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規人影辦

法規人影辦

發布時間: 2021-12-31 02:38:34

Ⅰ 氣象局人影辦的作業員和指揮員(均為事業編)都是做什麼的

指揮員一般是在指揮中心的,申請作業區域,指揮作業員作業什麼的。

Ⅱ 人影辦的各級機構

中央一級「人影」行政機關,是國家氣象局在2007年成立的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它並不是一個管轄地方各級人影辦的機構,而是承擔國家級的人影建設。
另外一個機構,是國家氣象局下轄的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中的「人工影響天氣處」。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的一項重要職責,是組織實施為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的重大氣象服務,為國家重大社會活動提供氣象保障服務。由此看來,為重大活動而改變氣候,實際上早有相關的制度設計。
不過,中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費用主要來自於地方政府。「人影辦」一般都是各級政府氣象部門下的直屬事業單位,享受財政全額撥款。 但也有一些「人影辦」,是直接隸屬於省級政府,只是委託氣象局管理。如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為自治區屬、地方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委託自治區氣象局管理。
還有一些「人影辦」隸屬於其他相關部門,如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為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直屬事業單位,只是其日常工作為氣象局代管。
省一級「人影辦」的人員編制,一般在15個左右之間。在編制人員之外,「人影辦」通常也從社會公開招聘專業技術工作人員,有的「人影辦」的「作業人員」,達數百人之多。

Ⅲ "人影辦"是什麼機構的簡稱

"人影辦"是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的簡稱。

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是省或市(區縣)一級氣象局領導下,承擔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直屬事業單位,屬地方氣象事業機構。

主要任務是人工影響天氣,包括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霧、防霜等目的的活動。

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的工作原理:

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運用雲和降水物理學原理,主要採用向雲中撒播催化劑的方法,使某些局地天氣過程朝著有利於人類的方向轉化的一項科學技術措施。又稱人工控制天氣。是人工降水、人工防雹、人工消雲、人工消霧、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風暴(台風)和人工抑制雷電的總稱。

自然天氣過程的能量十分巨大。一次風暴凝結的水汽量約為1000萬噸量級,其凝結潛熱約為2.5×1016焦耳,相當於燃燒480萬桶石油的熱量。

台風中凝結的水汽每分鍾釋放的熱量,相當於爆炸20個百萬噸級核彈所放出的能量。如果直接耗費如此巨大的能量來製造或消滅一個天氣過程,實際上是辦不到的,經濟上也是不合算的。

所以必須尋找自然天氣過程中可利用的條件,用少量的耗費促使它們向預定的方向轉化。這就是人工影響天氣試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人影辦

Ⅳ 人影辦的不足與局限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美國一直在研究這種播雲作業,以期增加從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山脈流出的水流量。但在90年代因為科學界不熱衷於此而放棄。
類似地,俄羅斯也曾經試圖通過觀察雲的動向來人工消雨,以避免破壞莫斯科的戶外活動。盡管成功的案例很少,報道顯示,去年夏天,俄羅斯空軍試圖控制天氣,以避免干擾該國6月12日的節日慶祝活動。他們向空中拋了一個凝固劑袋子。這個袋子後來砸穿了一戶居民的房頂。
美國的氣象學家Kottlowski指出,不管如何,向雲中噴灑化學葯劑,都不會改變氣候或影響氣候系統。「這只會在數十平方英里內起作用,」他說。「你不可能消除一場12級台風那樣的大風暴。」
即使是中國軍方的氣象人員也坦承,他們控制自然的能力有限。氣象專家、空軍司令部氣象局副局長崔廉清曾對媒體表示:「天氣變化中有不少不確定性因素,比如,對厚度1000米以內的低雲,可以取得較好的消雲效果,但厚度超過1000米的低雲,很難使其消散。再比如,如果雲的范圍很大,我們這些飛機撒下的催化劑,作用對雲來講微乎其微。」
有時,也會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偶然的影響。
2009年10月31日上午,南京下關區姜圩路1號小區張女士的愛人到小區內自家搭建的鐵皮棚里取東西時,意外地發現鐵皮棚的石棉瓦屋頂被砸了一個洞,外面還掛著一個類似「降落傘」的東西。張女士的愛人覺得蹊蹺,打開鐵皮棚一看,裡面竟然橫躺著一枚「火箭彈」,嚇得他趕緊報警求助。上午11點多,南京市氣象局的姜副局長匆匆趕到現場,在現場查看情況後,姜副局長表示這枚墜落的火箭確實是市氣象局在10月29日晚上在浦口區發射的增雨防雹火箭中的一枚。姜副局長解釋稱,由於南京天氣乾燥,空氣中粉塵等污染物數量太多,為增加空氣中的濕度,緩解近一段時間的乾旱天氣以及改善空氣質量,氣象局這才在10月29日晚在江北的浦口區發射了一批增雨防雹火箭。但是這批火箭中竟然有一枚降落在了人群密集的市區,這在南京還是首次,這個事情氣象部門一定會仔細調查。

Ⅳ 我國的法律有那些。


  1. 我國的法律體系層次,最高的是憲法,下面是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等等。一般將法律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規,說基本法律就是刨除行政法規的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分為很多法律部門,你像刑事、民事、行政、社會經濟等,分門別類很多。

  2. 常用法律: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Ⅵ 法律法規有哪些

Ⅶ 人影辦的實施「人影」的審批程序

以安徽省宿州市氣象局的規定為例,假如宿州市氣象台發現該市未來將有冰雹,將首先向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和各縣氣象局發出預警。
隨後進入第二步,「人影辦」將向市政府主管領導報告實施人影作業的可行性,徵得同意後,還要向相關的空中管制部門提出作業申請。在獲得通過後,人影辦方可作業。在進行人影活動時,各作業點需要不間斷觀測天氣變化,分析天氣演變趨勢,對可能進行的作業點進行定位,在達到作業條件時才能發布作業指令;且作業過後,「人影辦」要向空中管制部門撤銷作業申請。最後,還要向上一級的人影部門和本地政府進行匯報。

Ⅷ 《侵權責任法》37條中的群眾性活動組織者,怎麼界定,標準是什麼,有沒有相關法律規定或解釋,謝謝

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的界定,屬於漏洞。
群眾性活動蓬勃發展,不但數量多、類型新穎,其主體的多元化、時空間范圍的廣泛性均導致法官在審理涉及組織者安全保障義務的案件時往往難於掌握。

涉及安全保障義務糾紛的案由非常廣泛,除安全保障義務糾紛外,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旅遊合同糾紛等各種涉及侵權的糾紛,都可能涉及安全保障義務問題。法官在審理這類案件時,首先會確定損害事實的存在,進而認定造成損害的原因,並將原因歸為一種或幾種作為或不作為的行為,而後就需要判斷該行為是否屬於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之內。而這時如何界定安全保障義務的合理范圍就成為了法官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解決這一問題時法官會面對這樣三個難點,一是適用原則模糊且缺乏內容細化的規則及運用方法。侵權責任法第37條僅原則性的規定了安全保障義務制度的權利、義務主體和責任承擔方式,但對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甚至都沒有原則性的指引,更沒有相關的司法解釋,學界通過比較法研究提出了一些司法中可以借鑒的原則和規則,但對於法律適用而言還不夠明確和細化。

二是缺乏統一的、合理的思考模型。要界定安全保障義務的合理范圍需要考慮諸如法律規定、行業規范、合理注意、主體性質、活動性質、客觀條件等多種層面的諸多因素,目前缺乏一個基礎的整合多重因素的較為規范便於適用的思考模型。

三是在組織者與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競合的情形下,義務范圍的界定缺乏明確的規范。在組織者與管理人安全保障義務競合的情形下,無論是義務主體直接侵權還是第三人侵權,都必須將二者加以區分,才可能對不同的義務主體確定其是否侵權以及應承擔的責任比例。而這也需要明確的區分規則以及規范的審理方式作為司法工作的指引。

Ⅸ 人影辦待遇怎麼樣

人影辦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去試一下

熱點內容
法學專業情書 發布:2025-07-12 20:26:09 瀏覽:253
勞動法法條解釋 發布:2025-07-12 20:16:01 瀏覽:429
出納刑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12 20:15:04 瀏覽:840
經濟法中高級管理人員指哪些 發布:2025-07-12 19:59:51 瀏覽:828
2016年民商法排名 發布:2025-07-12 19:59:01 瀏覽:228
道德與法治題目 發布:2025-07-12 19:48:11 瀏覽:317
龍崗有什麼廠按勞動法不上夜班的 發布:2025-07-12 19:46:29 瀏覽:458
百萬網名民法 發布:2025-07-12 19:45:41 瀏覽:191
宜昌知名律師 發布:2025-07-12 19:40:29 瀏覽:543
定遠律師咨詢 發布:2025-07-12 19:40:28 瀏覽:631