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

發布時間: 2021-12-26 13:59:57

㈠ 最新中華人共和國森林法

頒布日期】2005-9-7
【實施日期】2005-9-7
【失效日期】
【頒布單位】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文 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護、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森林資源的培育種植、採伐利用、經營管理的,都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市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市林業工作。區、縣人民政府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轄區的林業工作。

鄉鎮林業工作機構對基層林業生產經營實施組織管理、提供服務。

第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貫徹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基本方針,根據生態建設需要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要求,增加對林業建設投入,加大力度重點發展公益林業,推動生態建設,提高林業科技水平,組織社會各方面力量植樹造林,加強森林保護和管理,保證森林資源穩定增長。

第五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森林的利用方向和生產經營目的,將林業區分為公益林業和商品林業,實行分類經營、管理。

公益林業按照公益事業進行管理,以政府投資為主,吸收社會力量共同建設;商品林業按照基礎產業進行管理,主要由市場配置資源,政府給予必要扶持。

第六條 鼓勵有能力的農戶、城鎮居民、科技人員、私營企業主、外國投資者、企業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的幹部職工等各種社會主體跨所有制、跨行業、跨地區投資林業建設,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造林綠化、保護森林資源和林業科學研究及推廣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八條 植樹造林、保護森林資源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公民有權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進行制止、舉報和控告。

第二章 林地林權管理

第九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森林、林木、林地,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確定權屬:

(一)國有的土地上自然生長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國家;單位和個人營造的林木,其所有權屬於營造單位和個人。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其所有的土地上營造的林木和自然生長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該集體經濟組織;承包集體所有的土地營造的森林、林木,其所有權屬於承包方,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三)在國有的土地上義務栽植的林木,歸使用該土地的單位所有;沒有明確使用單位的,歸國家所有。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義務栽植的林木,歸該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另有協議或者合同約定的,按照協議或者合同的約定確定所有權。

(四)單位與單位、單位與個人、個人與個人之間合作營造的林木,為合作各方共有。

(五)農村村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上種植的林木,其所有權屬於個人。

第十條 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也可以依法作價入股或者作為合資、合作造林、經營林木的出資、合作條件,但不得將林地改為非林地。

依照前款規定實施流轉的,應當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尊重當事人的意願。

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流轉,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必須依照法定程序辦理。

第十一條 森林、林木、林地,由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核發林權證書,確認其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權發證的具體工作,由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

林權證書是該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法律憑證。

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十二條 單位之間發生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在本區、縣范圍內的,由區、縣人民政府處理;跨區、縣的,由市人民政府處理;與外省、市之間的爭議,由市人民政府與有關省、市人民政府協商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的,由當地區、縣人民政府處理。

申請處理林木、林地權屬爭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和有關確權資料。

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林木和林地權屬爭議解決之前,任何一方都不得砍伐有爭議的林木,變動有爭議的林地,或者在有爭議的林地進行其他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章 植樹造林

第十三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林業發展規劃,確定森林覆蓋率目標,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各部門和單位應當按照規劃進行造林綠化。

第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組織全民義務植樹,開展植樹造林活動。

第十五條 在宜林荒山、河渠沿岸、海岸沿線、湖泊水庫周圍、公路鐵路兩側和其他水土易流失的地區,應當分別營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護岸林、沿海防護林、護路林等公益林。

第十六條 造林綠化應當按照下列規定實行負責制:

(一)宜林荒山荒地,屬於國家所有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主管部門組織造林;屬於集體所有的,由集體經濟組織負責組織造林。

(二)國家機關、團體、部隊、企業、學校和其他單位管理范圍內適宜造林的土地,由該單位負責造林。

(三)農村村民使用的自留山,由農村村民負責造林。

在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上承包造林的,應當簽訂合同。違反合同的,承擔違約責任。

第十七條 公益林建設必須遵守全面質量管理規定和技術規程,規范管理制度,對造林規劃和設計、種苗准備、整地栽植、撫育管護等主要工序實施全過程管理,重點工程還應當推行招投標和監理制度,確保造林質量與成效。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植樹造林加強指導和監督,組織檢查驗收,核實造林和成林面積。對未完成植樹造林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應當責令限期完成。

實行造林質量事故責任追究制度,對重大和特大質量事故依照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單位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第四章 森林資源管理

第十八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森林資源的保護、利用、更新進行管理和監督。

第十九條 建立森林資源清查制度。各級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森林清查,建立森林資源檔案和監測體系,掌握森林資源變化情況。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統計行政管理部門在市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每五年組織一次全市森林資源清查工作。

第二十條 國有林場、苗圃、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撤銷、合並、改變隸屬關系,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二十一條 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徵用、佔用林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 臨時佔用林地的,按照下列許可權審批:

(一)臨時佔用公益林林地面積五公頃以上,其他林地面積二十公頃以上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二)臨時佔用公益林林地面積不足五公頃,其他林地面積二公頃以上不足二十公頃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三)臨時佔用公益林以外的其他林地面積不足二公頃的,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臨時佔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期滿應當歸還並恢復林業生產條件。到期不及時恢復林業生產條件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逾期不恢復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責任者承擔。

第二十三條 徵用、佔用林地應當支付的林地補償費、林木補償費,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執行;應當支付的人員安置補助費,依照《天津市土地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臨時佔用林地的補償,按照用地單位與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簽訂的協議執行。

第五章 森林保護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建立護林組織,負責護林工作,督促有林的單位訂立護林公約。

國有林場和有林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根據實際需要配備護林員,並落實管護責任制。護林員負責巡護森林,制止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檢查森林火災隱患,維護林業管理秩序;對造成森林資源破壞的,提請當地有關部門及時處理。

在行政區域交界的林區,鄉、鎮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員會應當建立護林聯防組織,負責聯防區的護林工作。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森林火災的預防撲救工作。森林防火實行行政首長區域負責制。

每年的10月1日至次年的5月31日為森林防火期。

第二十六條 市和區、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和林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林政隊伍,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森林公安機關。

林政管理機構、森林公安機關和森林植物檢疫站,根據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履行其職責和義務。

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林區設立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

第二十七條 市和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

森林、林木經營單位或者個人,發現其經營管理的森林、林木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病蟲害,應當及時進行防治,並報告當地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組織除治;發生危險性檢疫病蟲害時,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發生疫情的地區設立臨時性森林病蟲害檢疫檢查站,防止疫情蔓延。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規定森林植物的補充檢疫對象,並負責對森林植物進行檢疫。

第二十八條 禁止在封山育林區域內砍柴、放牧。

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山區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和封山育林區採挖或者移植林木。需要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批准:

(一)申請採挖或者移植的林木權屬清楚;

(二)採挖或者移植後對森林無明顯破壞;

(三)具備符合規定的更新方案;

(四)具備符合規定的水土保持方案;

(五) 本年度申請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全部數量未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

第二十九條 從林區運出木材必須持有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運輸證明。

運輸森林植物及其林產品(包括喬木、灌木、竹類、野生珍貴花卉、苗木、林木種子、繁殖材料和木材等),必須持有縣級以上森林植物檢疫機構簽發的檢疫證書。

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部門和郵政部門,憑木材運輸證明和檢疫證書辦理承運、郵寄手續。林業執法人員可以進入車站、港口、機場、貨場進行檢查。

第六章 採伐管理

第三十條 森林和林木根據用材林的消耗量低於生長量的原則,實行限額採伐。

國家批準的本市年森林採伐限額,由市人民政府下達到區、縣人民政府和鐵路、公路、城市綠化主管部門。

人工商品林實行不同於其他林木的採伐管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 人工商品林按照合理經營、持續利用的原則,由經營者依法編制和實施森林經營方案。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森林經營方案確定的合理年採伐量,安排採伐限額。

達到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規定規模的人工商品林經營者,可以單獨編制年採伐限額。

第三十二條 在採伐限額編制單位內,人工商品林採伐限額本年節余需要結轉下年使用的,應當向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批准:

(一)本年度未出現濫伐林木行為;

(二)具備符合規定的更新造林計劃。

第三十三條 人工商品林的採伐限額不得用於採伐其他林木,但其他林木的採伐限額可以用於採伐人工商品林。

第三十四條 採伐林木實行採伐許可證制度,採伐林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持證採伐。農村村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負責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的主管部門不得超過市人民政府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採伐許可證。

負責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的主管部門必須使用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印製的林木採伐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 林木採伐實行分級分類審批制度。對公益林必須加強保護,嚴格管理,其採伐實行分級審批,具體許可權由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確定。對人工商品林,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林木經營者編制的森林經營方案依法審批。

鐵路、公路的護路林木和城鎮林木的更新採伐,分別由鐵路、公路和城市綠化主管部門批准。

一級河道護堤、護岸林木的更新採伐,屬於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范圍的,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託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屬於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審批范圍的,由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審批。

水行政主管部門接受委託進行審批時應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委託要求,並接受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

鐵路、公路、城市綠化主管部門和接受委託的市水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林木的更新採伐進行審批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向市和所在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六條 人工商品林的採伐不得影響生態環境和水土保持,對採伐後容易發生水土流失或者造成生態破壞的,應當採取水土保持或者生態保護措施。

第三十七條 區、縣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林木採伐實行伐前勘察核實、伐中監督採伐、伐後驗收更新。

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全市採伐限額管理、採伐審批和採伐許可證發放進行監督檢查。

第七章 支持和保障

第三十八條 公益林業建設、管理和重大林業基礎設施的投資,應當納入各級人民政府的財政預算,並予以優先安排。

商品林的營造和管理費用,以經營者的投入為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予以扶持、指導。

第三十九條 按照國家對林業實行的長期限、低利息的信貸扶持政策,金融機構和林業經營者可以協商確定貸款期限,政府視情況實行財政貼息。林業經營者可以依法以林木抵押申請貸款。

第四十條 依法徵收的育林基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逐步全部返還林業生產經營者。

第四十一條 建立森林生態補償基金,用於公益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規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條 森林火災消防、森林病蟲害防治、林業執法和森林資源的清查、保護管理所需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

第八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政處罰,由區、縣以上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森林法和森林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處理。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在封山育林區內砍柴、放牧的,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給予警告,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下的罰款;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損壞的,依法賠償損失,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本辦法規定採挖或者移植林木的,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以暴力、威脅手段阻礙林業行政執法人員和護林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不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四十七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執法人員在執行公務時,應當穿著公務制服,佩戴統一標志,出示執法證件。

第四十八條 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九章 附 則

第四十九條 林區的范圍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劃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

第五十條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五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1月8日天津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的《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辦法》同時廢止。

㈡ 退耕還林的土地重新開荒種地是否犯法犯的什麼法

退耕還林的土地私自重新耕種是違法行為,違反了《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

林地私自耕種違法的依據:

《森林法》第二十三條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採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
進入森林和森林邊緣地區的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或者損壞為林業服務的標志。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 禁止毀林開墾、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為。

林地私自耕種的處罰:

《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㈢ 林業法處罰條例全文

㈣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全文急急急急急急!!!!!!!!

第二十三條 禁止毀林開墾和毀林採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林行為。版
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權內砍柴、放牧。
進入森林和森林邊緣地區的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或者損壞為林業服務的標志。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超越職權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糾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關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未予糾正的,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可以直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98年修正版
附送法規檢索
http://202.99.23.199/home/begin.cbs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的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是為了保護森林資源而制定的法規。2000年1月29日國務院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自2000年1月29日起實施。

㈥ 最新的森林法的內容是什麼 發布日期是什麼日期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根據1998年4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修正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超越職權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糾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關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未予糾正的,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可以直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買賣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由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違法買賣的證件、文件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買賣證件、文件的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偽造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批准出口文件、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在林區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的,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收購的盜伐、濫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收購林木的價款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采種、采脂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
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五條 採伐林木的單位或者個人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發放採伐許可證的部門有權不再發給採伐許可證,直到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為止;情節嚴重的,可以由林業主管部門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 從事森林資源保護、林業監督管理工作的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其他國家機關的有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11月 1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 1141次會議通過)
為依法懲處破壞森林資源的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審理這類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規定的「珍貴樹木」,包括由省級以上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確定的具有重大」歷史紀念意義、科學研究價值或者年代久遠的古樹名木,國家禁止、限制 出口的珍貴樹木以及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樹木。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非法採伐、毀壞珍貴樹木行為「情節嚴重」:
(一)非法採伐珍貴樹木二株以上或者毀壞珍貴樹木系使珍貴樹木死亡三株以上的;
(二)非法採伐珍貴樹木二立方米以上的;
(三)為首組織、策劃、指揮非法採伐或者毀壞珍貴樹才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三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數量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盜伐林木罪定罪處罰;
(一)擅自砍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擅自砍伐本單位或者本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在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地點以外採伐國家、集體、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經營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第四條 盜伐林木「數量較大」,以二至五立方米或者幼樹一百至二百株為起點;盜伐林木「數量巨大」,以二十至五十立方米或者幼樹一千至二千株為起點;盜伐林木「數量特別巨大」,以一百至二百立方米或者幼樹五千至一萬株為起點。
第五條 違反森林法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數量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濫伐林木罪定罪處罰:
(一)未經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法律規定的其他主管部門批准並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雖持有林木採伐許可證,但違反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時間、數量,樹種或者方式,任意採伐本單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過林木採伐許可證規定的數量採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林木權屬爭議一方在林木權屬確權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以濫伐林木罪論處。
第六條 濫伐林木「數量較大」,以十至二十立方米或者幼樹五百至一千株為起點;濫伐林木「數量巨大」,以五十至一百立方米或者幼樹二千五百至五千株為起點。
第七條 對於一年內多次盜伐、濫伐少量林木未經處罰的,累計其盜伐、濫伐林木的數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條 盜伐、濫伐珍貴樹木,同時觸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九條 將國家、集體、他人所有並已經伐倒的樹木竊為已有,以及偷砍他人房前屋後、自留地種植的零星樹木,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第十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的「非法收購明知是盜伐、濫伐的林木」中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視為應當知道,但是有證據證明確屬被蒙騙的除外:
(一)在非法的木材交易場所或者銷售單位收購木材的;
(二)收購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出售的木材的;
(三)收購違反規定出售的木材的。
第十一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在林區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嚴重」:
(一)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二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一千株以上的;
(二)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珍貴樹木二立方米以上或者五株以土的;
(三)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在林區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情節特別嚴重」:
(一)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林木一百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五千株以上的;
(二)非法收購盜伐、濫伐的珍貴樹木五立方米以上或者十株以上的;
(三)其他情節特別嚴重的情形。
第十二 條林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森林法的規定,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違反」規定濫發林木採伐許可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四百零七條規定的「情節嚴重,致使森林遭受嚴重破壞」,以違法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罪定罪處罰:
(一)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允許採伐數量累計超過批準的年採伐限額,導致林木被採伐數量在十立方米以上;
(二)濫發林木採伐許可證,導致林木被濫伐二十立方米以上的;
(三)濫發林木採伐許可證,導致珍貴樹木被濫伐的;
(四)批准採伐國家禁止採伐的林木,情節惡劣的;
(五)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第十三條 對於偽造、變造、買賣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森林、林木、林地權屬證書,佔用或者徵用林地審核同意書、育林基金等繳費收據以及其他國家機關批準的林業證件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定罪』處罰。
對於買賣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等經營許可證調,同時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八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四 條聚眾哄搶林木五立方米以上的,屬於聚眾哄搶「數額較大」;聚眾哄搶林木二十立方米.以上的,屬子聚眾哄搶「數額巨大」,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條的規定,以聚眾哄搶罪定罪處罰。
第十五 條非法實施采種、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等行為,牟取經濟利益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十六條 單位犯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條、第三百四十五條規定之罪,定罪量刑標准按照本解釋的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 本解釋規定的林木數量以立木蓄積計算,計算方法為:原木材積除以該樹種的出材率。
本解釋所稱「幼樹」,是指胸徑五厘米以下的樹木。
濫伐林木的數量,應在伐區調查設計允許的誤差額以二上計算。
第十八條 盜伐、濫伐以生產竹材為主要目的的竹林』的定.罪量形問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參照上述規定的精神,規定本地區的具體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第十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本解釋第四條、第六條規定的數量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量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㈦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法律條款

【發布單位】國務院
【發布文號】國務院令第278號
【發布日期】2000-01-29
【生效日期】2000-01-29
【失效日期】-----------
【所屬類別】國家法律法規
【文件來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278號)

現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總理 朱鎔基
2000年1月2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以下簡稱森林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森林資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託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動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喬木林和竹林。
林木,包括樹木和竹子。
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採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第三條 國家依法實行森林、林木和林地登記發證制度。依法登記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權屬證書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四條 依法使用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按照下列規定登記:
(一)使用國務院確定的國家所有的重點林區(以下簡稱重點林區)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二)使用國家所有的跨行政區域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三)使用國家所有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以及由使用者所有的林木所有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負責保護管理。

第五條 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
單位和個人所有的林木,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林木所有權。
使用集體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登記申請,由該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權。

第六條 改變森林、林木和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的,應當依法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建立森林、林木和林地權屬管理檔案。

第八條 國家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國務院批准公布;地方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其他防護林、用材林、特種用途林以及經濟林、薪炭林,由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國家關於林種劃分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部署組織劃定,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重點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面積,不得少於本行政區域森林總面積的百分之三十。
經批准公布的林種改變為其他林種的,應當報原批准公布機關批准。

第九條 依照森林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提取的資金,必須專門用於營造坑木、造紙等用材林,不得挪作他用。審計機關和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監督。

第十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向重點林區派駐的森林資源監督機構,應當加強對重點林區內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的監督檢查。

第二章 森林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監測全國森林資源消長和森林生態環境變化的情況。
重點林區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檔案和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等項工作,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其他森林資源調查、建立檔案和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等項工作,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第十二條 制定林業長遠規劃,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保護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現有的森林資源為基礎;
(三)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水土保持規劃、城市規劃、村莊和集鎮規劃相協調。

第十三條 林業長遠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林業發展目標;
(二)林種比例;
(三)林地保護利用規劃;
(四)植樹造林規劃。

第十四條 全國林業長遠規劃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編制,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地方各級林業長遠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會同其他有關部門編制,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施行。
下級林業長遠規劃應當根據上一級林業長遠規劃編制。
林業長遠規劃的調整、修改,應當報經原批准機關批准。

第十五條 國家依法保護森林、林木和林地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經營者依法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
用材林、經濟林和薪炭林的經營者,依法享有經營權、收益權和其他合法權益。
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經營者,有獲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的權利。

第十六條 勘查、開采礦藏和修建道路、水利、電力、通訊等工程,需要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一)用地單位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提出用地申請,經審核同意後,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預交森林植被恢復費,領取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用地單位憑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佔用或者徵用林地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得受理建設用地申請。
(二)佔用或者徵用防護林林地或者特種用途林林地面積10公頃以上的,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林地及其採伐跡地面積35公頃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積70公頃以上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用林地面積低於上述規定數量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佔用或者徵用重點林區的林地的,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
(三)用地單位需要採伐已經批准佔用或者徵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時,應當向林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申請林木採伐許可證。
(四)佔用或者徵用林地未被批準的,有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內將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復費如數退還。

第十七條 需要臨時佔用林地的,應當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
臨時佔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並不得在臨時佔用的林地上修築永久性建築物;佔用期滿後,用地單位必須恢復林業生產條件。

第十八條 森林經營單位在所經營的林地范圍內修築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需要佔用林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修築其他工程設施,需要將林地轉為非林業建設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前款所稱直接為林業生產服務的工程設施是指:
(一)培育、生產種子、苗木的設施;
(二)貯存種子、苗木、木材的設施;
(三)集材道、運材道;
(四)林業科研、試驗、示範基地;
(五)野生動植物保護、護林、森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木材檢疫的設施;
(六)供水、供電、供熱、供氣、通訊基礎設施。

第三章 森林保護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森林病蟲害測報中心和測報點對測報對象的調查和監測情況,定期發布長期、中期、短期森林病蟲害預報,並及時提出防治方案。
森林經營者應當選用良種,營造混交林,實行科學育林,提高防禦森林病蟲害的能力。
發生森林病蟲害時,有關部門、森林經營者應當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及時進行除治。
發生嚴重森林病蟲害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採取緊急除治措施,防止蔓延,消除隱患。

第二十條 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負責確定全國林木種苗檢疫對象。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的需要,可以確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林木種苗補充檢疫對象,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一條 禁止毀林開墾、毀林采種和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的毀林行為。

第二十二條 25度以上的坡地應當用於植樹、種草。25度以上的坡耕地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規劃,逐步退耕,植樹和種草。

第二十三條 發生森林火災時,當地人民政府必須立即組織軍民撲救;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做好撲救火災物資的供應、運輸和通訊、醫療等工作。

第四章 植樹造林

第二十四條 森林法所稱森林覆蓋率,是指以行政區域為單位森林面積與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森林面積,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面積和竹林地面積、國家特別規定的灌木林地面積、農田林網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蓋面積。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森林覆蓋率奮斗目標,確定本行政區域森林覆蓋率的奮斗目標,並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 植樹造林應當遵守造林技術規程,實行科學造林,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縣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當年造林的情況應當組織檢查驗收,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八十五的,不得計入年度造林完成面積。

第二十六條 國家對造林綠化實行部門和單位負責制。
鐵路公路兩旁、江河兩岸、湖泊水庫周圍,各有關主管單位是造林綠化的責任單位。工礦區,機關、學校用地,部隊營區以及農場、牧場、漁場經營地區,各該單位是造林綠化的責任單位。
責任單位的造林綠化任務,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下達責任通知書,予以確認。

第二十七條 國家保護承包造林者依法享有的林木所有權和其他合法權益。未經發包方和承包方協商一致,不得隨意變更或者解除承包造林合同。

第五章 森林採伐

第二十八條 國家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以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農場、廠礦為單位,集體所有的森林和林木、個人所有的林木以縣為單位,制定年森林採伐限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匯總、平衡,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其中,重點林區的年森林採伐限額,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後,報國務院批准。
國務院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每5年核定一次。

第二十九條 採伐森林、林木作為商品銷售的,必須納入國家年度木材生產計劃;但是,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山上個人所有的薪炭林和自留地、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第三十條 申請林木採伐許可證,除應當提交申請採伐林木的所有權證書或者使用權證書外,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提交其他有關證明文件:
(一)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還應當提交採伐區調查設計文件和上年度採伐更新驗收證明;
(二)其他單位還應當提交包括採伐林木的目的、地點、林種、林況、面積、蓄積量、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內容的文件;
(三)個人還應當提交包括採伐林木的地點、面積、樹種、株數、蓄積量、更新時間等內容的文件。
因撲救森林火災、防洪搶險等緊急情況需要採伐林木的,組織搶險的單位或者部門應當自緊急情況結束之日起30日內,將採伐林木的情況報告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核發林木採伐許可證:
(一)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進行非撫育或者非更新性質的採伐的,或者採伐封山育林期、封山育林區內的林木的;
(二)上年度採伐後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三)上年度發生重大濫伐案件、森林火災或者大面積嚴重森林病蟲害,未採取預防和改進措施的。
林木採伐許可證的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印製。

第三十二條 除森林法已有明確規定的外,林木採伐許可證按照下列規定許可權核發:
(一)縣屬國有林場,由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所屬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其他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由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三)重點林區的國有林業企業事業單位,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第三十三條 利用外資營造的用材林達到一定規模需要採伐的,應當在國務院批準的年森林採伐限額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實行採伐限額單列。

第三十四條 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准。
木材收購單位和個人不得收購沒有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的木材。
前款所稱木材,是指原木、鋸材、竹材、木片和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其他木材。

第三十五條 從林區運出非國家統一調撥的木材,必須持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的木材運輸證。
重點林區的木材運輸證,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核發;其他木材運輸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核發。
木材運輸證自木材起運點到終點全程有效,必須隨貨同行。沒有木材運輸證的,承運單位和個人不得承運。
木材運輸證的式樣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規定。

第三十六條 申請木材運輸證,應當提交下列證明文件:
(一)林木採伐許可證或者其他合法來源證明;
(二)檢疫證明;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文件。
符合前款條件的,受理木材運輸證申請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3日內發給木材運輸證。
依法發放的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木材運輸總量,不得超過當地年度木材生產計劃規定可以運出銷售的木材總量。

第三十七條 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林區設立的木材檢查站,負責檢查木材運輸;無證運輸木材的,木材檢查站應當予以制止,可以暫扣無證運輸的木材,並立即報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0.5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2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0.5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10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5倍至10倍的罰款。

第三十九條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不足2立方米或者幼樹不足50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2倍至3倍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積計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株以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5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3倍至5倍的罰款。
超過木材生產計劃採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照前兩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在林區經營(含加工)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經營的木材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2倍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毀林采種或者違反操作技術規程采脂、挖筍、掘根、剝樹皮及過度修枝,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1倍至3倍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1倍至5倍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組織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違反森林法和本條例規定,擅自開墾林地,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照森林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予以處罰;對森林、林木未造成毀壞或者被開墾的林地上沒有森林、林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原狀,可以處非法開墾林地每平方米1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完成造林任務;逾期未完成的,可以處應完成而未完成造林任務所需費用2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連續兩年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務的;
(二)當年更新造林面積未達到應更新造林面積50%的;
(三)除國家特別規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外,更新造林當年成活率未達到85%的;
(四)植樹造林責任單位未按照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的要求按時完成造林任務的。

第四十三條 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
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四十四條 無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對貨主可以並處非法運輸木材價款30%以下的罰款。
運輸的木材數量超出木材運輸證所准運的運輸數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超出部分的木材;運輸的木材樹種、材種、規格與木材運輸證規定不符又無正當理由的,沒收其不相符部分的木材。
使用偽造、塗改的木材運輸證運輸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非法運輸的木材,並處沒收木材價款10%至50%的罰款。
承運無木材運輸證的木材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沒收運費,並處運費1倍至3倍的罰款。

第四十五條 擅自移動或者毀壞林業服務標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逾期不恢復原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代為恢復,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未經批准,擅自將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改變為其他林種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收回經營者所獲取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並處所獲取森林生態效益補償3倍以下的罰款。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七條 本條例中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職責許可權的劃分,由國務院林業主管部門具體規定。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6年4月28日國務院批准、1986年5月10日林業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細則》同時廢止。

說明:本庫所有資料均來源於網路、報刊等公開媒體,本文僅供參考。如需引用,請以正式文件為准。
關於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報價 | 誠聘英才 | 法律公告 | 京ICP備05029464號
中國法院國際互聯網站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2002-2006 by 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Reproction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ermission is prohibited

㈧ 徵用林地補償條例

林地徵收是有補償的,這在我國的《森林法》18條中有明確的規定:

第十八條,進行勘查、開采礦藏和各項建設工程,應當不佔或者少佔林地;必須佔用或者徵用林地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依照有關土地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並由用地單位依照國務院有關規定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

森林植被恢復費專款專用,由林業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統一安排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植樹造林面積不得少於因佔用、徵用林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上級林業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督促、檢查下級林業主管部門組織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的情況。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森林植被恢復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應當加強對森林植被恢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但是由於各地的政策有所不一樣,所以林地徵用補償標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標准,具體標准請咨詢當地林業部門或國土資源部門。

總體來看,林地徵收補償費用包括以下3個方面:

1.土地補償費

2.安置補助費

3.林木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上述三項都是直接補貼給該林地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

此外,徵收部門還應繳納納森林植被恢復費,專門用來恢復因征地而減少的林地植被面積。此項費用要交給當地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

(8)森林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一條擴展閱讀:

《森林法》第三十九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並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濫伐株數五倍的樹木,並處濫伐林木價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森林法》第四十四條,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採石、采砂、采土、采種、采脂和其他活動,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法規定,在幼林地和特種用途林內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毀壞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拒不補種樹木或者補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由林業主管部門代為補種,所需費用由違法者支付。

參考資料:
森林法-網路

㈨ 樹木砍伐規定

樹木砍伐得看樹木在哪裡,根據情況不同規定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二十七條第三款,農村居民在房前屋後、自留地、自留山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城鎮居民和職工在自有房屋的庭院內種植的林木,歸個人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採伐林木必須申請採伐許可證,按許可證的規定進行採伐;農村居民採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後個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

熱點內容
s5皮城執法官不 發布:2025-07-13 22:12:06 瀏覽:779
勞動法試卷及答案 發布:2025-07-13 22:06:55 瀏覽:741
河北大學法律碩士統考 發布:2025-07-13 22:06:48 瀏覽:61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237條 發布:2025-07-13 22:02:42 瀏覽:288
最新勞動法辭退規定 發布:2025-07-13 22:02:05 瀏覽:615
律師證真假 發布:2025-07-13 22:01:52 瀏覽:295
天津職務犯罪律師 發布:2025-07-13 22:01:09 瀏覽:257
合同法無權處分 發布:2025-07-13 21:59:11 瀏覽:131
開展基層法律知識講座 發布:2025-07-13 21:58:03 瀏覽:116
經濟法企業論文 發布:2025-07-13 21:54:24 瀏覽: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