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定和條例的區別

規定和條例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12-26 07:47:49

A. 規定和規章有什麼區別

規章是各級領導機關及其職能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活動和有關人員行為,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並發布實施的、具有行政約束力和道德行為准則的規范性文書的總稱。

規章按其性質、內容,可分為行政規章、組織規章、業務規章和一般規章。

1.行政規章。按作者及其許可權,可分兩類:

(1)國務院部門規章。是由國務院所屬各部、各委員會制定、發布的規章。

(2)地方政府規章。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省和自治區政府所在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行政規章常用規定、辦法、細則等文種。

2.組織規章。是指對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性質、宗旨、任務、組織原則、成員及其權利義務、機構及職權、活動及紀律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組織規章的常用文種是章程。

3.業務規章。是指對專項業務的性質、內容、范圍及其運作規范等做出系統規定的規章。業務規章的常用文種為章程。

4.一般規章。一般規章是各級各類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為實施管理、規范工作和活動,在其職權內制發的規章。這類規章便是通常所說的規章制度。一般規章的常用文種有規定、辦法、准則、細則、制度、規程、守則、規則等。

【詞語】:規定

【拼音】:guī dìng

【詞義】:對某一事物做出關於方式、方法或數量、質量的決定。

【近義詞】:限定

(1) [stipulate]∶法律用詞。預先制定規則,以作為行為的標准(如在合同、條約、契約、遺囑、法律中)

他在遺囑里規定,他的兒子們都得學手藝

(2) [prescribe;stipulate;institute]∶權威性地確定為一種指導、指示或行動規則

只有政府的告示和報紙上的文章,其中規定著禁止什麼,他才覺得一清二楚。——《裝在套子里的人》

(3)[stipulation;prescription;formulation]∶預先制定的規則

關於獎金如何發放,上級最近有新的規定

規定是用於特定規范內工作和事務制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寫作應用)

(1)規定和條例的區別擴展閱讀:

根據《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制定規章應當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其一,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其他上位法的規定。

其二,應當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應當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其三,應當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轉變。應當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相近的職能應當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其四,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其五,規章用語應當准確、簡潔,條文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法律、法規已經明確規定的內容,規章原則上不作重復規定。除內容復雜的外,規章一般不分章、節。

其六,涉及國務院兩個以上部門職權范圍的事項,制定行政法規條件尚不成熟,需要制定規章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聯合制定規章。有這種情形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單獨制定的規章無效。

B. 條例和法律的區別

管理條例一般是指一個組織內部的管理制度,約束的也只是本組織內部的員工,對組織外的員工無效但是,法律卻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對全社會所有的公民都具有強制的約束力。

C. 「辦法」和「條例」有區別嗎

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①辦法是在有關法令、條例、規章的基礎上,對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關工作、有關事項的具體辦理、實施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

②條例是具有法律性質的文件,針對有關法律、法令的輔助性和闡釋性,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規定國家或某一地區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某些重大事項的管理和處置。

2.領域不同:

①辦法重在發布具體的可操作性措施,它的制發者是國務院各部委、各級人民政府及所屬機構;

②條例重在規定機關組織或工作人員的各項指標,它的制發者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最高行政機關。

(3)規定和條例的區別擴展閱讀:

內容的法規性

條例是國家機關為控制或調整國家生活中某些方面的准則而使用的立法性手段,是基本法律制定以前的單項法規,又是制定以後,貫徹實施之前的具體化,細則化,從而保證基本法律的具體實施。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其所涉及到的對象,必須依條款辦事,否則將要受到法律、行政或經濟的處理。

條例一經頒布實施,在一個相當長時限內,對其所涉及的對象行為起約束作用。

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在《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中,明確規定了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能稱其為「條例」。其制發者必須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以及受這些機關委派的組織;企事業單位的職能部門,黨派團體不能用條例行文。這就從行文的源頭上保證了條例的權威性、約束力

條例在頒布前,可以有一個試行的階段。經過試行以後,加以修改充實,作為正式文件頌施行,成為在一定范圍內具有法規性和約束力的文件。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項目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弧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發布的機關、時間;或批準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發布,這一項目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D. 請教 法規與條例、辦法、要求、規定、規范有何區別

法規是法令、條例、規則、章程等法定文件的總稱。
法規指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我國國務院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和公布的地方性法規。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也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省、自治區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也具有法律效力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文件。
要求可由不同的相關方提出。很多時候還表示是建立在自己意願基礎上來強烈指導別人的決定。
規定是強調預先(即在行為發生之前)和法律效力,用於法律條文中的決定。規定作動詞指對事物的數量,質量或方式,方法等做出具有約束力的決定,比如說:~產品的質量標准 | 不得超過~的日期等。
規范是指群體所確立的行為標准。它們可以由組織正式規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物流企業組織為了做到別具特色,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影響組織的決策與行動。

E. 法律 法規 規章 規定 條例 區別及其效力差異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專法規是國務院制屬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和地方政府制定的。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F. 法規 條例 規章 規定 規范 什麼區別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可以以條例來命名。行政法規的具體名稱有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一般是較大市以上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效力才高。

行政規章區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規章兩種。部門規章就是一般指國務院各部委制定的,地方規章是由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人民政府,以及省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

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望採納

G. 法律與條例的區別

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就是政黨, 包括國王、君主),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全體國民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法律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劃分為1、憲法,2、法律,3、行政法規,4、地方性法規,5、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條例是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
法律和法規的區別在於:
1、制訂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訂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訂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H. 條例和辦法的區別

我國廣義的法律文件根據制定主體的不同,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效力最低。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是法律,都叫法;
2、條例是指:國家權力機關或行政機關依照政策和法令而制定並發布的,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內的某些具體事項而作出的,比較全面系統、具有長期執行效力的法規性公文。條例是法的表現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對特定社會關系作出的規定。條例是由國家制定或批準的規定某些事項或某一機關組織、職權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也是指團體制定的章程。它具有法的效力,是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的,是從屬於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人人必須遵守,違反它就要帶來一定的法律後果。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3、 辦法是指:國家行政主管部門對貫徹執行某一法令、條例或進行某項工作的方法、步驟、措施等,提出具體規定的法規性公文。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名稱一般稱「規定」、「辦法」,但不得稱「條例」。

I. 試比較「條例」,「規定」,「辦法」三個文種的異同

條例、規定、辦法的異同:
區別:(1)含義不同:條例是為調整國家生活某個方面的准則回而制定的、需要答長期實行的、較為原則和規范的立法性文件。規定(原則一些,要求照章執行)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辦法(具體一些,可參照辦理)是對某項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規范的文件。(2)許可權不同:條例和規定一般是在黨的機關中運用,而辦法一般是在企事業單位中運用。(3)適用范圍不同:條例適用於國家權力機關規定國家有關政策、法律制定並批准、頒發和實行。規定是對特定范圍內的工作和事務指定具有約束力的行為規范。辦法是對本單位的工作或活動的進行做出具體行為規范和要求。
聯系:條例、規定、辦法性質相同都是規范性和法規性文件。(如有參考價值請採納)

熱點內容
s5皮城執法官不 發布:2025-07-13 22:12:06 瀏覽:779
勞動法試卷及答案 發布:2025-07-13 22:06:55 瀏覽:741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統考 發布:2025-07-13 22:06:48 瀏覽:61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237條 發布:2025-07-13 22:02:42 瀏覽:288
最新勞動法辭退規定 發布:2025-07-13 22:02:05 瀏覽:615
律師證真假 發布:2025-07-13 22:01:52 瀏覽:295
天津職務犯罪律師 發布:2025-07-13 22:01:09 瀏覽:257
合同法無權處分 發布:2025-07-13 21:59:11 瀏覽:131
開展基層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3 21:58:03 瀏覽:116
經濟法企業論文 發布:2025-07-13 21:54:24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