得公民身份的法定醫學證明。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出生的新生兒,應依法獲得衛生部統一制發的《出生醫學證明》。

第二章 管理與使用
第五條 衛生部主管全國《出生醫學證明》工作,委託有關機
構負責具體事務管理工作。
第六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轄區內《出生醫學證明》的訂購、發放、管理與監督,也可委託有關機構承擔《出生醫學證明》訂購與發放等具體事宜。
第七條 《出生醫學證明》由衛生部統一印製,以省、自治區、
直轄市為單位統一編號,不得跨省使用或借用。
第八條 《出生醫學證明》實行逐級申報訂購制度。各級管理和使用單位根據年度需求做好訂購計劃,逐級上報訂購數量。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次年的訂購數量應於當年12月底之前以書面形式上報衛生部委託機構。
如年度使用量超出預訂計劃,追加數額應於下一年度1月底之前以書面形式上報衛生部委託機構。
第九條 《出生醫學證明》的管理和使用單位應建立證件的出、
入登記制度,補發和報廢登記制度,並建立台賬進行管理和備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嚴格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對本省發放程序制定具體規定
第十條 各級管理和使用單位要妥善運送和保管《出生醫學證
明》。因意外導致其潮濕、破損或丟失等情況,要及時將其數量及編碼逐級上報至省級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處理。
第十一條 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偽造、倒賣、轉讓、出借、私自
塗改或使用非法印製的《出生醫學證明》。
第十二條 《出生醫學證明》標准規格及真偽鑒別方法,參照《衛
生部、公安部關於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基婦〔2003〕23號)和《關於加強新版<出生醫學證明>啟用管理的通知》(衛婦社發〔2004〕319號)的要求執行。
第十三條 《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和使用單位及公安戶籍登記部
門如發現可疑偽假《出生醫學證明》,應及時將其原件送衛生部委託機構進行鑒定,由其出具鑒定報告。經鑒定為偽假《出生醫學證明》,發生地所在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嚴厲查處制假、用假違法行為,並將結果及時上報衛生部。
第三章 簽發與填寫
第十四條 《出生醫學證明》必須由批准開展助產技術服務並依
法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許可證》的醫療保健機構簽發。所有簽發單位應充分了解《出生醫學證明》有關管理和使用規定,並將《出生醫學證明》的有關信息作為產前保健的重要內容,讓群眾充分了解《出生醫學證明》簽發的有關要求,指導孕產婦及其家庭做好新生兒姓名等准備,自覺申領。
第十五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或委託機構應嚴格按照衛生部規
定的標准和式樣刻制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備案後發放給簽發單位,並將印章式樣送公安機關戶籍登記部門。
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應由簽發單位專人保管,證章分開,嚴格使用手續,嚴禁偽制和濫用印章。
第十六條 《出生醫學證明》各聯均蓋有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
方可生效。《出生醫學證明》存根由簽發單位存檔管理,永久保存。
第十七條 非父母或監護人戶籍所在地出生的新生兒,持出生地
所在助產機構簽發的《出生醫學證明》,到父母或監護人戶籍所在地的戶籍登記部門辦理出生人口登記手續。
不得以異地《出生醫學證明》換取申報出生人口登記所在地
的《出生醫學證明》,以免造成重復發證和收費。
第十八條 《出生醫學證明》必須用鋼筆或碳素筆填寫,做到項
目齊全、內容真實、字跡清楚、簽名正規,嚴禁塗改。使用列印機列印的《出生醫學證明》,在嬰兒母親簽章和接生人員簽字項目中必須分別由本人簽章或簽字。
鼓勵使用電子計算機等信息化工具管理《出生醫學證明》,逐步推行計算機網路化管理。
第十九條 在醫療保健機構外出生的嬰兒(1996年1月1日
後出生),其《出生醫學證明》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出生醫學證明》管理機構出具。管理機構在出具《出生醫學證明》時,應要求嬰兒父母或監護人出具以下證明材料:
(一)由嬰兒父母或監護人出具的「親子關系聲明」。
(二)該嬰兒與其父母(監護人)親子關系的旁證。旁證為家
庭接生員出具的接生情況證明(同時附家庭接生員考核合格證書復印件),或嬰兒父母或監護人任何一方戶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員會或單位出具的證明,或親子鑒定證明。證明材料由出具《出生醫學證明》的機構永久保存。
第二十條 特殊情形如單親或採取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嬰兒,在辦理《出生醫學證明》時,如其父母信息不能完整填寫,應由其父母其中一方寫出有關情況說明並簽字,由簽發單位在存根上註明有關情況,為其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簽發單位將書面情況說明與存根一並保存。
第二十一條 《出生醫學證明》簽發單位及其相關工作人員,應
為新生兒及監護人所提供的個人資料保密,未經當事人書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泄漏。

第四章 補發與報廢
第二十二條 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只適用於1996年1月1日(邊遠貧困地區自1996年3月1日)以後出生的嬰兒。
第二十三條 199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公民,一律不予補發《出生醫學證明》。如出國等需要出生醫學證明,以公證部門出具的「出生公證書」作為合法有效證件。
第二十四條 遺失《出生醫學證明》要求補發,應向縣級以上衛
生行政部門或委託管理機構。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如下材料:
(一)原《出生醫學證明》簽發單位提供的新生兒出生醫學記
錄及原《出生醫學證明》編號的證明。
(二)父母雙方戶口簿及身份證。
經核實情況屬實給予補發,同時登記備案。
未辦理戶籍手續前遺失《出生醫學證明》的,補發《出生醫學
證明》正、副頁;辦理戶籍手續後遺失的,只補發《出生醫學證明》
正頁。
具體補發程序由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補
發《出生醫學證明》的相關資料由補發機構登記備案,永久保存。
第二十五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生醫學證明》視為無效:
(一)手寫《出生醫學證明》未用鋼筆或碳素筆;
(二)《出生醫學證明》被塗改,填寫字跡不清或項目填寫不清,
有關項目填寫不真實的;
(三)私自拆切《出生醫學證明》副頁;
(四)《出生醫學證明》未加蓋出生醫學證明專用章;
(五)非法印製的《出生醫學證明》;
(六)《出生醫學證明》用機構公章、財務章等代替。
第二十六條 無效《出生醫學證明》的換發:
(一)因簽發單位責任導致原《出生醫學證明》無效的,簽發單位應及時換發有效《出生醫學證明》。
(二)因當事人責任導致《出生醫學證明》無效的,可向原簽發單位申請換發。
第二十七條 《出生醫學證明》管理部門對報廢《出生醫學證明》的姓名、號碼及報廢原因等要做好登記工作,統一妥善保管報廢《出生醫學證明》;每年將報廢《出生醫學證明》報上級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或委託機構備案,並一次性集中銷毀。

第五章 收費管理
第二十八條 《出生醫學證明》工本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各簽發單位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收費標准,並在明顯位置標明《出生醫學證明》的收費標准及物價管理部門的批准文號。嚴禁超標准收費、搭車收費。
第二十九條 《出生醫學證明》工本費的收取應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預算內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療保健機構收取的《出生醫學證明》工本費,要設專戶核算,專款專用,不得拖欠、截留、挪用證件工本費。

第六章 戶籍登記
第三十條 新生兒父母或監護人憑《出生醫學證明》到戶口所
在地的戶籍登記部門申報出生登記;戶口登記部門憑《出生醫學證明》辦理登記手續,並保留《出生醫學證明》副頁作為新生兒戶籍登記的原始憑證。
第三十一條 在港、澳、台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出生的新生兒可憑出生地簽署的出生醫學證明文件到其父母或監護人戶籍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確認登記後,到戶籍登記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十二條 國內公民收養查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以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孤兒,如不能提供《出生醫學證明》內有關信息,則不予辦理《出生醫學證明》,其戶籍登記問題,按照公安部有關要求辦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三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據本
管理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三十四條 本管理辦法與以前的有關規定不一致的,按本管理辦法執行。
第三十五條 本管理辦法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六條 本管理辦法自2005年 月 日起施行。

J. 出生證明新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安部日前印發的《關於啟用和規范管理新版<出生醫學證明>的通知》,在具有助產技術服務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內出生的新生兒,由該機構負責簽發;在途中急產分娩並經具有助產技術服務資質的醫療保健機構處理的新生兒,由該機構負責簽發;具有《家庭接生員技術合格證書》的人員接生的新生兒,由新生兒出生地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機構負責簽發;其他情形由新生兒出生地縣(區)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指定機構負責簽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七條,婚姻登記條例。第五條 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二)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三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六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二條

熱點內容
桐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14 05:49:43 瀏覽:274
新條例違反財經紀律 發布:2025-07-14 05:44:42 瀏覽:706
法學院李揚 發布:2025-07-14 05:42:23 瀏覽:658
法官法修正案草案 發布:2025-07-14 05:29:39 瀏覽:253
公正房產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7-14 05:24:04 瀏覽:157
信訪局與法院 發布:2025-07-14 05:23:14 瀏覽:860
轉彎讓直行是條例 發布:2025-07-14 05:14:21 瀏覽:870
wei律師 發布:2025-07-14 05:13:36 瀏覽:43
法官苗 發布:2025-07-14 05:03:12 瀏覽:66
大學生的法律知識現狀 發布:2025-07-14 04:58:12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